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讨论:岁差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基础条目 岁差属于维基百科自然科学主题天文学类的基础条目第五级。请勇于更新页面以及改进条目。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物理学专题 (获评低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物理学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物理学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未评级未评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尚未接受评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低重要度
天文专题 (获评高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天文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天文学相关条目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未评级未评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尚未接受评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高重要度
时间专题 (获评未知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时间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时间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未评级未评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尚未接受评级。
 未知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尚未接受评级。
地球科学专题 (获评高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地球科学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地球科学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未评级未评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尚未接受评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高重要度

无标题

[编辑]

数值这个段落中,个人在翻译过程中觉得问题很多,还请多参考英文原本比较修正翻译不妥处。--凌云 15:33 2006年12月9日 (UTC)

牛顿的地轴进动解岁差已成历史垃圾!请看百度的新解岁差!—以上未签名的留言由王金甲对话贡献)于2013年9月13日 (五) 09:05 (UTC)‎加入。[回复]

岁差才是最常见和常用的名称

[编辑]

天文界的朋友都是用岁差而不是什么分点岁差。 http://www.lcsd.gov.hk/CE/Museum/Space/FAQ/earth/c_faq_earth_6.htm

中国古籍都是用岁差这个词。 http://big5.lrn.cn/science/earthexplore/200801/t20080124_192119.htm

因為歲差已經被人誤用在進動一詞上(在英文是同一個字),只好畫蛇添足。
請教管理員們能否改正這個名詞。—凌雲 (留言) 2008年5月3日 (六) 09:10 (UTC)[回复]

岁差与进动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运动!不能混为一谈。 --王金甲 (留言) 2010年11月11日 (四) 22:46 (UTC)[回复]

条目中疑似原创研究的部份

[编辑]

条目新增的内容“牛顿解释的岁差严重失误;……有异议者请与王金甲联系”部份疑似原创研究。--Wolfch (留言) 2010年9月20日 (一) 00:27 (UTC)[回复]


“分点岁差”是伪科学!为什么还在这里公开骗人?

王金甲[email protected] —以上未签名的留言由王金甲对话|贡献)于2010年10月6日 (三) 00:58 (UTC)加入。 --王金甲 (留言) 2010年10月6日 (三) 09:44 (UTC)[回复]


古代天文学家对岁差的描述;

喜帕恰斯发现分点的位置,相对于在天球上固定不动的恒星,沿着黄道每年向西移动。通常,每年的移动量是50.260角秒即每约71.6年移动1° 。这个过程虽然缓慢但会逐年累加起来,完整的岁差圈要经历25786年(称为柏拉图年),节气点(回归年)在黄道上退行一周360°。


公元前二世纪。希腊人喜帕恰斯以恒星为参照物在观测中发现春分点每年都在向西缓慢的移动。公元四世纪,我国东晋的天文学家虞喜夜发现了这一现象。这就是岁差的最早发现。在“地心说”时代,牛顿最先错误的解释了岁差现象。 在天文观测上,岁差的现象是什么呢?首先表现在春分点或冬至点(节气点)在黄道上每年向西移动50.260角秒。约每71.6年向西移动1°。约25786年回到最初的位置。


冬至时刻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叫冬至点。我国早在战国时期,历法家们就把公元前四世纪冬至点确定在牵牛初度②,意思是冬至点离牛宿距星的赤道宿度不到一度(古1°相当于今0.986°)。公元前104年制定太初历时,认为元封七年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日月在建星”。《汉书•律历志》记载刘歆《三统历》认为经过一元后,日月五星“进退于牵牛前四度五分”。这说明汉代的实测证明冬至已经不在牵牛初度,而是在牛宿以西靠近斗宿的建六星附近。对于这一观察事实,思想保守的刘歆并没有在计算中使用,三统历中日月起算点仍采用牵牛初度。东汉贾逵测出冬至点既不在牵牛初度,也不在建星,而是在斗二十一度③,明确肯定了冬至点的改变。但他只是想到冬至点位置应予改正,而没有深究其中的规律。东晋天文学家虞喜(281—356),字仲宁,会稽余姚(今浙江余姚)人,“博闻强识,钻坚研微,有弗及之勤”,毕生专门从事学术研究。虞喜是一位相信天体运动遵从某种规律的天文学家。他注意到冬至点的改变,并且想到仅仅改正冬至点的位置,不能彻底解决问题。

从以上的描述来分析,因回归年公转<360°,引起地球在公转轨道上退行,古人都是记载“节气点”时刻地球处于天球的位置,牛顿受“地心说”影响根本就没有考虑地球的公转运动。

--王金甲 (留言) 2010年10月12日 (二) 16:28 (UTC)[回复]

此条目最近很热闹

[编辑]

需要指出的是;牛顿根本不懂地球的层圈构造!也不懂天文学!并不知道地球还存在差异旋转。

牛顿受地心说的影响,错误的理解了天文学家对“岁差”的描述。天文学家描述的岁差是;“节气点”(回归年)在天球的位置每年都在移动,岁差是“年差”,年就与地球公转运动有关!而牛顿解释的岁差是地轴设一“o”点为圆心的原地运动,显然不是解释岁差! 王金甲--王金甲 (留言) 2010年10月6日 (三) 09:35 (UTC)[回复]


原来此条目的论点是认为分点岁差是“地球的自转轴相对于惯性空间的进动”,不过王金甲认为分点岁差是“‘地球差异旋转’的最早发现”,较完整的版本是[1],也有参考资料,只是没有维基化。

在下天文学知识不太足够,因此无法判定哪个论点是正确的(其实阅读此条目仍非常吃力),只是在想,是否有需要将二种的说法并列在此条目中,让读者知道有上述二种的说法?--Wolfch (留言) 2010年9月27日 (一) 22:51 (UTC)[回复]

  • 王金甲之言论缺乏数理上之论述,虽曾在文献中发表,但均非学界公认之正式学术刊物(欠缺严谨的审查机制),难以认定其学术地位与价值。依愚见其言论“似是而非”并缺乏实验或观测之佐证,实不宜并列!凌云 (留言) 2010年9月28日 (二) 16:17 (UTC)[回复]


明白岁差的,数理论述非常简单,已知条件已满足任何计算! 王金甲


      • (:)回应,我在CNKI、方正的全库中查王金甲的名字,结果只有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3、24、25届年会上的论文。国内年会的论文不像国外年会论文专家审查那么严,像这个年会,第24届的论文集中居然有541篇,有几篇经过审查了呢?国内年会论文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都比不上各大学学报的水平,学报上虽然学术水平挺低,但至少篇数不多,至少能被看过一遍。
  • 检视全文,删除了王金甲加入的【是地球围绕太阳的公转轨道】。这是文中针对图说的说明,很明显的可以看出是错误的:地球绕太阳的轨道是天球上的“黄道”,怎会是自转轴在天球上扫掠过的“岁差圈”呢?由此即可见其误谬。凌云 (留言) 2010年9月28日 (二) 17:03 (UTC)[回复]


凌云;尔根本就不懂岁差!尔的评论才是谬误!关于岁差尔敢辩论吗??哥白尼在提出“日心说”时有参考文献吗?真理有时在少数人手里! --122.66.85.99 (留言) 2010年11月26日 (五) 20:22 (UTC)[回复]

你自己画一张地球围绕太阳的公转图,恒星年地球公转360°回归年地球公转<360°,你再算算回归年一年公转多少度?100年公转多少度?1000年公转多少度?10000公转多少度?25786年公转多少度?


牛顿把岁差解释错啦!是显而易见的问题!一个初中生都看出问题,都能掌握岁差的解释方法,难道尔连初中都没读?


修改误人子弟的教材已刻不容缓

作者;王金甲 信箱;[email protected]

地球科学是天文学、地质学、地磁学、生物学、气象学、地震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基础的扎实才能给各项研究带来丰硕的成果。地球多种运动知识的匮乏给相关科学的研究引入歧途。如; 天文学;牛顿错误的岁差解释导致英国的天文学家詹姆斯•布拉德利又错误的解释了地球在轨道上由于受月亮公转的引力影响左右摆动的现象错误的解释地轴“章动”。 地磁学;竟然得出“地球磁场逆转”的怪现象。

生物学;动植物进化与灭绝出现许多奇谈怪论。 

气象学;不懂岁差搞出什么全球气候变暖?

地质学;大陆漂移的动力争论不休!

地震学家竟不知道利用“岁差常数”数字化计算预报地震。 其根源就是地学教材对地球多种运动的介绍不全面,原教材内容基本都是囫囵吞枣由外文翻译过来的,没人甄别是否正确?几十年一贯制。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地球内部的深入了解,教材应与时俱进的增补地球多种运动的内容。 如;

1】地球差异旋转

2】地球较差自转

3】壳幔弦动

4】新解岁差等

地学教材中“牛顿”对“岁差现象”的解释,是一起严重的科学失误事件,它耽误了我们地学研究300多年,影响相关学科研究的正常进展。地球科学是一门基础科学,它涉及天文、地理、地质、航空、生物、气象、地磁等各个领域。错误的解释,影响了相关领域研究的正确健康发展,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正确思及正确结论。为避免继续延误人家子弟,已到了必须尽快修改的关键时期。地球科学是基础科学,牵涉到许多相关学科,基础错了那么相关的学科都将步入歧途。

牛顿在解释“岁差现象”中,牵涉到我们在初中所学的几何“四象限”与“数轴”的简单问题(如下图所示)。牛顿对岁差的解释,把地轴中心设置一个原点O,那么地轴与数轴相似,ON=OS,ON+OS=0,绝对值相等,符号相反,那么南北半球就不能共用一个“岁差常数”,事实却共用一个。通俗的讲,就是“跷跷板”也是一端上,另一端下其方向正相反。 搞研究之前,首先把现有相关数据理论都搞懂。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重复别人工作甚至是重复别人的错误,是在浪费时间、精力和生命,必须杜绝出盲人摸象的笑话。

从下图我们可以看出,牛顿对岁差的解释,要么适用在北半球,要么适用在南半球,南北不能兼顾。地轴N端顺时针旋转,那么S端必然是逆时针旋转,也就是说;如果北半球的二分二至点提前于恒星年,那么南半球的二分二至点就应滞后于恒星年,从左图中我们可以看出N、S与太阳的关系是绝对值相等,符号相反。牛顿解释岁差的方法把“恒星年”与“回归年”重叠在一起,忽略了地球的公转运动,显然极不合理。

一个理论是否正确?则需要多个证据来支持,而否定一个理论,则找出一处矛盾所在就足够了,真理放之四海而皆准!


“岁差现象”存在以下三种解释方法(其中只有一种是正确的)。 1、地球自转变慢。 2、地轴做圆锥运动,牛顿解释岁差的方法如下图所示;

3、地壳在“固体潮汐”作用下,与内部顺时针差速(中国人解释岁差的方法下右图)。


第一条显而易见的被排除。如果是地球自转变慢引起的岁差现象,按时间算来每天都要慢3.35秒之多, 那么地球早已停止了自转。

第二条牛顿对岁差的解释方法,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出,牛顿对岁差现象的解释,其中存在几点显而易见的矛盾。地球运动,无非是引力与斥力作用下的惯性运动。“岁差”就是引力与惯性及地球层圈构造相结合的必然现象。用地轴做圆锥运动解释“岁差现象”存在几处致命弱点;

1)地轴有数轴性质即“绝对值相等,符号相反”,南北半球不能共用一个“岁差常数”,事实却共用一个。地轴中心点的数值是零!那么它表示是恒星年?还是回归年?牛顿的解释把“恒星年”与“回归年”混绕在一起。难以解释地球在20′24″的时间里公转36475KM 的距离问题。

2)用“陀螺”进动解释岁差现象,是风马牛不相及。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月亮围绕地球公转是地球受的都是“径向力”,而陀螺旋转受的是“轴向力”。地球、陀螺同样旋转但它们的受力方向却相差90°。地球的自转与“陀螺仪”相似,陀螺仪有定向性质,已广泛的应用在航天领域。陀螺的“进动”是受地面的摩擦之故。

3)26000年的岁差周期,即不是地球公转周期,也不是月球公转周期,难道“引力”还有延时作用? 用“陀螺”比喻解释岁差是风马牛不相及。陀螺受的是“轴向”单端摩擦力,故而必然“进动”。而地球所受的力(日、月)是“径向”力,与陀螺的受力方向相差90°,两者岂能再一起相提并论?

4)希腊的天文学家 喜帕恰斯 与中国的天文学家 虞喜 所测得的“岁差常数”为何相差一倍之多?其原因是所处的纬度不同。希腊是高纬度国家而虞喜所处的地理维度要比喜帕恰斯所处的地理纬度低的多,说明地球不但存在“差异旋转”而且还存在“较差自转”。喜帕恰斯与虞喜的“岁差常数”之差就是因为他们所处的地理纬度不同地球有“较差自转”而造成的。现代公布的“岁差常数”也取的是平均值。纬度越高“岁差常数”越小,纬度越低“岁差常数”越大。

5)牛顿对岁差的解释是地轴做圆锥运动,地轴中心“原点”不存在运动,那么“恒星年”与“回归年”在中心原点重合,如何解释地球在20分24秒岁差时间地球公转36720KM的距离?显然矛盾重重。根据现有观测数据,采用数字与几何图形的手段,有必要对“岁差”做重新解释!

就牛顿解释岁差而言,存在有5条矛盾,其中的任意一条都足以说明牛顿把岁差现象解释错了。不破不立,破就是为了立!

在重新解释岁差前,我们首先了解地球构造。地球是层球结构,主要由地壳、地幔、外核、内核等几部分组成。地壳是包裹着整个地球内部的薄壳。质量只占全球的0.2%。大陆地壳与海底地壳有明显的差别。洋壳极薄,厚度2~11 千米(包括海水),平均约7 千米,密度3~3.3克/厘米3,主要由玄武岩和辉长岩组成,上面有极薄的深海沉积物覆盖。与此相反,陆壳则较厚,约15~80 千米,平均35千米,密度2.7~2.8 克/厘米3,由火成岩、变质岩和沉积岩组成。地壳占地球总质量的比例最少,受潮汐作用影响最大,是自转速度最慢的一层,自转一周需24小时。 地幔是地球最厚的一个层面,占了地球质量的68%左右,它的密度由外至内逐渐增大,外部密度为3 克/ 厘米3,内部密度为5.4 克/ 厘米3。这一层面从地壳下一直延伸到2900 千米外,由各种不同的矿物质组成,其中以橄榄石、辉石和长石居多。地幔这一层占地球总质量一半以上,能较好的保持惯性,但因地壳的拖拽作用也在极缓慢的减速。根据“岁差常数”计算地幔这一层的自转一周约需23小时59分56秒649毫秒。 外核,地球外核的物质基本都以等离子状态存在,它的自转速度受日月的引力影响较大。外核是离子、电子的混合体,它的旋转就是电子、离子围绕地轴旋转,如同螺旋管的电子在螺旋管线圈移动,磁是电子移动产生的,从而导致了地球磁场的存在。它的自转速度介于地幔与内核之间。 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见图4.3)。内地核应为刚性很高的,在极高压(3.3 × 1011~3.6 × 1011 帕)下结晶的固体铁镍合金组成。地核质量占地球全部质量的33%。离子态的外核有效的保护了内核的自转惯性因此这一层自转速度最快,根据宋晓东公布的内核比地壳自转速度快的报道经过计算地球内核的自转一周的时间是23小时59分55秒。 地球的每一层的质量、材质、温度、体积、受天体引力、形态等不同所以其角速度都有差异。

《参考消息》1996年7月24日第7版有一则报道: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震学家宋晓东博士和保尔•理查兹博士一起,首次利用地震波测量了地球固态铁质内核,发现它的旋转速度比地球本身旋转速度快,内核跟地球朝同一方向旋转,内核赤道每年比位于赤道的地壳多旋转19.31公里,内核在地球完成相对转动一周需要大约400年。这一发现一经公布,立即在全世界引起了轰动。科学家们称这一发现为令人震惊的重大发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因为在此之前,人们普遍认为地核转速最慢。

   跟踪地震波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宋晓东博士是在1994年于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的,之后在纽约州帕力塞的拉蒙杜赫地球观察站工作,是一位杰出的地震学家。他和同事保尔•理查兹博士一起首次利用从五十多次地震现场和1967年到1995年期间重大核试验现场发出的地震波测到的数据,观察地球内核,其方法就像医生利用超声波观察孕妇肚子里活动的胎儿一样。其结果发现地球固态内核在高速自转。在发生大地震和爆炸时,地震波就像池塘中的涟漪一样,向外辐射,科学学们借助于传感器就可以接收来自地下微弱的震动,从而测出它们的路径和速度。以过多年的潜心研究,地震学家跟踪地震波,终于有了这一惊人的突破,标志着一个全新领域的开端。 现在,科学家们人为地球的固态内核是一个巨大的晶体球,是由紧密排列的铁原子构成。地核的轴大约与地球的轴倾斜10度,当发生地震时,穿过地球的地震波的最快路线是由晶体结构决定的。通过多年来跟踪这条路线两头到达地球表面的点的变化,宋晓东博士和理查兹博士发现了地核相对于地壳在旋转。他们估计内核自由旋转的速度每年约为0.4~1.8度,一周为360度,每过约4000年重叠一次。在过去一个世纪里,内核与外壳位移了约90度。这对于地质运动来说是一个如同光速一样巨大的速度,比大陆漂移速度快十万倍。而哈佛大学的研究小组组长亚当•德兹文斯基博士发现内核的旋转速度每年可达3度,约100年重叠一次。 宋晓东的博士论文是研究近南极洲的南大西洋的地震反射波是如何穿过地球的,这种反射波可在阿拉斯加州的地震台观测到,从而揭示了内核构造的线索。他通过研究自80年代以来的地震资料(这些资料在他做博士论文时就已获得),再与90年代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对比,发现90年代穿过内核震波的时间比80年代明显地快,很明显内核在相对于地表旋转。他们还对其他资料作了对比,包括前苏联几十年前在其北边的北极圈内的一个岛下进行的大型核爆炸时,在南极洲获得的震波数据,都得出了同样的结论。理查兹博士兴奋地说:“当我开始得出这些结果时,我都不相信,这太令人激动了。”这一发现会有助于更进一步了解热量是如何在地球中流动了,地球内部多年来是如何演变的,磁场是如何形成的,又是如何发生周期性方向转变的。正是由于这种热量的运动才使得地球表面的地壳层产生运动,形成山脉和海洋,大陆分离,引起地震。 内核快速自转的原因 科学家们认为:地球内核的旋转很可能是由于内核与地球熔态外核流体所产生的巨大磁场的互相作用而引起的。这些磁场所产生的力距使得内核旋转较快,这与电动机中的旋转磁场引起电枢旋转的原理相同。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小组发表在《自然》期刊的论文指出:外核的低粘度、低摩擦力使得内核易于旋转。理查兹博士说:“这就像一台巨大的电动机,产生了巨大的电流。这又转过来在地球周围产生磁场。” 四十五亿年前,在地球形成时,由于铁很重,大部分铁和重金属沉入到地球内部,最终形成了地球内核与外核。外核是熔铁,再向深处,尽管温度高达7000~8500华氏度(即约3870~4700℃),但由于巨大的压力和密度,使内核铁成为固体。这一固体内核占地球体积还不到1%。地球的内核是一个炽热的固态铁质晶体球,直径为2413.5公里,比月球略小。由于地球内核深藏在地球内部,因而对其研究十分困难。正是由于近十年在地震测量和计算机模拟方面所取得的进展,才使科学家们开始逐步发现地球内核的一些秘密。在地球质量不变,体积不变,各圈层特质间不发生角动量交换和忽略外力的条件下,根据角动量守恒定律,一个均速自转的均匀地球演化为一个圈层差异旋转的分层地球,可分为地壳、地幔、液体外核和固体内核,它们旋转速度的理想比值为;0.6:0.7:1.06:3.27,即在重力分异过程中使地球各圈层呈现有序差异旋转状态。 地质先驱李四光很早就注意到了涡旋星系旋转内快外慢这一共同特征。安德森也指出过含有对流流体的旋转星体呈现出差动旋转和旋涡形对流这一宇宙普遍现象。他们为地球内核快速旋转出示了第一批可经观测到的类似现象。这正是科学家们研究的出发点。 这项发现也提出了很多问题,诸如:内核的旋转速度是否发生变化?内核旋转是否会对地球表面的引力场强度产生明显的变化?科学家们说需要进行许多其他的研究,不仅要探索与其它科学领域的关系,还要进一步证实与精确计算内核旋转速度。哥伦比亚大学的理查兹博士说:“这仅是个开端,已经发表了数百篇很好的论文,现在应该依靠理论进行艰巨的观察了。”

根据以上几点矛盾,就足以说明牛顿对岁差现象的解释是一个严重失误。这样一来只剩下唯一的第三条,只有用地壳在“固体潮汐”的作用下,与内部作“顺时针差速”旋转,这才是唯一正确解释“岁差现象”的方法(见下图)。 图1;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360°表示是一个“恒星年”。 图2;地球围绕太阳公转359°59′9″740毫角秒表示是一个“回归年”,地球少公转了50角秒260毫角秒。与恒星年形成了一个夹角∠BOA=50角秒260毫角秒。 图3;在“固体潮汐”的作用下,“地壳”每年与内部顺时针差速(少转)50角秒260毫角秒导致“岁差现象”发生。


看图2所示;设;地球不自转,那么地球公转到A点就是一个回归年。过A点画直线CA平行于OB,∠BOA=∠OAC(内错角相等),E点就应落在CA直线上(图2)。但事实E点却落在OA直线上(图3),其原因就是因地壳在“固体潮汐”的作用下,地壳比内部少转了50角秒260毫角秒,导致回归年比恒星年提前20分24秒。 任何自然现象都有一定规律性,都存在数学模型及计算方法,只是比较复杂我们还没攻破而已。牛顿对“岁差”解释上的错误,是天文学与地理学科的脱节所致,分科过细导致了我们真正认识自然规律的能力,堵塞了我们对地震预报工作的深入研究。使我们的地震预报研究工作步入歧途,迷失方向,因而进展缓慢。利用“岁差常数”计算预报地震,是地震预报数字化的唯一方法。 根据以上事实,岁差是“地球差异旋转”所致。地壳在与内部差速一周后,因地球公转轨道的椭圆,地球的倾斜自转,地壳的经维度与内部的经维度显然不会重合,积累的误差导致地壳的南北半球在内部上南北易位。沉积岩、火成岩的感应剩磁场来回反向证明了这一点。我们把地壳与内部在差异旋转过程中导致的地壳南北半球易位命名为“壳幔弦动”。 日本地质学家“松山基范”利用沉积岩、火成岩的感应剩磁场来回反向的现象就结论是“地球磁场逆转”显然有盲人摸象之嫌。 同时“岁差现象”也是地球大气候的循环周期。只有把“岁差现象”研究明白,才能正确的理解全球变暖的真正原因。

地球科学是一门大科学,又是相关各门科学的基础,。上朔几千年,行程几万里,它渗透其它自然科学各个领域。地球科学教材完全是由外文囫囵吞枣翻译过来的,是否正确?没有人甄别。分科过细,导致人们丧失真正认识自然规律的能力。地球对于人类来讲无疑是一个庞然大物,这样一来“盲人摸象”的结论层出不穷。科学本身就是宗教的一个分支,仍然没有彻底脱离宗教意识形态的影响。比如对岁差的解释,牛顿让地轴在太空绕黄极做圆锥运动,于是后人便用风马牛不相及的“陀螺进动”来完善其理论,又在牛顿错误错误解释岁差理论的基础上又发展了所谓“章动”的理论,皮之不存,毛之焉附? “壳幔弦动”。不仅解决了大陆漂移的动力问题,还解决了所谓的“地球磁场逆转”问题、气候变暖问题、两极有热带遗迹问题、赤道有冰川遗迹问题、生物进化与灭绝问题、沧海桑田变迁问题等等。“壳幔弦动”的提出是地学历史的又一次革命。 对于书本上的东西不可不信,不可全信,关键自己要有清醒的头脑。

参考文献;

[1]:[法]拉普拉斯.宇宙体系论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78

[2]:柴东浩陈廷愚.新地球观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3]:柴东浩,地球科学的100个基本问题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

[4]:王金甲,美国《自然科学研究》(中文版)2006年4月总第四期用哲学的观点天地结合探讨大陆动力

[5]:谢学枢 王金甲 大陆漂移的真正动力 科学学报

[6]:杨学祥等 地球差异旋转动力学 吉林大学出版社

[7]:王金甲等用实验的方法破译地球磁场逆转之谜《中国当代思想宝库》中国文联出版社

[8]:王镇 韦闵峰 王金甲 万有引力-地球磁场逆转的原因 科学学报 2005年第四期

[9]:王镇 王金甲等 地壳弦动才是大陆漂移的真正动力 中国科技发展经典文库 中国档案出版社2006卷

[10]:[德]韦格纳 海陆的起源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11

[11]:许靖华 大灭绝 三联书店 1997.1

[12]:刘本培 蔡运龙 地球科学导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4

[13]:王金甲 地球的多种基本运动 中国地球物理313页 中国大地出版社 2008.10

[14]:王金甲 壳幔弦动与大陆漂移——地球存在的另外两种运动 中国地球物理395页 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007.10

[15]:伍光和 王乃昂 胡双熙 田连恕 张建明 自然地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版)

[16]:W. H.芒 克 G.J.F.麦克唐纳 地球自转 科学出版社

王金甲--王金甲 (留言) 2010年10月6日 (三) 09:38 (UTC)[回复]

—以上未签名的留言由王金甲对话|贡献)于2010年10月6日 (三) 00:55 (UTC)加入。[回复]

牛顿解释错误的岁差为什么还能在世界高校贻误人家子弟?

[编辑]

Media:Example.ogg牛顿解释错误的岁差为什么还能在世界高校贻误人家子弟?

“岁差”的发现其实是“地球差异旋转”的最早发现。牛顿对岁差的解释存在严重失误,导致原版本岁差同样存在失误!

1】不符合惯性原理

2】不符合引力关系。

3】与数学原理相悖。

4】牛顿解岁差,在地轴中心设一点“o”,地轴有数轴性质,绝对值相等符号相反,南北半球历法相互矛盾,与实际观测不服。地轴中点“岁差值”为零,无疑使地球失去公转运动。

岁乃年也,岁差就是年差,是恒星年与回归年之差。年乃是地球围绕太阳倾斜公转之故。解释岁差首先要考虑地球存在的公转运动,恒星年与回归年地球在20分24秒时间地球公转的距离。地轴在原地“o”点做圆锥运动无疑使地球失去公转运动,牛顿解释岁差的方法与地球公转运动无关,也就是与岁差无关!其实是一起严重的错误。迷信使其错误延续300多年。 --王金甲 (留言) 2010年10月7日 (四) 01:51 (UTC)[回复]

喜帕恰斯对岁差的描述

[编辑]

喜帕恰斯发现分点的位置,相对于在天球上固定不动的恒星,沿着黄道每年向西移动。通常,每年的移动量是50.260角秒即每约71.6年移动1° 。这个过程虽然缓慢但会逐年累加起来,完整的岁差圈要经历25786年(称为柏拉图年),节气点(回归年)在黄道上退行一周360°。

从喜帕恰斯对岁差的描述来看,分明是“节气点”(回归年)在地球公转轨道上退行。由于牛顿受“地心说”影响他不可能考虑地球有公转运动,所以只能用地轴绕黄极圆锥运动节食岁差。分明是牛顿没有读懂喜帕恰斯对岁差的描述!由于对大师的迷信与崇拜以致牛顿对岁差的错误解释如同“皇帝新衣”贻误我们学子300多年!!! --王金甲 (留言) 2010年10月7日 (四) 03:04 (UTC)[回复]

牛顿解释的岁差严重失误;

[编辑]

牛顿解释的岁差严重失误;

1】不符合惯性原理。

2】不符合引力关系。

3】与数学原理相悖。

4】牛顿解岁差,在地轴中心设一点“o”,地轴有数轴性质,绝对值相等符号相反,南北半球历法相互矛盾,与实际观测不服。地轴中点“岁差值”为零,无疑使地球失去公转运动。

是“地球差异旋转”引起的岁差。地轴绕黄极运动并不存在。牛顿解释的岁差,阻挠了地震预报数字化道路。世界各地不同的“岁差值”其实是一幅“地壳板块应力图”,根据地壳板块应力图的数值,结合动物及地球的物化指标的变化等数字化预报地震。 我们知道,“恒星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360°,而回归年比恒星年少约20分24秒(1223.85秒),那就是说;回归年的点,在地球的公转轨道上并不固定,地球围绕太阳公转<360°(是360°—50.260角秒)所以我们站在地球上观测天象就是“节气点”每年移动约50.260角秒,所形成的圆,其实是地球公转轨道。在25786年的漫长时间里“节气点”(回归年)移动一周(360°),并不是什么地轴绕黄极运动。所谓的北极星变换纯属以讹传讹,无稽之谈。 岁差的周期是地球大气候的周期。我们知道地球的公转轨道是一个椭圆轨道。“节气点”在地球公转轨道上的移动也就是节气点在变换与台太阳的距离。地球的大陆南北半球分布并不均匀,大部分大陆分布在北半球。九百多年前“冬至日”是12月21日(近日点),在过约12000年冬至日就是远日点。远、近日点的周期变化就是地球的大气候周期。

虽然“地心说”已成为历史,但地学教材的内容并没有得到修改,一直沿用至今。 地学教材中存在四大“伪科学”——岁差与章动,冰期与地球磁场逆转,还在高校贻误人家子弟,笔者认为,地学教材内容的修改刻不容缓。 望有翻译英文能力者广为宣传。

--王金甲 (留言) 2010年10月7日 (四) 09:24 (UTC)[回复]

外部链接已修改

[编辑]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岁差 (天文)中的1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报告软件缺陷) 2018年7月14日 (六) 22:52 (UTC)[回复]

建议改名:“岁差 (天文)”→“岁差”

[编辑]

岁差 (天文)” → “岁差”:没有其他名称与“岁差”相关的条目。-- tang891228 留⁠言 2018年7月20日 (五) 14:05 (UTC)[回复]

岁差

[编辑]

--Voproshatel留言2023年1月23日 (一) 11:44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