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馥蘭
外观
魏馥兰(Francis John White,1870年—1959年)生于美国堪萨斯州,中国上海沪江大学校长。[1][2]
生平
[编辑]魏馥兰生于美国堪萨斯州,是堪萨斯州渥太华大学理学士与文学硕士,纽约州洛却斯脱神学院神学士[2],芝加哥大学神学博士[1]。1901年,魏馥兰被美北浸礼会派遣来华,最初在宁波负责创办浸会中学,后来转入绍兴的美北浸礼会神学院。1902年作为浸礼会华东联会的代表参加了沪江大学校董会,后被聘为沪江大学神学院教授,参与沪江大学的筹建,并于1907年随第一批神学院学生入驻校园,成为首位在沪江大学校园内安家的传教士、美国籍教授。[2]1906年至1935年,担任沪江大学教授。[3]
从1911年至1928年,魏馥兰担任沪江大学校长,他也是沪江大学最后一任美国籍校长。任内,他奠定了沪江大学的校园建筑格局,将其建成了一所具有较高水平的教会大学,实现了男女同校,推进了“沪东公社”的建设。魏馥兰主张应由中国人当校长,帮助沪江大学实现了从教会大学向私立大学的过渡,进而实现了“中国化”。[1]
卸任校长之后,魏馥兰担任沪江大学名誉校长,直到1936年退休返回美国。1937年5月,位于沪江大学礼堂北侧的“思魏堂”建成,以纪念魏馥兰。[1]
逸事
[编辑]徐志摩1915年底至1916年底在沪江大学学习时,魏馥兰正在任校长。其间,逢魏馥兰例行返回美国休假。徐志摩乃写《魏校长归国序》,发表在《天籁》1916年11月的第4卷第3号。当时,徐志摩是《天籁》的“汉文主笔”。这篇《魏校长归国序》是迄今发现的徐志摩大学时期最早发表的作品之一。[1]
著作
[编辑]- 《黄浦江畔的岁月》
- 《沪江大学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