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淮軍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李鸿章故居内的淮军与近代国防展览

淮軍,是清代李鸿章创建的私人武装。与湘军齐名。李鸿章“率旧部将刘铭传周盛波张树珊吴长庆、曾军将程学启、湘军将郭松林、霆军将杨鼎勋以行,又奏调举人潘鼎新、编修刘秉璋、檄弟李鹤章总全军营务,抵上海,特起一军,是为淮军。”[1]第一次参战是从上海配合英法联军太平天国进攻。历经太平天国捻军甲午战争义和团运动。名将有刘长佑刘坤一兄弟、张树声张树珊兄弟、周盛波周盛传兄弟、聂士成梅东义卫汝贵叶志超丁汝昌苏得胜等。

歷史

[编辑]
劉銘傳辦練的淮軍「銘字營」的制服,攝影於香港海防博物館

咸豐三年(1853年)李鴻章受命回安徽合肥團練,因合肥位於江淮之間因此稱「淮勇五營」或「淮軍」,多次與太平軍作戰。1858年冬,李鴻章入曾國藩湘軍幕府襄辦營務,亦擁有兵權。1860年,他統帶淮揚水師,活躍於江淮一帶。

咸丰十一年(1861年)湘軍戰勝太平軍,佔領安慶,是年底,太平军击败东线清军,逼近上海。上海绅商向曾国藩求援。曾命李鴻章回合肥一帶募集更多兵勇。

同治元年(1862年)4月,上海中外会防局雇英国轮船七艘,运李部来沪,英国远东舰队司令何伯派军舰护航。载湘、淮混合军六千五百人,顺长江穿越太平天国辖区,抵达上海。李邀请英人训练淮军,并购置洋枪洋炮[2]

同治元年(1862年)五月,淮軍的樹字營、春字營於虹橋首次大捷,李鴻章親臨前線指揮,以數千人戰勝李秀成十萬餘大軍,接續攻佔北新涇和四江口,太平軍不支,退回泗涇鎮。淮軍名聲大震。同年,李鴻章擔任江蘇巡撫,更於該省大力擴軍,除此,他更採用西方新式槍炮來裝備該軍隊。這些作為,使淮軍在2年內由6000多人增至六、七萬人,成爲清軍中裝備精良、戰鬥力較強的一支地方武裝。

淮军营制,出自湘军,“营制饷糈皆同 ”,每营五百人,士兵由营房招募,每营士兵只服从营官一人,整个淮军只服从李鸿章一人[3],军饷亦需自筹,例如向地主富商捐派。淮軍训练用洋操,兵器用火槍,聘有西洋军官为教习,不同於湘軍的勇营制度。並會同同外國僱傭軍(後組建爲常勝軍)進攻太平軍。

1863年和1864年李鸿章率淮軍攻陷蘇州常州等地,和湘軍一起鎮壓了太平天國。湘軍暮氣漸沉,漸次遣撤,淮軍躍居主力。[4]

1865年全军达六万人,成为鎮壓捻军的主力,將捻軍“蹙之於山深水復之處,棄地以誘其入,然後各省之軍合力,三四面圍困之”[5]。光绪三年(1877年),仿德国营制,建立克虏伯炮队。

1875年2月,欽差大臣沈葆楨為「開山撫番」政策而強行開闢道路,藉口保護庄民,統調淮軍福建陸路提督唐定奎,率領銘軍攻擊位於今日屏東獅子鄉大龜文酋邦內獅頭社外獅頭社竹坑社本武社草山社,並發生清軍屠殺原住民之事,戰事約持續3個月,出兵馬隊3營、步隊13營約數萬人,然因獅子鄉山區環境惡劣「披荊斬棘,越澗騰巖,艱險萬狀」,又「加以疾疫,其甚者至一營無病之人僅二十有七」。[6]1876年(光緒2年7月),在鳳山縣外建立銘軍昭忠祠享堂三間、兩廡各三間,旁葬勇棺共1149具。[7]

1888年北洋水师拥有大小25艘舰船,其中“定远”号和“镇远”号,排水量达到8000吨。

淮軍日後因勢力龐大,漸有張樹聲張樹珊(陣亡)兄弟、郭松林劉銘傳周盛波周盛傳兄弟、程學啟(陣亡)、潘鼎新吳長慶(其门生有袁世凯)、唐殿魁(陣亡)與唐定魁兄弟、田履安(陣亡)、丁汝昌叶志超聶士成等人所組成的淮系軍閥集團。後來更在此基礎與模式上出任各州省主要官員,知州、知府、巡撫、都督,逐漸形成北洋軍閥

淮軍雖擁有現代化的戰備,但仍因襲湘軍舊制,体制存在不少矛盾與弊端。平時歸還鄉村農業莊稼耕作為生,遇有征伐,軍隊臨時成軍,号令不一、訓練不齊,只能各自为战。1884年中法战争时,淮军在安南北圻地區敗退,潘鼎新戴罪立功。[8]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时,淮军将领丁汝昌指挥的北洋海军和叶志超卫汝贵的陆军都遭到惨败,淮军势力遂逐渐衰落。後來袁世凯小站練兵,訓練“新建陸軍”,廣招淮軍舊將,成為清末的主力,即是民初北洋軍閥的雛形。

臺灣屏東縣枋寮鄉白軍營淮軍義塚

纪念地

[编辑]

參見

[编辑]

注釋

[编辑]
  1. ^ 《清史稿》《李鸿章》列传198
  2. ^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格致出版社
  3. ^ 王定安:《湘军论》谋苏篇卷 10
  4. ^ 《清史稿》列傳二百三 粵寇平而捻匪熾,曾國籓欲全湘軍末路,主專用淮軍,平捻多賴其力。其後北洋籌防,全倚淮軍
  5. ^ 周世澄:《淮軍平捻記》,《捻軍》資料叢刊第1冊
  6. ^ 沈葆楨,《福建臺灣奏摺》(臺北市:臺灣銀行,1959年,平裝本),頁91-93。
  7. ^ 沈葆楨,《福建臺灣奏摺》(臺北市:臺灣銀行,1959年,平裝本),頁93。
  8. ^ 《清史稿》列傳二百三 十二月,法兵大舉來犯,諒山陷,師退,自請治罪,詔帶罪立功。十一年正月,鎮南關失守,總兵楊玉科戰死,喪提督劉恩河以次十餘員。鼎新傷肘墜馬,倉皇失措,退至龍州,詔奪職。

參考書目

[编辑]
  • 王爾敏:《淮軍志》
  • 邱瑰華、劉佰合:《李鴻章與淮軍》,《文史知識》2000年6期

外部連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