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谢氏南征记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谢氏南征记
原名사씨남정기
作者金万重
语言韩语汉文
發行信息
出版地點朝鲜王朝

谢氏南征记》是朝鲜长篇国语小说家金万重(1637-1692年)所作的一部小说。作品以中国明朝为舞台(许多朝鲜文学作品以中国为背景进行创作。这种做法不仅可以回避直接写本国可能引起的麻烦,也为作者提供了更为广泛的创作想象空间[1]:299。),描写了一个中国官宦家庭的妻妾争斗,但实际上针对的是朝鲜肃宗张禧嫔迷惑,将正宫仁显王后闵氏废黜之事。金万重作为反对废闵立张主张正统儒学思想的西人黨人物,被罢官流配到南海孤岛。《谢氏南征记》就是作者在南海孤岛时所作,小说以“劝善惩恶”为基本主题。《谢氏南征记》的出现标志着现代意义上的长篇小说在朝鲜文学史上的出现[2]:842-859[1]:285-290

《谢氏南征记》最初由金万重用韩语(当时称“谚文”,朝鲜世宗大王25年即公元1443年时创制并推行)写成,后由他的姪孙金春泽(1670-1717年)翻译成汉文。在翻译的过程中,金春泽作了大量的加工。汉文版的《谢氏南征记》在文辞,内容和人物言行细节描写方面比原著丰富的多。原著原本只是粗分为六章,每章标以很简单的标题,“成婚”、“妖妾”、“奸邪之门客”、“家祸”、“南征”、“家运之恢复”。[3]而金春泽在翻译的时候,模仿中国章回小说的做法,将小说细分为十二章,并分别标出每章基本内容。依据韦旭昇点校本,其回目为:“一、淑女赞白衣像, 良媒结赤绳缘”、“二、诗咏关雎樛木,琴奏霓裳羽衣”、“三、妾欺丈夫谗正室,多谋门客窃爱妾”、“四、谢孝女言告言归,乔淫妇为鬼为蜮”、“五、宽耳君子信馋言,奸婢妖人戕爱子”、“六、结发糟糠拜下堂,隔阳舅姑感梦中”、“七、怀沙亭写柱记死,黄陵庙拜谒二妃”、“八、夫人依止空门,群小构成诗案”、“九、大船调琵琶,甘露洗瘴疠”、“十、使君载妖女,归客逢故人”、“十一、奸人恶稔身毙、天道否极泰来”、“十二、谢氏得麟儿,乔女受诛戮”。汉文版的《谢氏南征记》辞藻华美,文采斑斓,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实际上是金万重和金春泽两人合作的产物。[4]:161-162[2]:842-859[1]:285-290

故事梗概

[编辑]

明嘉靖年间,北京顺天府宰相刘熙的儿子刘延寿与妻子谢贞玉结婚十年无子。在妻子谢贞玉的劝告下,刘延寿又娶了位二房乔彩鸾。乔彩鸾起初怀的是女胎,后请来巫婆施法变女胎为男胎,为刘延寿生了个儿子,取名“掌珠”。不久,谢贞玉也怀孕。乔彩鸾和心腹女婢企图投堕胎药让谢贞玉流产,但未得逞。谢贞玉结果也为刘延寿生了个儿子,取名“麟儿”。“麟儿”聪敏俊秀,刘延寿对他的疼爱胜过“掌珠”。乔彩鸾使用各种手段离间刘延寿和正房谢贞玉的夫妻关系,并与刘延寿的书士董清私通。在乔彩鸾的蒙骗下,刘延寿开始怀疑谢贞玉,并最终在乔彩鸾的唆使下将她逐出家门。谢贞玉在刘家祖宗魂灵的启示下,九死一生,逃往湖南长沙,最后在一所尼姑庵中凄凉度日。之后,刘延寿因乔彩鸾和董清二人的陷害,被皇上流配,几乎死于瘴疠之地。后来,董清的靠山丞相严崇(严嵩)势衰,董清因贪污渎职、残害百姓等罪名被处死。刘延寿被恢复了官职。刘延寿将乔彩鸾抓获后处死。正房谢贞玉的沉冤得以昭雪,与刘延寿破镜重圆。[2]:846-850[1]:123[4]:162

版本

[编辑]

金万重的谚文稿本已不存世。现存韩国的《谢氏南征记》版本有74种之多。其中,按照语言分,谚文本有35种(包括后来根据流传的汉译本再转译成朝鲜文的),汉文本 有39种(包括金春泽译本之外的其他转译的汉文本)。现存最早的两种汉译本的抄写年代为1709年(其中一种收藏于延世大学图书馆),最早的谚文本年代为1773年(收藏于韩国精神文化研究院和高丽大学)。

按照版式分,有木刻本3种,活字本8本,抄本有63种之多。[5]

参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1.2 1.3 韦旭昇著. 《韩国文学史》.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年7月. ISBN 978-7-301-14042-0. 
  2. ^ 2.0 2.1 2.2 李岩; 徐建顺、池水涌、俞成云. 《朝鲜文学通史》.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0年9月. ISBN 978-7-5097-1511-6. 
  3. ^ 《韦旭昇文集》第四卷.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0: 374–375. 
  4. ^ 4.0 4.1 金宽雄; 金晶银. 《韩国古代汉文小说史略》.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年1月. ISBN 978-7-301-18103-4. 
  5. ^ 李, 金喜. 《南征记的文献学研究》. 韩国淑明女子大学校大学院博士论文,. 1986: 5–25. 
  • 【韩】李金喜. 《谢氏南征记》,半岛出版社,1991年.
  • 【韩】金铉龙. 《<谢氏南征记>研究》, 《文湖》, 1969年第5期,145-14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