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普力超星系团
夏普力超星系团(夏普力浓稠区)是在我们邻近的宇宙空间中形成一个重力互动、星系最浓稠的单位。其庞大的星系密度使其凝聚在一起而压制了扩展中的宇宙本身带来的空间膨胀。夏普力超星系团在星系的分布上看起来是集中在半人马座的方向上,距离银河系大约6亿5千万光年远。
最近,夏普力超星系团被Somak Raychaudhury使用在英国剑桥大学的自动化的干版测量设备(APM),从联合王国施密特望远镜巡天调查的干版中再度发现[1]。在这篇论文中,这个超星系团被命名为哈洛·夏普力,因为这个星系的集中区是他在早期的探勘工作中首先发现的。大约在同时,Roberto Scaramella和他的共同工作伙伴也注意到在艾伯耳星系团表的星系团中有一个星系特别集中的区域:他们称之为阿尔法集中区[2]。
历史
[编辑]在1920年代末期,哈洛·夏普力和他在哈佛大学天文台的伙伴开始使用位于南非布隆泉的24-英吋布鲁斯望远镜研究南半球星空的星系。在1932年,夏普力报告他们从观板上的统计,在南半球三分之一的天空中发现了76,000个视星等超过18等的星系。稍后这些数据被作为哈佛星系统计数据的一部份出版了,意欲摽献出星系的遮蔽现象和星系在天空中的密度。
在这份目录中,夏普力可能已经看出了'后发-室女云'(现在知道是后发座超星系团和室女座超星系团叠加在一起),但是发现在半人马座中因为星系集中形成的'云'是最醒目的。他发现并且最感兴趣的是令人惊叹的线性维度,许多星系的分布明显的在延伸上的独特形式。这可以让我们清楚的分辨出何处可以作为我们现在所知道的夏普力超星系团的核心。夏普力估计到这朵云的距离是从室女座星系团平均直径的14倍远。
目前的关注
[编辑]夏普力超星系团躺在非常接近本星系群(包含我们的银河系)的方向上,并且相对于CMB框架在移动。这使得夏普力超星系团中的许多成员也许是一个主要的特殊运动(巨引源)的成因之一,并且导致了超星系团中巨大的重力牵引。
参考资料
[编辑]- ^ The distribution of galaxies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Great Attractor' Somak Raychaudhury Nature 342, 251-255 (1989). [2009-03-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05).
- ^ Scaramella, R.; Baiesi-Pillastrini, G.; Chincarini, G.; Vettolani, G.; Zamorani, G. A marked concentration of galaxy clusters: is this the origin of large-scale motions?. Nature. April 1989, 338 (6216): 562–564 [2024-01-12]. Bibcode:1989Natur.338..562S. ISSN 1476-4687. S2CID 4336689. doi:10.1038/338562a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05) (美国英语).
外部链接
[编辑]- Shapley Supercluster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t Atlas of the Universe
- The Shapley Concentration. Consiglio Nazionale delle Ricerche (CNR). Istituto di Radioastronomia (IRA). (原始内容存档于March 26, 2007).
- Harvard College Observatory (HCO)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X-rays Reveal What Makes the Milky Way Move. University of Hawaii. IFA. Jan 11, 2006 [2022-04-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08).
Part of Abell 3558, the galaxy cluster at the center of the Shapley Supercluster, the largest mass concentration in the observable Universe
- A Complete CEnsus of Star formation in the Shapley supercluster. Istituto Nazionale di Astrofisica. Osservatorio Astronomico di Capodimonte. [2022-04-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14).
- Dipole Repeller. Nature Astronomy. Jan 30, 2017, 1 (36): 0036. Bibcode:2017NatAs...1E..36H. S2CID 7537393. arXiv:1702.02483 . doi:10.1038/s41550-016-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