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中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观梵语मध्यमिका罗马化:madhyamakā),大乘佛教术语,以观察中道作为修行。其思想起源于《杂阿含经》,即八正道中的正见龙树著《中论》以此为理论核心,为中观派的核心思想与修持方法。

概论

[编辑]

中观的汉语译名,源自嘉祥吉藏,用以翻译梵语Madhyamaka,其旧译为中道

梵文中,Madhyamaka,源自于形容词madhya(中、中间)的最高级-ma,加上词尾-ka,名词化之后所形成的单字,意思是中道、最中,或至中。释迦牟尼佛中道来形容他传授的教法[1][2][3],龙树写作的《中论》中,将中道归纳为远离生灭、断、一异、来去等二边,又称八不中道[4][5][6],又译为毗婆舍那,为观察、思维之意[7],以智慧观察与抉择,即是观[8]般若经中,以智慧为观察中道之依[9][10]嘉祥吉藏认为,以观察中道,作为修证的方法,即是中观[11][12],也就是八正道中的正见[13]

根源于《杂阿含经》与大乘佛教般若经传统,龙树撰写《中论》来阐述中观思想与修证,提出二十七观,以此来评破外道与其他学派的理论[14]。龙树认为,以般若慧观察一切,了解一切法皆是因缘生,皆是假名,皆是空[15][16],了解一切法无自性[17][18][19],就能够了解世俗谛,因此远离颠倒戏论,得知正确真实的因缘法,证入胜义谛。由中观,得致正见[1][20],得致涅槃[21][22]

龙树写作了一系列中观书籍,如十二门论回诤论大智度论等,其弟子提婆也写作百论,完备了中观思想,在大乘佛教中极受重视。藏传佛教传统上认为,所有讨论中观的书籍,如《入中论》等,都可以被称为中观论,但以龙树所著《中论》为根本,称其为《根本中观论》。

后世许多学派继承龙树的想法,并加以开展。龙树思想的主要继承者为中观派,以中观立宗,以一切法自性空为主要见解。其他主要学派,如瑜伽行唯识学派如来藏学派,也各自根据自身宗义解释中观。中观学说因此形成大乘佛教重要的讨论课题之一。

中观学派

[编辑]

中观学派认为,龙树在《中论》中,将《杂阿含经》的缘起、中道,《般若经》的假名空性,融合贯通为一[15][23][24]。在《大智度论》中,也多说此理[25]

缘起,在《杂阿含经》的定义为“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细说则分为十二缘起支[26]。缘起甚深,难见[27]。因有为法皆为因缘生无常无我无相,因此为无自性空[28],无自性即是毕竟空[29][30],所以一切法的本体皆是空性,为涅槃实相。

义净认为,中观意指,世间之事物,在世俗谛看来虽似为实有,于胜义谛观察皆为空,其自性为虚幻[31]

中观与般若

[编辑]

《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由此可知般若是中观的先决条件。若无般若慧又有何现量的中观可言?《心经》与中观皆是大乘法。

中观与唯识

[编辑]

佛教中瑜伽之意即是相应,窥基大师所著的《成唯识论述记》中有五种的瑜伽:与境、行、理、果、机相应[32]

汉传佛教

[编辑]

竺道生

[编辑]

鸠摩罗什门下的竺道生认为,十二因缘中道,观十二因缘非断、非常为中观,由中观方可见佛性[33]

天台宗与中观

[编辑]

天台智𫖮大师在《摩诃止观》中,将龙树《中论》归纳为“空、假、中”三谛,提出次第三观(从假入空观,从空入假观,中道第一义观),作为修行方法[34],而终归于圆顿止观。

藏传佛教

[编辑]

萨迦派,将中观分为,大中观、应成中观与离边中观三者。 格鲁派,将中观分为,中观自续派、中观应成派两者。 རང་གི་མཚན་ཉིད་ཀྱིས་གྲུབ་པ་ཐ་སྙད་དུ་ཁས་ལེན་པའི་ངོ་བོ་ཉིད་མེད་པར་སྨྲ་བའོ། 中观自续派。在世俗名言中承认事物自相实际存在的无性论者。ཐལ་འགྱུར་ཙམ་གྱིས་ཕྱི་རྒོལ་གྱི་རྒྱུད་ལ་བསྒྲུབ་བྱ་རྟོགས་པའི་རྗེས་དཔག་སྐྱེ་བར་འདོད་པའི་དབུ་མ་པ་སྟེ། རང་གི་མཚན་ཉིད་ཀྱིས་གྲུབ་པ་ཐ་སྙད་ཙམ་དུ་ཡང་མི་བཞེད་པའི་ངོ་བོ་ཉིད་མེད་པར་སྨྲ་བའོ། 中观应成派。但指出应成某种过失,启发对方生起比量,使悟自宗的中观师。即在世俗名言中也不承认事物自相实际存在的无性论者。

注释

[编辑]
  1. ^ 1.0 1.1 《杂阿含经》卷10〈262经〉:“迦旃延!于此不疑、不惑,不由于他而能自知,是名正见如来所说。所以者何?迦旃延!如实正观世间集者,则不生世间无见;如实正观世间灭,则不生世间有见。迦旃延!如来离于二边,说于中道。”
  2. ^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568:“为着我者说无我道,为着法者说法空道,著二边者为说中道,为迷乱者说止观道令不迷乱,为戏论者说真如道令不戏论,着生死者说涅槃道令出世间,为迷涂者说正直道令远邪路。天王!是名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知邪正路,奖导有情令得出离。”
  3. ^ 《大智论论》卷26:“如〈迦叶问〉中,佛说:‘我是一边,无我是一边,离此二边,名为中道。’”
  4. ^ 《中论》卷1:“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去;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我稽首礼佛,诸说中第一。”
  5. ^ 《大智度论》卷5:“如说诸法相偈:‘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不一不异,不去不来;因缘生法,灭诸戏论,佛能说是,我今当说。’”
  6. ^ 《大智度论》卷6:“非有亦非无,亦无非有无,此语亦不受,如是名中道。”
  7. ^ 《瑜伽师地论》卷77:“能正思择,最极思择,周遍寻思,周遍伺察,若忍、若乐、若慧、若见、若观、是名毘钵舍那。”
  8. ^ 《慧苑音义》:“毗钵舍那,此云种种观察,谓正慧决择也。”
  9. ^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172:“世尊!如是,般若波罗蜜多能示中道,令失路者离二边故。”
  10. ^ 《大智度论》卷43:“何等是般若波罗蜜?般若波罗蜜者,是一切诸法实相。……复次,常是一边,断灭是一边,离是二边,行中道,是为般若波罗蜜。”
  11. ^ 《三论玄义》:“因中发观,由观宣论,要备三法义乃圆足也。”
  12. ^ 印顺《中观今论》第四章〈中道之方法论〉:“用观察的方法去观察中道,即中观;用论证的方法来论证中道,即中论。中观与中论,同为研求发见中道的方法。然而,无论是观察或论证的方法,都不是离开中道──真理,凭自己的情见去观察论证的。观察与论证的法则,即为中道诸法最高真理;为中道本有的──法性,必然的──法住,普遍的──法界,我们不过顺着中道──最高真理的常遍法则, 而观察探求,去发见诸法的真理──中道。所以论证与观察的方法,都是中道的。”
  13. ^ 印顺《中观论颂讲记》:“中是正确真实,离颠倒戏论而不落空有的二边。观体是智慧,观用是观察、体悟。以智慧去观察一切诸法的真实,不观有无颠倒的“知诸法实相慧”,名为中观。《阿含经》八正道中的正见(正观),就是这里的中观。正就是中,见就是观,正见即中观,是一而二、二而一的。”
  14. ^ 印顺法师. 性空學探源. : 1 [2013-06-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7-06). 圣龙树承受了初期大乘,主要是“般若经”的 “大分深义”,直探阿含经的本义,抉择阿毘昙,树立中道的性空(唯名)论。 
  15. ^ 15.0 15.1 《中论》卷4:“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
    青目释:“众缘具足和合而物生,是物属众因缘故无自性,无自性故空,空亦复空。但为引导众生故,以假名说。离有无二边故名为中道。是法无性故不得言有,亦无空故不得言无。若法有性相则不待众缘而有,若不待众缘则无法,是故无有不空法。”
  16. ^ 《大智度论》卷6:“如偈说:‘因缘生法,是名空相,亦名假名,亦说中道。若法实有,不应还无,今无先有,是名为断。不常不断,亦不有无,心识处灭,言说亦尽。’”
  17. ^ 《中论》卷1:“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由无生法(如来藏)而生)。如诸法自性,不在于缘中,以无自性故,他性亦复无。”
    青目释:“若从自体生,则一法有二体,一谓生,二谓生者,若离余因从自体生者,则无因缘,又生更有生生则无穷,自无故他亦无。”
  18. ^ 法尊译《七十空性论》:“以此一切法,皆是自性空,故佛说诸法,皆从因缘起。”
  19. ^ 《大智度论》卷31:“空,破一切法,唯有空在。空,破一切法已,空亦应舍。已是故,须是空空。复次,空缘一切法,空空但缘空。”
  20. ^ 《杂阿含经》卷12〈297经〉:“于此二边,心所不随,正向中道。贤圣出世,如实不颠倒正见,谓缘生老死。如是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处、名色、识、行,缘无明故有行。”
  21. ^ 《中论》卷4:“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一以世俗谛,二第一义谛。若人不能知,分别于二谛;则于深佛法,不知真实义。若不依俗谛,不得第一义;不得第一义,则不得涅槃。”
  22. ^ 《回诤论》〈释上分第四〉:“又我所说,不违世谛,不舍世谛。依世谛,故能说一切诸法体空;若离世谛,法不可说。佛说偈言:‘若不依世谛,不得证真谛;若不证真谛,不得涅槃证。’”
  23. ^ 后魏三藏毘目智仙共瞿昙流支译《回诤论》:“空自体、因缘,三一中道说,我归命礼彼,无上大智慧。”
    法尊译《回诤论》:“佛说空、缘起,中道为一义,敬礼佛世尊,无比最胜说。”
  24. ^ 《大智度论》卷6:“复次,观一切法:非空非不空,非有相非无相,非有作非无作;如是观中,心亦不着,是名甚深法。如偈说:‘因缘生法,是名空相,亦名假名,亦说中道。若法实有,不应还无,今无先有,是名为断。不常不断,亦不有无,心识处灭,言说亦尽。’于此深法信心无碍,不悔不没,是名大忍成就。 ”
  25. ^ 《大智度论》卷6:“诸法从因缘生,无自性,如镜中像。如偈说:‘若法因缘生,是法性实空;若此法不空,不从因缘有。譬如镜中像,非镜亦非面,亦非持镜人,非自非无因。非有亦非无,亦复非有无,此语亦不受,如是名中道。’以是故,说诸法如镜中像。 ”
  26. ^ 《杂阿含经》卷12〈293经〉:“何处有我为彼比丘说法?为彼比丘说贤圣出世空相应缘起随顺法,所谓有是故是事有,是事有故是事起。所谓缘无明行,缘行识,缘识名色,缘名色六入处,缘六入处触,缘触受,缘受爱,缘爱取,缘取有,缘有生,缘生老、死、忧、悲、恼、苦。如是如是纯大苦聚集,乃至如是纯大苦聚灭。”
  27. ^ 《杂阿含经》卷12〈293经〉:“此甚深处,所谓缘起,倍复甚深难见,所谓一切取离、爱尽、无欲、寂灭、涅槃;如此二法,谓有为、无为。有为者若生、若住、若异、若灭,无为者不生、不住、不异、不灭,是名比丘诸行苦寂灭涅槃。因集故苦集,因灭故苦灭,断诸迳路,灭于相续,相续灭灭,是名苦边。比丘!彼何所灭?谓有余苦,彼若灭、止、清凉、息、没,所谓一切取灭、爱尽、无欲、寂灭、涅槃。”
  28. ^ 《大智度论》卷22:“有为法无常,念念生灭故,皆属因缘,无有自在,无有自在故无我。无常、无我、无相故心不着,无相不着故,即是寂灭涅槃。以是故,摩诃衍法中,虽说一切法不生不灭,一相,所谓无相,无相即寂灭涅槃。”
  29. ^ 《大智度论》卷74:“此中说,离是二边说中道,所谓诸法因缘和合生,是和合法,无有一定法故空。何以故?因缘生法无自性,无自性故即是毕竟空。是毕竟空,从本已来空,非佛所作,亦非余人所作,诸佛为可度众生故,说是毕竟空相。是空相,是一切诸法实体,不因内外有。是空相,有种种名字,所谓无相、无作、寂灭、离、涅槃等。”
  30. ^ 后魏三藏毘目智仙共瞿昙流支译《回诤论》〈释初分第三〉:“此法若是因缘生者,生故得言一切法空,得言一切皆无自体。以何义故?知因缘生法无自体。若法一切皆因缘生,则一切法皆无自体。法无自体则须因缘。若有自体,何用因缘?若离因缘,则无诸法。若因缘生,则无自体。以无自体,故得言空。如是我语,亦因缘生。若因缘生,则无自体。以无自体,故得言空。以一切法因缘生者,自体皆空。”
  31. ^ 义净《南海寄归内法传》卷1:“所云大乘无过二种。一则中观,二乃瑜伽。中观则俗有真空,体虚如幻。瑜伽则外无内有,事皆唯识。斯并咸遵圣教。”
  32. ^ 《成唯识论述记》卷2:“述曰。言瑜伽者名为相应。此有五义故不别翻。一与境相应。不违一切法自性故。二与行相应。谓定惠等行相应也。三与理相应。安非安立二谛理也。四与果相应。能得无上菩提果也。五得果既圆利生救物。赴机应感药病相应。”(CBETA T43 No. 1830, p. 272, c6-18)
  33. ^ 梁代宝亮等集《大般涅槃经集解》卷54:“道生曰:‘十二因缘为中道,明众生是本有也。若常则不应有苦,若断则无成佛之理。如是中道观者,则见佛性也。’”
  34. ^ 《摩诃止观》卷5:“若一法一切法,即是因缘所生法,是为假名,假观也。若一切法即一法,我说即是空,空观也。若非一非一切者,即是中道观。一空一切空,无假、中而不空,总空观也。一假一切假,无空、中而不假,总假观也。一中一切中,无空、假而不中,总中观也。即《中论》所说不可思议一心三观,历一切法亦如是。”

参考资料

[编辑]

参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