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赵飞克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赵飞克
出生?
逝世?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籍贯湖北鄂城
母校武汉大学
职业结构力学专家

赵飞克(1909年12月15日—1976年2月4日),湖北鄂城华容赵家矶人。中国结构力学专家、桥梁专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生平

[编辑]

1925年,到省会武昌楚才中学读书,时任校长董必武。积极参加进步学运,大革命时期加入了国民党(左派)。1926年,转入湖北省立第一中学就读,1927年考入武汉大学。大革命失败后,退出国民党。1930年跳级毕业于武汉大学工学院土木工程系。考取了官费赴英留学生1930年赴英国爱丁堡大学工学院进修。1931年11月加入英国共产党中国支部,参加了反帝大同盟活动,积极参加中国留学生的爱国运动,参与出版《解放》中文刊物。1932年转为利物浦大学工学院研究生,研究结构力学。1935年获英国利物浦大学工学院硕士学位。在英國時改名为赵飞克,即英文单词“Victory”(胜利)的音译。

1936年9月回国后,任河北省立工学院、北平东北大学工学院、天津工商大学任教,1937年晋升教授。从英共党员转为中共党员。在北方局刘少奇、李楚离领导下,以教授身份为掩护,积极参加平津各救会工作。把姚依林李非平提成助教,成了一个党小组的成员。

1937年10月起,任晋西南汾南游击队第4支队政治处主任。1938年赴延安,调入新组建的延安马列学院,参与经典马列著作编译。后调入中央组织部任干事,是陈云的党小组长。参加了中组部的晋东南巡视团。中直机关党委宣传科长。参与筹建延安大学延安自然科学院,任延安大学首任秘书长。后到中央财经部,任财经部秘书长兼工业处处长。

抗战胜利后赴东北,任嫩南行署实业厅副厅长、嫩江省龙江县县长、肇东县委副书记、嫩江省政府秘书长。

1949年后,历任武汉市政府秘书长兼市法院院长、武汉市建设局局长、湖南株洲铁路工厂厂长兼总支书记、铁道部设计总局局长等职。参与主持审查批准第一座长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1955年起担任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 学部委员,学部专职副主任(主任严济慈),参加新中国第一个“科学远景规划”的制定(1955-1966年)。1975年文革后期,为了研究造反派对科学家的迫害,他的兒女訪問了陈云了解赵飞克的生平細節,陈云说赵飞克被称作“丘吉尔”,并被告知周总理病很重了,让他們转告父亲“为革命,保重自己。”,还對赵飞克家人拍着胸脯说:“有事情,找我,我来解决。”等話。於1976年2月4日逝世。[1]

主要论著有《桥梁设计应力分析的新方法》和《武汉市码头改革资料汇编》等。

参考文献

[编辑]
  1. ^ 信仰,使生命更有重量——怀念父亲赵飞克. [2023-10-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