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學報
Tsing Hua Journal of Chinese Studies | |
语言 | 中文、英文 |
---|---|
出版信息 | |
曾用名 | The Tsing Hua Journal(中華民國大陸時期曾用英文名) 《清華學報(文哲學號)》 《清華學報(社會科學號)》 |
出版历史 | 1924年至1948年(中華民國大陸時期) 1956年至今(臺灣時期) |
出版者 | |
發行週期 | 季刊 |
标准缩写 | |
ISO 4 | THJCS |
索引 | |
ISSN | 0577-9170 |
链接 | |
《清華學報》(英語:Tsing Hua Journal of Chinese Studies,縮寫:THJCS)是一份有關中國人文學及社會科學的國際性學術季刊,每年一般出版四期,创刊于1924年,現由臺灣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負責編輯及發行。
刊物沿革
[编辑]中華民國大陸時期
[编辑]1924年5月,曹云祥被正式任命为北京清华学校校长,继续推进前任及其代理任内已经提出的大学化和教授治校方针,并于1925年开办大学部及研究院。而在此前的1924年6月,在創刊於1915年的原有《清華學報》以外,以“选载研究学问之文字”为宗旨的新《清华学报》(The Tsing Hua Journal)创刊,同样表徵着北京清华学校由留美预科向研究型大学转变的趋向。学报编辑部下属于清华学校教务处,最初由返校任教的留美学生(所谓“少壮派”)操控,总编辑为社会学系讲师陈达,总经理为化学系教授赵学海。第1至5卷(1924年至1928年)为半年刊,每期刊登文、理、法各科专业论文,撰著者“大半是本校师友及同学”;此外还设有“撰著提要”一门,由在校学生撰文介绍中外杂志书籍。由于此期国学研究院的开办,而旧制中、高等部仍予保留,《学报》所刊登论文以国学类水平最高,理工类程度较浅,社会调查报告占相当部分。[1]
虽屡经改制,《清华学报》一贯坚持学术独立与西化风格。如在创刊号所附《编辑部启事》中,即声明“本报文字横行,用新式标点,文体不拘文言白话”,“引用书籍,务须注明著者姓名、书名、卷数、页数、出版机关或地点,及出版年月”,并给出中西文引用例证;书评栏目所介绍的书籍杂志,亦以西文为主。即使是大家如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等人在《清华学报》上先後发表的国故学文章,亦多采用泰西学術方法与本国材料互证。[1]
1928年6月,国民革命军进驻北京,《学报》暂告停刊。随后清华改为国立大学。1929年4月,校长罗家伦向董事会提出改革方案,初拟改《学报》为季刊,後议决聘王文显、赵振声、陈总、吴之椿、陈达、翁文灏、金岳霖、高崇熙、熊庆来、叶企孙、刘崇乐、笪远纶、唐钺、朱希祖、吴正之、冯友兰、陈寅恪、赵元任十八人组成编辑委员会,改为每年1月、5月、11月各出一期,由“文哲学号”(赵振声主编)、“自然科学号”(叶企孙主编)、“社会科学号”(陈达主编)轮流出版。1930年6月,《清华学报》复刊,“自然科学号”獨立刊行為《国立清华大学理科报告》(The Science Reports of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故1930年至1932年期間曾有《清華學報(文哲學號)》、《清華學報(社會科學號)》及《国立清华大学理科报告》分別出版。1932年6月,《清華學報》出版第7卷第2期,改版为每年两期,以薛浦凤为总编辑。[1]
自1933年起,《清華學報》不再包含理工科内容,亦不再分科出版。1933年12月,第9卷第1期出版,又改版为每年四期,逐渐减少社会科学内容。(1935年10月,清华另出《社会科学》季刊。)设编辑部,先后由吴景超(1933-35年,第9-10卷)、朱自清(1936-37年,第11-12卷)、邵循正(1941、47年,第13、14卷)任主任。第12卷第2期出版後,抗战军兴,再度停刊。1941年4月,在昆明出版第13卷第1期,为“大学三十周年纪念号上册”,刊有梅贻琦《大学一解》。1947年10月,在北平复刊第14卷第1期,定为每年二期,但1948年復停办。[1]
臺灣時期
[编辑]1955年,國民政府遷臺後,國立清華大學在臺灣新竹市復校,《清華學報》也旋於翌年復刊,並於1956年6月由清華學報社重新發行新1卷1期《清華學報》(Tsing Hua Journal of Chinese Studies)。1987年,《清華學報》轉由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編輯及發行。2002年起,再轉由清華大學出版社負責編輯及發行學報事宜。《清華學報》為一國際性學術季刊,每年一般出版四期,刊載有關中國人文學及社會科學之學術論文。[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