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地理
廣州位於中國南部,瀕臨南中國海、珠江三角洲北部,總面積7434.4平方公里。廣州地勢東北高、西南低,北部和東北部是森林集中的丘陵山區,海拔是500米以上的中低山地;西部荔灣區有廣州市區最大平原西關平原;中部是丘陵台地,台地主要散布在山地邊緣或平原上,丘陵的海拔不超過500米;南部為沖積平原,平原分布很廣、地勢低平、土地肥沃、水網稠密。西北部是流溪河和北江泥沙沖積而成的廣花平原。
廣州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光熱充足,降水豐富,年平均氣溫為21.4-21.9攝氏度,最冷的一月份氣溫仍達13.3攝氏度。平均降水量為1673-1909毫米,雨季長達6個月,夏秋季還有颱風帶來的大量水,平均相對濕度為77%。
海陸變遷
[編輯]古時的廣州地區,是一片淺海,海中的丘陵、台地和眾多的島嶼,一面受到海浪拍擊沖蝕,一面接受珠江攜帶來的泥沙,泥沙不斷淤積,逐漸演變成陸地。平原開始露出、發育,其後形成今天的珠江平原,成為珠江三角洲的一部分。這些陸地不是一下子連成一片的,它們之間還有寬闊的水道相隔,這些水道經過數千年的泥沙淤積及人為的圍墾、填埋,慢慢演變成珠江河網。
距今約六千年前,現時珠江以北的地區,大致由三個半島組成,以後逐漸淤積成為一個整體。珠江以南的地區,原是幾個海島,後因淤積逐漸連成一片,如以寶崗為中心的小島、以石榴崗為中心的小島、從鳳凰崗到七星崗一帶的島嶼等。在北面三個半島與南面多個島嶼之間還有不少小島,最著名的有海珠石、海印石、浮丘石。
在秦朝時,現時的中山四路已是江邊。漢朝時,珠江北岸位於現時的西湖路,南岸靠近現時的下渡路,河面寬約2000米。晉朝時,江邊已移至今天的惠福西路坡山前,河寬1700至1500米。唐朝時,北岸位於現時的惠福路以南,江面寬700至650米。清朝時,北岸在今十三行至新河浦一線,南岸移至今南華路,河寬縮至500米。現時珠江在市區段的河面寬僅180米,最窄處的西濠口僅120米。
有研究認為,廣州曾經歷多次海侵,最近一次距今約2500年前,海水直達越秀山下,在越秀山以南,除少數丘陵、台地外,全被海侵。其後經歷數百年,海水才逐漸退出。這就是孫吳大將步騭重建番禺城(即廣州城)時,登高望遠仍見「巨海浩蕩茫茫」的原因。
因為珠江在古時的河面比較寬闊,所以有「小海」之稱。現在廣州人還習慣把渡江叫「過海」,一些地名和建築物也帶上「海」字,如靖海路、鎮海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