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清朝柔遠記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國朝柔遠記》(即《清朝柔遠記》)光緒十七年刻本

清朝柔遠記》,原名《國朝柔遠記》,亦稱《國朝通商始末記》或《中外通商始末記》,中國晚清時期官員王之春於1879年左右寫成,為有關清朝外交的專著。全書二十卷,前十八卷為正編以編年體形式,記述滿清自1644年至1874年二百多年間的中外交涉史;後兩卷為附編,包括中國沿海地區地圖,以及有關中國外交策略的議論文。本書取材豐富,包括官書文書、外國圖誌等等,而且介紹了外國的歷史地理的概況,對研究中外關係史有相當價值。

作者王之春及本書的編撰

[编辑]

本書作者王之春(字芍棠;生卒:1842年─?),晚清時期官員,青年時期為曾國藩李鴻章效力,鎮壓民變。後來曾於1879年赴查探琉球問題,中法戰爭時參與界址勘議工作,1894年沙皇尼古拉二世即位時出使俄國,歷任廣東按察使及署理布政使湖北布政使、四川布政使、廣西巡撫等封疆要職。1904年十一月,即日俄戰爭期間,王之春以卸職巡撫身份居於上海,倡議「聯俄拒日」,經常與俄國官員接觸,為愛國人士所憤恨,更演變成萬福華計劃行刺王之春的事件。雖然計劃最終未遂,涉案人事亦被捕,但王之春也因此聲明狼籍。其卒年亦未詳。

王之春編撰本書的動機,與晚清列強對中國威脅日深的時局,有著密切關係。據他本人在《清朝柔遠記·自敍》中說到當前中外關係並不容易收拾,「揚湯不可以止沸,抱火懼厝夫積薪。竊恐鹵莽者冀僥倖以圖功,畏葸者徒因循而貽誤,不懲既往,曷救將來?否則徒習佉盧拉丁之文,僅通象譯狄鞮之語,遂以華洋關涉,委諸倉儈交通,適與為緣,動輒得咎」,認為從過往的歷史中汲取教訓可有助解決外交困局。因此,他便蒐集有關的史料和文獻,取材範圍「自恭錄列聖上諭及頒發官書外,並搜錄當時諸臣奏疏,與名臣撰述、西人圖志及各家私著可採掇者,薈萃而成。間有得之聞見者,要必采訪確實,不敢稍涉虛誣」。敍事體例則是「自定鼎起(指1644年滿清入關),訖同治止,仿《綱目》編年之體,就中外交涉之端,詳晰編次,著為是書」,務求向人們展現清朝二百多年來的對外關係史,以及他本人的洋務主張。約於1879年(光緒五年)左右,王之春寫成了本書的初稿。[1][2][3]

內容篇幅

[编辑]

《清朝柔遠記》的篇幅如下:

  • 彭敍(彭玉麟
  • 譚敍(譚鈞培
  • 衛敍(衞榮光
  • 俞敍(俞樾
  • 李敍(李元度
  • 自敍
  • 凡例
  • 卷一:順治元年至順治十八年
  • 卷二:康熙二年至康熙三十年
  • 卷三:康熙三十一年至雍正五年
  • 卷四:雍正六年至乾隆十六年
  • 卷五:乾隆十七年至乾隆五十五年
  • 卷六:乾隆五十七年至嘉慶十三年
  • 卷七:嘉慶十四年至嘉慶二十四年
  • 卷八:道光元年至道光二十年
  • 卷九:道光二十一年
  • 卷十:道光二十二年
  • 卷十一:道光二十二年(農曆五月起)
  • 卷十二:道光二十三年至道光二十九年
  • 卷十三:咸豐元年至咸豐八年
  • 卷十四:咸豐八年(農曆六月起)至咸豐十年
  • 卷十五:咸豐十年(農曆十月起)至咸豐十一年
  • 卷十六:同治元年至同治九年
  • 卷十七:同治十年至同治十三年
  • 卷十八:同治十三年(農曆七月起)
  • 卷十九(附編)
    瀛海各國統考
    蠡測卮言
     慎約議
     聯與國
     廣學校
     精藝術
     固邊圉
     修船政
     興礦利
     防漏稅
     強兵力
     練民團
     禁販奴
     編教民
     論鴉片
  • 卷二十(附編)
    沿海形勢圖
    環海全圖
    沿海輿圖
    三島分圖
     臺灣
     澎湖
     瓊州

《清朝柔遠記》卷二十《沿海輿圖》中的廣東沿海地區及香港、九龍地圖。

※以上各項,散見於《清朝柔遠記》全書。[4]

學術價值

[编辑]

《清朝柔遠記》自問世後,便被認為是研究清代中外關係的重要典籍。如晚清學者樊恭煦概括地說出它的作用,是「蓋記國朝(清朝)以來中外交涉之事,既詳且盡,而附編諸作,於各島之地理形勢以及情志之向倍、藝事之得失,物力之盈縮,尤能𧀄乎言之」。[5]現代學者趙春晨,將本書的學術價值歸納成四項:

  1. 本書是十九世紀下半葉其中一部較全面的清代中外關係史著作。本書條目清晰、知識廣博、文字精練,而且作者王之春是清代人述清代事,與書中事件的發生時間跟離不遠,具有較高的時代性和真確性,因而在相當長時間內被視為研究清朝外交必讀書籍之一。
  2. 本書取材豐富,既有清代皇帝的上諭及官方文件,又有經他查證屬實,「不敢稍涉虛誣」的資料,雖然本身不算是第一手材料,但當中一些內容卻是僅存的記錄,或者是可與其他第二、第三手資料相互糾核的佐證。
  3. 本書對於所涉及到的世界各地,都概述其歷史及地理情況,在晚清時期而言具有傳播世界知識的啟蒙作用,在後世則有助了解十九世紀下半葉中國人的世界局勢的看法,以及籍本書來鑽研兩代對外國人、地名譯音上的差異變化,因而對於研究中外關係史及整理古籍起到幫助。
  4. 本書附編的《瀛海各國統考》及《蠡測卮言》十三篇,為王之春自己的洋務運動主張論述,為研究洋務派人士外交思想的參考資料。[6]

流傳及出版情況

[编辑]
清朝柔遠記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版封面

《清朝柔遠記》成書於1879年(光緒五年)左右,其後的版本情況如下:

  • 1885年(光緒十一年)廣州味古堂將本書的《瀛海各國統考》和《蠡測卮言》十三篇刻印,書名《清朝柔遠記》。同年廣東海墨樓和上海同文書局據此刻本石印發行。[7]
  • 1891年(光緒十七年)以前出現的抄本一種,與後來在1891年的刻本的內容大致相同,但有不少墨筆修改之處。學者趙晨春認為可能是王之春本人的稿本。[7]
  • 1891年(光緒十七年)的廣雅書局本,為最早的完整刻本。[7]
  • 1896年(光緒二十二年)湖北書局重刊本。[8]
  • 石印本數種,包括1895年(光緒二十一年)上海寶善書局本、1901年(光緒二十七年)上海日新社石印本及上海申昌社石印本等等。趙春晨提到這些版本擅改書名,價值不高。[8]
  • 1968年,台灣華文書局出版的光緒年間刊本。[9]
  • 1989年,北京中華書局出版本書的趙春晨點校本,收入中外交通史籍叢刊中。[4]其後亦有再版。[10]
  • 2000年,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四庫未收書輯刊》收錄的本書光緒十七年刊本。[11]

注釋

[编辑]
  1. ^ 《清朝柔遠記》趙春晨《前言》,北京中華書局版1989年點校本,1-5頁。
  2. ^ 《清朝柔遠記》王之春《自敍》,北京中華書局版1989年點校本,12-13頁。
  3. ^ 《清朝柔遠記》王之春《凡例》,北京中華書局版1989年點校本,1頁。
  4. ^ 4.0 4.1 《清朝柔遠記》,王之春撰、趙春晨點校,北京中華書局版1989年點校本。
  5. ^ 《清朝柔遠記》樊恭煦跋,北京中華書局版1989年點校本,471頁。
  6. ^ 《清朝柔遠記》趙春晨《前言》,北京中華書局版1989年點校本,7-9頁。
  7. ^ 7.0 7.1 7.2 《清朝柔遠記》趙春晨《前言》,北京中華書局版1989年點校本,6頁。
  8. ^ 8.0 8.1 《清朝柔遠記》趙春晨《前言》,北京中華書局版1989年點校本,10頁。
  9. ^ 《國朝柔遠記》,台灣華文書局版,1968年(民國五十七年)。
  10. ^ 中華書局─圖書介紹:《清朝柔遠記》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2-04-17.
  11. ^ 《國朝柔遠記》,收錄於《四庫未收書輯刊》,北京出版社版,2000年。

參考文獻

[编辑]

外部連結

[编辑]

參見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