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公職追放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公職追放(日語:公職追放こうしょくついほう Kōshoku tsuihō),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投降後,駐日盟軍總司令部(GHQ)在盟軍佔領時期發出的剝奪公職政策,要求將戰犯軍國主義傾向者等從政府機構、企業、事業單位等的要職中驅逐“追放”)。隨着朝鮮戰爭的爆發以及國際形勢的變化,GHQ也逐漸修改、縮小清洗的範圍(“追放解除”),直至1952年徹底廢除「公職追放」令。

概述

[編輯]

1946年(昭和21年)1月4日,由GHQ簽發的《關於褫奪不適合從事公務者的公職的文件》(“公務従事に適しない者の公職からの除去に関する件”)中,將下列人物列入剝奪公職名單中:

基於上述文件,日本方面以敕令的形式,頒布了《關於禁止就職、退官、退職的敕令日語公職に関する就職禁止、退職等に関する勅令》(昭和21年勅令第109號),以指導具體的公職驅逐行動的執行。據此,日本方面將職場中的戰犯、協助戰爭者,以及大政翼贊會、大日本武德會護國同志會日語護国同志会相關人員進行清洗。至當年2月底,被剝奪公職者已達1067人,包括5名時任閣僚和高級官吏、貴族院、眾議院議員[1]。次年發布了《關於禁止公職就職、退職等敕令日語公職に関する就職禁止、退職等に関する勅令》(昭和22年勅令第1號),將公職的範圍擴大至戰前以及戰爭期間的主要企業和軍需企業的幹部。受此影響,至1948年5月為止,超過二十萬人被從公職中驅逐清洗[2]

為了確保公職剝奪的實行,政府對被剝奪了公職的相關人員的動向進行監視。

1947年3月,有關部門設立了「公職資格訴願審查委員會」(“公職資格訴願審査委員会”),以處理公職被剝奪者的相關異議以及申訴。1948年3月該委員會曾被短暫廢止,相關職能由內閣代替,1949年2月委員會又重新恢復運作。

影響

[編輯]

日本戰前及戰時的政經各界重要人物大多因禁制命令而被迫引退,大量職位由中間階層取而代之,使得日本當時的政經各界普遍年輕化。但是在保守派的重要人物紛紛遭到急遽清洗後,工會等左派以及共產主義同情者隨之在學校以及大眾傳媒等領域擴大了自己的影響。

另一方面,公職剝奪對於官僚階層的清算相當不徹底。在法官等領域保守派人物依然把持着相當多的職位,其中曾利用《治安維持法》對進步思想進行鎮壓的法官們無一受到驅逐。而舊特別高等警察(「特高」)之中,更有不少搖身一變加入了戰後成立的公安警察的行列。此外,雖然大批政界人士遭到驅逐,如有八成眾議院議員被剝奪公職,但不少人通過推出世襲候選人或者秘書等代替自己改頭換面重返政治(公職追放令雖然規定,被剝奪公職者自其被指定之日起10年內,禁止其三等親內親族及其配偶擔任其職務;但民選公職不在此限制之列,因此可以利用這一點推出自己的親人作為候選人)。

隨着局勢的發展,勞工運動日益壯大(如二・一總罷工日語二・一ゼネスト等計劃)、中國共產黨取得了國共內戰的勝利、朝鮮戰爭爆發等,GHQ改變了占領政策,公職剝奪指定者的範圍逐漸改變成指向赤色分子,如日本共產黨黨員以及同情共黨者,此即所謂「赤色清洗」或「赤狩」。

1950年,隨着和約將近,GHQ解除了對部分政治家和舊軍人的禁制。1951年5月1日,作為占領政策調整的一環,駐日盟軍總司令李奇微將軍確認了日本政府對公職剝奪的緩和,以及解除禁制的權限。同年即有25萬人解除了禁制。1952年,隨着《舊金山和約》的簽訂,同時頒行《關於公職的〈關於禁止就職、退官、退職的敕令〉的廢止的相關法律》(公職に関する就職禁止、退職等に関する勅令等の廃止に関する法律,1952年法律第94號),公職剝奪正式廢止。此前隨着對岡田啟介宇垣一成重光葵等原內閣成員的禁制解除,在94號文件頒布時依然處於被剝奪公職狀態者只剩下岸信介等約5500人而已。

部分受剝奪公職者

[編輯]

政界

[編輯]

財經界

[編輯]

教育界

[編輯]
  • 大河內正敏 - 貴族院議員、理化學研究所第三代所長。1945年作為甲級戰犯而被收監。1946年被剝奪公職,1951年8月6日禁制解除。
  • 板澤武雄 - 歷史學者,專注於日本近代史以及日荷貿易史。原東京帝國大學教授、法政大學教授。1948年1月被剝奪公職。1952年在法政大學任教授。
  • 小野清一郎 - 東京大學法學部教授,專注於刑法方面。1946年被剝奪公職,1951年禁制解除。
  • 紀平正美 - 學習院教授。因為曾在國民精神文化研究所任職而被剝奪公職,未及解除禁制即於1949年逝世。
  • 木村秀政 - 東京大學教授,專注於航空力學。因為在戰時參與開發軍用飛機而被剝奪公職。日本大學教授(後に名譽教授)。
  • 杉靖三郎 - 1928年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醫學部,在橋田邦彥的指導下專注於電生理學方面的研究。因其贊同發展「日本的科學」而於1941年擔任國民精神文化研究所文化部主任。1947年3月被剝奪公職。1951年8月禁制解除。1946-1951年 間任醫學書院總編輯,1952-1969年於東京教育大學任教授。在戰後,活躍於性教育以及大眾醫學知識等領域。
  • 西田直二郎 - 歷史學家,以倡導「文化史學」「文化史觀」而為人所知。其政治主張和思想相當保守,在滝川事件後就任新聞部長,對當時新聞部內高漲的自由主義傾向進行回擊。在戰時於國民精神文化研究所任所員,以鼓勵國民戰爭意志,也因為這一段經歷而在戰後被剝奪公職。
  • 西谷啓治 - 哲學家、宗教哲學研究者,屬於所謂京都學派。被剝奪公職,曾獲頒京都大學文學部名譽教授、文化功勞者等榮譽。
  • 平泉澄 - 理事學家、東京帝國大學教授,皇國史觀的權威人物。其門生被稱為平泉學派。1948年被剝奪公職,1952年禁制解除。
  • 松前重義 - 東海大學創始人。戰時為大政翼贊會總務部長,後任遞信省工務局長。1946年被剝奪公職,1950年禁制解除。
  • 宮川米次 - 醫學家、病理學家、細菌學家,醫學博士,東京大學名譽教授。曾任東京帝國大學傳染病研究所所長。被剝奪公職,後解除。
  • 八木秀次 - 電氣工程學家、八木天線共同開發者。戰時任內閣技術院總裁。1946年任大阪帝國大學總長,不久即被剝奪公職。禁制期間任日本業餘無線聯盟會長,還兼任國有鐵道審議會委員、日本學術會議會員、科學技術行政協議會委員、電氣通信省日語電気通信省運營審議會委員、日本工業標準調查會委員、外資委員會委員。1951年禁制解除,同年入選為日本學士院會員[4]
  • 山田孝雄 - 日本國語學者、神宮皇學館大學學長。1946年被剝奪公職,1951年禁制解除。

傳媒界

[編輯]
  • 伊豆富人 - 九州日日新聞社社長、眾議院議員。
  • 加藤謙一 - 講談社《少年倶樂部》總編輯。加藤為了預防被列入公職剝奪名單,而主動從講壇社辭職。1947年創立學童社(名義上由其妻經營),發行《漫畫少年》。1948年1月被正式剝奪公職[5]。加藤培育了手塚治虫等作者。
  • 菊池寬 - 作家、大映社長。參與了內閣情報部的活動,倡導「文藝槍後運動」。1948年逝世,至死都未獲解除禁制。
  • 正力松太郎 - 讀賣新聞社長。1945年作為甲級戰犯嫌疑人而被捕,收監於巢鴨監獄。後決定不予起訴,1947年獲釋,其後被剝奪公職。1951年禁制解除。
  • 徳富蘇峰 - 記者、思想家。1945年被列入為甲級戰犯嫌疑人。其後被剝奪公職。1952年禁制解除。
  • 前田久吉 - 《大阪新聞日語大阪新聞》社長、《產經新聞》創刊者。戰時致力於鼓舞戰爭士氣。1946年被剝奪公職,1950年10月禁制解除。
  • 松本重治 - 記者、財團法人「國際文化會館」專務理事、美國學會會長。1947年被剝奪公職。

其他

[編輯]
  • 岩本徹三 - 日本海軍飛行員,有「最強零戰駕駛員」之稱。被剝奪公職後移居北海道務農。1952年禁制解除後,在益田大和紡織會社任職。
  • 圓谷英二 - 電影導演特效導演。因為其戰時拍攝了用於軍人教育用的「教材電影」以及宣傳戰爭的「戰爭電影」、特攝片,而於1947年被剝奪公職,並離開東寶。1952年禁制解除後返回東寶。
  • 原田大六 - 考古學家。復員後回老家福岡縣前原町(今絲島市)的中學裡擔任代用教員日語代用教員。但因為曾在中國大陸當憲兵而被剝奪公職。其後一直作為民間考古學者。
  • 安岡正篤 - 思想家、大東亞省顧問。1952年禁制解除。
  • 山岡莊八 - 作家。因為有戰時從軍經歷而被剝奪公職。1950年禁制解除。

注釋

[編輯]
  1. ^ 日本通史,P612
  2. ^ 擁抱戰敗,P51
  3. ^ 吉田茂とその時代,P297
  4. ^ 八木秀次
  5. ^ 加藤丈夫,2002年 p.12

參考文獻

[編輯]
  • 馮瑋. 日本通史. 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 2012年4月. ISBN 978-7-5520-0016-0. 
  • 約翰 W 道爾. 胡博 , 編. 拥抱战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 三聯書店. 2008. ISBN 978-7-108-02974-4. 
  • 岡崎久彥. 吉田茂とその時代. PHP文庫版. 
  • 沢井実. 八木秀次. 吉川弘文館. 2013. ISBN 978-4-642-05268-9. 
  • 加藤丈夫. 「漫画少年」物語 編集者加藤謙一伝. 都市出版. 2002. ISBN 4-901783-04-1. 

關聯項目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