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鐵之戰
開鐵之戰 | |||||||
---|---|---|---|---|---|---|---|
明清戰爭的一部分 | |||||||
| |||||||
參戰方 | |||||||
明軍 海西女真葉赫部 |
後金軍 喀爾喀蒙古弘吉剌部 喀爾喀蒙古扎魯特部 蒙古科爾沁部 | ||||||
指揮官與領導者 | |||||||
鄭之范 署開原兵備道事 馬林 † 開原總兵 李如楨 瀋陽總兵 賀世賢 援遼總兵 丁碧 † 鐵嶺參將 |
努爾哈赤 汗 代善 大貝勒 皇太極 四貝勒 | ||||||
兵力 | |||||||
明軍不詳 海西女真葉赫部2000人 |
後金軍4萬人 蒙古聯軍約1萬人 | ||||||
傷亡與損失 | |||||||
開原明軍大部被殲,投降20餘人;鐵嶺明軍全軍覆沒 | 不詳 |
開鐵之戰,是薩爾滸之戰後,後金乘勝擴大戰果,攻占明朝在東北重鎮開原、鐵嶺等地的戰役。兩城陷落後皆遭到了屠城,開原被屠十餘萬,鐵嶺被屠二萬。戰後,忠於明朝的海西女真葉赫部陷入了孤立無援的境地,一個月後即被後金攻滅並收編,後金完成了對女真各部的統一,因此力量更加壯大,明朝在東北的形勢進一步惡化。
戰前情況
[編輯]薩爾滸之戰後,未被後金消滅的兩路明軍馬林部和李如柏部分別退守開原和瀋陽,李如柏因之前避戰畏敵,又娶了後金首領努爾哈赤的侄女,以至產生了「奴酋女婿作鎮守,未知遼東落誰手」的民謠[1],遭到撤任聽勘處分,朝廷命其三弟李如楨代為領軍[2][3]。李如楨也是努爾哈赤的親戚,後金往攻開原、鐵嶺時均作壁上觀,為後金獲勝立下功勞。
開原就是宋金時期的黃龍府,元朝時設咸平府,後降為咸平縣,明朝時成為遼東軍事重鎮,地理位置極為重要,為全遼之樞紐,西接蒙古各部,北接後金世仇女真葉赫部,南為遼瀋之倚靠,一旦有失,遼陽、瀋陽、鐵嶺都會陷入危險的境地[4]。因此,後金對開原志在必得,在贏得薩爾滸之戰,取得戰場主動權後,即把開原作為首先攻取的目標。
戰爭經過
[編輯]開原之戰
[編輯]開原陷落
[編輯]萬曆四十七年六月初十(1619年7月20日),努爾哈赤親起四萬大軍,往攻開原[5]。走了三天後,大雨不絕,道路泥濘不堪,大軍難以開拔,遂下令原地駐紮。因為擔心明軍察覺,派出一百人佯攻瀋陽[6]。兩日後,斥候回報開原沒有下雨,道路可以行走,遂於六月十六日(7月26日)直抵開原城下[7]。
葉赫部得知後金軍大舉進攻的情報,派使者往開原報信,但開原兵備道鄭之范不信,還鞭打來使[8]。此前不久,備御羅萬言用高價購買了大量好馬往援開原,但是鄭之范素貪,竟不發給草料,一天就餓死了二百多匹馬[9]。將士們無可奈何,只好出城放牧,而後金軍正好來攻,明軍收不回來,以至無法組織有效抵抗[10]。鄭之范與總兵馬林各自為戰,鄭之范見勢頭不好,棄城逃跑,連官印都丟了[11];武將馬林則率部死戰,與部下參將高貞佐,游擊葛世鳳、任國忠,遼海衛指揮俞承胤、李為梁、歷中寬等皆壯烈殉國。葉赫部曾派出2000人援救開原,因為開原陷落太快,未能成功[12]。
開原屠城
[編輯]後金占領開原後,對這座人口眾多,歷史悠久的大城,進行了焚掠和屠殺,是明與後金(清)的戰爭中,第二次大規模的屠城。開原原本有十幾萬人居住,經過後金的血洗,竟只剩下1000多人[13]。後金將掠奪的財物用軍馬和所掠牲口一併馱走,三天都沒有馱完[14],離開時,還放了一把大火,將全城燒毀[15]。遼東巡撫周永春寫信給遼東經略楊鎬,準備派出數十輛牛馬大車,前去掩埋屍體,但是無人敢往[16]。
有四名被俘軍官和城外守堡官員戴一位投降了後金[17],但是後金並不信任這些沒有氣節的叛徒,戴一位後來被東江總兵毛文龍使用反間計除去[18]。
蒙金結盟
[編輯]開原原本在地理上阻隔着東蒙古各部與後金的聯繫,蒙古各部也在表面上臣服明朝。但後金占領開原後,努爾哈赤即在第一時間致書喀爾喀各部,發出結盟的誓約[19]。喀爾喀蒙古弘吉剌部的首領宰賽即率本部兵馬,會同扎魯特部及科爾沁部聯軍攻入慶雲堡[20],後又入鐵嶺與後金會師。
鐵嶺之戰
[編輯]鐵嶺陷落
[編輯]萬曆四十七年七月二十五日(1619年9月3日),後金軍開始攻打鐵嶺。明軍堅守英勇抵抗,從寅時血戰到辰時,但被後金內應開城,遂陷[21]。參將丁碧以下,將士殉國者頗多[22][23]。有千總盧孔時手執鐵棍,殺死數十名後金軍,力戰身亡[24]。鐵嶺被圍時,同時向瀋陽總兵李如楨和駐虎皮驛的總兵賀世賢求救,李如楨路近卻不去,賀世賢路遠卻急馳往救,遇到援助後金的東蒙古各部聯軍,大戰一場[25],因城陷而還。
鐵嶺屠城
[編輯]鐵嶺陷落前,遼東經略楊鎬覺得鐵嶺守不住,下令將城中百姓轉移到遼瀋等地,但城內以及從開原及各堡逃難而來的男女老幼,仍留有二萬餘人遭到後金軍的屠戮[26][27]。
蒙金內訌
[編輯]攻占鐵嶺後,蒙古聯軍首領宰賽與後金因為爭奪鐵嶺財物,發生了內訌[28]。後金軍起初受到一定損失,但努爾哈赤隨即與大貝勒代善等率軍反擊,蒙古聯軍大敗[29],被追擊至遼河,淹死者甚眾,宰賽等人被俘[30]。
戰爭影響
[編輯]開原、鐵嶺兩個戰略要地的陷落,使得明朝失去了與後金世仇葉赫部的聯繫,葉赫部孤立無援之下迅速被後金攻滅,後金完成了對女真各部的統一。鐵嶺之戰後,後金意外俘虜了喀爾喀蒙古的貝勒宰賽,並以此為要挾強迫喀爾喀與後金結盟。然而這一企圖沒有真正達成,全蒙古之主林丹汗亦指責喀爾喀五部首領粆花背叛明朝。粆花後悔,又轉投明朝。最終雙方兵戎相見,後金以武力征服了喀爾喀,開啟了吞併蒙古之漸,並使明朝聯蒙制滿的計劃失敗。
引用
[編輯]- ^ 《大明神宗實錄》卷582萬曆四十七年五月:「如柏曾納奴弟素兒哈赤女為妾,見生第三子,至今彼中有『奴酋女婿作鎮守,未知遼東落誰手』之謠。」
- ^ 《大明神宗實錄》卷581萬曆四十七年四月:「遼事既經多官議定,總兵官依議命李如楨往代,李如柏撤回侯勘。」
- ^ 《三朝遼事實錄》卷1:「廷議謂李如柏納奴侄女為妾生子,逗留獨全,不堪大將。遼撫周永春請李如楨代之。給事中李奇珍謂李氏跋扈,土人擁戴,恐為唐季藩鎮之漸。御史楊鶴請令在朝諸臣保如楨,而後可用。上竟遣如楨往,如柏候勘。」
- ^ 《三朝遼事實錄》卷1:「開原乃黃龍府舊地,東鄰奴酋,西接粆花、宰、煖諸酋巢穴,迤北則金、白二酋在焉。遼陽所恃以斷隔夷虜之路,聯路北關,互為聲援。開原失,而鐵嶺、遼、沈岌岌乎殆矣。」
- ^ 《清太祖武皇帝實錄》卷3:「六月初十日,帝將兵四萬取開原。」
- ^ 《滿文老檔》太祖第十冊天命四年五月至六月:「軍行三日,乃天雨河漲,汗曰:『將回兵耶?抑進兵耶?倘進兵則非其時,河水漲溢,道路泥濘,渡口皆不得涉,何以行之?』又曰:『欲留二日,以待水落地乾,又恐逃者,泄我軍機,為明知覺。此間,可由撫順路略往瀋陽。如此,明或以為我襲瀋陽也。』遂派兵百人,馳掠瀋陽地方,殺三十餘人,生擒二十餘人而還。」
- ^ 《滿文老檔》太祖第十冊天命四年五月至六月:「十六日晨,抵開原城。」
- ^ 《三朝遼事實錄》總略:「奴攻開原,北關先期密報,推官鄭之范不惟不信,且鞭笞之。」
- ^ 《三朝遼事實錄》卷1:「備御羅萬言高價易市馬東援,赴署開原兵備事推官鄭之范處領草豆,並無升束。馬食芻杆,一日而倒死二百四十九匹。」
- ^ 《三朝遼事實錄》卷1:「各軍衣物盡變,馬倒人逃,離城草茂之處,趁青餵養馬匹,賊至,猝不及收。」
- ^ 《三朝遼事實錄》卷1:「范被傷下城,乘馬帶五十餘人走出西門,同備御何懋官往南行,道、廳二印遺失。」
- ^ 《大明神宗實錄》卷584萬曆四十七年七月:「北關聞亦調有兵馬二千,行至開原五十里外,聞城不守,驚惶而回。」
- ^ 《三朝遼事實錄》卷1:「賊四下焚掠,士民男婦不下十萬餘口,生逃者僅約千餘人。」
- ^ 《滿文老檔》太祖第十冊天命四年五月至六月:「至城內俘獲之人口、財物、金、銀、牛、馬、驢、騾,命搜集於各立營處。搜集不多之牛錄,不分俘獲。駐三日,其俘虜財物,收之不盡,軍馬馱之不完,乃以所獲之驢騾馬匹馱運,以牛車裝載,仍有所餘。」
- ^ 《重譯滿文老檔》卷10天命四年五月至六月:「破壞了世代久遠生活的開原城。返回時,放火燒了房屋、衙門、樓、台。」
- ^ 《三朝遼事實錄》卷1:「遼撫馳書鎬,欲將牛車數十輛,載死屍於城外,分別男女埋之,無敢往者。」
- ^ 《清太祖高皇帝實錄》卷6天命四年正月至十一月:「秋七月壬午朔,明原任開原城千總王一屏、戴集賓、金玉和、白奇策等,守堡戴一位等,因覓妻子,率二十餘人降。上曰:『彼知天意佑我,又聞吾國愛養人民,故相繼來歸耳。』」
- ^ 《東江疏揭塘報節抄》卷3天啟四年正月二十四日塘報眉批:「營盤炊灶設,而柯汝棟、戴一位遂被誅死,奴在將軍掌股間矣。」
- ^ 《滿文老檔》太祖第十冊天命四年五月至六月:「開原既克,收兵還家。至清河嶺地方,遣孟格圖遺書五部喀爾喀蒙古曰:『曾聞先人有云……今吾將南征,爾喀爾喀蒙古貝勒等亦願往征耶?爾若征伐,爾蒙古兵與我軍,將於明邊相遇,如之奈何?倘有懷惡意者,貪財殺人,劫掠馬匹乘騎,又如之奈何?明國、朝鮮二國,語言雖異,然其衣飾風俗同也!我蒙古、諸申二國,語言各異,而衣飾風俗同也!我二國之兵於明邊內相遇後,若生殺人奪馬之事,豈非損我等之名聲?為此故,願與爾等立一誓言,可乎?俟爾回音。為此致書。』」
- ^ 《大明神宗實錄》卷584萬曆四十七年七月:「奴酋與西虜交通已非一日,向因北關與開原阻隔,未得長驅,今奴陷開原,虜聚慶雲,東西既合,猖獗益熾。」
- ^ 《明史紀事本末補遺》卷2《熊王功罪》:「建州數萬騎自三岔口攻鐵嶺衛,從寅及辰,下之。初,開原既克,鐵嶺驚潰,建州最工間諜,所在內應,而邊營偵備甚疏,望風膽落,開原一帶堅城,應時而破。」
- ^ 《三朝遼事實錄》卷1:「賊攻鐵嶺,參將丁碧開門迎敵,戰沒。游擊吳貢卿、喻成名、史鳳鳴、李克泰,備御何懋官,中軍張世祿,千總熊鑌、劉慎、王用中、李如橘、馬遇、施恩陣亡。」
- ^ 《遼左見聞錄》:「鐵嶺為明季極邊,重兵戍守。平遼伯李成梁父子威震一時。本朝兵至時,一城皆忠義也。至今掘土數寸,即有刀鏃、甲冑、骷髏諸物,處處皆然。」
- ^ 《三朝遼事實錄》卷1:「千總盧孔時手執鐵棍打死十數賊,被殺。」
- ^ 《三朝遼事實錄》卷1:「時李如楨設防瀋陽,距鐵嶺一百二十餘里。賀世賢在虎皮驛,距鐵嶺一百八十餘里。世賢同卜向續等領部兵二千往救,路遇奴所借西虜兵千餘,賢奮勇,頗有斬級。 」
- ^ 《三朝遼事實錄》卷1:「殺擄官生老幼男婦並開原及各屯避虜人口二萬餘。」
- ^ 《遼左見聞錄》:「鐵嶺西關,明神宗末屠戮甚慘,至今多鬼物。」
- ^ 《三朝遼事實錄》卷1:「 奴兵之在鐵嶺者,多宿酒未醒。宰賽與奴酋爭鐵嶺財物、人口,相仇殺。」
- ^ 《柵中日錄》:「奴兵未及批甲,多有折傷。奴酋與貴盈哥先突出,蒙軍敗沒。」
- ^ 《皇清開國方略》卷6:「諸貝勒大臣遂率兵奮擊,敗其兵,追至遼河,溺水死及陣斬者甚眾。擒齋賽及其二子色特希勒、克什克圖與扎嚕特部巴克、色本,科爾沁部台吉桑噶爾寨,齋賽妹婿岱噶爾及其部將十餘人兵五百餘人,系城樓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