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弗里德里希·阿道夫·特蘭德倫堡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弗里德里希·阿道夫·特蘭德倫堡
出生(1802-11-30)1802年11月30日
神聖羅馬帝國 神聖羅馬帝國呂貝克采邑主教區英語Prince-Bishopric of Lübeck奧伊廷
逝世1872年1月24日(1872歲—01—24)(69歲)
德意志帝國 德意志帝國普魯士王國勃蘭登堡省柏林
教育程度基爾大學
萊比錫大學
柏林洪堡大學 (哲學博士, 1826)
母校基爾大學萊比錫大學柏林大學
機構柏林大學
時代19世紀哲學
地區西方哲學
學派德國唯心主義
亞里斯多德主義
亞里斯多德主義 唯心主義[1]
主要領域
邏輯形上學
學術導師卡爾·萊昂哈德·萊因霍爾德[2]
奧古斯特·柏克英語August Boeckh[3]
弗里德里希·施萊爾馬赫[3]
格奧爾格·路德維希·科尼希德語Georg Ludwig König
博士學生倭鏗泡爾生
其他知名學生弗朗茲·布倫塔諾威廉·狄爾泰恩斯特·拉斯英語Ernst Laas
論文Platonis de ideis et numeris doctrina ex Aristotele illustrata (On Plato's Doctrine of Ideas and Numbers as Illustrated by Aristotle) (1826年)

弗里德里希·阿道夫·特蘭德倫堡(德語:Friedrich Adolf Trendelenburg 1802年11月30日—1872年1月24日)德國哲學家、語文學家,在1840年著作《邏輯調查》中(Logische Untersuchungen),特蘭德倫堡從亞里士多德哲學的角度對黑格爾的邏輯學展開了至關重要的批判。他的兒子是外科醫生弗里德里希·特倫德倫伯英語Friedrich Trendelenburg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Steven Rockefeller, John Dewey: Religious Faith and Democratic Humanism,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4, p. 78: "[Morris's] studies with Trendelenburg left him with the lasting conviction that philosophy must be grounded in scientific methods of truth, but Trendelenburg guided him away from British empiricism to an Aristotelian idealism."
  2. ^ Beiser 2013, p. 17.
  3. ^ 3.0 3.1 3.2 Beiser 2013, p. 20.
  4. ^ Edoardo Fugali, Toward the Rebirth of Aristotelian Psychology: Trendelenburg and Brentano (2008)
  5. ^ "Frege's Technical Concepts", in Frege Synthesized: Essays on the Philosophical and Foundational Work of G. Freg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L. Haaparanta英語Leila Haaparanta and J. Hintikka, Synthese Library, D. Reidel, 1986, pp. 253–295
  6. ^ Richard Purkarthofer, Traces of a Profound and Sober Thinker in Kierkegaard's Postscript. Kierkegaard Studies Yearbook, 2005, pp. 192–207
  7. ^ Joachim Wach, Die Typenlehre Trendelenburgs und ihr Einfluss auf Dilthey : eine philosophie- und geistesgeschichtliche Studie (1917)
  8. ^ Rudolf A. Makkreel, Dilthey: Philosopher of the Human Studie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5, p.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