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超重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超重
身体质量指数高于25属于超重。
类型营养过剩[*]
分类和外部资源
医学专科内分泌学
ICD-115B80.0
ICD-10E66
ICD-9-CM278.02
MedlinePlus[1]
MeSHD050177
[编辑此条目的维基数据]

超重的定义通常是比标准身形有更多的身体脂肪。肥胖是常见的疾病,特别是在粮食供应充足,且民众生活方式流于久坐不立的地方。美国成年人口中,高达64%被认为超重或肥胖,而且这一比例在过去40年中一直增加。[1]

过重已经达到流行性的程度,全球有十亿成年人存在超重或肥胖的问题。[2] 此观察已经增加至各个年龄组别。

一个健康的身体需要适量的脂肪以便使荷尔蒙生殖免疫系统适当地运作,及作为散热、对过敏范围的震动吸收作用,并作为能量供身体未来的活动。但当脂肪积累太多时可阻碍动作和弹性,还可能转变身形

分类

[编辑]

一个人超重的程度通常用身高体重指数量度。超重的定义是身高体重指数等于和多于二十五。二十五至三十代表超重;三十或以上则代表肥胖症。[3][4] 其他常用的方法去计算人体的脂肪如下:

身高体重指数是一个人的体重与身高的比例,是研究员和顾问机构最常用的方法。它可以从这个方程式计算出来:体重除以高度二次方。所以,它的单位应是公斤每平方米,但这个指数通常是不会加上单位的。超重的指标按种族而异。根据国立健康研究院 (美国)世界卫生组织现时的定义,白人拉丁人黑人的身高体重指数25或以上属超重,亚洲人则是23或以上,而所有人种的肥胖症定义都是30或以上。
身高体重指数远比只量度体重准确。它与身体脂肪百份比和身体脂肪质量息息相关。[5] 它并不会把怀孕、健身等因素计算在内,不过它可以准确反映多数成年人的脂肪比例。
身体体积指数 (BVI) 在2000年被发明。它是利用电脑去量度人的体重,可代替身高体重指数去量度超重程度。身体体积指数使用立体软件去制造一个准确的人体模型,所以BVI可以分别出身高体重指数相同但是体型、体重分布不同的人。
身体体积指数量度一个人的体重何脂肪积类在哪儿,而不是看总体的脂肪或体重,而且特别留意腹部的情况。近年来,人们开始接受腹部对健康的影响较大。[6]
测量自身体重并且与拥有理想体重之人进行对比. 这是最简单也是最通常的方法, 但精准性低, 因为这只考虑到了体重而没有考虑到其他诸多的影响因素例如身高, 身型,以及肌肉组织所占重量的比例.
揉捏身体上数个特定的位置,测量皮肤折叠的厚度,从皮下脂肪的厚度计算身体的脂肪总量。这个方法可准确算出大部分人的脂肪量,但它假设的脂肪分布不适用于个别人士,而且忽略不贮在皮下的脂肪。测试者本人不可能准确测量,通常需要专家详细测试和分析。
利用微电流通过身体测量电阻,由于脂肪和肌肉导电能力不同,这个方法可直接测量身体脂肪百分比。以往,只有专家能透过特殊设备进行准确测量,但现在市面上的仪器已能让用家在没有受训练的情况下进行自我测量。尽管这过程在多年来不断被简化,但仍要注意水合作用、体温等影响结果的因素。
测量身体脂肪最准确的方法之一,利用特殊仪器量度完全潜入水中的测试者体重,与在陆上的体重比较,确定整体身体密度。由于脂肪较肌肉的密度低,正确使用能准确估计身体的脂肪含量,唯这个技术需要昂贵的特殊设备和专家操作。
  • 双能量放射线吸收测量法(DEXA
最初用作测量骨头密度,DEXA影像能利用各种身体组织密度精确测量脂肪量,但需要昂贵的医疗设备和专家操作。
身体质量指数忽略极端肌肉质量、罕见的遗传因子或其他个人差异,因此会出现身体质量指数低于25的人士身体脂肪过多或身体质量指数高于25的人士没有身体脂肪过多的可能性。[7] 有些上述提及的检测方法较身体质量指数准确,但复杂性也较大。
身体脂肪过多导致的超重,可能但不一定会造成健康问题。有研究发现,轻度超重至轻度肥胖(即身体质量指数介乎24和31.9)可能对身体有益,较正常体重或过轻能活得更久。[8][9]

健康相关的影响

[编辑]
动物也会超重。

虽然肥胖症的健康影响在医学社群里得到共识,超重对健康的影响却较具争议。广泛被接纳的理论是,超重引起的健康问题与肥胖症一样,只是程度较小。 Adams et al. 估计超重的人死亡机会率比普通人大两成至三成,[10] 而且Framingham心脏研究发现四十岁时超重会把死亡提早三年。[11] 可是,Flegal et al. 发现超重的人的死亡机会率实际上可能比理想体重的人还要低。[12][13] 超重被列为癌症主因之一,而且快要在发达国家里超越吸烟的地位了。[14]

超重的人心理健康也会受到一定的风险。对于肥胖人士的歧视在很多社会里都十分盛行。这会影响他寻找配偶和工作的能力。超重人士的自尊心很可能比其他人低。这会使他们严重的沮丧、心灵受损毁。他们会把自己和外面的世界隔绝。青少年(尤其是女孩子)超重对他们影响特别大,而八岁以下的小童并不受超重影响。[15]

原因

[编辑]

超重的原因是身体吸收的脂肪(进食)远超过身体消秏的脂肪(运动及日常生活)。造成这种现象的成因包括:

  • 运动量不足及久坐不动
  • 进食过量
  • 营养不良
  • 遗传
  • 荷尔蒙失衡(如甲状腺机能低下症
  • 新陈代谢出问题
  • 进食失调(如过胖暴食症
  • 酗酒
  • 压力
  • 睡眠不良或不足
  • 精神病药物(如奥氮平
  • 戒烟及停止使用其他刺激物

治疗

[编辑]

有很多人接受某些治疗以试图减少自己的体重,其目的就在于提升自身健康水平,改善生活方式,或是替美化等方面着想。通常推荐的减肥方式是减少食量以及适度增加锻炼。对于那些体重远远超标的人来说,减肥药品则被更广泛的使用,当然,有时也会实施一些减肥手术。

最近有证据表明食用香料用姜黄将帮助减少身体的脂肪组织,而食用者本身不用对自己的饮食习惯做太大改变。该研究是建立在对老鼠的实验之上的,研究者下一步试图将其运用到人的身上。[16]

研究表明,通过自身控制卡路里的摄入量也许会有短期效果,但对于长期的减少体重并没有太大作用,而且有可能造成全面反弹甚至超出原来体重。有鉴于此,不推荐仅以个人意志减少食品摄入量来进行减肥治疗,取而代之的是与增强锻炼共同作用以及创建个人瘦身计划。[来源请求]

有关于减肥治疗的医疗保险仍然不是很完善。然而人们认为,对于超重的人来说,减肥能降低健康隐患并提升生活质量,这里有一些仅仅为超重之人提供的建议,试图减肥对健康的影响有可能远远大于保持目前的体态[17]。此外,对于所有人来说,迅速地降低体重然后又增加回来(即“体重循环”或称为“溜溜球式节食”)会对身体造成更多伤害并且成为今后重大健康问题的隐患,因为这种减肥方式减掉更多的是肌肉而不是脂肪组织。

参见

[编辑]

资料来源

[编辑]
  1. ^ Flegal, Katherine M.; Carroll, Margaret D.; Johnson, Clifford L. Prevalence and Trends in Obesity Among US Adults, 1999-2000. JAMA. 2002, 288 (14): 1723–1727 [2010-01-04]. PMID 12365955. doi:10.1001/jama.288.14.1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1-09). 
  2. ^ Obesity and overweight,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03 [2009-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2-18) 
  3. ^ Obesity: preventing and managing the global epidemic. Report of a WHO convention, 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1999, PMID 11234459 
  4. ^ Clinical Guidelines on the Identification,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in Adults: The Evidence Report. (PDF),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eptember 1998 [2009-04-2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4-06-21) 
  5. ^ Gray, D. S.; Fujioka, K. J. Use of relative weight and Body Mass Index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adiposity. Journal of Clinical Epidemiology. 1991, 44 (6): 545–50. PMID 2037859. doi:10.1016/0895-4356(91)90218-X. 
  6. ^ Craver, R.(10 September 2008) "Location, not volume, of fat found to be key" Archive.is存档,存档日期2008-10-14 www.journalnow.com. Retrieved on 2008-10-09
  7. ^ Gallagher, Dympna; Heymsfield, Steven B.; Jebb, Susan A.; Sakamoto, Yoichi. Healthy percentage body fat ranges: an approach for developing guidelines based on body mass index.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1 September 2000, 72 (3): 694–701 [2010-01-04]. PMID 1096688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1-11).  Authors list列表中的|first3=缺少|last3= (帮助)
  8. ^ Being Overweight may be Good for Your Health, Statesman, [November 26,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13) 
  9. ^ Experts say being moderately overweight may be good for you, WNDU, [Nov 26,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2-09) 
  10. ^ Adams, Kenneth F.; Schatzkin, Arthur; Harris, Tamara B.; Kipnis, Victor; Mouw, Traci; Ballard-Barbash,, Rachel; Hollenbeck, Albert; Leitzmann, Michael F. Overweight, Obesity, and Mortality in a Large Prospective Cohort of Persons 50 to 71 Years Old. NEJM. 2006, 355 (8): 763–788 [2010-01-04]. PMID 16926275. doi:10.1056/NEJMoa05564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5-01). 
  11. ^ Peeters, A.; Barendregt, J. J.; Willekens, F.; Mackenbach, J. P.; Al Mamun, A.; Bonneux, L. Obesity in adulthood and its consequences for life expectancy: a life-table analysis. Ann. Intern. Med. January 2003, 138 (1): 24–32. PMID 12513041. 
  12. ^ Flegal, Katherine M.; Graubard, Barry I.; Williamson, David F.; Gail, Mitchell H. Excess Deaths Associated With Underweight, Overweight, and Obesity. JAMA. 2005, 293 (15): 1861–1867 [2010-01-04]. PMID 15840860. doi:10.1001/jama.293.15.186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1-13). 
  13. ^ Kolata, Gina, Causes of Death Are Linked to a Person’s Weight, New York Times, 7 November 2007 [2009-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0-16)  (requires free registration)
  14. ^ Wanjek, Christopher, Scientists Agree: Obesity Causes Cancer, LiveScience, 19 February 2008 [2009-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9-06) 
  15. ^ Kirschenbaum, Daniel S. "Effect of Obesity or Being Overweight on Self-Esteem." My Overweight Child. (2006). Retrieved on 2009-05-20.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09-05-01.
  16. ^ Benefits of Compound in Turmeric Spice Studied. [2010-0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12-22). 
  17. ^ Sørensen, T. I.,; Rissanen, A.; Korkeila, M.; Kaprio, J. Intention to Lose Weight, Weight Changes, and 18-y Mortality in Overweight Individuals without Co-Morbidities. PLoS. 2005, 2 (6): e171. PMID 15971946. doi:10.1371/journal.pmed.0020171.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