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本廷克勳爵
中將 閣下 威廉·本廷克勳爵 GCB GCH PC | |
---|---|
印度總督 | |
任期 1833年—1835年3月20日 | |
君主 | 威廉四世 |
首相 | |
繼任 | 查爾斯·梅特卡夫爵士 代理總督 |
威廉堡總督 | |
任期 1828年7月4日—1833年 | |
君主 | 喬治四世 威廉四世 |
首相 | 威靈頓公爵 格雷伯爵 |
前任 | 威廉·巴特沃斯·貝利 代理總督 |
個人資料 | |
出生 | 1774年9月14日 英格蘭白金漢郡布爾斯特羅德 |
逝世 | 1839年6月17日 法國巴黎 |
國籍 | 英國 |
政黨 | 輝格黨 |
配偶 | Lady Mary Acheson (d. 1843) |
獲獎 | 巴思騎士大十字勳章 王室教皇黨勳章 |
軍事背景 | |
效忠 | 英國 |
服役 | 英國陸軍 |
服役時間 | 1791-1839 |
軍銜 | 中將 |
指揮 | 第11龍騎兵團 印度總司令 |
參戰 | 拿破崙戰爭 |
威廉·亨利·卡文迪許-本廷克勳爵 GCB GCH PC(英語:Lord William Henry Cavendish-Bentinck,1774年9月14日—1839年6月17日),簡稱威廉·本廷克勳爵,英國駐馬德拉斯(實際上即印度)總督(1828—1835)、英國樞密院顧問,陸軍中將軍銜。
生平
[編輯]本廷克是英國首相波特蘭公爵和多蘿西夫人的次子。[1]17歲時在冷溪衛隊當旗手,1794年晉升中校,1803年29歲時即出任馬德拉斯地方長官。1806年7月發生兵變,本廷克因有處理不當之責被召回國。拿破崙戰爭爆發後,他被派往西班牙指揮一個旅。此後,在西西里擔任英國駐軍司令。曾徵召1萬名西西里軍隊,與英軍共同參加反對拿破崙的戰爭。因曾企圖廢黜西西里的波旁國王,採取英國議會式的開明憲法,並計劃入侵意大利等不為英國政府所支持的舉措,1815年奉召回國,當選為下院議員。1827年任印度總督和孟加拉地方長官。他首先整理印度的財政,使每年約150萬英鎊的赤字變成同樣數字的結餘。然後,實行司法和行政改革,使印度人能夠得到更多的司法和行政職位,提高印度法官的薪金;以英語作為高等法院和高等學校的正式用語;給各學院以財政的支持,並使他們西方化。本廷克大膽廢除了寡婦同亡夫一道火化的習俗,並採取措施取締虐殺不需要的兒童、以人為犧牲獻祭、以宗教為名殺人搶劫、軍隊中的鞭刑等弊端。他於1835年3月離任。本廷克算得上是最有成就的總督之一。
家庭
[編輯]本廷克夫人瑪麗是阿瑟·艾奇遜,第一代高斯福德伯爵之女,1803年結婚。婚後沒有孩子。本廷克1839年6月17日死於法國,享年64歲。瑪麗死於1843年5月。[1]
參考
[編輯]公有領域出版物的文本: Chisholm, Hugh (編).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第11版).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11.
本條目包含來自- ^ 1.0 1.1 thepeerage.com. [2014-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0).
延伸閱讀
[編輯]- Great Gun of Agra: Randolf Cooper, The Anglo-Maratha Campaigns and the Contest for India. Cambridge,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p. 198.
- Harrington, Jack, Sir John Malcolm and the Creation of British India, Ch. 5.,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10, ISBN 978-0-230-10885-1
外部連結
[編輯]- Biography of Lord William Bentinck, with links to online catalogues, from Manuscripts and Special Collections, The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大不列顛國會 | ||
---|---|---|
前任: 詹姆斯·麥克弗森 威廉·史密斯 |
卡姆爾福德國會議員 1796–1796 |
繼任: 威廉·約瑟夫·丹尼森 約翰·安格斯坦 |
前任: 愛德華·本廷克勳爵 查爾斯·皮爾龐特 |
諾丁漢郡國會議員 1796–1800 |
繼任: 英國議會 |
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國會 | ||
前任: 英國議會 |
諾丁漢郡國會議員 1801–1803 |
繼任: 皮爾龐特勳爵 安東尼·哈多爾夫·伊爾 |
前任: 紐瓦克子爵 安東尼·哈多爾夫·伊爾 |
諾丁漢郡國會議員 1812–1814 |
繼任: 紐瓦克子爵 弗蘭克·索勒隆 |
前任: 紐瓦克子爵 弗蘭克·索勒隆 |
諾丁漢郡國會議員 1816–1826 |
繼任: 弗蘭克·索勒隆 約翰·拉姆利 |
前任: 約翰·沃波爾 約翰·本廷克勳爵 |
金斯林國會議員 1826–1828 |
繼任: 約翰·沃波爾 喬治·本廷克勳爵 |
前任: 詹姆斯·奧斯瓦爾德 科林·鄧洛普 |
格拉斯哥國會議員 1836–1839 |
繼任: 約翰·丹尼斯托恩 詹姆斯·奧斯瓦爾德 |
政府職務 | ||
前任: 威廉·巴特沃斯·貝利 (代理) |
印度總督 1828–1835 |
繼任: 查爾斯·梅特卡夫爵士 (代理) |
軍職 | ||
前任者: 希思菲爾德勳爵 |
第20龍騎兵團上校 1810–1813 |
繼任者: 斯特普爾頓·科頓爵士 |
前任者: 洛錫安侯爵 |
第11龍騎兵團上校 1813–1839 |
繼任者: 查爾斯·曼訥斯勳爵 |
前任: 愛德華·巴恩斯爵士 |
印度總司令 1833–1835 |
繼任: 詹姆斯·沃森爵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