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斑
外观
星斑相当于出现在其他恒星上的太阳黑子。太阳黑子因为很小而难以测量其对光度变化的影响,但观测到的星斑远比在太阳上的巨大,可以占据30%观测到的恒星表面,这相当于太阳黑子的100倍以上。
发现和测量
[编辑]要检测和测量星斑的尺度有几种方法可以使用。
- 对转动缓慢的恒星 - 线深比率(Line Depth Ratio,LDR)。
- 此法必须测量两条不同的谱线,其中一条对温度敏感而另一条则不是。因为星斑的温度比周围要低,因此对温度敏感的谱线会改变它的吸收率(深度)。从这两条谱线的差异就可以测量出星斑的温度和大小,而温度的误差可以精准至10K。
温度
[编辑]观察到的星斑温度比光球低500-2000K,这样的温度差足以使星斑与环绕的周围区域产生高达0.6等的亮度差异。这看起来也联系着星斑和光球之间的温度差,可以由星斑相似的行为显示出不同型态的恒星(对G-K矮星)。
生命期
[编辑]星斑的生命期与大小相关:
活动周期
[编辑]星斑在恒星表面的分布和横越,与太阳的情形类似,但仍会因为恒星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像是与恒星是不是联星有关。在其他的恒星上也观察到与太阳相同形式的活动周期,相当于太阳的11年周期(两倍)。有些恒星有更长的周期,可能类似于太阳的蒙德极小期。
失控-突变的周期(Flip-flop cycles)
[编辑]有些活动周期是失控-突变的周期,似乎暗示著星斑可以从一个半球移动至另一个半球。在太阳上也能看见相同的现象,在南半球和北半球有着3.8年和2.65年的周期。 失控-突变现象可以在是联星或是单星的猎犬座 RS变星上被观测到,因而在联星和单星之间延伸出各种不同的周期。
相关条目
[编辑]注解
[编辑]参考资料
[编辑]- Cameron, Andrew Collier. Mapping starspots and magnetic fields on cool stars. University of St Andrews. [2008-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30). (explains how Doppler imaging works)
- Berdyugina, Svetlana V. Starspots: A Key to the Stellar Dynamo. Living Reviews in Solar Physics (Institute of Astronomy ETHZ, Max Planck Society). 2005, 2 (8) [2008-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3).
- K.G.Strassmeier (1997), “Aktive sterne. Laboratorien der solaren Astrophysik”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Springer, ISBN 3-211-83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