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王景崇 (唐朝)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王景崇
出生846年
唐朝
逝世883年1月24日
唐朝
职业唐朝官员

王景崇(846年—883年1月24日),回紇阿布思人,字孟安,封常山郡王,谥忠穆唐朝将领,继承先祖任成德节度使并实际独立于朝廷。

背景

[编辑]

王景崇生于唐宣宗年间的846年。当时,他的祖父王元逵任成德节度使,实际独立于朝廷,但和朝廷关系良好,對朝廷相當奉行,还娶了宣宗的侄女寿安公主(绛王李悟女)。[1]王景崇的父亲王绍鼎是王元逵的长子,为公主所生,任节度副使。王景崇并非王绍鼎长子,有兄王景胤王景儒[2]王景㟧,但却是嫡长子,因此被视为王绍鼎的继承人。[3]

大中九年(855年),王元逵去世,王绍鼎奉诏继任。但他虐待百姓,终日饮宴,士兵因此谋叛。但叛变还没有发生,王绍鼎就病死了,因其诸子尚幼不能主事,士兵推举其弟王绍懿继任。宣宗予以认可。[1][3][4]

王绍懿任节度使期间,王景崇任军部镇州大都督府左司马、知府事、都知兵马使。唐懿宗咸通七年(866年)三月,王绍懿病倒了。他召来王景崇,说:“我兄长认为你年轻,所以把军队的指挥权和成德镇的管辖权都交给我。你现在成年了,我要把权力交还给你。现在我病重了,你虽然年轻,但要努力工作,忠于朝廷,和邻镇和睦相处,别毁了兄长的遗产。这就是你的功劳了。”说完就死了。监军在场,上表报知,懿宗高兴,也认可了这次接班,六月任王景崇为兵马留后,八月起复为忠武将军、左金吾卫将军同正、检校右散骑常侍,兼镇州大都督府左司马、知府事、御史中丞,充成德军节度观察留后,[5]仍赐上柱国,赐紫金鱼袋,十二月又任为正节度使、[1][6]检校工部尚书。[3]

任节度使

[编辑]

唐懿宗年间

[编辑]

因为王景崇是寿安公主的孙子,朝廷和王景崇关系很好。在庞勋徐州叛乱中,王景崇派大将从诸军征讨,平叛后,他以功授检校右仆射,封太原县男,食邑三百户。祖母寿安公主薨,王景崇以礼服丧,受到朝野称赞。[1]服丧期满后,他被起复为左金吾卫上将军同正,进检校司空[3]

十一年(870年)八月,邻镇的魏博节度使何全皞在兵变中被杀,魏博军推韓君雄继任。由于王景崇上表,九月,唐懿宗允许韩君雄接任。十二月,加王景崇同中書門下平章事[7]累加检校太尉赵国公,食邑三千户,食实封二百户。[3]

曾有荧惑、镇星、太白、辰星聚于毕、昴,在赵、魏之分,太史奏称赵、魏当有王者,于是懿宗诏王景崇披衮冕,摄朝三日,遣臣下备仪注、命军府向他称臣,以为对异常天象的压制。[8][9][10]

唐僖宗年间

[编辑]

十四年(873年),唐懿宗驾崩,子唐僖宗继位,加王景崇兼中書令,王景崇想让给哥哥王景儒,求做易定节度使,被宰相中书侍郎兼工部尚书崔沆驳回。[2]乾符二年(875年)四月,又加开府仪同三司[11]侍中[7]又丁母亲秦国夫人张氏忧,其忧伤之相为当时所称。起复本官。他把军政交给宾佐,戒亲属不得干预。他曾想引姨表弟为牙将,其佐张位说:“军中用人是看功劳和能力的,如果爱此人,厚给田宅禄食就可以了,何必任官。”他便认错。五年(878年),以成德军节度使、镇冀深赵等州观察处置等使、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尉、兼中书令、镇州大都督府长史、上柱国、赵国公、食邑三千户、食实封二百户、袭实封一百户进封常山郡王。[1][3][12]

880年,黄巢率农民起义军攻占帝都长安,迫使唐僖宗出逃,自称大齐皇帝。十分之三四的节度使投降黄巢。黄巢使者持诏书招安王景崇,王景崇斩杀使者,枭首于市。时有邸吏持伪诏前来,王景崇斩之。王景崇邻镇的义武军节度使王處存得知长安失守,动员义武军进军京師,随后站在朝廷一边参与对黄巢的大战。[13]王景崇并未亲身参战,但发兵驰檄诸道,派军队与王處存同行。他时常派使臣去僖宗栖身的西川军行在,向僖宗致礼、纳贡。每每谈及宗庙园陵,他都哭。[1]关中平定后,正拜太尉[3]

中和二年(882年)三月,蔚州刺史苏祐被迁濮州刺史,拥兵赴任,行经成德军,王景崇在灵寿为其设馆,苏祐放纵部下剽掠地面,王景崇遂杀之,并分兵诛其徒党,四月,奏报僖宗。[14]王景崇经十三次迁官,至检校太傅。十二月,王景崇以成德军节度、镇冀深赵观察处置等使、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尉、中书令、上柱国、常山郡王、食邑六千户去世。[3][15]遗表9岁的儿子王鎔继任,士兵也推戴王镕。这时朝廷已混乱不堪,随后也同意了。[16]王景崇获赠太傅,谥忠穆。[11]

妻何氏,王镕母,有妇德。[1]

注释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新唐书》卷二百一十一
  2. ^ 2.0 2.1 《新唐书》卷一百六十
  3. ^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旧唐书》卷一百四十二
  4. ^ 《资治通鉴》卷二百四十九
  5. ^ 《旧唐书》卷一十九上
  6. ^ 《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
  7. ^ 7.0 7.1 《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二
  8. ^ 《新唐书》卷三十七
  9. ^ 《旧五代史》卷二十九
  10. ^ 《新唐书·天文志三》仅载“咸通中”,《旧五代史·庄宗纪三》称此事应验于后唐庄宗称帝,事在此前四十九年,则当为咸通十五年(874年),但是年唐懿宗已崩,在位者为唐僖宗。
  11. ^ 11.0 11.1 《旧唐书》卷一十九下
  12. ^ 《册王景崇常山郡王文》
  13. ^ 《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四
  14. ^ 王景崇《诛苏祐奏》
  15. ^ 薨日从《旧唐书·僖宗纪下》及本传。《新唐书》作三年(883年),《资治通鉴》作三年正月,或因消息传递造成死讯滞后。《新唐书·沙陀传》《旧五代史·武皇纪》有王景崇光启元年(885年)联合卢龙节度使李可举攻易定事,《册府元龟》作二年(886年)三月事,皆误,当为王镕事。
  16. ^ 《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