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老子想尔注

这是一篇优良条目,点击此处获取更多信息。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老子想尔注》简称《想尔注》,是道教天师道老子道德经》所作的一部注释,有关其作者与年代未有定论,有成书于张陵张鲁六朝初年、南北朝初年等多种说法。经文删去虚字,合5000字,号称“五千文”。注释往往自行发挥,文字浅陋,违背经文本意,甚至偶有改易经文之处。在张鲁统治汉中时,《老子想尔注》用以教化道民信众,地位崇高,六朝时仍受推崇为经典,普遍为天师道士所诵习,大约于唐末动乱时佚失,今仅存一北朝人所写的残本在世,发现于敦煌石窟中。《想尔注》神道设教,把“”拟人化,激发信众向善,以心的意志行善胜恶,发挥《道德经》“至诚”与清静的道德意识,强调、神三者结合的养生说,敦促信众要奉行“道诫”,以延年增寿,去恶从善;人要无思无欲、无为无名、不贪荣求宠,不争强好胜,并批评下古帝王不信大道,导致疾疫盛行,人民离乱。《想尔注》亦抨击其他道教教派,禁止祭祀,反对当时道士冥想存思五脏神的“守一”法,亦批判还精补脑、采阴补阳的房中术。《想尔注》今有饶宗颐的校刊本及柏夷(Stephen R. Bokenkamp)的英译本行世。

作者与年代

[编辑]

《老子想尔注》的作者与成书年代,有多种说法。唐宋时期,道士著录作者是东汉天师道天师张道陵或其孙张鲁 [1]:1-2[2]:298陈世骧[3]:131、大渊忍尔都相信作者是张鲁[4]:59饶宗颐认为原作者或是张陵,其后其孙张鲁加以釐定文字,后来又认为注释为张鲁所作,而托名于张陵[1]:4-5、131李丰楙[5]:152、柏夷(Stephen R. Bokenkamp)都认为是东汉末五斗米道之作,柏夷认为成书于215年以前,作者不详,但不排除是张鲁[4]:31-32楠山春树日语楠山春樹认为是六朝时期成书,原田二郎认为是六朝初年[5]:152柳存仁[2]:299、刘屹认为作于南北朝[6]:164;麦谷邦夫推测成书于寇谦之的新天师道教团[7]:41小林正美日语小林正美则推断作者是刘宋中期至刘宋末时的天师道道士[8]:290

内容与思想

[编辑]

经与注

[编辑]

《老子想尔注》注解老子道德经》,“想尔”一名,源自道教冥想法“存想”[1]:120。所用《道德经》文,比王弼本和河上公本都更接近马王堆帛书本《老子[9]:103。经文删减虚字,合五千字之数,号称“五千文”[1]:52。《想尔注》注释常与原文的意思相违背[4]:30,颇多牵强附会之处,放弃不谈《道德经》的哲理,文句训诂方面亦常有曲解之处,有时甚至是“乖谬可笑”的[1]:90、82、92。注文部份因袭东汉《太平经》的说法,间中沿用《河上公注》的意思。经文文字偶有故意改动,以树立新义,未必符合《道德经》原意[1]:89、79、76,如把《老子》第16章和25章的“王”字改为“生”字,以强调对生命和长寿的关注[9]:104

说教与守诫

[编辑]

《想尔注》有神道设教的教法,指出畏道畏天的宗教约束力,使人改过迁善[5]:169。注文以第一人称“吾”口吻来假托“”言,对信众发布教导和训诫[10]:61,把《道德经》中的“吾”解释为“道”,把“”拟人化或神格化[8]:286,形而上的“道”改成为有意志的神灵,至尊至上[5]:157-158。注文中的“道”也指老子,等同“道”和老子两者[8]:287、290。《想尔注》强调信众要遵守和奉行“道诫”,信众只有谨守道诫,才可以延年增寿,除灾得福[10]:61,得道成仙。守诫使人去恶从善,在自我信道守诫的工夫达致较高境界时,就可以即使置身恶事之间亦如胎儿。只要不违道诫,就可以“渊深似道”,体认精微之气。《想尔注》所提及的道诫,就是“想尔戒”,是条目式的简约戒条[5]:159、169、160。《想尔注》发挥和诠释天师道戒律“想尔戒”的教训[2]:293、298,阐述和解释“想尔九戒”和“想尔二十七戒”[6]:154。“道”的落实就是道诫,是道德的总原则,用以解决善恶、欲望等问题,是根本之道[5]:161。上古帝王都遵守大道教诲,用以教化天下,故能实现太平之治;下古的帝王渐渐不信大道,导致天象混乱,疾疫盛行,人民离乱。帝王只有奉道守道,才能致太平之世[10]:62

长生术

[编辑]

《想尔注》相信神仙可学而成,鼓励道民修行成仙;修成仙士,出于努力学习,而不信天生而成的宿命[5]:176-177。《想尔注》认为善保精气可以实现仙寿,要做到无思无欲、无为无名、不贪荣求宠,不争强好胜,不为恶事等[10]:61,秉承老子自然 无为的思想,批判人性的各种欲望,常以俗人与道人相对照,所谓物质享受、功名利禄,均违反了“道”,仙士才能达致长生,有宗教清修的意义。欲望是有为的,违反无为,道人要以心的力量规约欲念。《想尔注》激发道民向善,以心的意志行善胜恶[5]:166-168,发挥《道德经》“至诚”与清静的道德意识,从至诚所发的善、所行的忠孝仁义才是真性,要行仁义需有至诚之心,否则就是诈为仁义。与批评道德虚诈的老子作比较,想尔注有限度地接纳了世俗的仁义之说。至诚符合道家的“”,无心无意,自然而成。“清静”是一种修养境界,是奉道者的基本工夫。修道者能清静,就能无欲和体道,合乎自然,超越世俗的欲望[5]:170、172,是体现道的实践工夫。《想尔注》提出“道气”说,点出道气、精气的修练,道或道气的本质是自然和清静[5]:158-159;并提出“结成神”说,强调精、、神三者结合的养生说;精与道共为一体,是生命本源,必须保养精气[5]:165

鬼神

[编辑]

《想尔注》批评和禁止祭祀[8]:294,批判当时民间的祭祀求福、祭祷成仙说。《想尔注》采取当时民间有关“天曹”的信仰,相信由司过之神执常人寿的增减。跟汉代人相信地府有地下主、地下丞等官僚的想法相似,《想尔注》相信“地官”掌管死亡[5]:174-176,将冥府分为“太阴”与地官,贤人道士乃假托避世而假死,将身形暂停于“太阴”中,在太阴炼形后,修练成新的肉体,可以于他处重生再生;不修道的俗人直接进入地府,死后隶属于地官,乃是真死而无再生的可能[6]:159[7]:28

抨击邪伪

[编辑]

张鲁为建立其宗教王国,必须提振宗教意识,自我确定为真道,所传为真文,严厉批评其他教法为邪伪[5]:165。《想尔注》排诋五经,贬抑孔子,排斥其他道教派别[3]:138-139,强调自身维护和主张的是真道,批判儒家经籍具有“邪文”的成份,不能算是真道,也批判当时的其他道教流派[5]:161-162,包括存思体内神的学说和还精补脑的房中术。《想尔注》强调“”无形无象,批评“道”具有服色名字、状貌长短的说法[7]:33,反对存思对象有服色、名字、状貌、长短的“思五脏神法”[5]:162及“守一”之法,后者以“一”为五脏神等体内神,并对其瞑目存思的内观之术,《想尔注》视之为“世闲常伪伎”而加以批判,主张经文“守一”即是遵守道诫[7]:32。《想尔注》其次批判其时方士盛行的房中术[5]:163,反对左慈一类方士的房中补导之术[3]:140,批评托名黄帝玄女、龚子、容成等房中术是“世闲伪伎”[7]:33,反对握固不施(性交而不射精)、还精补脑、采阴补阳的做法,认为其术既不得长生,又有损教团的延续和发展[11]:100-107。年轻人亦应养身惜精,否则放纵伤身[11]:104。麦谷邦夫推断《想尔注》批评的具体对象是东晋南朝时的上清派[7]:34小林正美日语小林正美则推测所针对的是刘宋时天师道的“三洞派”[11]:300

地位

[编辑]

《老子想尔注》是道教徒对《道德经》最早的一部注释[4]:29,在张鲁统治汉中时受奉为圣典[3]:140,用作向西蜀地区百姓传教[5]:155。张鲁投降曹操后,《想尔注》从之衰落,信奉者减少[3]:140-141。南北朝时,《想尔注》和无注本《老子》、《河上公注》一起作为天师道士基本的诵习读物,是天师道代表性经典[6]:146,列入道藏三洞四辅的太玄部,为南朝与隋唐道士所必读,受广泛传诵[1]:2-131,在《道德经》的各家注释中地位仅次于《老子河上公注》[5]:177。随著《河上公注》在道士间愈益重要,《想尔注》日益显得过时,被视为符箓一样,只为高位阶的道士所拥有[4]:59。《想尔注》因文字浅陋,意思常与《道德经》原文相违背,渐渐失传[1]:5,约在唐末时失佚于战乱中[3]:125,明代时亦没有收入《正统道藏》。《想尔注》记录了东汉原始道教的学说,是现代学术上的重要资料,对道教史研究贡献至大[1]:5

版本

[编辑]

《老子想尔注》今仅存敦煌莫高窟古抄本残卷,出自北朝人的手笔,被英国考古学家马尔克·奥莱尔·斯坦因带到英国,藏于大英博物馆,编号S6825[1]:1、101。残卷卷长约30英尺,起自今通行本《老子》“道经”第三章,直至“道经”卷尾。经文与注释相连,不分章,经注行位和字体大小都没有分别。字体写法分歧甚多,不似唐写本般标准化[1]:120、122。抄本误字亦颇多,句读困难,饶宗颐《老子想尔注校证》录出残本,加以分章,分别正文与注文,并注明别字[1]:5。译本方面,柏夷英译《想尔注》,1997年加州大学出版社出版[4]:78-142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饶宗颐. 《老子想爾注校證》.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1. ISBN 9789888366330 (中文(繁体)). 
  2. ^ 2.0 2.1 2.2 柳存仁. 〈《想爾注》與道教〉. 《和風堂新文集》. 台北: 新文丰出版公司. 1997: 281–337. ISBN 9789571717104 (中文(繁体)). 
  3. ^ 3.0 3.1 3.2 3.3 3.4 3.5 陈世骧. 〈“想爾”老子《道德經》敦煌殘卷論證〉. 《陳世驤文存》. 沈阳: 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8: 120–141. ISBN 9787538253894 (中文(简体)). 
  4. ^ 4.0 4.1 4.2 4.3 4.4 4.5 Stephen R. Bokenkamp(柏夷). "The Xiang'er Commentary to the Laozi". Early Daoist Scripture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7: 29–148. ISBN 9780520219311 (英语). 
  5. ^ 5.00 5.01 5.02 5.03 5.04 5.05 5.06 5.07 5.08 5.09 5.10 5.11 5.12 5.13 5.14 5.15 5.16 5.17 李丰楙. 〈《老子想爾注》的形成及其道教思想〉. 《东方宗教研究》. 1990, 新1期: 151–179 (中文(繁体)). 
  6. ^ 6.0 6.1 6.2 6.3 刘屹. 〈漢末還是南北朝?──《想爾注》成書時代之比較〉. 《敦煌学》. 2010, 28: 145–16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15) (中文(繁体)). 
  7. ^ 7.0 7.1 7.2 7.3 7.4 7.5 麦谷邦夫. 李龢书译. 〈論《老子想爾注》〉 (PDF). 《早期中国史研究》. 2013, 5:1: 1–41 [2021-06-2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01-15) (中文(繁体)). 
  8. ^ 8.0 8.1 8.2 8.3 小林正美日语小林正美. 《六朝道教史研究》. 李庆译. 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1. ISBN 9787220050831 (中文(简体)). 
  9. ^ 9.0 9.1 鲍则岳(William G. Boltz英语William G. Boltz). 〈從馬王堆帛書看老子想爾注的宗教與哲學意義〉. 谢桂华 (编). 《簡帛研究譯叢.第一輯》. 卜宪群等译. 长沙: 湖南出版社. 1996: 93–110. ISBN 9787543812437 (中文(简体)). 
  10. ^ 10.0 10.1 10.2 10.3 刘屹. 〈《老子想爾注》與《老子變化經》——兩部“漢中舊典”質疑〉. 《敦煌道經與中古道教》. 兰州: 甘肃教育出版社. 2013: 55–98. ISBN 9787542323736 (中文(简体)). 
  11. ^ 11.0 11.1 11.2 刘昭瑞. 《考古發現與早期道教研究》. 北京: 文物出版社. 2007. ISBN 9787501021215 (中文(繁体)). 

延伸阅读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