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趙韙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趙韙(2世纪—201年),巴西人,東漢末年官員。

生平

[编辑]

太常江夏人劉焉看到漢朝王室多難,向漢靈帝建議:「四方兵寇,由刺史威輕,旣不能禁,且用非其人,以致離叛。宜改置牧伯,選清名重臣以居其任。」本來想求領交阯避禍的劉焉因聽董扶說益州有天子之氣,改向朝廷請求為益州牧。於是劉焉被封陽城侯,前往益州整飭吏治,董扶也擔任蜀郡屬國都尉,太倉令趙韙亦辭官追隨劉焉,同赴益州。[1]

興平元年(194年),劉焉發背瘡而死。趙韙等認為劉焉之子劉璋溫仁,保其為益州刺史,詔書因以為監軍使者,領益州牧,劉璋部屬沈彌、婁發、甘寧起事反對劉璋,失敗後,叛軍入荊州避亂,劉璋遂令趙韙為征東中郎將對付劉表,趙韙進軍荊州,屯兵朐忍,未有戰果。[2][3]

趙韙之亂

[编辑]

劉焉入蜀之初,曾招集自南陽三輔流入益州的難民,組成一支軍隊,號稱「東州兵」,劉璋任益州牧後,因性格懦弱,東州兵常常倚勢欺凌當地居民,劉璋無能約束,趙韙素得人心,劉璋令其安撫。

建安五年(200年),趙韙利用益州百姓怨恨之心,趙韙先以是收買荊州地方官,後聯合益州本土大族起兵反叛,獲得了益州勢力和民眾的支持,蜀郡廣漢犍為等地紛紛響應,勢力甚盛。[4]

建安六年(201年),趙韙圍攻成都,東州兵恐一旦失敗被誅,奮勇力戰。趙韙敗退江州,部下龐樂、李異此時反叛,攻擊趙韙軍,殺死趙韙。[5][6]

評價

[编辑]
  • 胡三省曰:「趙韙隨劉焉入蜀,將以圖富貴,而卒以殺身。行險以徼幸,不如居易以矣命也。」(《胡三省注資治通鑑》)

參考資料

[编辑]
  1. ^ 《三國志劉二牧傳第一》:扶亦求為蜀郡西部屬國都尉,及太倉令(會)巴西趙韙去官,俱隨焉。
  2. ^ 英雄記曰:璋將沈彌、婁發、甘寧反,擊璋不勝,走入荊州。璋使趙韙進攻荊州,屯朐(月忍)。上蠢,下如振反。
  3. ^ 《三國志劉二牧傳第一》:興平元年,癰疽發背而卒。州大吏趙韙等貪璋溫仁,共上璋為益州刺史,詔書因以為監軍使者,領益州牧,以韙為征東中郎將,率眾擊劉表。
  4. ^ 英雄記曰:先是,南陽、三輔人流入益州數萬家,收以為兵,名曰東州兵。璋性寬柔,無威略,東州人侵暴舊民,璋不能禁,政令多闕,益州頗怨。趙韙素得人心,璋委任之。韙因民怨謀叛,乃厚賂荊州請和,陰結州中大姓,與俱起兵,還擊璋。蜀郡、廣漢、犍為皆應韙。
  5. ^ 英雄記曰:璋馳入成都城守,東州人畏(威),咸同心並力助璋,皆殊死戰,遂破反者,進攻韙於江州。韙將龐樂、李異反殺韙軍,斬韙。
  6. ^ 《資治通鑑·卷六十四》:趙韙圍劉璋於成都。東州人恐見誅滅,相與力戰,韙遂敗退,追至江州,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