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紀國號列車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國鐵KiHa55系日语国鉄キハ55系気動車行走準急「紀國」(1960年代)
附上頭徽的KiHa58(在有田鐵道日语有田鉄道線車輛中再現)

紀國(日语:きのくに Kinokuni */?)號列車是由日本國有鐵道(國鐵)和南海電氣鐵道(南海)[1]運行於天王寺站難波站白濱站新宮站之間的急行列車。途經阪和線紀勢本線,或者南海本線及紀勢本線。

此條目也記載國鐵直通至南海的優等列車日语優等列車演變。

概要

[编辑]

「紀國」先行於1958年12月1日開始營運,當時為一列準急列車,行走於天王寺站至白濱口站(現時:白濱站)之間,整個車廂都是座位指定席。在1959年7月15日,增加1個往返班次,該班次是毎日運行的臨時列車。該列車會連結於南海難波站到發的編成。後來隨著於1966年3月5日改變準急制度,「紀國」升級為急行列車。

運行概況

[编辑]

在1958年(昭和33年)12月1日開始運行當初,只有1個往返班次,行走於天王寺站至白濱口站之間。後來,隨著紀勢本線在1959年(昭和34年)7月15日全線開通,增加1個往返班次,該班次為毎日行走的臨時列車班次,使共有2個往返班次。該臨時列車設有於南海線難波站到發的編成,在東和歌山站至白濱口站之間結併,列車在東和歌山站分離和連結車廂。在南海一方,製造了與KiHa55系同一水平的KiHa5501形、KiHa5551形柴油列車日语国鉄キハ55系気動車#南海電気鉄道キハ5501形・キハ5551形。由於在南海線內未有訓練員工,因此當時柴油列車的引擎只會空轉,由電動列車牽引柴油列車行走南海線。

由於使用人次眾多,因此班次數目與區間擴大。在1962年(昭和37年),天王寺站至紀伊椿站(現時:椿站)之間增加1個往返班次。在1963年(昭和38年)10月增加1個往返班次至共有4個往返班次。在1965年(昭和40年)3月1日,特急黑潮」開始運行當日,「紀國」前往白濱的1班延長至新宮站。在1966年(昭和41年),隨著準急制度進行變更,「紀國」升級至急行列車。

在1968年(昭和43年),於和歌山站(同年3月1日從東和歌山站改名而成)到發,只於紀勢本線內行走的急行列車中,直通至阪和線和南海線直通的急行列車名稱定為「紀國」。因此,在定期列車中,從天王寺站出發的班次共有10班,前往天王寺站的班次共有8班。季節列車共有3個往返班次,於難波站到發的定期列車共有3個往返班次,季節列車共有1個往返班次。在1969年(昭和44年),增加了1個臨時往返班次,行走於天王寺站至白濱站之間。

但是在1978年(昭和53年)10月2日,和歌山站至新宮站之間電氣化工程完成。「紀國」的班次開始變成「黑潮」,使「紀國」開始減班。在上述進行的時間表修正中,只剩9個往返班次。在1980年(昭和55年),包含季節列車在內,只有6個往返班次。

在1982年(昭和57年),行走於天王寺站至新宮站之間的夜行列車變成季節列車,不再駛入至鳥羽站。「紀國」只行走於天王寺站、難波站至白濱站、新宮站、熊野市站之間,以及從紀伊田邊出發前往新宮的班次。在1984年(昭和59年)2月1日,夜行列車被廢除。當時從天王寺站出發只有3班,前往天王寺站的班次只有5班,只有2個往返班次於難波站到發。除了和歌山市站至和歌山站之間是非電氣化區間外,其餘路段都是設有架空電纜,成為了「全區間於架空電纜下行走的柴油列車」。但是,在南海一方沒有翻新急行車輛,南海急行車輛本身不能加設空調設備(參見下面使用車輛一節),當時在國鐵車輛已經加於空調設備,而南海線內的普通列車(不需要急行費用)也開始繼續空調化進程,因此南海急行車輛比起其他車輛比較遜色。

在一段時期曾經有報道指南海向國鐵購買485系電動列車,以取代「紀國」之用[2]。但是由於和歌山市站內的渡線需要電氣化,因此最後沒有實現[3]。最後在1985年(昭和60年)3月14日時間表修正日语1985年3月14日国鉄ダイヤ改正,所有「紀國」列車升級至「黑潮」,同日「紀國」正式廢除。從「黑潮號」以來,再沒有於南海難波站到發的列車行走紀勢本線。

停車站

[编辑]
末期(1980年代以後)的停車站

1978年(昭和53年)10月1日以前,在天王寺至白濱站之間中途只停靠和歌山站、御坊站和紀伊田邊站。季節列車除了停靠上述之車站外,還停靠箕島站、湯淺站和南部站其中一站。部分列車還停靠下津站初島站紀伊由良站下里站。此外,為了方便海灘客,在夏季時期,部分列車臨時停靠江住站和深站紀伊田原站紀伊浦神站

在南海本線內的類別為「聯絡急行」(在1966年〈昭和41年〉3月4日前為連絡準急),在線內視為特急。當時與南海本線特急停靠相同的停車站。在1966年(昭和41年)12月1日新今宮站啟用時已經開始停靠。在1968年(昭和43年)9月30日前,列車停靠泉大津站貝塚站泉佐野站

使用車輛

[编辑]

於天王寺站到發的編成會使用KiHa28、KiHa58日语国鉄キハ58系気動車KiHa65日语国鉄キハ65形気動車。於南海難波站到發的編成會使用KiHa5501形、KiHa5551日语国鉄キハ55系気動車#南海電気鉄道キハ5501形・キハ5551形。在南海車輛中,KiHa5501、5551全車搭載2台引擎[4]。由於該列車沒有空間額外設置柴油發電機用作空調之用,因此直至晚年前未有空調化。

在和歌山至紀伊田邊之間雙線化工程完成後,行車時間在天王寺至白濱之間縮短至2小時30至50分鐘,天王寺至新宮之間縮短至4小時50分鐘至5小時10分鐘。此外在1970年代前,除了使用柴油列車行走外,還有由機車牽引(主要使用12系客車日语国鉄12系客車,在阪和線內使用EF58型電力機車等,紀勢線內使用DF50型柴油機車等機車牽引)的臨時客車急行班次。客車急行的速度比柴油列車為慢,特別是於柴油機車牽引區間,即是紀勢本線內的行走時間差距比較明顯。在天王寺至白濱之間,平均行車時間為3小時30分鐘左右,最慢行車時間為3小時55分鐘。該臨時列車(白濱站於15:34出發 → 天王寺站19:29到達)於御坊站會被後一班,由柴油列車行走的季節列車「紀國」追越。在白濱站於1小時6分鐘出發,再後一班的定期「紀國」到達和歌山站的時間與使用機車牽引的「紀國」只相差6分鐘,到達終點天王寺站的差距只有1分鐘,可看出臨時列車十分慢。

國鐵、南海直通優等列車演變

[编辑]

關於南海直通列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1933年11月至1937年12月,當時不是從南海鐵道直通,而是從阪和電氣鐵道日语阪和電気鉄道直通。該列車為週末快速列車黑潮號日语黒潮号」(日语:黒潮号くろしおごう),平日行走的「平日列車」,星期日行走的「星期日列車」,這些列車會直通至白濱口站(現時:白濱站)。當時由於大阪和和歌山之間沒有國鐵路線直接連接,因此國鐵直接直通運輸至私鐵路線內。

南紀直通列車開始運輸

[编辑]
  • 1933年(昭和8年)
    • 11月4日:鐵道省和阪和電氣鐵道開設南紀直通列車,當時行走阪和天王寺站至紀伊田邊站之間。
    • 11月11日:南紀直通列車設有列車名「黑潮號」。
    • 12月20日:「黑潮號」的運輸區間改為阪和天王寺站至白濱口站(現時:白濱站)之間。
  • 1934年(昭和9年)11月17日:國鐵和南海之間開設「黑潮號」,行走於難波站至白濱口站之間。
  • 1935年(昭和10年)3月29日:「平日列車」、「星期日列車」的運輸區間改變為阪和天王寺站、難波站至紀伊椿站(現時:椿站)之間。
  • 1936年(昭和11年)10月30日:「平日列車」、「星期日列車」的運輸區間改變為阪和天王寺站、難波站至周參見站之間(但是,南海車輛和阪和車輛只行駛至白濱口)。
  • 1937年(昭和12年)12月1日:「黑潮號」廢除。「平日列車」和「星期日列車」整合,只剩下1個往返班次,行走於阪和天王寺站、難波站至周參見站之間。
  • 1938年(昭和13年)9月7日:直通運輸區間改為阪和天王寺站、難波站至前往白濱口站、從江住站出發(但是,南海車輛和阪和車輛只行駛至白濱口)。
  • 1940年(昭和15年)8月8日:直通運輸區間改為阪和天王寺站至新宮站、紀伊木本站之間,共有3個往返班次,不再直通至南海鐵道。

戰後南紀直通列車復活

[编辑]
  • 1948年(昭和23年)7月1日:開設不定期列車夜行準急列車2010、2011列車,行走於天王寺站、和歌山市站至新宮站之間。該列車是戰後再次設有來往大阪與南紀之間的直通優等列車。
  • 1949年(昭和24年)9月15日:2010、2011列車改為行走於天王寺站至新宮站之間,同時變為定期列車。
  • 1950年(昭和25年)
    • 4月1日:開設臨時日間準急列車3401、3400列車,行走於天王寺站至新宮站之間。
    • 10月1日:開設臨時快速列車3402、3403列車,行走於天王寺站至白濱口站之間,該列車只於週末行走。該列車名稱仿效戰前,加設愛稱「黑潮」(日语:黒潮くろしお)。
  • 1951年(昭和26年)
    • 5月7日:夜行準急列車108、7列車降級為普通列車。同時,「黑潮」開始設有編成直通至南海線難波站。但是,行走當初由於南海沒有任何客車,因此所有車輛都是由國鐵擁有。
  • 1952年(昭和27年)5月起:「黑潮」於難波站到發的編成開始使用由南海擁有的客車SaHa4801形客車日语南海サハ4801形客車。但是,當時只有1架車輛,因此在多客時期會向國鐵租借車輛。
  • 1953年(昭和28年)5月1日:開設臨時準急列車「南紀」(日语:南紀なんき),行走於天王寺站至白濱口之間。
  • 1954年(昭和29年)10月1日:「黑潮」於天王寺站到發的班次增加1個往返班次,同時成為準急列車。
  • 1955年(昭和30年)3月25日:「南紀」成為定期列車[5]
  • 1956年(昭和31年)11月19日:從新宮出發前往天王寺的準急列車設定為103列車。另外,「黑潮」列車名稱以平假名「くろしお」標記。

「紀國」登場

[编辑]
  • 1958年(昭和33年)
    • 10月1日:準急103列車名為「速玉」(日语:はやたま)。
    • 12月1日:開設全車座位指定席準急列車「紀國」(日语:きのくに),行走於天王寺站至白濱口站之間,使用KiHa55系柴油列車日语国鉄キハ55系気動車行走。同時,於阪和線內行走的「特急電車」改名為「快速」,「急行電車」、「準急電車」改名為「直行」(現時:區間快速)。
  • 1959年(昭和34年)7月15日:隨著紀勢本線全線開通,設有以下變更。
    1. 「紀國」增加1個往返班次,該班次是毎日行走的臨時列車。該列車連結於南海線難波站到發的編成。
    2. 行走於天王寺站至新宮站之間的夜行普通列車升級至準急列車。該列車加設名稱為「速玉」。因此「速玉」行走規律不一,共有1個往返班次。
    • 9月22日:「南紀」的行走區間改為天王寺站至新宮站之間,同時開始使用柴油列車。
    • 10月20日:原本毎日行走的臨時列車「南紀」、「紀國」之1個往返班次變成定期列車。
  • 1960年(昭和35年)
    • 6月1日:「速玉」編入至「南紀」。「南紀」共有2個往返班次,1個往返班次是使用柴油列車的日間列車,1個往返班次是使用客車的列車。
    • 10月28日:開設毎日行走的臨時準急列車「臨時南紀」(日语:臨時南紀りんじなんき),行走於天王寺站至新宮站之間。
  • 1961年(昭和36年)3月1日:實施時間表修正,「臨時南紀」編入「南紀」。自此「南紀」設有3個往返班次。另外,日間列車部分編成於南海線難波站到發。
  • 1962年(昭和37年)
    • 2月1日:「南紀」2號前往天王寺站的班次改用客車。
    • 6月10日:增加「紀國」1個往返班次,行走於天王寺站至紀伊椿站(現時:椿站)之間。
  • 1963年(昭和38年)10月1日:實施時間表修正,設有以下變更。
    1. 增加「南紀」於難波站到發的班次。日間所有列車行走於天王寺站、難波站至新宮站之間。
    2. 「紀國」增加1個往返班次,共有4個往返班次。

特急「紀國」登場

[编辑]
  • 1965年(昭和40年)
    • 3月1日:開設特別急行列車黑潮」(日语:くろしお),行走於天王寺站至名古屋站之間,途經阪和線、紀勢本線和關西本線。
    • 10月1日:「紀國」前往白濱的1班延長至新宮站。
  • 1966年(昭和41年)
    • 3月5日:準急制度改變,「南紀」、「紀國」升級至急行列車。
    • 10月1日:「南紀」前往天王寺、難波的1號之出發車站改為熊野市站。但是,熊野市站至新宮站之間都是普通列車。
  • 1967年(昭和42年)10月1日:「黑潮」分別增加行走於天王寺站至白濱站和天王寺站至新宮站之間各1個往返班次。自此設有3個往返班次。此外,「黑潮」的列車號數中,下行前往天王寺站的班次為單數,上行前往名古屋站的班次為雙數。
  • 1968年(昭和43年)10月1日:於和歌山站到發,只於紀勢本線內行走的急行列車中,直通至阪和線和南海線直通的急行列車名稱定為「紀國」。因此,在定期列車中,從天王寺站出發的班次共有10班,前往天王寺站的班次共有8班。季節列車共有3個往返班次,於難波站到發的定期列車共有3個往返班次,季節列車共有1個往返班次。「南紀」這個名稱一度廢除。
  • 1969年(昭和44年)10月1日:增加1個臨時往返班次「紀國」,行走於天王寺站至白濱站之間。
  • 1970年(昭和45年)10月1日:增加1班季節「黑潮」列車,從白濱出發前往天王寺。此外,行走於天王寺站至白濱站之間的1個往返班次變為季節列車。
  • 1971年(昭和46年)11月2日:開設臨時特別急行列車「藍天」(日语:ブルースカイ),行走於天王寺站至紀伊勝浦站之間。
  • 1972年(昭和47年)3月15日:「黑潮」於白濱站到發的列車改為新宮站到發。使3個往返班次於新宮站到發,1個往返班次於名古屋站到發。使「黑潮」共有4個往返班次。
  • 1972年(昭和47年)10月2日:「紀國」的1個往返班次升級至「黑潮」,天王寺站至白濱之間增加1個往返班次。使「黑潮」共有5個往返班次。
  • 1973年(昭和48年)10月12日
    1. 隨著伊勢線開通,天王寺站至名古屋站之間直通的「黑潮」不再途經龜山站,改經伊勢線鈴鹿站,行車時間縮短約20分鐘。

「紀國」縮小規模至廢除

[编辑]
1978年的「紀國」。車頭是一般色時代的KiYuNi28形日语国鉄58系気動車#キニ28形・キユニ28形(杉本町至淺香之間)
  • 1978年(昭和53年)10月2日:紀勢本線和歌山站至新宮站之間電氣化完成,設有以下變更。
    1. 特急「黑潮」不再駛越新宮站,於新宮站系統分離。
      1. 天王寺站至白濱站、新宮站之間繼續使用「黑潮」這個名稱,並且改用電動列車和變成L特急
      2. 名古屋站至紀伊勝浦站之間開設柴油列車特急「南紀
    2. 「紀國」減少至9個往返班次。當中駛入南海線的車輛必須是柴油列車,另外由於設有直通至參宮線鳥羽站的直通列車,因此繼續使用柴油列車。此外,開設從紀伊田邊出發前往新宮站的「紀國」2號。
  • 1980年(昭和55年)10月1日:「紀國」3個往返班次升級至「黑潮」,這些班次行走於天王寺站至白濱站之間。自此,「黑潮」共有10個往返班次,「紀國」包含季節列車在內設有6個往返班次。
  • 1982年(昭和57年)
    • 5月17日:隨著關西本線名古屋站至龜山站之間電氣化,設有以下變更。
    1. 「黑潮」於白濱站到發的1個往返班次變成季節列車,定期列車減至9個往返班次。此外,原本於新宮站到發的季節列車改於白濱站到發。
    2. 「紀國」不再駛入鳥羽站,「紀國」只行走於天王寺站、難波站至白濱站、新宮站、熊野市站之間,以及從紀伊田邊出發前往新宮。
    • 11月15日:「紀國」行走於天王寺站至新宮站之間的夜行列車變成季節列車。
  • 1984年(昭和59年)2月1日:廢除「紀國」夜行列車班次。當時「紀國」只剩下3班從天王寺站出發,5班前往天王寺站,於難波站到發共有2個往返班次。
  • 1985年(昭和60年)3月14日:「紀國」全部升級至「黑潮」(共有4個往返班次)。自此,「黑潮」共有13個往返班次。同時,從「黑潮號」以來,再沒有於南海線難波站到發的直通列車行走紀勢本線。
  • 2003年(平成15年)10月11日、12日:隨著紀念紀勢本線電氣化25周年,開設急行「紀國」之復活班次,行走於天王寺站至新宮站之間。

注腳

[编辑]
  1. ^ 在南海,正式列車名稱為「紀國號」。
  2. ^ 「南海「ひばり」に食指」朝日新聞大阪版1982年7月10日朝刊
  3. ^ 另外,該渡線仍然未電氣化。
  4. ^ 使用2台引擎是為了於南海線內可進行高速行駛(使KiHa5501、5551在南海行走的時間與特急電動列車相同,在線內最高速度是100 km/h,高於國鐵車輛的95 km/h)。而由於DMH17C日语DMH17系エンジン的馬力較弱,因此1台引擎的車廂較難於斜坡路段以高速行走(特別是越過孝子峠日语孝子峠的22 ‰坡度),這樣會難以追上時間表。
  5. ^ 《近畿地方の日本国有鉄道-大阪・天王寺・福知山鉄道局史》大阪、天王寺、福知山鐵道局史編集委員會 2004年 p.361

參考文獻

[编辑]

相關條目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