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狗港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4年8月12日) |
台湾语言写法及拼音 | |
---|---|
汉字 | 打狗 |
注音 | ㄉㄚˇ ㄍㄡˇ |
台语罗马字 | Táⁿ-káu |
日语假名 | だぐこう |
打狗港之名源自高雄历史上的古称──打狗,港口位于今台湾高雄市,为高雄港前身。
其语源,日本学者伊能嘉矩认为是该地台湾原住民平埔族西拉雅族的分支马卡道族〈Makatao〉的称呼“takao”,后汉人译为“打狗”。推测15世纪左右此地的马卡道族,遍植刺竹作为防御工事,以抵御来犯的日本倭寇与中国海盗,并将地名取为“竹林”〈Ta-kao〉,“竹林””〈Ta-kao〉发音似台湾闽南语的“打狗”〈Ta-kau〉,故被汉化译称“打狗”或“打鼓”。另一说,今日学者翁佳音认为平埔族语源说没有证据,他认为“打狗”源自早期福建渔民行经此处,因为海浪拍打打鼓山沿岸而取之名为“铜鼓仔”或“打鼓”,后转写为同音的“打狗”而来。台湾日治时期因“打狗”〈Ta-kau〉,音近日文发音的“高雄”〈Taka-o〉,且台湾总督府官方觉得其名不雅,故改名“高雄”。
初期的打狗港原是渔港,在清治时期正式开港前的打狗港,行政区上属于凤山县治的辖区。在清治时期,打狗港原是台湾南部仅次于安平港的第二大港,但由于安平港港口逐渐淤积,使得当时前来台湾贸易的洋船都难以入港,于是打狗港便渐渐取代安平港的地位。
也因为当时打狗港附近的腹地逐渐开发,加上逐渐开发的打狗地区民生物资物价较为低廉,于是外商纷纷转移至打狗来采买民生物品以及设立贸易据点。清治时期打狗港正式开港前后,打狗港便已成为英、美商人争逐的地盘,但由于美商经营不善,加上英国领事馆在此设立,因此打狗港逐渐成为英商的地盘。而随著对外贸易的逐步发展,打狗港附近也开始产生许多新的聚落,高雄市目前许多地名,如旗后庄、盐埕埔庄、哨船头、苓仔寮、三块厝等地便是此时随著打狗港的开发而开始发迹。1880年代前期,台湾蔗糖产量与对外口量达到最高峰。不料因被法军封港一段时间,导致糖暴跌,使台湾糖业受挫。
天津条约与打狗港开港
[编辑]打狗港自荷兰时期以来,主要都是以渔港的角色为主,直到咸丰八年(1858年),清政府与英法订定天津条约,确定打狗成为台湾地区四个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打狗港才由渔港转为商港。但直到同治三年(1864年)清政府颁布暂行章程后,打狗港才正式开港。开港之初的打狗港并未设置海关,洋商需至厦门或淡水海关缴税,手序相当烦琐。为了解决此一问题,清政府于1864年5月5日设立打狗海关。
打狗港正式设置海关后,旗后地区的港区边开始有外商聚集,为当时港区最繁荣的地区之一。1864年时英国对台湾的贸易成长达到百分之百,于是英国正式准备来台设置领事馆以便扩展贸易。在英国领事商郇和(Swinhoe)的努力下,英国于1864年11月7日在打狗设立领事馆。但尽管清治时期外商不断来到打狗港投资,不过由于当时清政府资金不足,且发展重心为台湾的军备海防,因此打狗港并未在台湾清治时期形成大商埠。
哨船头
[编辑]“哨船”意指巡逻船,雍正年间,清政府为巩固海防,设海防于此地,为哨船头一词之起源。目前哨船头游艇码头又称为一号船渠,位于台湾高雄市鼓山区,为观光码头。
哨船头街道乃是清康熙年间,最早的起源是当时的移居至此的移民所填的海埔地所形成的渔村。在雍正十一年时,哨船头为安平水师右营的打鼓汛兵营的所在地。而同治二年打狗开港以后,外国商人等共同设计开垦山地,并塡埋海埔。当时的海关、外国领事馆均设置于此地。
哨船头也是高雄港区最早期发迹的海港,曾是船货、钓具及仓库混杂的地方。高雄市政府在2000年开始重新规划整建,2004年正式启用的为鼓山渔港哨船头游艇码头,位于高雄港一港口内,为政府经营,该码头至高雄市区约3公里并有公车行经,码头可供为55呎之动力艇或帆船约15艘停泊,其中浮动码头区之10处船席,每一船席均提供给水设施及供电设施。码头紧邻之哨船头公园是视野极佳的海岸公园,与对岸的旗后山扼住高雄港第一港口。哨船头港区内有丰富之历史及自然资源。
雄镇北门
[编辑]雄镇北门最初建于明郑时期,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建城墙,城墙为三合土及红砖砌成,门上有5个雉堞,有窥孔供瞭望戌守之用,是旗后的镇北门户,牡丹社事件后清政府另建有两尊炮台,在日本接收台湾的台湾民主国时期,对抵抗日本进驻打狗港有重要地位。位于高雄哨船头往西子湾国立中山大学的马路边小山丘上,是高雄市发祥地旗后的镇北门户,也是清代从旗后往凤山旧城的交通要冲。[3]
前清打狗英国领事馆及领事官邸
[编辑]打狗英国领事馆为于1878年建于清打狗港北岸的哨船头,与鼓山上的领事官邸有石阶相通,是当时英国掌理海关税务工作的重要据点,且由于当时英国拥有领事裁判权,因此领事馆也设置有巡捕及牢房,用以囚禁在打狗地区违反“打狗领事港口规章”的华人与洋人。领事官邸长久以来一直被误认为领事馆,在台湾目前现存的西式近代建筑中,打狗英国领事官邸的年代是最为久远者之一(更早建成的还有淡水马偕故居、万金天主堂、渔翁岛灯塔、打狗海关税务司等。)[4][5]
高雄水产试验所
[编辑]曾经位于哨船街7号的水产试验所沿近海资源研究中心,原为打狗英国领事馆所在。1869年,英商水陆行经台湾道台黎兆棠许可,在哨船头填筑海滩官地,1877年经台湾道台夏献纶许可,将现址转移给英国使用,而英国领事馆馆舍本体始建于1878年,1879年完工[4]。1926年,日本政府取得该地区土地所有权,1929年台湾总督府针对有关台湾渔业事业及相关单位,正式成立台湾总督府水产试验场,并在基隆、台南设置支场。而高雄地区则于1932年设立高雄州水产试验场,从事罐头制造的实验。1939年,改称台湾总督府水产试验场高雄支场,并于翌年增设水产皮革试验工场。1941年,正式成立水产试验所高雄支所,从事鱼类皮革改造,1945年又改称台湾省水产试验所高雄分所,继续从事水产研究。台湾省政府成立后,于1947年公布台湾省水产试验所组织规程,1948年先改属台湾农林公司水产分公司,次年再改隶台湾省政府农林厅,其主要工作为改进台湾水产业及办理试验研究。高雄分所原位于鼓山区哨船头街7号,从事南部地区各项渔业加工试验即沿近海渔场调查。1976年,迁建至前镇渔港旁的现址(前镇区渔港北一路1之1号)。1984年,为了配合中央政府之渔业政策,将原来之水产加工试验业务归并基隆总所加工系,而高雄分所之研究方向则以海洋渔业及渔业生物资源之调查研究为主,之后为因应高雄地区水产界之实际需求,自1989年起再度恢复水产加工试验计画之研究业务,开发适合国内消费之水产加工品,期为业者解决水产物滞销之问题。1999年,因为政府精省业务,改隶属农委会。2002年,配合政府组织再造,将分所改制为“沿近海资源研究中心”,期能加强为沿近海渔民与渔业之服务。[6][7]
打狗外国墓园
[编辑]开台福德宫
[编辑]其他建筑设施
[编辑]- 前清打狗海关:成立于1864年5月5日,办公处建筑年代并无明确史料,但摄影师汤姆生的照片可佐证其至少于1871年即建成,位于安海街、哨船街口,现址已改建为“高雄海关海关宿舍”[2][8][9]。
- 前清打狗海关税务司(Customs House):位于安海街、哨船街口,摄影师汤姆生的照片可佐证其至少于1871年即已建成,建筑现仍存在。[2][10][11]。
- 前清打狗海关税务司公馆:位于安海街32巷40号,日治时期重建成一栋二层楼的洋房,作为邮便局官舍,也是前海军将领庄铭耀的儿时故居[12],现已拆除改建为社团法人高雄市庄氏宗亲会。
- 打狗俱乐部(Takow Club)[11]
- 美商罗宾奈洋行(Robinet & Co.):开设时间为1855年至1859年,原有花岗岩仓库遗迹,现已拆除[8][13]。
- 英商颠地行(Dent & Co.):开设时间为1859年至1866年[8]。
- 英商怡和行(Jardine, Matheson & Co.):开设时间为1859年至1864年,现仍留完整的仓库建筑[8][14]。
- 英商天利行(McPhail & Co.):开设时间为1864年至1867年[8]。
- 普鲁士商老钤行(Lessler und Hagen & Co.):开设时间为1865年至1867年[8]。
- 英商怡记行(Elles & Co.):开设时间为1868年至1884年,位于安海街观三堂附近,另原在哨船街上的两栋仓库,一栋尚存,一栋已拆除改为停车场[8][15]。
- 英商怡记行(Bain & Co.):开设时间为1885年至1908年[8]。
- 德商东兴洋行(Julius Mannich & Co.):开设时间为1877年至1897,现仍留有遗迹 [8] [16]。
- Voestem船长住宅:一位外国船长Voestem的住宅,此建筑在日治初期曾做为凤山厅下的打狗支厅厅舍[17]。
-
1871年的哨船头,图最左山边有旗杆的建筑为打狗海关,图中央两层楼庑殿顶的建筑为打狗海关税务司,此建筑目前仍存。
-
1871年的哨船头,图中戎克船左侧有旗杆的建筑为打狗海关,右侧两层楼庑殿顶的建筑为打狗海关税务司。
-
1876年的哨船头,图右有旗杆的建筑为打狗海关,左边帆船前的两层楼建筑为打狗海关税务司。
-
19世纪的哨船头,山上为建造中英国领事馆,山下的两层楼洋楼为怡记洋行
旗後地区
[编辑]同治二年成立旗后海关分关,打狗港自此成为国际商港。旗后的通山里一带成为商贾聚集的交易场所,洋行、商店林列,形成当时打狗地区最繁荣的商业市街。今天后宫旁的通山巷,当时为外商云集之处,码头边的福聚楼是高雄酒家的滥觞。而在电信方面,牡丹社事件后,丁日昌巡视旗后,并于光绪三年奏准设立电报线二线,总长约95华里,且设旗后分局,是台湾电报局之创始。
旗後灯塔
[编辑]1860年英法战争之后,打狗港成为台湾四个通商口岸(其馀为鸡笼、沪尾、安平)之一,进出港区船只逐渐增多,但由于港口导航设施不足使得初期的打狗港区经常发生船难事件。光绪九年(1883年)港口地区始于旗後山上建立一座由英国技师建筑的西式灯塔,见距约十浬。
日治时期时,台湾总督府于大正七年(1918年)扩建高雄港时重修灯塔。但二次大战期间略受损害,之后来台湾的国民政府对旗後灯塔屡加整修,目前所用的导航设备光力强度为八十五万支烛光。[18]
旗後炮台
[编辑]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政府正式占领台湾,并拨调水师把总一员及水兵一百名驻扎在打狗仔旗后。具《凤山县志》所载,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时,旗後汛有炮台一大座,并有中国式大炮六门,道光廿二年(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之后,当时的清政府于旗後修筑炮台一座以座防御。同治十三年(1874年),由于牡丹社事件的影响,清政府为加强海防,在旗後(威震天南)及港口(雄镇北门)两地修筑等炮台,构成中、低射程火炮威力,以共扼打狗港。旗後炮台乃聘英国工程师设计属西式炮台,但入口却为中式八字门,共设有大炮四座。
旗後天后宫
[编辑]旗后天后宫有三百馀年历史,前身为清康熙年间(明郑永历年间),福建渔民徐阿华因在海上遭遇台风漂流到旗后所建的“妈祖宫”,目前是中华民国政府所公告的三级古迹,为打狗港地区历史最古老的寺庙之一。而现今的天后宫,是于1926年由信徒蔡吉六发起重建的。[19]
旗后天后宫的建筑属于华南系统的庙宇建筑,材料上以石材为基础,砖砌墙,木头为庙顶。庙前广场以红砖砌成,庙会时做为野台戏的看台以及庙祭时摆设供桌、供物之用。在打狗时代,庙埕则作为曝晒渔网以及临时修补竹筏、渔网的场所。
旗后临水宫
[编辑]苓仔寮
[编辑]位于今日高雄市苓雅区内,打狗时代,苓仔寮为农渔兼具的村落,是渔民卜居及搭盖寮屋收藏罗网的地方。在旧志记载,苓仔寮又被称为“能雅寮”(白话字:Lêng-á-liâu,苓、能台湾闽南语同音)。又因该地沙滩突出似洲堵,故又名“苓洲”。苓仔寮面临高雄港,位居凤山和旗后两大聚落间,为苓雅区最早形成的旧市街。《凤山县采访册》记载:“能雅寮街,在大竹里,县西南十里,逐日为市。”[20]苓仔寮的旧部落有时也被分成顶寮和下寮两部分。东半部靠近过田仔的地方,地势较高,叫做顶寮,多陈姓。西半部靠海地区,地势低洼,叫做下寮,多孙姓,顶寮庙为安澜宫,祀奉天上圣母妈祖;下寮为鼓山亭,祀奉保生大帝吴本。按苓仔寮的开发,是濒海的下寮逐渐向顶寮发展。
清治时期时,“苓洲晴景”为当时的凤山八景之一。[21]
三块厝
[编辑]三块厝,今日的三凤中街一带,为清治时期高雄九大街市之一,属于三民区的旧部落。凤山县采访册记载:“三块厝街,大竹里,……县西十里、逐日为市”。清治时居民利用三块厝的溪水路由海路经打狗港而下,南通今日的前镇。而唐山来的货物则溯三块厝溪直上三块厝港,在今三块厝中街贩卖,为当时重要货物人员集散的重要水陆运枢纽。日治时期,政府在此地兴建三块厝驿(三块厝车站),使三块厝庄除既有的水运优势,成为高雄地区最重要的水陆运输枢纽,并将高雄由牛马车及人力车时代带入铁路运输时代。
廿世纪初打狗港的建设
[编辑]1899年日治初期时,当时的台湾总督府民政长官后藤新平巡视南台湾之后,决定开始开发打狗港。因此1900年6月起日治政府开始对打狗港进行探勘及调查,使日治政府对打狗港的气象、地形、地质、潮流等各方面详细的资料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但是筑港计画后来却因经费不足而遭到搁置,直到1904年后打狗车站的建立,日治政府才正式开始建设打狗港。[来源请求]1908年至1945年期间打狗港共历经三次的筑港计画。1920年时,日治政府正式将打狗改名为高雄,同时打狗港改名为高雄港。之后日本人积极建设高雄,包括修筑铁路、建设高雄港、设铁路新站、城市规划,并引进炼油、机械、造船、水泥等工业。[22]
参考文献
[编辑]- ^ 张, 世民. 從地圖閱讀高雄:高雄地圖樣貌集.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2005-02: 43.
- ^ 2.0 2.1 2.2 俞, 怡萍. 清末臺灣洋務政策下的建築活動. 中原大学建筑研究所. 2002.
- ^ 交通部觀光局. [2007-03-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7-16).
- ^ 4.0 4.1 高雄州水產試驗場(英國領事館)及前清打狗英國領事館登山古道調查研究暨修復計畫. 高雄市文化局. 2008-01.
- ^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前清打狗英国领事馆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06-10-07.
- ^ 農業委員會水產試驗所. [2020-1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3).
- ^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高雄州水产试验场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06-10-07.
- ^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叶, 振辉. 打狗英領館的文化故事. 高雄市: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2004-10 [2021-07-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02).
- ^ 高雄市立民族国民中学 吴国江、赖合敬、罗传宗. (6)清朝打狗海關(1864年5月5日). 台湾学校网界博览会 台湾第一号洋楼~打狗英国领事馆. 2007-02-17 [2021-07-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09).
- ^ 高雄市立民族国民中学 吴国江、赖合敬、罗传宗. (7)清朝打狗海關稅務司. 台湾学校网界博览会 台湾第一号洋楼~打狗英国领事馆. 2007-02-17 [2021-07-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09).
- ^ 11.0 11.1 David Charles Oakley(龚李梦哲). Takao Club: Present-day Map of ShaoChuanTou. www.takaoclub.com. [2021-07-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30).
- ^ 高雄市立民族国民中学 吴国江、赖合敬、罗传宗. (8)清朝打狗海關稅務司公館. 台湾学校网界博览会 台湾第一号洋楼~打狗英国领事馆. 2007-02-17 [2021-07-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09).
- ^ 高雄市立民族国民中学 吴国江、赖合敬、罗传宗. (9)美商羅賓奈洋行(Robinet & Co. 1855~859)花崗岩倉庫. 台湾学校网界博览会 台湾第一号洋楼~打狗英国领事馆. 2007-02-17 [2021-07-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09).
- ^ 高雄市立民族国民中学 吴国江、赖合敬、罗传宗. (10)英商怡和行(Jardine Matheson & Co. 1859~1864)倉庫. 台湾学校网界博览会 台湾第一号洋楼~打狗英国领事馆. 2007-02-17 [2021-07-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09).
- ^ 高雄市立民族国民中学 吴国江、赖合敬、罗传宗. (11)英商怡記行(Elles & Co. 1866~1884)倉庫. 台湾学校网界博览会 台湾第一号洋楼~打狗英国领事馆. 2007-02-17 [2021-07-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09).
- ^ 高雄市立民族国民中学 吴国江、赖合敬、罗传宗. (12)德商東興洋行(Julius Mannish & Co. 1877~1895)倉庫. 台湾学校网界博览会 台湾第一号洋楼~打狗英国领事馆. 2007-02-17 [2021-07-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09).
- ^ Ogawa Kazuma (小川一真). Souvenirs de Formose et des îles Pescadores. 东京. 1896 [2021-07-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2).
- ^ 教育部教師進修網站資源 旗後燈塔. [2007-03-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26).
- ^ 开垦记录--旗后天后宫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07-01-24.
- ^ 凤山县采访册
- ^ 清领时期的打狗港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07-02-03.
- ^ 历史文化学习网 日治时期的高雄港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07-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