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無漏法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無漏法 (梵文:anāsravāṃ dharmāṃ),意為不會漏失功德法財,是與解脫相應的法,是能讓有情出離三界世間的法。[1]一切法可以分為有漏法無漏法兩大類。在《雜阿含經·卷第二·56經》,佛說“任何色受想行識諸法,如果因取而產生了貪愛與瞋恚即是有漏;色受想行識諸法有受,但不產生貪愛與瞋恚即是無漏。”[2]

無漏法又可分為無漏有為法無漏無為法,有漏法卻只有有漏有為法有為即代表有作用、有造做,因一切有漏法一定是有作用所產生的,又有為法恆有生、住、異、滅的現象,亦是指十八界(六根六塵六識)與其所引生之萬法。無為法要靠有為法的運作才可顯示出來。有漏法是導致有情繫縛於三界內,輪轉生死不自在的主因。故修行即是轉變自我的有漏性,回到本師無漏的境界。諸菩薩摩訶薩為成佛、利樂眾生所做的一切都屬無漏有為法。無漏無為法是第八識境界,為所顯法,沒有作用。

相關條目

[编辑]

相關文獻

[编辑]
  1. ^ 《雜阿含經》卷第八229經:「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有漏.無漏法。云何有漏法。謂眼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內覺若苦.若樂.不苦不樂。耳.鼻.舌.身.意法.意識.意觸.意觸因緣生受。內覺若苦.若樂.不苦不樂。世俗者。是名有漏法。云何無漏法。謂出世間意。若法.若意識.意觸.意觸因緣生受。內覺若苦.若樂.不苦不樂。出世間者。是名無漏法。」
  2. ^ 《雜阿含經》卷第二56經:「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有漏.無漏法。若色有漏是取。彼色能生愛.恚。如是受.想.行.識。有漏是取。彼識能生愛.恚。是名有漏法。云何無漏法?諸所有色無漏非受。彼色若過去.未來.現在。彼色不生愛.恚。如是受.想.行.識。無漏非受。彼識若過去.未來.現在。不生貪.恚。是名無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