涨烧饼
涨烧饼,又稱黃橋燒餅,支前燒餅,是中国江苏省泰兴市的特色美食,在苏北方言中意指“发面烧饼”[1]。外壳脆香,内部绵软有嚼劲,属淮扬菜系。
概述
[编辑]传统的涨烧饼是一种简单的酒酵面饼,面粉用酒酵发酵,然后在草炉上加少许油,用小火慢烘烤成两面焦黄即成,形状如一个倒扣着的小脸盆。因饼面已经发酵,在经烘烤表面结为一层硬壳,加热时内部仍然膨胀呈“涨势”,故谓之“涨烧饼”。锅好比模子,出锅后倒扣。烧饼有小脸盆大小,刀切后分食,烧饼内部呈蜂窝状[2]。有时中间或一侧会加芝麻与油[3]。
历史与改良
[编辑]涨烧饼是苏北常见的烧饼之一,此外还有擦烧饼、摊烧饼等。宋朝时,岳飞岳家军曾在苏北黄桥镇一代作战,并使用简易制作、便于携带保存的涨烧饼作为干粮。1842年,大量苏北人逃难到上海淘金,部分制作烧饼以维持最低生计[4]。
1940年10月,国军韩德勤组织一万五千人,进攻新四军苏北指挥部所在地黄桥。由于当地民众憎恶国军亲近新四军,黄桥当地居民百姓在朱履先等人亲自上街动员[5]制作大量摊烧饼、涨烧饼送往前线[6]。黄桥战役最终以陈毅、粟裕率领的新四军胜利而告终。当时,新四军苏北指挥部战地服务团的戏剧主任李增援、作曲家章枚、党支部书记林琳和编剧王于耕看到群众拥军支前热潮而感动。李增援拿起一块烧饼说:“黄桥烧饼黄又黄,黄黄烧饼慰劳忙。”其他几人继续谱词,并交给章枚谱曲,几经民众修改为《黄桥烧饼歌》[7][8]:
“ |
黄桥烧饼黄又黄哎, |
”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陈毅邀请下,涨烧饼经改良后为精致小巧的点心“黄桥烧饼”,被选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国宴[9]。之后黄桥赴北京参加群英会的代表还捎土特产给陈毅,陈毅接受两个涨烧饼,并亲自为当地报纸《黄桥大众》题刊头[10]。在黄桥地区的烧饼继续不断改良,并形成新的黄桥烧饼,馅心发展为包括葱油、肉松、鸡丁、火腿、雪菜、白糖、橘饼、桂花、豆沙等20多个品种[11]。
相关
[编辑]参考
[编辑]- ^ 傅朝阳编. 方言小词典.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7.03: 368. ISBN 7-5328-0049-0.
- ^ 余斌. 南京味道.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 2012.10: 141–142. ISBN 978-7-108-04129-6.
- ^ 林任申. 难忘那年中秋节. 雨花. 1999, (3): 96.
- ^ 朴尔敏,扎西·刘著. 老行当. 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5.08: 130. ISBN 7-5032-2650-1.
- ^ 江苏省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编. 老兵话当年 上. 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2007.05: 288. ISBN 978-7-80199-679-4.
- ^ 陈社主编. 泰州特色文化. 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 2006.12: 208-210. ISBN 7-81090-785-9.
- ^ 陶思炎主编. 江苏特色文化.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12: 279. ISBN 978-7-5651-0057-4.
- ^ 人民日报出版社编. 难忘的记忆. 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1979.03: 104–105.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第一宴菜单有:
- ^ 江西师范学院抚州分院中文科写作教研组. 写作文选. 江西师范学院抚州分院. 1979.02: 150–151.
- ^ 肖飞,章晓历主编. 趣闻江苏. 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2007.01: 200. ISBN 978-7-5637-14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