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RSO牵引车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SO牵引车
Raupenschlepper, Ost
RSO正在牵引LeFH 18榴弹炮
基本规格
重量5.5 吨
长度4.42 m
宽度1.99 m
高度2.53 m
载员2人

主武器
副武器
发动机RSO/01史泰尔3.5L V8 汽油发动机
RSO/03 5.5L四缸柴油引擎
RSO/01 70匹马力
RSO/03 66匹马力
功率/重量12.7匹/吨
悬挂叶片弹簧式
速度17.2公里/小时

RSO牵引车(德文:RaupenSchlepper Ost,东部用履带式牵引车)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由奥地利的史泰尔公司所开发制造,由德军使用于东部战线担任物资搬运、火炮牵引用的履带式牵引车。

开发过程

[编辑]

1941年德军在进攻攻俄国之际,因受到冬季的影响而使得未铺柏油道路变得一片泥泞,由马车与一般轮式卡车对前线进行补给变得极度困难。因为这样的经验,德国的战车委员会便计画了新型的牵引、补给用车辆,并在1942年春指名史泰尔公司进行开发。并在当年夏天由兵器局第6课提出了“能够跟上歩兵师的速度,在下雪・泥泞时也能够正常的行驶,而且要尽量减少如橡胶等战略物资的使用,达成低成本、高量产性的车辆”这样的具体提案。

结果完成的本车仅以简易的变速机构,搭配上单边4个的转轮以及叶片弹簧式的悬吊系统,转轮也不使用橡胶的材料包覆,如此精简的机构在德军的军用车辆里面,可以说是罕见的异例。而由1942年11月起,以RSO/01为名被开始大量生产。另外本车相对于车宽来说极高的车高,据说是由于希特勒直接下的指示。由1943年开始则变更为生产RSO/02,原本原型有弧度的车厢变更为较为直线的设计,以进一步改善生产性。同时生产也不再仅限于史泰尔一家,汽车联盟(Auto Union)、KHD等五家公司也开始加入生产,使得本车最后的总生产量达到了27792辆。虽然名称跟开发目的原本都是以东部战线为主,但是实际上则在东西部战线均被广泛的使用。

相较于本车的重量,配备了宽度极宽的履带,因此在俄国的泥泞大地上也可以行驶,虽然速度较低却能确实的在烂路之中将物资运抵前线。除了搬运物资之外,也被运用于75mm PaK 40反战车炮、Nebelwerfer 41 六管火箭发射器等的牵引。

另外,在与本车同一时期,由身为战车委员会委员长的斐迪南・保时捷博士也开发了称为Radschlepper Ost(东部用轮式牵引车、开发名称为Porsche Type175)的车辆。是为了提高不整地上的越野性而采用了巨大车轮的四轮车,生产方面则是由捷克Škoda公司来进行。但是因为无法发挥出期待的性能,最后只生产了极少的数量。因此虽然其简称也叫做RSO,但是通常提到RSO的场合都是指史泰尔公司制造的履带车辆。

衍生型

[编辑]

除了上述使用汽油引擎的RSO/01、RSO/02之外,因为东部战线的俄军以使用柴油为主,也尝试开发出了使用柴油引擎的RSO/03,不过实际生产数量并不多。

另外以RSO/02为基础,有开发过水陆两用的款式,不过仅止于试作并未量产。

7.5 cm PaK 40搭载型RSO

此外在1943年,以史泰尔公司的提案为基础、制作了以RSO/02底盘来安装7.5cm PaK 40的自走炮型,并赋予7.5cm PaK40/4 auf Raupenschlepper, Ost(Sf)(7.5cm PaK40/4搭载东部用履带式牵引车(自走式))这样的名称。这是将通常型RSO/02的车厢拆除,在驾驶座周边安装5mm厚的装甲板(开放式无车顶),并在后方设置了木制的折叠式射击炮座。所搭载的PaK 40相较于黄鼠狼II等自走炮,有著能旋转360度的优势,但是因为只配备了通常牵引型PaK 40用的防盾(试作型是直接沿用,量产型则将防盾的下部延长)并未增加任何装甲,加上并非使用战车底盘,底盘部分的装甲原本就薄,整体防御力可说是非常薄弱。

不过在1943年9月,德军仍然下订了50辆的先行量产型。而且因为本车受到希特勒的注意,所以预计从1944年3月起,将更进一步的提高生产量。计划是由3月起能将月产量提高到60辆的生产体制,7月之后更以月产400辆为目标。但是送到南部集团军的5个战车驱逐营的先行量产型,经过实际运用得到的结果是:防御力贫乏、速度低落而使其损失远较其他型的自走炮来得多,量产计划也因此被取消。

相关条目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