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阿曼达·范斯通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阿曼达·艾露伊斯·范斯通
Amanda·Eloise·Vanstone
阁下
澳大利亚移民部部长
任期
2003年10月7日—2007年1月30日
总理约翰·霍华德
前任菲利浦·路多克
继任凯文·安德鲁斯英语Kevin Andrews
澳大利亚家庭社区服务部部长
任期
2001年11月10日—2003年10月7日
前任Jocelyn Newman英语Jocelyn Newman
继任Kay Patterson英语Kay Patterson
澳大利亚劳动部部长
任期
1996年3月11日—1997年10月9日
前任西蒙·克林
继任David Kemp英语David Kemp (politician)
澳大利亚联邦参议院议员
任期
1984年12月1日—2007年4月26日
继任Mary Jo Fisher英语Mary Jo Fisher
选区南澳州选区
个人资料
出生 (1952-12-07) 1952年12月7日72歲)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
政党澳大利亚自由党
配偶托尼·范斯通
母校阿德莱德大学

阿曼达·艾露伊斯·范斯通英文Amanda Vanstone,1952年12月7日),前澳大利亚女性政治人物自由党党员;1984年至2007年间,是代表南澳州的联邦参议员。曾在约翰·霍华德执政时期担任政府内阁部长。离开政坛后,范斯通在2007年6月被任命为澳大利亚意大利特命全权大使,任期至2010年。

早年经历

[编辑]

阿曼达,本姓奥布赖恩(O'Brien),在家中四个孩子里排老幺。父亲在她只有三岁时去世;母亲改嫁后不久,继父也去世了。阿曼达认为自己坚韧的个性和对男权社会的无所畏惧,来自于从小的生活环境,是一个由女性主导的家庭、以及在教会女校读书的原因。[1]

阿曼达后来在南澳州理工学院(今,阿德莱德大学)获文学和法律双学士学位。1980年代末,她和商务律师托尼·范斯通结婚,并改随夫姓。在进入政坛之前,阿曼达曾在一家大型百货公司担任售货员,自己还经营过印刷品和相框生意,后来又从事法律相关工作。

政治生涯

[编辑]

在1984年12月,31岁的阿曼达·范斯通当选为联邦参议院最年轻的成员,作为南澳大利亚州的代表,是当时自由党27名参议员的一员。1985年3月27日,阿曼达·范斯通在联邦议会发表首次演讲,抨击由鲍勃·霍克领导的工党政府对当下年轻人的政策问题。此后,范斯通先后在1987年至1988年、1989年至1990年、以及1993年至1996年担任反对党影子内阁成员,担任过影子司法部长。1990年5月,在国会担任反对党后座议员期间,范斯通倡导电视对议会辩论进行直播。

1996年3月,在约翰·霍华德领导下,自由党和国家党联盟上台执政,范斯通成为当时内阁中仅有的两位女部长之一,负责就业、教育、培训以及青年事务。任职期间,她主持执行大幅削减由前政府建立的就业计划,引起社会强烈批评。1997年10月,离开内阁后,担任非内阁的司法事务部长。2001年1月,范斯通东山再起,被重新任命为内阁部长,负责家庭和社区服务,掌管规模庞大的政府养老金和社会福利体系Centrelink,再次成为社会福利活动者的批判对象。范斯通被认为说话强硬、刻薄,是政府政策的坚定捍卫者。时任反对党家庭和社区服务影子部长的韦恩·斯旺,曾形容范斯通是“政治鬣狗,乐于攻击弱势群体”[2]

2003年10月,霍华德改组内阁,阿曼达·范斯通获得重用,出任倍受争议的移民部部长。在任职期间,范斯通最重要的决定,是撤销土著和托雷斯海峡岛民委员会(Aboriginal and Torres Strait Islander Commission,ATSIC)。2005年,她批准为叛逃的前中国外交官陈用林提供庇护,还出面干预并为104岁的中国老人胡翠玉提供永久居留权[3]

2007年,为准备即将到来的联邦大选,霍华德在1月进行的内阁重组中,免去了范斯通的部长职务;当年4月26日,范斯通宣布辞去参议院席位、并离开政坛。2007年6月,霍华德提名范斯通出任澳大利亚驻意大利大使,任期至2010年。

参考资料

[编辑]
  1. ^ Amanda Vanston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澳大利亚广播公司节目文本 2004年9月2日
  2. ^ Could Amanda Vanstone be the meanest person in Canberra?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澳大利亚《先驱太阳报》2003年8月17【英】
  3. ^ 中国百岁老妪再遭澳大利亚“逐客令”. [2014-06-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