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復活 (小說)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復活
美版第一版 (1900)
(Dodd, Mead and Company)
原名Воскресение, Voskreseniye
作者列夫·托爾斯泰
類型政治小說
語言俄羅斯語
發行資訊
出版機構Niva
出版時間1899
出版地點 俄羅斯
系列作品
前作安娜·卡列尼娜

復活》(俄語:Воскресение)是帝俄文學家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晚年的代表作品,最後一部小說,於1899年出版。

《復活》是他長期進行思想和藝術探索的總結,這一時期,作者的世界觀已經發生了激變,拋棄了上層地主貴族階層的傳統觀念,用農民的眼光重新審查各種社會現象

起初,這篇小說被刊載在周刊《Niva英語Niva_(magazine)》。托爾斯泰希望籍這本書暴露出被制度化的教會中的偽善,並且指出人所編寫的法律是不公義的,相應地,他強調「上帝刻在每人心上的律法」——自然法,托爾斯泰曾研究康德的義務哲學與理性宗教,它們對托爾斯泰的影響都在《復活》裡得到了表現。

故事情節

[編輯]

俄國貴族聶赫留朵夫在年輕時和他姑媽家的女僕卡秋莎有了感情,但後來他占有了卡秋莎並遺棄了她,導致卡秋莎懷了身孕,被趕出去,並流落成妓女。多年過去了,作為陪審員的聶赫留朵夫卻在法庭上看到了卡秋莎,此時的卡秋莎被人誣告成了殺人犯。此書描述聶赫留朵夫嘗試幫卡秋莎脫離痛苦的經過,並注重描寫他內心和道德的掙扎。

卡秋莎被誣陷謀殺,並誤判被放逐到西伯利亞。聶赫留朵夫到監牢裡探望她,也遇到其他犯人,並聽到了他們的經歷和故事,聶赫留朵夫慢慢察覺到在自己迷人、繁華的貴族生活外,世界是充滿壓逼、痛苦和野蠻的行徑,以前他是視若無睹的。漸漸地他知道的,看見的也越來越多,他看見人無緣無故被銬進枷鎖、被打、被囚禁在地牢。這一切片段猶如一格一格的底片在他眼前曝光,例如其中有一個小孩在一個傾瀉的廁所旁的糞池裡睡覺,因為地板上已經沒有其他空餘的地方,而這個小孩亦[何時?]麻木地向旁邊一個男囚犯的腿上尋求愛和溫暖。最後,此書的描寫達到了一種詭異、可怕而夢幻的程度。

人物

[編輯]
早期英語版插圖
  • 聶赫留朵夫(德米特里·伊萬諾維奇·聶赫留朵夫)
  • 卡秋莎(卡特琳娜·米哈伊洛芙娜·瑪斯洛娃)

大眾及評論家接受程度[1]

[編輯]

在出版之前,許多讀者已經熱烈地期待着這本書。當一位評論家知道封筆了25年的托爾斯泰將會再出版一部長篇而非短篇時,他這樣地說:「哦上帝,希望將會有更多更多書出版」。事實上,這本書的銷售量比《戰爭與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更好,然而它在現今西方的知名度卻比不上托爾斯泰之前的作品,原因可能是該書本身藝術上的不足、對某些社會現象的如實而深刻的揭露以及許多有爭議的觀點與態度,例如它反對官辦教會,支持基督教無政府主義等(原創研究)。

有作家評論說《復活》中的人物比較平面化,相比較而言,托爾斯泰之前的作品更加注重對細節的描寫。托爾斯泰本人希望賦予這部作品更多深層次的內涵,而非僅僅追求審美上的價值。

弗拉基米爾·伊里奇·列寧在分析托爾斯泰的創作時指出:托爾斯泰拋棄了「貴族階層的一切傳統觀念,在自己晚期的作品裡,對現代國家制度、教會制度、社會制度作了激烈的批判,而這些制度所賴以建立的基礎,就是群眾的被奴役和貧困,就是農民和一般小業主的破產,就是從上到下充滿整個現代生活的暴力和偽善。」

起初此書在出版時被刪減,直到1936年,完整準確的小說才正式出版。許多出版商出版了他們自己的版本,因為他們以為,托爾斯泰如之前的許多作品一樣放棄了版權,不過他保留了所有版權,並把版權使用費都捐給了Dukhobors,這是一個希望轉移到加拿大俄國和平主義團體。

電影改編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Ernest J. Simmons, Introduction to Tolstoy's Writings, which is reproduced here. http://www.ourcivilisation.com/smartboard/shop/smmnsej/tolstoy/chap12.htm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2. ^ 再生緣. www.filmarchive.gov.hk. [2024-11-15] (中文(香港)). 
  3. ^ 3.0 3.1 3.2 岳清. 光影尋源:解構一九四八 - 一九六九 香港電影的繆斯. 香港: 樂清傳播. 2009: 8–10. ISBN 978-988-17785-2-9.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