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Talk:介壽路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条目页依照頁面品質評定標準被評為初级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臺灣专题 (获评初級低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臺灣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臺灣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初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初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條目已评为低重要度

2022年1月刪除的首段落內容[编辑]

如1946年報導,新竹縣為慶祝主席華辰,籌建介壽路,各地翕然響應,準備獻金獻料或獻工事宜[1]。1954年10月31日蔣總統生日,臺中介壽路該日上午揭幕暨落成禮[2][3]。公務員退休的黃靜嘉曾為台北市多處街道取名,他回憶此當時將總督府名為介壽館,其前之大道則命名為介壽路,旨在頌揚當時執政者,並用《詩經》:「以介眉壽」作典,認為改名是可觀世變之歸趨矣[4]劉廣定表示照字面解釋成「介公之壽」,也可按「介」者助也解釋為「助壽」,並也是《詩經》的句子,稱讚取的人實在不失高明[5]

--CaryCheng留言2022年1月10日 (一) 08:04 (UTC)[回复]

  1. ^ 介壽路籌建各方多響應. 《民報》. 1946-10-18 (中文(臺灣)). 
  2. ^ 領袖著百代勳業 億民慶萬世壽考 各地昨同設壽堂祝嘏 寶島旗飄綵舞一片歡情洋溢. 《聯合報》. 1954-11-01 (中文(臺灣)). 
  3. ^ 農職總統銅像揭幕 介壽路落成. 《臺灣民聲日報》. 1954-11-01 (中文(臺灣)). 
  4. ^ 黃靜嘉. 地名趣譚 台北村里街 有些是我命名. 《聯合報》. 1998-03-22 (中文(臺灣)). 
  5. ^ 劉廣定. 《民生論壇》從台北公園改名談起. 《民生報》. 1996-03-02 (中文(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