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呂光洋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呂光洋
出生1945年3月(79歲)
日治臺灣臺中州豐原郡(今臺中市豐原區
國籍 中華民國
教育程度博士
母校美國密西西比州立大學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臺灣省立臺中第一高級中學
知名於發現及鑑定諸羅樹蛙橙腹樹蛙翡翠樹蛙等多個新物種
科學生涯
研究領域生態學演化生物學兩棲動物爬行動物
機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
博士生賴俊祥林思民
其他著名學生陳世煌陳賜隆

呂光洋(1945年3月),臺灣生物學者,臺中市豐原區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名譽教授,美國密西西比州立大學博士,研究專長為生態學演化生物學,尤其以兩棲爬行動物的研究著稱,發現及鑑定了翡翠樹蛙等多種臺灣兩棲爬蟲類的新物種。[1][2][3]

臺灣特有種呂氏攀蜥Diploderma luei)的種小名用以紀念呂光洋對臺灣生物研究的貢獻,這也是臺灣研究人員的姓氏首次出現在兩棲爬行動物的學名上。[1][2][4]

生平

[編輯]

1945年出生於豐原鎮臺中一中畢業後,1967年考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物學系,喜歡至野外採集、觀察動植物。大學畢業後前往美國留學,在密西西比州立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期間曾研究毒物對生態系中生物的影響。[5]

1977年,取得生態學與演化學博士學位,並返臺任教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物學系,直到2010年退休。[4]在其學術生涯中,主持並執行了諸多研究計畫,對太魯閣國家公園武陵農場陽明山國家公園大武山自然保留區等多個臺灣陸域生態系做了不少調查與研究,相關成果及科普著作豐碩,也曾參與高中生物教材的編輯。[6][7]其學生不少成為臺灣生物學界的專家,例如:專精於山椒魚研究的賴俊祥[8]

曾任臺灣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諮詢委員、[9]臺北市立動物園顧問、[9]臺灣野生物管理保育協會理事長,[1]台灣兩棲爬蟲動物協會創始人暨永久榮譽理事長、[10]台灣兩棲類動物保育協會名譽理事長。[11]

貢獻

[編輯]
  • 首創臺灣野生動物資料庫以及臺灣系統研究野生動物的制度。[1][2][12]
  • 發現及鑑定出臺灣生物的新物種:[1][2]

兩棲類

[編輯]

爬蟲類

[編輯]

紀念

[編輯]

呂光洋在兩棲爬行動物的研究成果豐碩,獲得相關學者敬重,1998年太田英利、陳賜隆、向高世等學者發表新物種呂氏攀蜥Diploderma luei)時,以呂光洋使用的姓氏轉寫「Lue」作為種小名 luei,意為「呂的」,彰顯其在臺灣生物研究上的貢獻,這也是臺灣研究人員的姓氏首次出現在兩棲爬行動物的學名上。[1][2][4]

著作

[編輯]

書籍

[編輯]
  • 呂光洋、陳世煌合著,張正雄攝影,《臺灣的兩棲類》,1982。
  • 呂光洋,《漫談常見的鳥獸》,1983。
  • 呂光洋,《青蛙和蟾除》,1983。
  • 呂光洋、呂紹瑜、莊國碩等,《太魯閣國家公園動物生態景觀資源之調查》,臺北縣新店市:內政部營建署國家公園組,1983。
  • 呂光洋,《國民旅遊叢書:臺灣之生態簡介》,臺北市:交通部觀光局,1984。
  • 呂光洋,《鳥的世界》,臺北市:幼獅出版社,1985。
  • 呂光洋、杜銘章、陳世煌、呂紹瑜等,《南仁山區水域之湖沼學和兩棲爬蟲動物之調查》,1985。
  • 呂光洋,《青蛙和蟾蜍》,臺北市:圖文出版社,1986。
  • 呂光洋等,《臺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劃》,臺北:自然生態保育協會,1986。
  • 呂光洋、滕春台、葉冠群,《臺灣長鬃山羊之生態研究》,臺北市:行政院農委會,1986。
  • 黃郁文、呂光洋,《台灣長鬃山羊生態學上之初步探討》,臺北市:行政院農委會,1987。
  • 呂光洋、陳世煌、陳玉松、陳賜隆,《臺灣爬蟲類動物-蜥蜴類》,臺灣省政府教育廳,1987。
  • 呂光洋、陳世煌、葉冠群,《兩棲、爬蟲類簡介》,屏東縣:內政部營建署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1987。
  • 王鑫、楊遠波、陳擎霞、石磊、王穎、呂光洋、李玲玲、趙榮台,《大武山自然資源之初步調查》,臺北市:行政院農業發展委員會,1987。
  • 呂光洋、汪靜明,《武陵農場河域之原產種魚類生態之初步研究》,臺北市:農委會,1987。
  • 呂光洋等,《陽明山國家公園兩棲和爬蟲之生態調查》,臺北市:師範大學生物系,1987。
  • 呂光洋,《關山區哺乳類調查及長鬃山羊棲息環境之評估》,南投縣水里鄉: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1988。
  • 呂光洋、游登良,《獸-太魯閣國家公園野生哺乳動物資源》,花蓮縣:內政部營建署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1989。
  • 呂光洋,《太魯閣國家公園華南鼬鼠之生態調查》,花蓮縣:內政部營建署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1989。
  • 呂光洋、林政彥、曹潔如、張巍薩、花炳榮,《太魯閣國家公園合歡山生態展示中心之規劃》,花蓮縣:內政部營建署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1989。
  • 呂光洋、陳世煌、陳賜隆,《臺灣爬蟲類動-陸棲蛇類》,臺灣省政府教育廳,1989。
  • 呂光洋,《玉山國家公園關山區哺乳類調查及解說規劃》,南投縣: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1989。
  • 呂光洋、林政彥、莊國碩,《臺灣區野生動物資料庫(一)兩棲類》,臺北市:行政院農業委員會,1990。
  • 呂光洋、賴俊樣,《臺灣的兩棲類動物》,臺灣省政府教育廳,1990。
  • 呂光洋,《臺灣兩棲爬蟲動物》,臺北市:行政院農業委員會,1990。
  • 呂光洋等,《陽明山國家公園翠翠谷沼澤生態系之研究調查》,臺北市:內政部營建署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1990。
  • 呂光洋,《太魯閣國家公園文山、天祥地區台灣長鬃山羊棲息環境之調查》,花蓮縣:內政部營建署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1990。
  • 呂光洋、張巍薩、花炳榮,《玉里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之動物相調查》, 南投縣:台灣省農林廳林務局,1990。
  • 呂光洋、黃紹毅,《臺灣長鬃山羊排遺分解之研究》,臺北市:行政院農委會,1991。
  • 呂光洋、楊平世、王穎、王嘉雄等,《國有林-保育類野生動物及珍貴稀有植物圖鑑》,臺灣省農林廳林務局,1992。
  • 呂光洋,《台灣區共棲蛙種間棲息區隔之探討》,臺北市:行政院國科會科資中心,1994。
  • 呂光洋、羅柳墀,《蠑螈和山椒魚》,臺北市:圖文出版社,1996。
  • 呂光洋等合編,《臺灣野生動物資源調查:兩棲類動物資源調查手冊》,臺北市:行政院農委會,1996。
  • 呂光洋、陳世煌、葉冠群,《兩棲爬蟲類簡介(墾丁國家公園解說教育叢書之七)》,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1998。
  • 呂光洋,《台灣地區有尾類動物及草蜥類之族群變異及親緣關係之研究》,臺北市:行政院國科會科資中心,1998。
  • 呂光洋、杜銘章、向高世,《臺灣兩棲爬行動物圖鑑》,大自然出版社、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1999。
  • 呂光洋、黃生、杜銘章,《大武山自然保留區動物資源調查研究:太麻里溪》,臺東縣: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臺東林管處,2001。
  • 呂光洋、李文傑,《台東利嘉林道動物相調查與橙腹樹蛙生殖生態學之硏究》,臺北市: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2002。
  • 呂光洋、周文豪、陳添喜、林華慶、李玲玲、方引平、林曜松、徐堉峰,《臺灣野生物遺傳多樣性與保育遺傳研究計畫. 第5年/全程5年》,臺北市: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2005。
  • 呂光洋,《呂氏攀蜥分布及棲地利用調查期末報告》,宜蘭縣羅東鎮: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羅東林區管理處,2007。
  • 呂光洋,《呂氏攀蜥分布與棲地利用之研究》,宜蘭縣羅東鎮: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羅東林區管理處,2009。
  • 呂光洋、李玲玲、林良恭、姜博仁、陳美汀等,《臺灣地區保育類野生動物圖鑑》,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2010。
  • 呂光洋、呂勝由、徐堉峰、董景生等,《蘭嶼步道漫遊》,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2012。

錄音

[編輯]
  • 呂光洋,《欣賞大自然之美:如何用「心及感官」》,1993。(卡式帶)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1.5 呂光洋.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校友中心. [2022-03-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01). 
  2. ^ 2.0 2.1 2.2 2.3 2.4 呂光洋.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秘書室公共事務中心. [2022-03-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01). 
  3. ^ 名譽教授.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專業學院. [2022-03-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01). 
  4. ^ 4.0 4.1 4.2 台灣兩棲爬蟲動物協會第二屆會員大會暨呂光洋教授榮退研討會. 環境資訊中心. 2010-07-30 [2022-03-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01). 
  5. ^ 王嬿婷. 第十一屆傑出校友-呂光洋(台灣野生物管理保育協會理事長).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秘書室公共事務中心. 2011-06-05 [2022-03-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02). 
  6. ^ 呂光洋等. 施河 , 編. 《普通高級中學生物教師手冊》. 臺南市: 南一出版社. 2009. ISBN 9789574434299. 
  7. ^ 呂光洋等. 施河 , 編. 《普通高級中學基礎生物》. 臺南市: 南一出版社. 2009. ISBN 9789574433308. 
  8. ^ 山椒魚翹楚墜谷亡 友悼:與山椒魚長眠山林. 蘋果新聞網. 2016-06-28 [2022-03-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02). 
  9. ^ 9.0 9.1 看見台灣生物多樣性 呂光洋談偶然、必然和生命的演化. 國立中正大學 National Chung Cheng University. 2019-11-20 [2022-03-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01). 
  10. ^ 台灣兩棲爬蟲動物協會. Facebook. [2022-03-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01). 
  11. ^ 專家顧問團. 台灣兩棲類動物保育協會. [2022-03-01]. 
  12. ^ 林春富. 〈揭開臺灣兩棲爬蟲的多樣性—我心目中的呂光洋老師〉. 《自然保育季刊》. 2010, (71): 11-13 [2022-03-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01). 
  13. ^ Kuang-Yang Lue; June-Shiang Lai, Szu-Lung Chen. A new species of Rhacophorus (Anura: Rhacophoridae) from Taiwan. Herpetologica. 1994-7, 50 (1): 303–308 [2016-06-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05). 
  14. ^ Lue, Kuang-Yang; Lai, June-Shiang; Chen, Yue-Shung. A New Rhacophorus (Anura: Rhacophoridae) from Taiwan. Journal of Herpetology. 1995-01-01, 29 (3): 338–345 [2016-06-28]. doi:10.2307/156498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05). 
  15. ^ 周文豪. 翡翠樹蛙:台灣叢林中活生生的綠色珍寶.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2019-03-01 [2022-03-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01). 
  16. ^ 呂光洋. 〈一種臺灣新發現的蛙類-巴氏小雨蛙〉. 《師大生物學報》. 1982. 
  17. ^ 17.0 17.1 Lai, June-Shiang; Lue, Kuang-Yang. TWO NEW HYNOBIUS (CAUDATA: HYNOBIIDAE) SALAMANDERS FROM TAIWAN. Herpetologica: 63–80. [2016-06-28]. doi:10.1655/06-065.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18). 
  18. ^ 台灣蜥蜴介紹:台灣蜓蜥. 自然與人文數位博物館.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2022-03-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02). 
  19. ^ 19.0 19.1 Kuang-Yang Lue, Si-Min Lin. Two New Cryptic Species of Takydromus (Squamata: Lacertidae) from Taiwan. Herpetologica. 2008, 64 (3): 379–395 [2021-08-08]. doi:10.1655/07-03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02).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