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浪潮
日本新浪潮 | |
---|---|
时间 | 1950年代末至1970年代初期 |
国家 | 日本 |
代表 | 今村昌平、大岛渚、敕使河原宏、篠田正浩、铃木清顺、羽仁进、藏原惟缮、増村保造、吉田喜重、寺山修司、新藤兼人、小林正树、松本俊夫、若松孝二、川岛雄三、实相寺昭雄、中平康 |
日本新浪潮(日语:日本ヌーヴェルヴァーグ)是影评人对于1950年代末至1970年代初期的一些日本导演与他们的电影作品所给予的称呼[1][2],他们主要受到法国新浪潮的影响。日本新浪潮的主要代表人物包括羽仁进、敕使河原宏、増村保造、篠田正浩[1][3]、大岛渚、藏原惟缮、今村昌平[4]、铃木清顺、中平康、新藤兼人等人。
历史
[编辑]“新浪潮”一词是在法国新浪潮运动之后所创造,此场运动在风格和内容上挑战本国电影的传统,用“人际关系的模糊复杂性”和刻意粗糙的技巧来对抗既定的叙事和流派,并介绍导演应该是电影作者的理论。
不同于法国新浪潮,日本新浪潮起源于电影制片厂[1](尤其是松竹),其负责人城户四郎希望“廉价制作、创新的影片能够效法新浪潮在欧洲的成功”。此一政策催生出诸如大岛渚、吉田喜重和篠田正浩(三名皆当时的松竹员工)等电影导演的出现[1]。松竹新浪潮的早期重要例子有《青春残酷物语》、《日本夜与雾》(皆为1960年,大岛渚执导)、《血的饥渴》(1960年,吉田喜重执导)和《干涸之湖》(1960年,篠田正浩执导)。隔年,日活发行的《猪与军舰》(1961年)充分体现了今村昌平作为新浪潮导演的地位。
对于这些电影导演(可能的)影响是多种多样的:虽然大岛渚的启蒙可以在弗谢沃洛德·梅耶荷德和贝尔托·布莱希特的理论甚至日本左派戏剧中看到(据称尚卢·高达对大岛渚产生了影响,但亦受到质疑),吉田喜重则直言不讳承认自己是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和英格玛·伯格曼的崇拜者。
城户四郎很快就撤回对该电影运动的支持(根据电影学者亚历山大·雅各比(Alexander Jacoby)的观点为商业不佳有关,但根据历史学家唐纳德·里奇的观点为大岛渚电影中毫不妥协的政治内容)至1960年代中期,大岛渚、吉田喜重和篠田正浩纷纷离开松竹并独立制作电影[1],今村亦是如此。同时,大岛渚和吉田喜重是新浪潮中最坚决拒绝“运动”一词和概念的代表人物。
其他与新浪潮相关的导演如敕使河原宏、松本俊夫和前纪录片导演羽仁进[1]。羽仁进的作品则几乎完全在主要工作室之外执导,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偏爱非职业演员和即兴创作。羽仁进在1950年代制作的纪录片《课堂上的孩子》(教室の子供たち,1955年)和《画画的孩子》(絵を描く子どもたち,1956年)将真实电影与纪录片的风格引入了日本,引起了其他电影人的极大兴趣。市川崑、增村保造、铃木清顺也广义上被包划分在该流派中[1]。增村保造的首部长片《接吻》(1957年)常被认为是日本新浪潮的先驱,并在上映后受到大岛渚的热烈欢迎。此外,电影学者大卫·戴瑟将导演新藤兼人与增村保造并列视为日本新浪潮“关键”的前辈和当代人。
日本新浪潮所涉及的主题包括激进政治、青少年犯罪、无拘无束的性行为、女性在社会中角色的变化、种族主义和日本少数民族的地位。最初由东宝共同发起和共同资助发行外国艺术电影的艺术戏剧协会成为这些电影发行的重要因素,同时还担任制片人职务。
1970年代,随著制片厂系统之外的融资变得越来越趋近困难,大型制片厂发现自己陷入衰退(很大程度上归功于电视),日本新浪潮开始分崩离析。当大岛渚必须为寻找海外的投资人时,今村昌平和羽仁进则转向制作电视纪录片,而篠田正浩则退回到经典文学的“学术性”改编。(雅各比)
作品
[编辑]参见
[编辑]参考资料
[编辑]- ^ 1.0 1.1 1.2 1.3 1.4 1.5 1.6 Sharp, Jasper. Where to begin with the Japanese New Wave. British Film Institute. [2024-06-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4-14).
- ^ Jacoby, Alexander; Amit, Rea. Yoshishige Yoshida. MidnightEye. 2010-12-13 [2024-06-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6).
- ^ Svensson, Arne. Japan (Screen Series. New York: Barnes. 1971: 117.
- ^ Russo, James. Understanding Film: A Viewer's Guide. Liverpool University Press. 2021: 205. ISBN 9781789761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