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张毅 (1894年)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张毅

张毅(1894年—1927年1月[1]),仁甫,男,河北省沧县人,中华民国军人,曾为福建省内主要统治的军阀之一,1923年—1926年割据漳州一带[2]。虽然为北洋军阀,但曾向多个派系输诚,被国民革命军击败投降后被蒋介石指示枪决

生平

[编辑]

张毅早期的生平不明,仅确定家乡河北人投入军职,最初为陆军第四镇第七协第十四标第三营右队之士兵,被该队队官张广汉提拔成为队官护兵,后随著该部队调动至福建省。在福建省驻扎时,民国四年(1915)7月,进入福建镇守使李厚基开办的福建陆军随营学校接受军官教育,民国六年(1917)毕业。

毕业后,张毅被编入李厚基由第七旅驻福建部队改组的成立的福建陆军第一旅。担任该旅第四独立团中校团附。李厚基在福建的统治在民国十一年(1922)六一六事变后,支持孙中山的许崇智将北伐部队开入福建,瓦解李厚基的统治,李本人也遭到解职。在上层分崩离析的情况下,由于张毅的同乡宗族中有张继孙中山麾下任职的关系,张毅和当时的广东政府取得联系,并得到投诚整编的许诺。

张毅以此为基础,收拢集结李厚基在福建未能撤离部分残部扩大军力,将部队改名为东路讨贼军第十三旅,名义上受东路讨贼军总司令许崇智指挥,驻扎福建同安,实际控制了厦门、漳州一带。

孙中山与陈炯明转为敌对状态后,也影响了许崇智麾下部队将领的态度,其中东路讨贼军第一军军长黄大伟在民国十二年(1923)5月转投靠陈炯明,黄大伟在叛离孙中山时,拉拢了张毅,并续诺给予了“闽粤边防军第一师”师长职务。黄大伟在投靠陈炯明时,被许诺的职务为“潮汕边防督办”,张毅在加入黄大伟阵营后,将部队从同安转移到漳州。成为黄大伟组成的“联军办事处”政权的支柱之一。

由于陈炯明实力遭到削弱,使得张毅很快的决定脱离黄大伟阵营,加上与黄大伟合伙的赖世璜刘志陆等人在民国十三年(1924)1月遭到臧致平给击败,同年2月,张毅决定投靠开入福建的五省联军,并与福建督办周荫人联系投诚,孙传芳任命张毅为厦门镇守使福建陆军第1师师长。

虽然获得了厦门镇守使一职,但是同时孙传芳与中华民国海军达成共识,决定由杨树庄控制厦门,因此张毅无法进入厦门扩大地盘。但由于臧致平被周荫人给击败,因此张毅继续维持著他在漳州一代的地盘,在原先的地方对手都退场后,张毅将师部设在原汀漳龙道署。4月15日,张毅部在漳州马坪街(今延安南路)开设农工银行;在巷口设鼓铸所,铸造仿广东的双角银辅币;设防务局,勒征地税;设鸦片烟馆,并征罂粟税和鸦片税;设妓馆、赌场,征花捐和赌捐。

民国十五年(1926),国民革命军北伐开始后,控制地盘位于福建南部的张毅成为与国民政府冲突之前线。张毅下令向漳州各县预征民国十五年(1926年)至民国十九年(1930年)的5年田赋,至9月17日,运走搜刮的民财还剩280余万银元。同年9月,周荫人发起向广东省的进攻作战,张毅担任东路部队,进军路线定为漳浦平和云霄等地南下广东饶平

在10月初松口战斗后,周荫人指挥的中路军遭到国民革命军重创。因此进军计画无法持续,10月11日,第三次漳州战斗中,国民革命军独立第四师张贞部攻入云霄县,张毅决定沿著原路自平和漳浦撤回漳州。由于福建省军呈现分崩离析,张毅决定舍弃漳州一带的控制地盘,北上福州,进入孙传芳控制区寻求保护。11月17日,张毅率军撤离漳州北上。

然而因为张毅在漳州的治理恶名在外,且非福建省裔,对当地军队来说为“外军”,使得福建省在地部队频繁的对其部队发起追击,期间进行了第三次泉州战斗。11月30日,张毅部队在渡过乌龙江之际,遭到与国民政府达成收编共识的中华民国海军拦截,驻福州的第一舰队司令官陈季良率舰控制乌龙江,使张毅无法率部队渡河,在率部队向西沿河而上的期间,12月2日福州城防司令李春生向国民革命军投降,断绝了张毅部队北上的可能性。

在无力遁逃的情况下,12月5日,张毅向何应钦投降后投诚国民党,蒋介石给张毅的待遇很高,但是国民党军队派系严重,下级军官对张毅的兵各种欺压,张毅手下兵多次到张毅面前告状,三番五次后张毅决定再次起兵造反,蒋介石得到消息后立刻封锁消息秘密将张毅枪决[3]

家庭

[编辑]

张毅成家后育有一子,名为张承志。起名的初衷是希望儿子继承自己的志向。

张毅去世后其子张承志随母亲移居天津,张承志与第一位夫人并没能留下子嗣,夫人也因难产而离世。张承志的第二位夫人是冯国璋的孙女冯维,两人育有四男一女,取名为张星、张迁、张宏、张扬、张杰。张毅的后人至今多数仍生活在天津。

造币

[编辑]
漳州双毫

1924年,张毅与台湾商人陈长福、陈长庚等合伙,在漳州城区大路头设立信托公司。并以银元改铸“福建省造”银辅币,这种两角的银辅币(史称“漳州双毫”)制作不精,其成色开始为银七铜三,但很快就减为银三铜七,市民以其质劣多不收用。1927年,福建漳州造币厂铸造革命军东路总指挥入闽纪念币;张毅在漳州城区大路头造币厂铸造的民国十三年劣质2毫银币,贬值为16枚才换银元1枚。张毅统治漳州3年余,铸银毫获巨利,而漳州地区民众受害不浅[4][5]

注释

[编辑]
  1. ^ 汪照元. 近代人物. 《芗城区志》. 方志出版社. 1999. ISBN 7-80122-478-7. 
  2. ^ 漳州市区新华西路与新华南路十字路口的百年变迁
  3. ^ 漳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漳州市志.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11 [2024-05-06]. ISBN 7-5004-2625-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13). 
  4. ^ 探秘——“民国时期福建造币厂与所铸银币!”. [2024-05-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04). 
  5. ^ 来新夏等《北洋军阀史 下册》113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