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拔归仁
外观
火拔归仁(?—756年),唐朝安史之乱中的突厥将領。靈寶、潼關之戰后綁架上司哥舒翰投降大燕,但被安禄山认为“背主忘义,吾不尔容。”斩之[1]。
父为突骑施首领火拔部落颉利发火拔石失毕[2],是突厥默啜可汗的妹婿,开元二年(716年)二月,默啜可汗派遣其子移涅可汗及同俄特勤、妹婿火拔石失毕率领精骑围攻北庭都护府,同俄特勤被都护郭虔瓘斩杀于城下,石失毕惧不敢归,携其妻归降唐朝,授左卫大将军,封燕山郡王,其妻封金山公主,赐长安宅第一区,奴婢十人,马十匹,物千段[3]。
火拔归仁后袭燕山郡王、兼火拔州都督[4],在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帐下为将,天宝十三载(754年),火拔归仁升骠骑大将军[5],天宝十四载(755年),安禄山反唐,哥舒翰被召回长安为皇太子先锋兵马元帅,以王思礼、钳耳大福、李承光、苏法鼎、管崇嗣及蕃将火拔归仁、李武定、浑萼、契苾宁等为裨将,率河陇、朔方兵及蕃兵与高仙芝旧部共二十万,于潼关抵御安禄山叛军。
天宝十五载(756年)六月八日,哥舒翰领兵八万与燕军崔乾祐部在灵宝县西原交战,崔乾祐首先占据险要之地,哥舒翰见崔乾祐兵少,轻敌冒进,崔乾祐在上风处焚烧草车,唐军被熏得纷纷掩面闭目,泪留不止,队形溃散,燕军乘乱进攻,唐前军大乱,互相推挤,掉落黄河的不计其数,号叫之声振天地,此战唐军死者数万人,逃到黄河北岸的十不存一二。哥舒翰军败与数百骑驰而西归,关门不守。帐下裨将火拔归仁等左右数十骑绑缚哥舒翰投降燕军[6]。最终,安禄山礼遇哥舒翰,而处决了他[1]。
参考资料
[编辑]- ^ 1.0 1.1 《新唐书·列传第六十》既败,翰引数百骑绝河还营,羸兵裁八千,至潼津,收散卒复守关。乾祐进攻,于是火拔归仁等绐翰出关,翰曰:“何邪?”曰:“公以二十万众,一日覆没,持是安归?公不见高仙芝等事乎?”翰曰:“吾宁效仙芝死,汝舍我。”归仁不从,执以降贼,械送洛阳,京师震动,由是天子西幸。禄山见翰责曰:“汝常易我,今何如?”翰俯伏谢罪曰:“陛下拨乱主。今天下未平,李光弼在土门,来瑱在河南,鲁炅在南阳,臣为陛下以尺书招之,三面可平。”禄山悦,即署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执火拔归仁,曰:“背主忘义,吾不尔容。”斩之。
- ^ 《元和姓纂》:突骑施首领、开元左武候大将军、燕山王火拔石失毕;子归仁,袭燕山王。
- ^ 《旧唐书》:“开元二年,遣其子移涅可汗及同俄特勒、妹婿火拔颉利发石失毕率精骑围逼北庭。右骁卫将军郭虔瓘婴城固守,俄而出兵擒同俄特勒于城下,斩之。虏因退缩,火拔惧不敢归,携其妻来奔,制授左卫大将军,封燕北郡王,封其妻为金山公主,赐宅一区,奴婢十人,马十匹,物千段。”
- ^ 《册府元龟》一二八,天宝十三年,以陇右十将、特进、兼右金吾卫员外大将军、兼大(火)拔州都督、燕王(山)郡王火拔归仁加骠骑大将军。
- ^ 《资治通鉴》:“哥舒翰亦为其部将论功,敕以陇右十将、特进、火拔州都督、燕山郡王火拔归仁为骠骑大将军,河源军使王思礼加特进,临洮太守成如璆、讨击副使范阳鲁炅、皋兰府都督浑惟明并加云麾将军,陇右讨击副使郭英乂为左羽林将军。”
- ^ 《旧唐书》:“六月四日,次于灵宝县之西原。八日,与贼交战,官军南迫险峭,北临黄河;崔乾祐以数千人先据险要。翰及良丘浮船中流以观进退,谓乾祐兵少,轻之,遂促将士令进,争路拥塞,无复队伍。午后,东风急,乾祐以草车数十乘纵火焚之,烟焰亘天。将士掩面,开目不得,因为凶徒所乘,王师自相排挤,坠于河。其后者见前军陷败,悉溃,填委于河,死者数万人,号叫之声振天地,缚器械,以枪为楫,投北岸,十不存一二。军既败,翰与数百骑驰而西归,为火拔归仁执降于贼。”
“哥舒翰至潼关,为其帐下火拔归仁以左右数十骑执之降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