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兰C-II侦察机
罗兰C-II侦察机 | |
---|---|
概况 | |
类型 | 双翼侦察机 |
制造商 | LFG罗兰 |
设计者 | 秩普.因格.坦岑 |
主要用户 | 德意志帝国空军 |
制造数量 | 300架 |
历史 | |
首飞 | 1915年 |
罗兰C-II侦察机是由LFG公司(Luft-Fahrzeug-Gesellschaft)研制的双翼侦察机,它被誉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当中最漂亮的德国侦察机,它也因此被称为“鲸鱼”。
LFG公司成立于1908年,原本是造飞船起家的,当它在1913年开始造飞机时就以“罗兰”(ROLAND)作为品牌名称,此名原本是指查理曼大帝的一名在战斗当中英勇阵亡的后卫军指挥官。
由于先前LFG公司已受权生产信天翁C-I侦察机,根据当时德国飞机的命名法则这会被称为“罗兰C-I侦察机”,所以,这种由LFG公司自家研制的侦察机就由C-II开始命名。
基本资料
[编辑]- 机长:7.7米
- 翼展:10.3米
- 机高:2.9米
- 空重:764公斤
- 载重:1284公斤
- 翼面积:26平方米
- 发动机:1俱戴姆勒D-3式六缸直立型水冷式发动机(马力=160匹)
- 最快时速:165公里/小时
- 航程:140公里
- 续航时间:4小时
- 武装:1支由后座机员操作的7.92毫米口径MG-14机枪+1支架在发动机上方的7.92毫米口径IMG-08机枪+4个12.5公斤炸弹
- 乘员:2人
发展简史和设计特点
[编辑]由于先前LFG公司已受权生产信天翁C-I侦察机,故罗兰C-II侦察机的设计受其影响,其机身是与之相似的合乎流体力学的水滴形而且是整个都是木制的,这要比其他木制骨架外覆帆布的飞机要坚固,它的上机翼也很特别地是与机身上方等高而非像当时大多数双翼机般高于机身,这样就是把上机翼直接固定在机身而无需支架,这样减少了空气阻力,它的两名机员人员的座位也深陷入机身以进一步减少空气阻力,但这样他们的对外视野不佳而需要在机身加上观察窗。
罗兰C-II侦察机原本祇在后座装有一支MG-14机枪,但后来因为飞行员爱德华.斯特.冯.斯莱克在前方高高地架上一支缴获的路易士机枪为其他德国侦察机护航,LFG公司为此在后来的生产当中加上一支向前射的IMG-08机枪和相应的同步射击系统,由于罗兰C-II侦察机速度比其他德国侦察机要快30公里/小时,其速度已可和协约国战斗机相比,故它充当战斗机也是合适的。
罗兰C-II侦察机的缺点是机员视野不佳,不单令其降落时容易失事,敌机若在其后下方发动攻击更难以事先发现,它的机尾垂直尾翼也较小而令其稳定性不足。
实战
[编辑]罗兰C-II侦察机由1916年3月开始进驻法国凡尔登,配属给德国第五集团军旗下,对于原本惯于对付之后德国侦察机的英法飞行员来说,罗兰C-II侦察机的高速令他们吃惊,后来一架罗兰C-II侦察机因天气不佳而被迫降落到协约国军占领区,法国人对此机的评语“该型机完全优于法国同类型飞机”,不过后来一名叫阿尔贝特.巴尔的英国飞行员想到从其后下方偷袭而击落了15架罗兰C-II侦察机,相比起空战损失,有更多罗兰C-II侦察机因飞行员对外尤其是对下方视野不徍而在降落时坠毁。
罗兰C-II侦察机在战场上空进行侦察和炮兵校射,也以其机枪充当护航战斗机,例如绰号“黑骑士”的爱德华.斯特.冯.斯莱克(Eduard Ritter von Schleich),虽然其公认的35个战果是从驾驶信天翁D战斗机开始,但在驾驶罗兰C-II侦察机已击落过敌机,他的做法是在飞行当中不停变换高度和方位以求及早发现敌机。
罗兰C-II侦察机也可以挂上四个12.5公斤炸弹充当轰炸机,1916年10月2日深夜,一架由鲁道夫.文迪希驾驶的罗兰C-II侦察机成功炸毁俄军的一线铁路补给线,1916年11月6日夜晚,一架由哈尔曼.科尔上尉驾驶的罗兰C-II侦察机也成功炸毁一处法军军火库。
使用国家
[编辑]著名飞行员
[编辑]参考书目
[编辑]- 第一次世界大战军机装备全史(1914-1916),陶力著,吉林文化出版社,ISBN 978-7-5472-29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