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巴登號戰列艦

典範條目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歷史
德意志帝國
船名 巴登號
艦名出處 巴登大公國
建造方 但澤希肖船廠英語Schichau-Werke
鋪設龍骨 1913年12月20日
下水日期 1915年10月30日
入役日期 1917年3月14日
結局
  • 1919年6月21日擱淺於斯卡帕灣
  • 1921年8月16日作為靶艦擊沉
技術數據
船級 巴伐利亞級
排水量 32200噸
船長 180米
型寬 30米
吃水 9.4米
動力輸出 25742千瓦
動力來源 3 × 希肖蒸汽輪機,三軸
船速 21節(39公里每小時;24英里每小時)
續航力 5000海里以12節
乘員 1171人
武器裝備
  • 8 × 380毫米口徑炮
  • 16 × 150毫米口徑炮
  • 2 × 88毫米口徑炮
  • 5 × 60毫米口徑魚雷發射管
裝甲

巴登號戰列艦(德語:SMS Baden[a])是德意志帝國海軍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建造的一艘巴伐利亞級超無畏戰列艦。該艦於1915年10月下水,並於1917年3月服役,是用於戰爭最後完工的戰列艦。而它的兩艘姊妹艦——薩克森號符騰堡號在戰爭結束時尚未完全建成。該艦裝備有分布在四座雙聯裝炮塔中的八門380毫米口徑主炮,滿載排水量達32200噸,最高速度為21節(39公里每小時;24英里每小時)。巴登號連同其姊妹艦巴伐利亞號均是帝國海軍建造的最大及最強力的裝甲戰列艦。

在完成調試編入海軍序列後,巴登號取代腓特烈大帝號成為了公海艦隊的旗艦。它在短暫的生涯中僅參加過小規模行動;其唯一的主要出擊是在1918年4月,但最終沒有任何開火。隨着德國在1918年11月投降,巴登號與大多數公海艦隊的艦隻被英國皇家海軍扣押在斯卡帕灣。1919年6月21日,海軍少將路德維希·馮·羅伊特作為被扣押的艦隊指揮官,下令全數鑿沉艦隊。然而,港口內的英國水兵卻成功登上巴登號並將它拖上岸邊以防止下沉。艦體被重新浮起後進行了徹底檢查,並作為靶艦最終於1921年在皇家海軍進行大量的射擊測試後沉沒。

建造

[編輯]
巴伐利亞級艦隻的裝甲布局;數字表示每個區域的裝甲厚度(毫米)

巴登號是根據1912年通過的第四部及最後一部《德國海軍法》,[1]以「韋爾特代艦(Ersatz Wörth)」作為臨時代號而建造的。[2][b]工程於但澤希肖船廠英語Schichau-Werke展開,生產編號為913。艦隻是在1913年12月20日進行龍骨架設並於1915年10月30日下水[3]經過舾裝和試航後,艦隻於1917年3月14日正式服役。[4]它共花費了德意志帝國政府4900萬金馬克。巴登號之後的另外兩艘姊妹艦薩克森號符騰堡號則在一戰結束後仍未完工,並最終遭到廢棄,這也使得巴登號成為帝國海軍最後建成的戰列艦[2]

巴登號的水線長度為179.4米,全長為180米。它有30米的梁寬,吃水深度介乎於9.3米至9.4米之間。正常排水量為28530噸,而在全作戰負載時,最大排水量可達32200噸。[2]由於排水量比其前身國王級還多3000噸,巴登號也成為了帝國海軍所建造的最大型戰列艦。[5]巴登號由3套希肖蒸汽渦輪機驅動,額定功率為34521匹軸馬力(26000千瓦),並可達到55000匹軸馬力(41390千瓦)的最大功率。[6]艦隻的最高速度為21(39公里/小時),但亦曾達到過22.1節。[7]

巴登號裝備有八門380毫米口徑主炮,它們分布在四座Drh LC/1913型雙聯裝炮塔中:艦頭和艦尾各有兩個超射轉台。巴登號及其姊妹艦巴伐利亞號是首個配備這種口徑主炮的德國軍艦[8]此前的戰列艦均只有280毫米或308毫米口徑的主炮。[9]它的副炮系統英語Battleship secondary armament包括十六門150毫米口徑速射炮、六門88毫米口徑高射炮和五具600毫米口徑水下魚雷發射管——其中艦首一具,側舷各兩具。完成調試後,它共可搭載42名軍官和1129名士兵作為船員。[4]

服役歷史

[編輯]

在完成調試加入公海艦隊後,巴登號被用作艦隊指揮官、海軍中將弗朗茲·馮·希佩爾旗艦,並始終維持這一地位直至戰爭結束。[10]在1917年8月末,巴登號奉命搭載德意志皇帝威廉二世前往黑爾戈蘭島檢閱防禦工事,並在沿途由戰列巡洋艦德弗林格號英語SMS Derfflinger小巡洋艦埃姆登號卡爾斯魯厄號護航。檢閱結束後,巴登號又接載皇帝返回庫克斯港[11]艦隻曾撞上庫克斯港外圍的海床,但並未造成重大損傷。[12]

1918年4月出擊

[編輯]
航行中的巴登號

1917年底,公海艦隊的輕型水面部隊開始在英國挪威之間的北海航道進行運輸隊反護航突襲。[c]10月17日,布雷巡洋艦麗蠅號牛虻號攔截了其中一支運輸隊,擊沉12艘貨船中的9艘以及2艘負責護航的驅逐艦。12月12日,4艘德國驅逐艦又伏擊了第二支由5艘貨船和2艘驅逐艦組成的運輸隊。全部5艘貨船及1艘驅逐艦被擊沉。[13]這兩次突襲促使英國大艦隊指揮官、海軍上將戴維·貝蒂不得不將部分戰列艦從作戰艦隊中抽離,以保護運輸隊。[14]這也為德意志帝國海軍提供了一個機會,他們在整個戰爭中一直等待的機會:將數量占優的大艦隊部分分離,並對其實施孤立和殲滅。海軍中將希佩爾為此所規劃的行動是:第一偵察集群戰列巡洋艦將連同輕巡洋艦及驅逐艦,去攻擊其中一支大型運輸隊,而公海艦隊的其餘主力艦則在一旁待命,準備攻擊英國的無畏艦分艦隊。[15]

1918年4月23日5時正,德國艦隊駛離希里格德語Schillig錨地。希佩爾登上巴登號,下令將無線電傳輸保持在最低限度,以防止英國情報部門截獲。[15]6時10分,德國戰列巡洋艦已抵達卑爾根西南約67公里的位置,毛奇號卻脫落了其內部的一隻螺旋槳,並對動力裝置造成嚴重破壞。[16]船員的臨時修理生效,允許艦隻以4節的速度移動,但它還是要求進行拖曳。儘管受此挫折,希佩爾仍然繼續北上。午後14時,希佩爾的部隊已經穿越運輸航道數次,但都一無所獲。於是在14時10分,希佩爾下令掉頭南下。至18時37分,德國艦隊已經返回其基地周圍的防禦雷區。他們後來發現,運輸隊已經比德國策劃人員的預期提前一天出航。[15]

同年5月24日,巴登號再度駛往黑爾戈蘭島,任務時搭載艦隊總指揮官、海軍上將賴因哈德·舍爾,以及巴登大公弗里德里希二世對該島進行檢閱。本次航行僅有卡爾斯魯厄號加入護航。[12]

威廉港兵變

[編輯]

作為公海艦隊的旗艦,巴登參與了艦隊在停戰前的最後一次行動。該行動的設想是公海艦隊大部從威廉港基地出動尋找大艦隊主力決戰。為了使德國在停戰協議中取得更好的談判地位,海軍上將希佩爾和舍爾旨在不惜一切代價重創英國海軍。[17]因此在1918年10月29日,艦隊受命離開威廉港,並在玉石灣德語Jadebusen錨地集結,打算於次日清晨出發。然而從10月29日夜晚開始,圖林根號戰列艦船員發動叛變。[18]

10月30日清晨,位於圖林根號正後方的黑爾戈蘭號戰列艦也加入了兵變。在兩艘魚雷艇接近並威脅要開火後,這兩艘戰列艦自願投降,船員被帶上岸監禁。[19]而此時巴登號船員的情緒也被報告為「危險」。[20]叛亂隨後蔓延上岸;11月3日,大約20000名水手、碼頭工人和平民在基爾向有關部門抗議,要求釋放被判入獄的叛變者。[21]與此同時,在11月9日,社會黨人登上巴登號升起紅旗,並最終說服希佩爾和舍爾放棄計劃。[21][22]

斯卡帕灣自沉

[編輯]
巴登號在斯卡帕灣的打撈過程

巴登號最初沒有被列入移交的停戰條款內,但它其後還是用作取代馬肯森號戰列巡洋艦被扣押,因為後者尚未完工,無法出海。[10]結果,巴登號沒有跟上公海艦隊於11月21日啟程前往斯卡帕灣的步伐,[23]而是在1919年1月7日離開德國。[12]皇家海軍於1月9日登艦檢查,但許多技術器械,包括射擊設備,都已在艦隻離開德國前被拆除。[24]

在落實《凡爾賽條約》的談判過程中,艦隊一直被扣押。海軍少將路德維希·馮·羅伊特,作為被扣押德國艦隊的指揮官,從《泰晤士報》獲悉臨時停戰協定將於1919年6月21日中午到期,而這也是德國簽署和平條約的最後期限。羅伊特推斷英國方面將在談判到期而無法達成協議的情況下強行搶占德國軍艦。[d]為了防止這種情況,他決定第一時間鑿沉己方艦隻。6月21日上午,英國艦隊離開斯卡帕灣進行訓練演習;11時20分,羅伊特向全體德國軍艦下達了他的命令。[25]巴登號是最後一艘進入鑿沉程序的軍艦,駐港口的英國部隊在它沉入深水區前成功控制該艦並開至淺灘。它也因此成為了自沉事件中唯一沒有成功沉沒的主力艦[10]該艦於7月再次浮起,[4]然後被拖曳至因弗戈登的英國海軍基地。[24]

英國服役

[編輯]

在艦隻抵達因弗戈登後,皇家海軍的技術人員對巴登號進行了仔細的審查。海軍工程師檢驗船體,包括螺絲舭龍骨方向舵,以確定艦體外型的耐水性。該艦被發現大致與英國的復仇級戰列艦同樣高效。[26]艦上的裝甲防護系統也得到了廣泛的研究;英方審查組得出的結論是,該艦在日德蘭海戰中借鑑的經驗並沒有遭到改動。[27]

主炮塔及彈藥庫也是嚴格審查的對象。其中進行的一個試驗是測試彈藥庫的補彈速度有多快,其結果是12分鐘。[28][e]槍炮實驗室卓越號英語HMS Excellent (shore establishment)則對主炮進行了裝載測試,結果表明主炮在完成發射後只需23秒即可重新裝填完畢,比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快了13秒。[24]審查組還對艦隻的水密艙室和水下防護系統特別感興趣,他們密切關注於泵送及抗沉設備。[29]指揮官W·M·菲普斯·霍恩比(W M Phipps Hornby)曾於審查期間在巴登號艦內生活了數周,他在1969年寄給海軍歷史學家阿瑟·馬德英語Arthur Marder的信中寫到,經過他「深思熟慮後——儘管我知道同期肯定也有人在做這樣的考量,我認為作為一個戰爭機器,巴登號的能力比起皇家海軍的任何類似艦隻都要明顯優秀」。[30]

巴登號作為靶艦被擊沉的畫面

在審查結束後,巴登號被確定可以作為一艘靶艦使用。它受命參加了1921年1月的首輪射擊測試。卓越號的炮手發射了在日德蘭海戰後新引入的穿甲彈。這一輪的測試是用來確定炸藥雷管內的最有效爆破比;因為在日德蘭使用的炮彈在打擊重型裝甲時會傾向於將其破碎而不是穿透。淺水重炮艦驚駭號英語HMS Terror (I03)停泊在巴登號約500碼(460米)開外,並以380毫米口徑炮近距離施射。巴登號移除了從右舷至左舷的煤炭及裝甲,以模擬炮彈從俯角打擊裝甲的效果。[31]最靠前的炮塔在此時已被移除。驚駭號共向該艦發射了17發各種類型的炮彈。皇家海軍在經過這些測試後斷定,新的炮彈已具備充分穿透重型裝甲的能力,並且比用於日德蘭海戰的先前版本要高效得多。[32]在測試之後,巨浪使得巴登號於淺水區下沉,直至三個月後才再次浮起,並在船塢進行維修,以準備參加1921年8月進行的第二輪測試。[33]

第二輪測試被安排在1921年8月16日進行。淺水重炮艦厄瑞玻斯號英語HMS Erebus (I02)向巴登號發射了15發混合類型的炮彈。這一次,炮彈針對巴登號重型裝甲的表現不佳;其中一枚穿甲彈引爆失敗,另外兩枚半穿甲彈則出現破碎效果。六枚航空炸彈也在艦上引爆,儘管它們是被預先安置在艦上並通過遙控引爆。總體而言,炮彈的表現未能達到人們的預期。[33]而在緊隨其後的第二輪射擊中,巴登號被擊沉。艦體沉沒在赫德深水區英語Hurd’s Deep約180米的深度之下。[10]

巴登號試驗的最重要發現是,180毫米厚的中型裝甲對於大口徑炮彈完全無效。結果,皇家海軍採用了由美國海軍首創的「全有或全無英語All or nothing (armor)」式裝甲。[34]全有或全無的裝甲理論包括對艦體的要害部位施以極重型裝甲保護,而艦體的其餘部分則完全摒棄裝甲。[35]該體系被裝備在英國戰後的首個戰列艦船級——納爾遜級之中。[34]

註解

[編輯]
  1. ^ SMS表示「Seiner Majestät Schiff」, 即「陛下之艦」。
  2. ^ 巴登號是被訂購用於取代原有戰列艦沃爾特號Ersatz為德文「代替」之意。見:Gröner,第28頁.
  3. ^ 英國承諾每月向挪威供應23萬噸煤炭。見:Massie,第747頁.
  4. ^ 在此時,停戰協議已被延長至6月23日,儘管馮·羅伊特是否意識到這一點仍存在一些爭議。海軍上將悉尼·弗里曼特英語Sydney Fremantle表示已於20日傍晚知會羅伊特,雖然羅伊特宣稱他並不清楚事態的發展。對於弗里特曼的說法,見Bennett,第307頁。對於羅伊特的聲明,見Herwig,第256頁。
  5. ^ 在彈藥發射時,彈藥庫會被安裝在水線以下,以防止災難性爆炸。見Goodall,第18–19頁.

參考資料

[編輯]
引用
  1. ^ Herwig,第81頁.
  2. ^ 2.0 2.1 2.2 Gröner,第28頁.
  3. ^ Goodall,第13頁.
  4. ^ 4.0 4.1 4.2 Gröner,第30頁.
  5. ^ Hore,第69–70頁.
  6. ^ Staff (Battleships),第40, 42頁.
  7. ^ Staff (Battleships),第40頁.
  8. ^ Hore,第70頁.
  9. ^ Hore,第67–69頁.
  10. ^ 10.0 10.1 10.2 10.3 Schleihauf,第81頁.
  11. ^ Staff (Battleships),第43頁.
  12. ^ 12.0 12.1 12.2 Staff (Battleships),第44頁.
  13. ^ Massie,第747頁.
  14. ^ Massie,第747–748頁.
  15. ^ 15.0 15.1 15.2 Massie,第748頁.
  16. ^ Staff (Battlecruisers),第17頁.
  17. ^ Tarrant,第280–281頁.
  18. ^ Tarrant,第281–282頁.
  19. ^ New York Times Co.,第440頁.
  20. ^ Tarrant,第281頁.
  21. ^ 21.0 21.1 Schwartz,第48頁.
  22. ^ Butler,第212頁.
  23. ^ Herwig,第254頁.
  24. ^ 24.0 24.1 24.2 Schleihauf,第82頁.
  25. ^ Herwig,第256頁.
  26. ^ Goodall,第15頁.
  27. ^ Goodall,第16–17頁.
  28. ^ Goodall,第18–19頁.
  29. ^ Goodall,第23–24頁.
  30. ^ Marder,第311頁.
  31. ^ Schleihauf,第83頁.
  32. ^ Schleihauf,第84頁.
  33. ^ 33.0 33.1 Schleihauf,第87頁.
  34. ^ 34.0 34.1 Schleihauf,第90頁.
  35. ^ Brown,第19頁.
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