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Talk:後高句麗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配图有错误

[编辑]

后三国最长时间取900到935年来算的话。渤海国没有理由那么大,唐朝908年灭亡,此时应该进入了军阀割据的时期。 926年,上京龙泉府契丹国攻陷,大諲撰投降,渤海国就灭亡了,渤海的后期范围只是局限于上京一带了。

这段时期辽东究竟得到了怎样的治理,甚至契丹人又是怎样得到这片地区的,都不得而知。契丹人真正对辽东实行军事占领和政治统治,是在阿保机当政及契丹建国(916年)前后。 928年)十二月,耶律德光升东丹国的东平郡为辽国东京辽阳府,可见这段时间以前辽东应当已经进入了契丹人的控制之下。—Gzhao (留言) 2009年8月2日 (日) 09:32 (UTC)—Gzhao (留言) 2009年8月2日 (日) 09:33 (UTC)[回复]

后高句丽

[编辑]

后高句丽,称呼有错误,查《南史》、《北史》、《隋书》、《旧唐书》、《新唐书》及《魏书》、《北齐书》、《周书》,无不以“高丽”、“百济”、“新罗”三国并称,而该三国多有传,则“高句丽”在南北朝时期在中国史书中已被称为“高丽”了,何来“高句丽”之说。查《三国史记》、《三国遗事》或称“高句丽”,或称“高丽”,但《高丽史》已把“高句丽”称为“高丽”(或前高丽),若不是朝鲜史书有问题,就连朝鲜史书在王氏高丽王朝时期就已经统一口径而把“高句丽”称为“高丽”(前高丽)了。弓裔所建政权先称“摩震”后称“泰封”,一般称为“泰封国”(中国史书或有称“大封国”的,《资治通鉴》),史书中并无“高丽”或“高句丽”称呼,查遍二十四史、《高丽史》更不曾把“泰封国”称为后高句丽的,难道还有其他官修史书有记载?抑或是我看到的中国史书、朝鲜史书有问题?


研究历史,要看证据,史书无误,请把资料公开,让大家共同探讨。

建議改名:“後高句麗”→“泰封”

[编辑]

後高句麗泰封:根据名从主人原则,包括韩语在内的大多数语言维基百科都将本条目命名为泰封,而且泰封是原始史料上记载的名号,应该改名为泰封--立足东方留言2013年6月4日 (二) 09:30 (UTC)[回复]

完成--铁铁的火大了 2013年6月23日 (日) 13:52 (UTC)[回复]

泰封国

[编辑]

阁下是否看过朝鲜史书《三国史记》、《三国遗事》、《高丽史》,三书并无“后高句丽”之说,而有“摩震”、“泰封”之说,中国史书《资治通鉴》贞明五年下有:
初,唐灭高丽,天祐初,高丽石窟寺眇僧躬乂,聚众据开州称王,号大封国。
朝鲜的古代史书无“后高句丽”而有“摩震”、“泰封”,中国的古代史书有“大(泰)封国”,阁下是否注意。中国古代皆以所建国号称朝代(唯蜀汉国号“汉”而世皆称“蜀”),朝鲜历史亦从此理(国号“高丽”、国号“朝鲜”),国号“摩震”、“泰封”应称“摩震国”、“泰封国”(与《资治通鉴》所记“大封国”同义)。至于“后高句丽”《三国史记》、《三国遗事》、《高丽史》皆不载,不知何来?“泰封”见诸朝鲜史书,“泰封国”最是合理,“大封国”与之暗合。关于“后高句丽”不见史书,当是现代说法;关于弓裔建国是否有称“高句丽”,《三国史记》、《三国遗事》、《高丽史》无明确记载,何来“后高句丽”之说?此即是人云亦云、以讹传讹!望君明鉴!


关于“后高句丽”为共识之说,太过牵强。读过朝鲜史书《三国史记》、《三国遗事》、《高丽史》的人是否认为确有“后高句丽”之说,中国史书《资治通鉴》记载是否有误?国号“摩震”、国号“泰封”是否为真实记载,后“高句丽”是否真实记载?弓裔是否国号“高句丽”,见于何书?现代即有“泰封国”之说,《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历史部分、《中国历史大辞典》皆有明确记载。现代好像也没有达成共识,共识之说太过牵强了!


高麗史-世家-太祖

太祖應運元明光烈大定睿德章孝威穆神聖大王姓王氏諱建字若天松嶽郡人. 世祖長子母曰威肅王后韓氏. 唐乾符四年丁酉正月丙戌生於松嶽南第神光紫氣耀室充庭竟日盤旋狀若蛟龍. 幼而聰明睿智龍顔日角方頤廣顙氣度雄深語音洪大有濟世之量.

時新羅政衰群賊競起. 甄萱叛據南州稱後百濟弓裔據高勾麗之地都鐵圓國號泰封.


三国史记-列傳-弓裔

<弓裔>, <新羅>人. 姓<金>氏, 考第四十七<憲安王><誼靖>, 母<憲安王>嬪御, 失其姓名. 或云: "四十八<景文王><膺廉>之子." 以五月五日, 生於外家. 其時, 屋上有素光, 若長虹, 上屬天. 日官奏曰: "此兒, 以重午日生, 生而有齒, 且光焰異常, 恐將來不利於國家, 宜勿養之." 王勅中使, 抵其家殺之. 使者取於襁褓中, 投之樓下, 乳婢竊捧之, 誤以手觸,  其一目. 抱而逃竄,  勞養育. 年十餘歲, 遊戱不止. 其婢告之曰: "子之生也, 見棄於國, 子{予}不忍竊養, 以至今日, 而子之狂如此, 必爲人所知, 則予與子俱不免, 爲之奈何?" <弓裔>泣曰: "若然則吾逝矣, 無爲母憂." 便去<世達寺>, 今之<興敎寺>, 是也. 祝髮爲僧, 自號<善宗>.

<天復>元年辛酉, <善宗>自稱王, 謂人曰: "往者<新羅>, 請兵於<唐>, 以破<高句麗>. 故<平壤>舊都, 鞠爲茂草, 吾必報其讐." 蓋怨生時見棄, 故有此言. 嘗南巡, 至<興州><浮石寺>, 見壁畵<新羅>王像, 發{拔}劒擊之, 其刃 {迹}猶在. <天祐>元年甲子, 立國號爲<摩震>, 年號爲<武泰>. 始置廣評省, 備員匡治{沇}奈[今侍中], 徐事[今侍郞], 外書[今員外郞], 又置兵部·大龍部[謂倉部]·壽春部[今禮部]·奉賓部[今禮賓省]·義刑臺[今刑部]·納貨府[今大府寺]·調位府[今三司]·內奉省[今都省]·禁書省[今秘書省]·南廂壇[今將作監]·水壇[今水部]·元鳳省[今翰林院]·飛龍省[今天僕寺{太僕寺}]·物藏省[今少府監], 又置史臺[掌習諸譯語.]·植貨府{殖貨府}[掌栽植菓樹.]·障繕府[掌修理城隍.]·珠淘省[掌造成器物.]. 又設正匡·元輔·大相·元尹·佐尹·正朝·甫尹·軍尹{單尹}·中尹等品職. 秋七月, 移<靑州>人戶一千, 入<鐵圓城>爲京, 伐取<尙州>等三十餘州縣, <公州>將軍<弘奇>來降.

<天祐>二年乙丑, 入新京, 修葺觀闕·樓臺, 窮奢極侈. 改<武泰>爲<聖冊>元年. 分定<浿西>十三鎭, <平壤城>主將軍<黔用>降. <甄城><赤衣>·<黃衣>賊<明貴>等歸服. <善宗>以强盛自矜, 意慾倂呑, 令國人呼<新羅>爲滅都. 凡自<新羅>來者, 盡誅殺之. <朱梁><乾化>元年辛未, 改聖冊爲<水德萬歲>元年, 改國號爲<泰封>. 遣<太祖>率兵, 伐<錦城>等, 以<錦城>爲<羅州>. 論功, 以<太祖>爲大阿 將軍.


高丽史-志-地理

北界本朝鲜故地在三国为高勾丽所有宝藏王二十七年新罗文武王与唐将李勣夹攻灭之遂并其地孝恭王九年(905年)弓裔据铁圆自称后高丽王分定浿西十三鎮.

可认为孝恭王九年(905年)弓裔后高丽王,史称后高丽


三國史記-列傳-甄萱:

<萱>西巡至<完山州>, 州民迎勞. <萱>喜得人心, 謂左右曰: "吾原三國之始, <馬韓>先起, 後<赫世>勃興, 故<辰>·<卞>從之而興. 於是, <百濟>開國<金馬山>六百餘年. <摠章>中, <唐><高宗>以<新羅>之請, 遣將軍<蘇定方>, 以船兵十三萬越海. <新羅><金庾信>卷土, 歷<黃山>至<泗 {泗 }>, 與<唐>兵合攻<百濟>滅之. 今子{予}敢不立都於<完山>, 以雪<義慈>宿憤乎?" 遂自稱<後百濟>王. 設官分職, 是<唐><光化>三年, <新羅><孝恭王>四年也. 遣使朝<吳越>, <吳越>王報聘, 仍加檢校大保{太保}, 餘如故.

可认为唐光化三年(900年), 新羅孝恭王四年(900年),甄萱後百濟王,史称後百濟


高句麗後又稱高麗;“高句骊”最早見於《漢書》,“句骊”是它的簡稱;“高句麗”最早見於《三國志》,“句麗”是它的簡稱;“高麗”最早見於《宋書》、《魏書》,是南北朝至唐朝的正式稱號;中原王朝開始以“句骊”作為“高句骊”的簡稱,後以“句麗”作為“高句麗”的簡稱,南北朝時期應高句麗統治者的請求,改以“高麗”作為“高句麗”的正式簡稱,高句麗的統治者也被冠以“高麗王”的稱號,並且逐漸以“高麗”作為正式國號,常被中原王朝封為“高麗王”,取代了“高句麗”的稱號。自此“高麗”长期作为历史地理名称,对朝鲜半岛产生了重大影响;弓裔后高丽王,王建称王国号高丽金日成提出“高丽民主联邦共和国”设想,都是高丽概念的延续。


因为高句麗後又稱高麗,所以弓裔后高丽王,应是有继承前一个高麗而称后高丽之意。

高丽史》太祖世家:“时新罗政衰群贼竞起,甄萱叛据南州称后百济,弓裔高勾丽之地都铁圆国号泰封。”——《高丽史》开篇即定后三国之说,后世史家多以新罗后百济泰封后三国

《高丽史》在开头篇章太祖王建世家的靠前位置把后三国的新罗、后百济、泰封三个国家政权摆放在明显位置,即可确定后三国的政权名称为新罗、后百济、泰封三国。

高丽史》太祖世家:“时新罗政衰群贼竞起,甄萱叛据南州称后百济,弓裔高勾丽之地都铁圆国号泰封。”

是否说明后三国之新罗、后百济、泰封三国?《高丽史》是否说明问题?

後高句麗

[编辑]

之所以有後高句麗的說法是因為泰封繼承(宣稱)高句麗之地,並自稱是後高麗王,還是把說明加上去讓人知道有這種說法,主條目還是泰封—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61.224.73.85對話貢獻)於2014年2月3日 (二) 15:58 (UTC)加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