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建园春秋/沙盒/小学系列
外观
这是建园春秋/沙盒的用户页。用户沙盒是用户页的子页面,属于用户的测试区,不是维基百科条目。 公用沙盒:主沙盒 | 使用指南沙盒一、二 | 模板沙盒 | 更多…… 此用户页的子页面: 外观选项: 用字选项: 如果您已经完成草稿,可以请求志愿者协助将其移动到条目空间。 |
啬色园主办可铭学校 Ho Ming Primary School (Sponsored by Sik Sik Yuen) | |
---|---|
地址 | 香港新界元朗区天水围新市镇 |
类型 | 津贴小学 |
宗教背景 | 儒、释、道 |
办学团体 | 啬色园 |
创办日期 | 1970年(原址) 1992年(改名为可铭学校) |
年级 | 小一至小六 |
校园面积 | 4,700平方米 |
校训 | 普济劝善 |
啬色园主办可铭学校(英语:Ho Ming Primary School (Sponsored by Sik Sik Yuen)),为香港元朗区一所津贴小学,其前身为创于1970年的啬色园主办可正学校,于1992年自观塘油塘邨迁入天水围及改为现名,再于2006年迁入现址。
历史
[编辑]此校前身为“啬色园主办可正学校”,为啬色园开办的第一所津贴小学,于1970年在观塘油塘邨的一所“火柴盒”小学开办,分为上、下午校。
因油塘邨需按整体重建计划拆卸,原校需于1992年停办。适逢啬色园获批一所天水围的小学校舍,可正学校于同年事实上迁入第二代校舍,仍维持半日制,但校名则改为“可铭学校”,而原有学生须转至观塘区其他小学就读。
由于重置校舍不足以将上、下午校合并为全日制小学,此校于2002年申请现址校舍分拆下午校,并获批准。但在校舍施工期间,由于天水围小学学额需求骤降,此校亦被迫缩班,遂决定于2006年迁入上述较小校舍,并将上、下午校合并[1]。
校舍
[编辑]现存校舍
[编辑]现存校舍为一座后千禧校舍,占地4,700平方米,设24间课室及各种特别室[2]。
校舍由承建,2006年启用。
天水围第二代校舍
[编辑]此校第二代校舍为一座1988年版小学灵活式校舍,设30间课室及各种特别室,在放弃校舍前曾按“校园改善计划”进行扩建。
因此校决定迁入原先用作分拆的校舍,原有校舍于2006年起停用,并于其后移交职业训练局,成为青年学院天水围分校。
油塘邨第一代校舍
[编辑]此校第一代校舍为一座“火柴盒”小学,设有24间课室及少量特别室,毗邻油塘邨第22-24座、变电站及邨内球场。
随着此校于1992年事实上迁往天水围,原有校舍随即交还予房屋署,其后于翌年连同上述楼宇一并拆卸。原址于2001年完成重建,现为同一屋邨的贵塘楼。
历任行政人员
[编辑]校监
[编辑]校长
[编辑]上午校
[编辑]下午校
[编辑]全日制
[编辑]联系学校
[编辑]参考资料
[编辑]- ^ 教局多花2億建校 學校拒搬遷 教界斥空置校舍成「紀念碑」. 明报. 2005-12-22.
- ^ 314EP--天水圍天城路與天柏路交界處1所設有24間課室的小學 (PDF). 立法会工务小组委员会. 2004-03-03 [2024-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