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德國世界遺產列表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截止2018年7月德國世界遺產地點

德國世界遺產數較多的國家之一。截至2024年7月,共擁有52項世界遺產,包括文化遺產49項,自然遺產3項。德國擁有多項跨國遺產,其中1項與英國共有、1項與波蘭共有、1項與荷蘭丹麥共有、1項與烏克蘭斯洛伐克共有、1項為奧地利等6國共有、1項為日本等7國共有。遺產數量位列世界第5位。200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曾將德國城市德累斯頓易北河谷從世界文化遺產的名單上刪除。此外,德國還有17個項目被列入世界記憶計劃中。

德國於1976年8月23日加入世界遺產公約,從而可在次年申請本國的世界遺產項目。1978年在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召開的第二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亞琛大教堂成為德國的首項世界遺產(文化遺產)。1995年,德國擁有了第一項自然遺產——梅塞爾坑遺址。目前,德國尚未擁有雙重遺產。[1]

地圖

[編輯]
德國世界遺產列表在德國的位置
戈斯拉爾歷史城區和礦山
戈斯拉爾歷史城區和礦山
德國世界遺產列表
德國世界遺產列表
德國世界遺產列表
德國世界遺產列表
德國世界遺產列表
德國世界遺產列表
德國世界遺產列表
德國世界遺產列表
德國世界遺產列表
德國世界遺產列表
德國世界遺產列表
德國世界遺產列表
德國世界遺產列表
德國世界遺產列表
德國世界遺產列表
德國世界遺產列表
文化遺產 自然遺產 已除名遺產

包豪斯
施瓦本古人類藝術
史前木樁建築
原始山毛櫸林
ShUM法令英語Takkanot Shum約束的猶太社區

溫泉療養地

列表

[編輯]

在這個列表中,代表文化遺產,代表自然遺產,代表雙重遺產。表格背景顏色為 淡藍色 ,及國名後打「*」者,代表多國共同項目。

名稱 編號 評定準則 登錄年份 圖片 地點 簡介
亞琛主教座堂 3[2] (i)

(ii) (iv) (vi)

1978 A Gothic, castle-like building, located in a rural area and surrounded by several trees. 德國 亞琛

50°46′28″N 6°5′4″E / 50.77444°N 6.08444°E / 50.77444; 6.08444

亞琛主教座堂是由許多不同時期的基督教藝術建築組合而成的主教座堂。其最早及最中心的部分,建成於805年,為查理大帝的國王行宮,建築物31米高,直徑約為32米。此教堂在東羅馬帝國時期,成為拜占廷地中海地區之國王教堂寫照。特別是意大利拉韋納聖維塔教堂查理大帝的影響甚多。然而建築並非簡單的直接複製,而是各自擁有自己的建築風格。公元814年1月28日駕崩的查理大帝也被埋葬於此。[3]
施派爾主教座堂 168[4]

(ii)

1981 Looking toward the choir of a brick Romanesque cathedral. The twin bell towers, the transept crossing dome, and the roof are green copper. 德國 施派爾

49°19′0″N 8°26′35″E / 49.31667°N 8.44306°E / 49.31667; 8.44306

施派爾主教座堂位於德國萊茵蘭-普法爾茨州萊茵河畔的城市施派爾,是天主教施派爾教區主教座堂羅馬天主教會宗座聖殿,用紅色砂岩建造,是施派爾市的著名標誌。在法國的克呂尼隱修院損毀之後,施派爾主教座堂成為目前世界上存留最大的羅馬式教堂建築。[5]
維爾茨堡官邸,帶庭院花園和官邸廣場 169[6]

(i)

(iv)

1981 An ornate building on the left side of the picture. In the midground the center of the building projects out, with columns surrounding the main entrance. The right side of the picture is covered in gardens. 德國 維爾茨堡

49°47′34.008″N 9°56′20.004″E / 49.79278000°N 9.93889000°E / 49.79278000; 9.93889000

維爾茨堡行宮於 1720至1744年建成,1765至1780年在周圍修建了華麗的王宮花園。維爾茨堡官邸,是侯爵主教住處,這個官邸呈現了南德巴洛克風情,也是歐洲後期巴洛克具代表性的官邸建築。它與維也納美泉宮凡爾賽宮具有相同的藝術價值。[7]
希爾德斯海姆的聖瑪利亞主教座堂和聖米迦勒教堂 187[8]

(i)

(ii)

(iii)

1985 A romanesque stone cathedral, view of the north side. The green copper dome over the transept crossing is visible. 德國 希爾德斯海姆

52°9′10.008″N 9°56′38.004″E / 52.15278000°N 9.94389000°E / 52.15278000; 9.94389000

公元872年由主教阿爾特夫依德奠基,公元1010年到1022年由主教聖貝爾瓦德建造聖彌額爾教堂,並於1046年擴建為聖瑪利亞主教座堂。至今由貝爾瓦德所建的主教座堂村中,仍可看到「貝爾瓦德式」規劃的清晰村落結構。二戰時整個主教座堂全部損毀,直至1950年到1960年再重建,此中去掉巴洛克式的裝潢,以早期羅馬式為重建重點。聖米迦勒教堂建於1010至1020年間,遵循對稱設計,有兩個半圓拱後殿,這是古撒克遜的奧圖羅馬式建築。其內部裝飾的特色是木造的天花板與油漆泥灰粉刷、還有其著名的青銅門片與本華青桐柱、連同聖瑪利亞主教座堂的文物,都是神聖羅馬帝國羅馬式教堂建築典範中的瑰寶。[9]
維斯朝聖教堂 271[10]

(i)

(iii)

1983 Ornate church interior, looking toward the entrance. The interior is white, the doors flanked by two pairs of columns which stretch to the richly painted ceiling. Above the entrance is the church's pipe organ. 德國 施泰因加登

47°40′52.6″N 10°54′0.5″E / 47.681278°N 10.900139°E / 47.681278; 10.900139

維斯教堂,位於德國巴伐利亞州施泰因加登鎮維斯區,於1745年至1754年由約翰·巴普蒂斯特·齊默爾曼(1680年1月3日—1758年3月2日)和多米尼庫斯·齊默爾曼(1685年6月30日—1766年11月16日)兄弟設計建造,他們都是德國洛可可風格的畫家和建築師。維斯教堂採用了當時流行的洛可可設計,因相傳教堂內的救世主像曾落淚而成為聖地,是一座雄偉的朝聖教堂,其室內裝潢相當出色。[11]
漢薩同盟城市呂貝克 272[12]

(iv)

1987 A courtyard behind a large building with two cone-shaped summits holds flowers and trees on its sides. 德國 石勒蘇益格

53°52′0.012″N 10°41′30.012″E / 53.86667000°N 10.69167000°E / 53.86667000; 10.69167000

呂貝克位於德國北部波羅的海沿岸,是石勒蘇益格-荷爾施泰因州的第二大城市。歷史上曾是漢薩同盟城市之一,也是同盟的「首都」。是北歐第一個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城市。七座教堂從中世紀以來便佇立在城中,其中最古老的是建於13至14世紀的主教大教堂聖馬利亞教堂。以前,進入呂貝克只能通過四座城門,其中最有名的是荷爾斯登城門。整個老城至今仍保持着中世紀的風貌,城中到處是古老的建築和狹窄的小巷。[13]
奧古斯都堡與獵趣園 288[14] (ii)

(iv)

1984 A giant stretch of road leads to an open gate enclosing a large palace. 德國 布呂爾

50°49′30.1″N 6°54′35.2″E / 50.825028°N 6.909778°E / 50.825028; 6.909778

十八世紀興建的奧古斯都城堡是當時的科隆大主教選帝侯克雷門斯·奧古斯都的行宮。奧古斯都城堡與獵趣園中包括了奧古斯都堡、法爾肯拉斯特狩獵小屋、以及其間的鄉間小路與園林。這兩座建築都是18世紀德國早期洛可可風格的傑出作品。[15]
科隆主教座堂 292[16]

(i)

(ii)

(iv)

1996 A large, brightly lit cathedral sits in the middle of a skyline at night. 德國 科隆

50°56′28″N 6°57′26″E / 50.94111°N 6.95722°E / 50.94111; 6.95722

科隆主教座堂是位於德國科隆的一座天主教主教座堂,它是科隆市的標誌性建築物。157米高的鐘樓使得它成為德國第二、世界第三高的教堂,另外也是世界上第三大的哥特式教堂。它從1248年動工興建,工程時斷時續,至1880年才由德皇威廉一世宣告完工,耗時超過600年,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建築。藝術史專家認為它完美地結合了所有中世紀哥特式建築和裝飾元素。由於東方三王的遺骨被安放於此,此處也成為了重要的基督教徒朝聖地之一。其在遭受二戰轟炸後,經過修復成為了德國最受歡迎的地標性旅遊景點。[17]
特里爾的古羅馬古蹟、聖伯多祿主教座堂聖母教堂 367[18]

(i)

(iii)

(iv)

(vi)

1986 Ruins of brick bath house, only one wall and about a dozen arches are still visible 德國 特里爾

49°45′0″N 6°37′59″E / 49.75000°N 6.63306°E / 49.75000; 6.63306

  • 古羅馬時期擁有20,000個座位的競技場、皇帝浴場和君士坦丁大教堂,使得特里爾如同一座講述古羅馬歷史的露天博物館。羅馬橋芭芭拉浴場、古老的黑門都是羅馬古城的見證者。
  • 聖彼得主教座堂是羅馬天主教特里爾教區的主教座堂,長112.5,寬41米,位於德國特里爾,也是德國境內最老的主教座堂,長壽的建築經歷了十數世紀,揉合了不同世代的設計元素。
  • 聖母教堂與特里爾主教座堂相鄰,座落於特里爾市中心。與馬格德堡主教座堂同為德國最早之哥特式建築。1951年羅馬教宗將聖母教堂升為次級宗座聖殿[19]
羅馬帝國的邊界 430[20]

(ii)

(iii)

(iv)

1987 A very long wall separating two large plains. 蘇格蘭低地

英國北部、
德國南部

54°59′33.4″N 2°36′3.6″W / 54.992611°N 2.601000°W / 54.992611; -2.601000 48°51′2.98″N 11°46′17.16″E / 48.8508278°N 11.7714333°E / 48.8508278; 11.7714333

日耳曼長城是羅馬帝國上日耳曼行省雷蒂安行省內修建的一段邊境防禦工事,建築於83年到260年間。它把羅馬帝國和未被征服的日耳曼部落分隔開來,從萊茵河上的波恩延伸到多瑙河上的雷根斯堡。總長568公里,包括至少60座堡壘和900座瞭望塔。在250年左右後,邊牆被遺棄。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處於默默無聞的狀態,任憑風吹雨打。就如同許多古代遺址一樣,邊牆的許多部分都被當地的居民拿去做建材。後來,考古學家開始對邊牆進行了研究,發掘出了不少東西,大多都藏在薩爾堡附近的博物館裡。德國政府曾數次出資維護和修復邊牆。2005年,上日耳曼-雷蒂安邊牆和已登錄世界遺產名錄的哈德良長城合併成為一項世界遺產—羅馬帝國的邊境。[21]
洛爾施隱修院 515[22] (iii)

(iv)

1991 A stand-alone gatehouse surrounded by many trees. 德國 黑森州

49°39′13.284″N 8°34′6.888″E / 49.65369000°N 8.56858000°E / 49.65369000; 8.56858000

洛爾施隱修院何時修建以及修建時的目的,目前依然未知。但是由於其著名的卡洛琳式的雕塑和繪畫保存狀況依然良好,並且維持着卡洛林式建築風格,使得其成為德國前羅馬式建築中最重要的文物之一。[23]
波茨坦與柏林的宮殿與庭園 532[24]

(i)

(ii)

(iv)

1990 Single story pale yellow ornate palace stretching from the left foreground to the right background. 德國 柏林波茨坦

52°23′59″N 13°1′59″E / 52.39972°N 13.03306°E / 52.39972; 13.03306

波茨坦的文化景觀中有眾多湖泊和獨特的文化歷史建築,以及周邊的公園和約150座建造於18至20世紀的建築。1745年,腓特烈大帝下令修建無憂宮作為自己的夏宮,這就是波茨坦宮殿群的開端。因此,無憂宮是波茨坦和柏林宮殿及花園中的歷史中最悠久的建築。[25]
德紹-沃利茨園林王國 534[26]

(ii)

(iv)

2000 A small row boat navigates a wide river, while a forest stands in the background, hiding a large tower. 德國 薩克森-安哈爾特

51°50′33″N 12°25′14.988″E / 51.84250°N 12.42083000°E / 51.84250; 12.42083000

德紹-沃利茨園林王國由侯爵雷歐波三世 弗里德里希·弗朗茨·馮·安哈爾特-德紹興建。作為歐洲第一個將英倫景觀做成的園林,德紹-沃利茨園林王國將18世紀所流行的英倫景觀園林設計與建築和諧地結合為整體。 在易北河穆爾德河河畔的142平方公里土地上,坐落着100多個不同設計風格的公園、公園雕塑及眾多的小型建築宮殿等。王國內有路易西歐皇宮,莫奚高皇宮與喬治皇宮,及安阿特畫廊等古典主義風格的建築。[27]
奎德林堡的協同教堂、城堡和老城鎮 535[28] (iv) 1994 A town square with two visible buildings and a few tourists. 德國 哈爾茨縣

51°46′59.988″N 11°9′0″E / 51.78333000°N 11.15000°E / 51.78333000; 11.15000

老奎德林堡遍布着保存完好的1300多座木質結構的房屋建築,這在中世紀十分罕見。城中有著名的聖維佩爾蒂修道院教堂、聖尼古拉禮拜堂、聖殿山上的宮殿和聖塞爾瓦蒂烏斯修道院教堂等建築。瑪蒂爾達·鄧凱爾德公主在公元1070年至公園1120年間,在此處修建了奎德林堡女子修道院的專用教堂。亨利一世與其妻子林格罕的瑪蒂達死後均葬於此地。[29]
毛爾布龍修院群 546[30]

(ii)

(iv)

1993 Monastery courtyard with the gothic church on the left and monastery buildings on the right 德國 毛爾布龍

49°0′2.988″N 8°48′47.016″E / 49.00083000°N 8.81306000°E / 49.00083000; 8.81306000

毛爾布龍修道院原為熙篤會修道院,位於德國巴登-符騰堡州的毛爾布龍,靠近普福爾茨海姆。毛爾布龍的外圍,雷山西北方,為黑森林歐登森林的交界處。毛爾布龍修道院是阿爾卑斯山北面所存留保存最好的中世紀修道院群,是從羅馬式後歌德式建築的形式潮流與發展過程代表。

整個修道院群由封閉的城牆包圍,其中包括毛爾布龍市政廳,警局,餐廳,九到十年級的福音派大學預校(文理中學)與其他公家機關等。修道院裡有一個龐大而精細的用於管理水的系統。[31]

拉默爾斯貝格礦戈斯拉爾歷史城鎮上哈茲王室水利工程 623[32]

(i)

(ii)

(iii)

(iv)

1992 An aerial view showing several dammed lakes within a forested and urban landscape 德國 戈斯拉爾哈茨山

51°49′12″N 10°20′24″E / 51.82000°N 10.34000°E / 51.82000; 10.34000

  • 拉默爾斯貝格礦為一座接近德國戈斯拉爾的礦山,他的礦業相當著名。礦業從公元968年起開始經營,主要的礦產為等,戈斯拉爾城也因為礦產而建立起,當時的不倫瑞克公爵便對此地相當有興趣,並將部分地區長年占據。拉默爾斯貝格礦只是哈爾茨縣的礦山系統之一,拉墨爾斯貝格礦的區域因為戰事重要性而在1930年代積極構築。後來在經濟地位上漸漸失去地位,到1988年便不再運作。
  • 戈斯拉爾位於德國下薩克森州哈茨山區,古有「北方羅馬」之稱,現號稱「巫婆城」。
  • 上哈茲山的水利工程是德國的一處水利工程系統的總稱,位於德國中部上哈茲山。上哈茲山的水利工程大多修建於16世紀至19世紀期間,主要為了採礦而興建。上哈茲山的水利工程是世界規模最大和最重要的歷史上的礦業水利系統之一。

以上三處地點共同見證了早期工業史上下千年的採礦業發展。 [33]

班貝格城鎮 624[34]

(ii)(iv)

1993 A stone cathedral with two towers on the west façade and two towers flanking the choir, all four towers are topped with slender, pointed metal roofs. 德國 漢堡

49°53′30″N 10°53′20″E / 49.89167°N 10.88889°E / 49.89167; 10.88889

班貝格擁有上千年的歷史,曾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和主教的駐地。班貝格非常幸運地躲過了多場近在咫尺的戰爭的破壞,城市內有2千多座歷史遺蹟,其中包括具有各種歷史意義的紀念建築和有約千年歷史的老花園,使得班貝格以一個整體的城市建築藝術呈現在世人面前。班貝格最傑出的建築作品有附帶4個鐘樓的後期羅馬式和前期哥特式的主教座堂、建造在河中的老市政廳、以前的漁村「小威尼斯」、巴洛克宮殿伯廷格宮和文藝復興建築老皇家庭院。

班貝格的面貌要歸功於它的建造者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亨利二世在1007年將班貝格提升為主教和皇帝的駐地。作為他的權力中心,他希望班貝格能夠成為宗教和政治的中心,成為一座「新的羅馬城」,這使得班貝格開始了歷史上的第一次繁榮。班貝格的第二次振興是在巴洛克時代,當時的班貝格大主教邀請了一大批德國巴洛克時代的傑出建築師改建班貝格城。班貝格的城市建築群是罕見的,其中的大教堂、老皇家庭院、伯廷格宮、被雷格尼茨河環繞着的市政廳、住房群「小威尼斯」特別引人注目。班貝格城的歷史元素一直保存到今日,一千多座建築被列為保護文物。除了由山、島和花園組成的迷人的城市景觀外。迎接遊客的還有不計其數的節慶、文化亮點、當地美食和以啤酒為代表的典型法蘭克特產。班貝格城內現有9座傳統的釀酒廠,生產50多種不同種類的啤酒。聖艾德也是當地聞名的啤酒品牌。它以獨特的方式展現了一座在早期中世紀城市基礎上發展而成的中世紀歐洲城市。班貝格老城內保留了大量11世紀至18世紀的歷史建築,是中世紀教堂、巴洛克居民住房和宮殿的完美結合,生動地展現了整個歐洲建築藝術的發展歷史。班貝格的建築藝術影響了德國中部,一直到匈牙利,和巴洛克時代的波希米亞也有着緊密的聯繫。[35]

弗爾克林根鋼鐵廠 687[36]

(ii)

(iv)

1994 View from a train of numerous smoke stacks, tanks and pipes. 德國 弗爾克林根

49°14′39.984″N 6°50′59″E / 49.24444000°N 6.84972°E / 49.24444000; 6.84972

弗爾克林根鋼鐵廠是一座位於德國薩爾弗爾克林根、擁有超過百年歷史的煉鋼廠。1873年由尤利烏斯·布赫計劃興建,但未能完工。1881年卡爾·勒希林繼續建設,於1986年停產。在1994年成為第一個世界文化工業紀念物,其代表的是鋼鐵工業的黃金時期。特別的是,從生鐵原料到完成的各種狀態,在這裡都可以完全了解。直至今日,這座煉鋼廠仍是歐洲最重要的工業文化點,而且是歐洲工業文化路線的重要停泊點。此外,這裡還舉辦過無數文化活動,每年參觀人數超過20萬人。[37]
梅塞爾坑化石遺址 720[38]

(viii)

1995 An open quarry pit in the middle of rolling, shrub covered hills 德國 梅塞爾

49°55′0.012″N 8°45′14.004″E / 49.91667000°N 8.75389000°E / 49.91667000; 8.75389000

梅塞爾坑是全世界多樣性化石坑中出土化石最多的遺址之一,特別是,它展示了哺乳動物進化的早期階段,包括了保存得非常完好的哺乳動物化石。裡面最著名的發現是遠古馬類始祖馬的完整骨架,與保存在它們胃裡的東西和軟組織。這有助於向現代人研究並展示始祖馬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39]
魏瑪、德紹和貝爾瑙的包豪斯建築及其遺址 729[40] (ii)

(iv) (vi)

1996 A grayscale image of a modern looking building. 德國 魏瑪德紹貝爾瑙

50°58′29.172″N 11°19′46.164″E / 50.97477000°N 11.32949000°E / 50.97477000; 11.32949000 51°50′18.4″N 12°23′38.2″E / 51.838444°N 12.393944°E / 51.838444; 12.393944 52°42′24″N 13°32′39″E / 52.70667°N 13.54417°E / 52.70667; 13.54417

1919年成立於魏瑪包豪斯是二十世紀最著名的藝術學校,其對於建築學的藝術設計和架構以及教育體系有着深遠的影響。學校在1926年被沃爾特·格羅佩斯轉移到了德紹。而後在1932年又被路德維希·密斯·凡德羅轉移到了柏林,並讓包豪斯成為了私人學校。1933年在納粹主義的壓迫下,包豪斯宣布關閉。[41]
艾斯萊本維滕貝格馬丁·路德紀念建築群 783[42]

(iv)

(vi)

1996 A statue of a man holding a book stands in front of a white building. 德國 薩克森-安哈爾特

51°51′52.992″N 12°39′10.008″E / 51.86472000°N 12.65278000°E / 51.86472000; 12.65278000

位於薩克森-安哈爾特州、圖林根的這些紀念館均與宗教改革先驅、信義宗創始人馬丁·路德及其信徒米郎克孫的生活經歷息息相關。紀念館包括位於艾斯萊本的馬丁·路德的出生地英語Martin Luther's Birth House逝世地英語Martin Luther's Death House;位於維滕貝格路德之家米郎克孫之家英語Melanchthonhaus (Wittenberg)、路德首次使用德語舉行彌撒的城市教堂、張貼九十五條論綱諸聖堂,當中還包括了分布在各處的馬丁·路德雕塑。是德國最具影響力的路德紀念性建築群。[43]
古典魏瑪 846[44] (iii)

(vi)

1998 A grayscale image of a small museum with a statue of two men in front. 德國 圖林根

50°58′39″N 11°19′42.996″E / 50.97750°N 11.32861000°E / 50.97750; 11.32861000

十八世紀末至十九世紀初魏瑪成為了德國的文化中心,當時城中居住着約翰·沃爾夫岡·馮·歌德弗里德里希·席勒約翰·戈特弗里德·赫爾德等思想大家。同時期魏瑪也建造了不少的美麗而優雅的建築,譬如城中始建於11世紀的安娜·阿瑪莉亞圖書館如今也成為了遊客常去的地方。[45]
柏林的博物館島 896[46]

(ii)

(iv)

1999 An ornate grey stone building on the point of an urbanized island. The building is connected by two bridges to the neighboring banks 德國 柏林

52°31′11″N 13°23′55″E / 52.51972°N 13.39861°E / 52.51972; 13.39861

博物館島位於德國柏林市中心,施普雷島的北端。柏林所有博物館都由此發展而來,也是柏林的旅遊重點。博物館島上的第一座建築是1830年的博物館(現為柏林舊博物館),它同時也是普魯士的第一座公眾博物館。1859年普魯士皇家博物館(現為的柏林新博物館)開張,緊隨其後的是1876年的國家畫宛(現為舊國家美術館)、1904年的位於島尖上的腓特烈國王博物館(1960年起改名為「博德博物館」以紀念德國藝術史學家,現代博物館學的創始人之一威廉·馮·博德)和1930年的帕加馬博物館。1870年代末,這塊區域被正式命名為「博物館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博物館島的70%被炸毀,1950年起的戰後重建並沒有包括受損最嚴重的新博物館,人們本打算將其拆除。這一計劃因為沒有找到可以臨時存放藏品的地方而擱淺。直到1987年人們最終決定不將其拆除,轉而在原建築上採取安全和修復措施。完整的施工方案在1989年前已經制定完成,但是因為所需資金數額過大而沒能夠實施。德國統一後的1990年代末,博物館島開始了大規模的重建工程,1999年普魯士文化基金會確定了博物館島的重建總規劃圖。其設計了一個地下連通方案將幾個博物館聯繫成一個博物館建築群,並對1989年前的藏品進行重新分配。[47]
瓦爾特堡城堡 897[48]

(iii)

(vi)

1999 A castle perched along the edge of a wooded hill. The castle has grown in several stages and consists of sections in dark stone, lighter stone, white plaster and half-timber. 德國 艾森納赫

50°58′0.4″N 10°18′25.2″E / 50.966778°N 10.307000°E / 50.966778; 10.307000

瓦爾特堡為羅曼式建築。由路德因·德·史賓格建於1073年,馬丁·路德曾於1521至1522年流亡至瓦特堡尋求保護。在這裡,他將新約翻譯成了德語。1952年—1966年,東德政府出資對城堡進行了修復,基本使它恢復到了16世紀時的模樣。馬丁·路德翻譯新約時所居住的房間也按照當年的樣子得到復原。這個城堡今日所見,與大自然合為一體的景觀,為大公爵卡爾·亞歷山大威廉·恩斯特時期的規模。 [49]
修道院之島賴興瑙 974[50]

(iii)

(iv)

(vi)

2000 A grey and white stone church with two square towers, both capped with red, pyramidal roofs. 德國 巴登-符騰堡州

47°41′55.4″N 9°3′40.7″E / 47.698722°N 9.061306°E / 47.698722; 9.061306

賴興瑙島上保留着一座建於724年的本篤會修道院,即賴興瑙修道院,是中世紀早期宗教和文化的傑出代表;它結合了精神、智慧和藝術感染力。聖瑪利亞和聖馬爾庫斯教堂、聖彼得和聖保羅教堂(巴西利卡)、聖喬治教堂等建於9世紀至11世紀.賴興瑙修道院是10世紀和11世紀歐洲一個非常重要的藝術中心,在藝術史上具有重大的意義,修道院內恢宏的壁畫和燈飾是其中最突出的表現。賴興瑙島上現存的眾多修道院建築保留着了歷史不同階段的重要建築元素,是9世紀至11世紀歐洲中部修道院建築發展歷程的集中體現.[51]
埃森的關稅同盟煤礦工業建築群 975[52]

(ii)

(iii)

2001 A orange metal tower with several flywheels above a building with Zollverein written in golden gothic script letters. 德國 埃森

51°29′29″N 7°2′46″E / 51.49139°N 7.04611°E / 51.49139; 7.04611

關稅同盟煤礦工業建築群位於德國埃森北部,為歷史性工業紀念物。礦業關稅同盟成就了建築與技術的專業結合,對於當時以實質機能為主的工業建築來說,有着指標性的意義。

這個地方長期被視為當時歐洲最現代的煉焦場,每天提煉出一萬頓煤。因鋼鐵危機與快速減少的煤礦需求,讓這個煉焦場於1993年6月30日後便不再運作。 [53]

萊茵河中上遊河谷 1066[54]

(ii)

(iv)

(v)

2002 A river winds between high cliffs and hills, with a castle in the midground. 德國 萊茵蘭-普法爾茨黑森

50°10′25″N 7°41′39″E / 50.17361°N 7.69417°E / 50.17361; 7.69417

該地區的岩石可追溯至泥盆紀時期,以沉積岩石板為主。之後因為地形改變,羅蕾萊河流峽谷逐漸出現。萊茵峽谷山坡盛行梯田農業,以種植葡萄為主。自史前時代開始,萊茵河一直是進入歐洲中部重要的貿易路線。許多城堡紛紛建造在兩岸,這使得河谷在之後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的核心區域。19世紀,萊茵峽谷成為普魯士的一部分。 [55]
施特拉爾松德維斯馬的歷史中心 1067[56]

(ii)

(iv)

2002 A brick building with a roof tapering dramatically toward the top via large square windows. 德國 梅克倫堡-前波美拉尼亞

54°18′9″N 13°5′7″E / 54.30250°N 13.08528°E / 54.30250; 13.08528

施特拉爾松德維斯馬兩座城市分別在十四和十五世紀成為漢薩同盟的交易中心,兩座城市的中心城區幾乎原樣保留了中世紀的城市布局,並且廣泛分布着保存完好的哥特式式建築,城區至今依然保存完好。[57]
不來梅市政廳和羅蘭雕像 1087[58] (iii)

(iv) (vi)

2004 A dark stone gothic building in a paved town square. 德國 不來梅

53°4′33.5″N 8°48′26.9″E / 53.075972°N 8.807472°E / 53.075972; 8.807472

這個遺址包括不來梅市政廳和矗立在它旁邊的羅蘭雕像,是歐洲最重要的哥特式建築之一。十五世紀,當時不來梅加入了漢薩同盟並修建了不來梅市政廳。十七世紀二十年代初由呂德·馮·本特海姆對老市政廳進行了重新裝修,將廣場的正面改建成面向集市的方向。在神聖羅馬帝國的統治下,不來梅擁有廣泛的自治權,這使該城得以發展,並使得市政廳成為權力中心。在二戰中德國的許多市政廳均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炸毀,但不來梅市政廳與羅蘭雕像卻倖免於難,這是歐洲中世紀後期唯一一座未受摧毀的市政廳。不來梅市政廳建築如今依然是不來梅市市長和議會主席的駐地。而羅蘭雕像建造於1404年,高5.5米,它所象徵的是漢莎同盟所推崇的自由精神。[59]
穆斯考爾公園 1127[60]

(i)

(iv)

2004 A red, ornate neo-gothic castle in a park-like location, the main tower of the castle is located to the left and topped with an ornate round dome and spire 德國* 、

波蘭*
盧薩蒂亞
51°34′45.5″N 14°43′35.2″E / 51.579306°N 14.726444°E / 51.579306; 14.726444

穆斯考爾公園是位於德國和波蘭之間,橫跨兩國界河尼薩河的一座中歐地區最大的英倫式景觀公園,面積達560公頃。整個公園最突出的特色是將整片區域的各個結構化部分通過寬廣的景觀視軸和蜿蜒的小徑連接起來。 這個公園於1815年開始修建。在二戰期間,這座公園成為戰場。庭園內的城堡和橋梁受到損害。戰後由於國境線變遷,公園被德國和波蘭兩國分割,之後得到了修復。[61]
喀爾巴阡山脈原始山毛櫸森林和德國古山毛櫸森林 1133[62]

(ix)

2007 A thickly wooded green forest with a stream bed running through it on the left hand side 德國*、

斯洛文尼亞*、
烏克蘭*
49°5′10″N 22°32′10″E / 49.08611°N 22.53611°E / 49.08611; 22.53611

東喀爾巴阡山脈的山毛櫸原生林在歐洲的山毛櫸林中因其樹齡、種類的多樣性和樹木尺寸高大、範圍廣闊而擁有突出的價值。喀爾巴阡山原始的山毛櫸森林被用來研究北半球的山毛櫸樹(費格斯瓦蒂卡)在不同的環境和森林的環境中的分布情況。2011年世界遺產-山毛櫸森林由2007年原來的五片森林總計4391公頃增加到了2011年位於斯洛伐克和烏克蘭山毛櫸森林一共29278公頃。[63]
雷根斯堡老城及施達特阿姆霍夫城區 1155[64]

(ii)

(iii)

(iv)

2006 Several early modern or medieval townhouses. From right to left, a pale green house, a large red house filling most of the picture, and a white house. 德國 雷根斯堡

49°1′14″N 12°5′57″E / 49.02056°N 12.09917°E / 49.02056; 12.09917

雷根斯堡大教堂是萊茵河以東唯一一座法式哥特大教堂,它保存的中世紀玻璃畫在全德國絕無僅有。這個德國保存最為完好的中世紀的小鎮裡有許多著名的建築,跨度近兩千年,其中包括古羅馬、羅馬式和哥特式建築。雷根斯堡在11世紀至13世紀創造了一個狹窄的小巷,兩側都是高大的建築群。它包括中世紀的貴族住宅和塔樓,大量的教堂和修道院,以及12世紀的石橋。雷根斯堡是中世紀的歐洲貿易中心和神聖羅馬帝國的政治中心,後來變成了新教的中心。[65]
柏林現代住宅群落 1239[66] (ii)

(iv)

2008 Panzerkreuzer apartment building, a white four storey apartment complex 德國 柏林

52°26′54″N 13°26′59.9″E / 52.44833°N 13.449972°E / 52.44833; 13.449972

柏林現代住宅建築群從1913年開始到1934年間不斷建設,一共由法爾肯貝格花園、席勒公園群落、卡爾-勒基恩居住區、布里茨大聚落群、白城和西門子大聚落城六個住宅區組建而成。該建築群致力於改善低收入人群的住房和生活條件。它們新穎、簡潔、實用的樣式引領了20世紀都市房屋建設的潮流,時至今日依然不顯得落後。該建築群興建時有不少類似於沃爾特·格羅佩斯漢斯·夏隆等,當時的明星建築師均參與其中。[67]
瓦登海 1314[68]

(viii)
(ix)
(x)

2009 A map showing the coast of the Netherlands, Germany and Denmark. The land is green, the Wadden Sea is dark blue and the ocean is light blue. 丹麥*、

德國*、
荷蘭*
53°31′43″N 8°33′22″E / 53.52861°N 8.55611°E / 53.52861; 8.55611

瓦登海指的是歐洲大陸西北部到北海之間的一塊淺海及濕地。瓦登海北起自丹麥南部的海岸,遂向南至德國海岸後又轉向西到荷蘭。與北海之間有弗里西亞群島分開。瓦登海擁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資源。2014年擴展至丹麥的部分。據C·邁克爾·霍根的研究,瓦登海是全球海洋中海岸線被人類改變最多的海洋之一,其依據陸地和低洼沿海的島嶼修築堤壩和堤道系統。瓦登海從荷蘭西南部登海爾德開始延伸,穿過德國的大河河口至其丹麥埃斯比約,全長約500公里,總面積約10000平方公里。 [69]
勒·柯布西耶的建築作品 1321[70]

(i)

(ii)

(vi)

2016

法國巴黎薩伏依別墅
法國巴黎拉羅歇別墅英語Villa La Roche
法國巴黎讓訥雷別墅英語Villa Jeanneret
法國馬賽馬賽公寓
法國巴黎莫里托出租公寓英語Immeuble Molitor
法國佩薩克弗呂日居住區英語Cité Frugès de Pessac
法國聖迪耶克洛德與杜瓦爾工廠法語Usine Claude et Duval
法國盧瓦爾省菲爾米尼菲爾米尼文化中心法語Maison de la Culture de Firminy
法國上索恩省朗香教堂
法國里昂拉圖雷特修道院
法國濱海阿爾卑斯省柯布西耶的小屋英語Cabanon de vacances
德國巴登-符騰堡斯圖加特白院聚落
瑞士萊芒湖畔小居英語Villa Le Lac
瑞士光明公寓英語Immeuble Clarté
比利時安特衛普吉耶特住宅英語Maison Guiette
阿根廷拉普拉塔庫魯切特住宅英語Curutchet House
印度昌迪加爾
日本國立西洋美術館
46°28′6.29″N 6°49′45.61″E / 46.4684139°N 6.8293361°E / 46.4684139; 6.8293361

勒·柯布西耶對城市計劃的影響很大,是國際現代建築協會的創始成員之一。柯布西耶也是頭幾位理解汽車會改善人類群體的人之一。他描述未來的城市是由許多的公寓組成的,公寓是分散在一個類似公園的地方,下方由底層架空柱支撐。2016年第40屆世界遺產大會上,勒·柯布西耶的位於7個國家的17件作品被列入世界遺產。[71]
阿爾卑斯地區的史前湖岸木樁建築 1363[72]

(iv)

(v)

2011 Reconstruction of a pile house at the Pfahlbau Museum Unteruhldingen on Lake Constance in Germany 奧地利

法國*、

德國*、
義大利*、
斯洛文尼亞*、
瑞士*
47°16′42″N 8°12′27″E / 47.27833°N 8.20750°E / 47.27833; 8.20750

阿爾卑斯地區史前湖岸木樁建築包含了111個小型的單獨遺址,這些遺址中有史前的小房子(或者是棚屋)的遺蹟。它們於大約在公元前5000年到500年,建在阿爾卑斯山脈周圍的湖泊、河流或濕地的邊緣。雖然只有一些遺址被挖掘出來,但它們包含了豐富的關於農業新石器時代的生活和貿易的信息,以及在阿爾卑斯地區的歐洲的青銅時代文化。其中有93個遺址位於法國、意大利、奧地利、瑞士和斯洛文尼亞。[73]
法古斯工廠 1368[74]

(ii)

(iv)

2011 A very long building with a semi-circular roof. 德國 阿爾費爾德

51°59′1″N 9°48′40″E / 51.98361°N 9.81111°E / 51.98361; 9.81111

法古斯工廠是一座生產鞋楦的工廠,為法古斯公司所有。由沃爾特·格羅佩斯阿道夫·梅耶英語Adolf Meyer (architect)共同設計,於1911至1913年間興建。此建築開創性的採用了大量的玻璃構造幕牆。這個建築群對包豪斯的設計風格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也對歐洲及北美現代建築發展史有着指標性的意義。目前這座廠房仍在使用中。[75]
拜羅伊特侯爵歌劇院 1379[76]

(i)

(iv)

2012 德國 拜羅伊特

49°56′40″N 11°34′43″E / 49.94444°N 11.57861°E / 49.94444; 11.57861

侯爵歌劇院是一座巴洛克建築的傑作,修建於1745年至1750年間。它的表演廳英語Auditorium保留著原有材質,如木料帆布等,可供500名觀眾真實地體驗巴洛克宮庭歌劇文化與聲學設計。 侯爵歌劇院是由勃蘭登堡-拜羅伊特侯爵弗雷德里克的妻子勃蘭登堡-拜羅伊特侯爵夫人普魯士的薇海明娜委託興建,並由著名的意大利劇院建築師朱塞佩·軋利·達·比比恩納義大利語Giuseppe Galli da Bibbiena所設計的。作為公開的宮庭歌劇院,它揭示了19世紀大型公眾劇院的樣貌。用幻影般手繪帆布佈置的木結構包廂層裝飾性強,表示過去曾受僱舉辦選美與慶祝活動,留下王侯自我表現的短暫儀式建築傳統。[77]
威廉高地公園 1413[78] (iii)

(iv)

2013 Hercules Monument and the giant cascades. 德國 卡塞爾市

51°18′57″N 9°23′35″E / 51.31583°N 9.39306°E / 51.31583; 9.39306

威廉高地公園是德國的一處獨特的景觀公園,位於黑森州卡塞爾市。公園的面積為2.4平方公里,是歐洲最大的依山而建的公園,並且是世界第二大的建在山坡上的公園。威廉高地公園始建於1696年,並且花了大約150年才完成。豎立在公園內的大力神像展現了巴洛克時期與浪漫主義時期的美學藝術。[79]
卡洛林時期面西建築和柯維修道院 1447[80] (ii)

(iii) (iv)

2014 德國 赫克斯特爾

51°46′41.1″N 9°24′34.1″E / 51.778083°N 9.409472°E / 51.778083; 9.409472

於公元822年至公元885年間建造的卡洛林時期面西建築和柯維修道院 位於威悉河邊,赫克斯特爾的市郊。在大面積被保存的農村遺蹟中,面西建築是唯一一處被完好的保存了下來並且歷史可以追溯至卡洛林時期的遺蹟。這使得現代人們可以用這一歷史遺蹟來展現卡洛林時期的建築風格。公元836年,當時的人們將聖維特的遺骸遷至此處。從那時起,朝聖者也開始前往這裡朝拜,因此這裡成為了歐洲基督教文化的最重要的傳播中心之一。到了8-9世紀這裡成為了卡洛林王朝的文化,政治和宗教中心。
倉庫城和辦公區以及智利大樓 1467[81]

(iv)

2015 德國 漢堡

53°32′53.9″N 10°00′10.5″E / 53.548306°N 10.002917°E / 53.548306; 10.002917

  • 倉庫城位於德國漢堡港,長1.5公里,是世界最大的樁基礎倉庫區,興建於1883年到1927年。

2005年,倉庫城處理世界三分之一的地毯,可可,咖啡,茶葉,香料,海事設備,電子產品等貨物。 倉庫城的建築為哥特復興式多層紅磚建築,帶有小塔樓,從水路和陸路都有入口。目前此區為漢堡的旅遊景點之一,開闢了一些博物館,如德國海關博物館、微縮景觀世界、漢堡地牢、阿富汗博物館等。

  • 智利大樓是一座位於德國漢堡的10層高的辦公樓,是一座1920年代磚塊表現主義建築的代表性作品,設計者是弗里德里希·霍格。大樓修建於1922年至1924年之間。智利大樓為鋼筋混凝土結構,修建時使用了480萬塊磚頭。因委託建設這座大樓的業主通過與智利進行貿易獲得大量財富,因此得名智利大樓。 [82]
瑙姆堡大教堂 1470[83]

(i)
(ii)

2018 德國 瑙姆堡

51°9′17″N 11°48′14″E / 51.15472°N 11.80389°E / 51.15472; 11.80389

位於圖林根盆地東部的瑙姆堡大教堂始建於1028年,是中世紀藝術和建築的傑出代表。它的羅馬式結構和兩側的哥特式唱經樓展示了從羅馬式晚期到哥特式早期的風格轉變。可追溯至13世紀上半葉的西側唱經樓反映了宗教實踐的變化,以及科學和自然在具象藝術中的顯現。唱經樓和真人大小的大教堂創建者雕像是該遺產地的代表,被稱作「瑙姆堡大師」作品。[84]
厄爾士山脈礦區英語Ore Mountain Mining Region 1478[85]
(ii)
(iii)
(iv)
2019 德國 薩克森州捷克 波西米亞

50°24′23″N 12°50′14″E / 50.4064°N 12.8372°E / 50.4064; 12.8372

位於礦山採礦區的薩克森-波希米亞銀色大道,其擁有超過800年的採礦歷史。大道橫跨德國薩克森州的邊境地區和捷克共和國波西米亞的北部,全長約275公里。當地的採礦工、工長、礦區人民在節慶期間的風俗、傳統和手工技術、藝術、文化和宗教至今仍然被完整保留下來。[86]
施瓦本侏羅山的洞穴和冰川時代的藝術 1527[87]

(iii)

2017 A orange metal tower with several flywheels above a building with Zollverein written in golden gothic script letters. 德國 巴登-符騰堡

48°23′16″N 9°45′45″E / 48.38778°N 9.76250°E / 48.38778; 9.76250
48°32′56″N 10°10′32″E / 48.54889°N 10.17556°E / 48.54889; 10.17556

處於德國南部的施瓦本侏羅山的冰河時期最古老的藝術洞穴,是早在43000年前的冰川時代就到達歐洲生活的現代人的其中一處定居點。自1860年起,在此處的六座洞穴中開展的考古工作發掘了43000年到33000年前的遺蹟。其中包括各種小型動物雕像、半人半獸雕像、樂器、首飾等,還有一座有4萬年歷史的女人雕像,被稱作「霍勒山的維納斯」。這一考古遺址可以展現世界上最早的一批象徵藝術。[88]
海德比和丹尼維爾克的古城池建築群德語Archäologischer Grenzkomplex Haithabu und Danewerk 1553[89] (iii)
(iv)
2018 德國 石勒蘇益格

54°29′28″N 9°33′55″E / 54.49111°N 9.56528°E / 54.49111; 9.56528

海德比是丹麥維京人和瑞典瓦蘭吉人的重要聚居地。它被認為是北歐早期的中世紀城市,是斯堪的納維亞半島、西歐、北海地區和波羅的海國家之間重要的貿易場所和長途貿易的主要樞紐。海德比的道路與水路在公元8世紀到11世紀是波羅的海和北海之間最快的通道,這也使得海德比成為波羅的海地區為數不多的跨區域貿易中心之一。

丹尼維爾克是德國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州北部中世紀早期和中期的防禦工事。它由帶護城河的土牆、一堵磚牆、兩座中世紀城牆城堡和一道海屏障組成。其作為丹麥領地的界限,同時也是重要貿易路線的節點。

奧格斯堡的水利設施和水力資源、飲用水和噴泉藝術 1580[90] (ii)
(v)
2019 德國 奧格斯堡

48°21′56″N 10°54′07″E / 48.365556°N 10.901944°E / 48.365556; 10.901944

奧格斯堡的水利設施自公元8世紀開始建造,城市內部共有135公里長的運河系統,城內的水利工程將萊西河的河水引入城內。城堡內的三座水塔從1416年起建,至1879年之前都在使用,是當時奧格斯堡最大的供水裝置。城內還有由胡貝特·格哈德於1594年製作的奧古斯都噴泉、由德里安 德夫瑞斯於1600年和1602年分別製作的水星之神鵰塑和大力神鵰塑。在1972年的慕尼黑奧運會上奧格斯堡城中的運河還被用作皮划艇賽道。[91]
歐洲溫泉療養勝地 1613[92][93]

(ii)(iii)(iv)(vi)

2021 A very long wall separating two large plains.

比利時列日省斯帕
法國阿列省維希
德國巴登-符騰堡巴登-巴登
德國萊茵蘭-普法爾茨巴特埃姆斯
德國巴伐利亞巴特基辛根
捷克弗朗齊歇克礦泉村
捷克卡羅維發利
捷克瑪麗亞溫泉市
奧地利巴登
義大利托斯卡納大區蒙特卡蒂尼-泰爾梅 英國巴斯

歐洲的大溫泉是一系列精選的跨國溫泉療養地,其包括巴登-巴登巴特埃姆斯巴特基辛根威斯巴登。它證明了在十九世紀工業藥物開發之前,礦泉療養地通常能治療疼痛和疾病,這些城鎮是醫學發展的見證。城鎮的建築與公園、綠地和周圍景觀的結合是非常重要的。許多治療的重點是在周圍的景觀區域進行鍛煉,這使得SPA鎮的結構與周圍環境關係密切。

該系列包括歷史悠久的歐洲溫泉城鎮中有一系列保存完好的溫泉建築物。這些主要城鎮在1914時發展成為時尚中心。這一系列的各個組成部分是在礦泉附近發展起來的城鎮,但這些城鎮影響其他類型的溫泉浴場,如海邊或氣候勝地,以及歐洲傳統在世界各地建立溫泉的地方。該系列的地方建築是一個地理、歷史和文化團體,代表溫泉活動、文化交流,並促進了整個歐洲的文化發展。 [94]

達姆施塔特瑪蒂爾德高地藝術家村落 1614
(ii)
(iv)
2021 德國 黑森達姆施塔特 達姆施塔特自古以來即為黑森南部的中心城市,曾作為歷史上黑森公國的首都。達姆施塔特被認為是新藝術運動的代表,這可以追述到1899年黑森大公恩斯特·路德維希建立的位於瑪蒂爾德山(Künstlerkolonie)的達姆施塔特藝術家村。[95]
施派爾沃爾姆斯美茵茨ShUM英語Takkanot Shum猶太社區 1636
(ii)
(iii)
(vi)
2021 德國 萊茵蘭-普法爾茨州 在中部和東歐最早記載的最早的文獻記載中可得知,猶太人社區(Kehillot)是從10世紀起就在中部的萊茵河城市中建立起來的。他們在一起形成了一個獨特的群體,極大地影響了散居散居的阿什肯納茲猶太人的文化、宗教和司法。他們相互之間的關係也反映在這個詞的首字母縮略詞中,即ShUM社區(Kehillot ShUM),它是根據希伯來語的最初字母「Speyer」、「Worms」和「Mainz」而創造的。在當時設定的許多法律決定和傳統,儀式和習俗被萊茵河地區的學者們流傳下來,至今仍對正統的猶太人有約束力。在施派爾沃爾姆斯的猶太教堂和儀式浴場英語Mikva'ot使用了新的的建築形式。美因茨的猶太人墓地是阿爾卑斯山以北最古老的墓碑所在地。1926年在那裡開設的紀念墓地,是唯一一個紀念墓地的原始遺址。與此同時,沃爾姆斯墓地的歷史、大小和相對完整的情況在世界上獨一無二。由於有地位顯赫的著名猶太人被埋葬在這裡,使得它成為世界各地猶太人的一個重要的紀念地。此外,在三個城市的博物館裡還有許多其他重要的考古文物。[96]
埃爾福特的猶太中世紀遺產 1656
(iv)
2023 德國 圖林根州 德國圖林根州首府埃爾福特的猶太中世紀遺產由三處遺址組成,包括舊猶太會堂、浸禮池和石屋,展現了11世紀末至14世紀初中當地猶太社區的生活,以及猶太人與中歐地區占多數的基督徒共存的景象。[97]
什未林城堡-浪漫主義的文化景觀 1705 (iii)(iv) 2015 德國 梅克倫堡-前波美拉尼亞 城堡坐落於什未林湖,歷史上第一次被記載是在公元10世紀,當時是斯拉夫人的堡壘。此後經過幾次重建,至19世紀中旬緊貼浪漫歷史主義思想大規模改建,有了現在的樣子。城堡的文化景觀包括公園、花園及多座體現19世紀宮廷文化最後繁盛的建築。[98]

預備名單

[編輯]

以下是已經進入世界遺產預備名單的項目。[99]

名稱 遺產類別 登錄年份 圖片 地點 簡介
弗蘭克基金會英語Francke Foundations建築 (iii)(iv)(vi) 1999 德國 安哈爾特哈雷 哈雷的弗蘭克基金會大樓是德國歷史上最重要的紀念建築之一。該基金會是神學家、教育家富朗開在1698年建立的集文化,科學,教育和社會研究的綜合教育機構。在1727年弗蘭克去世的那年,大約有3000名教師和學生。1748年在弗蘭克基金會的支持下學校的大體建築落成。弗蘭克基金會是一個教育創新的地方,也是世界聞名的教育機構,成千上萬的學生從許多國家湧入。各種各樣的教學機構根據弗蘭克的想法,為所有社會階層提供適當的教育機會。該基金會與哈爾勒大學作為啟蒙運動的主要來源,提供了重要的宗教、教會、文化和科學方面的支持,這使得在哈雷畢業成為18世紀上半葉歐洲學生的最高榮耀。[100]
什未林城堡-浪漫主義的文化景觀 (iii)(iv) 2015 德國 梅克倫堡-前波美拉尼亞 今天看到的王宮主要是1845年到1857年在老王宮的基礎上改建和擴建的,它被看作是浪漫派歷史主義建築的代表作。[101]
阿爾托納國王大街的猶太公墓德語Jüdischer Friedhof Altona,17到18世紀歐洲和加勒比之間伊比利亞猶太人的墓葬文化 (ii)(iii)(iv)(vi) 2015 德國 漢堡 阿爾托納街的猶太公墓園在1611年便埋葬了來自於葡萄牙的猶太人。第一個葬禮發生在1616年,它的古老的保存完好的墓碑可以追溯到1621年。這使得它不僅是最古老的猶太人墓地,也是漢堡所有墓地中最古老的。在十六世紀,漢堡不僅是英國和荷蘭商人之間的貿易場所,而且也是出於信仰而逃離葡萄牙的猶太人的避難所。1611年5月31日,三個葡萄牙猶太人買了一塊位於現今阿爾托納街的地皮用來做墓地,之後分別於1641年、1642年、1672年、1674年、1711年和1733擴大到了現在的面積。1869年石荷州內政部下令關閉部分墓地。在隨後的幾年裡,猶太社區的成員一再抱怨古老的墓地處於被忽視的狀態。

二戰時期由於德國種族主義盛行,該墓地遭到破壞。但依然保留了大約8100塊墓碑及墓碑碎片。[102]

位於加爾米施-帕滕基興地區的阿爾卑斯山的草地和濕地景觀:「韋爾登費爾斯地區」、「阿默山」、「施塔弗爾湖」 和 「穆爾瑙沼澤」 自然遺產(v) 2015 德國 巴伐利亞 位於加爾米施-帕滕基興地區的草地是歐洲歷史悠久的草地景點之一。它們起源於中世紀以及早期的現代統治修道院。時至今日這裡的文化景觀依然是當時生活的見證。根據德國聯邦自然保護局的篩選研究,這個地區是「最好的、世界聞名的草甸和沼澤地複合體」的所在地,這一點確立了景觀的突出價值。[103]
老猶太教堂和淨身池 - 愛爾福特-日常生活、宗教與城鎮歷史變遷與延續的見證 (iii)(iv)(vi) 2015 Old Synagogue, Erfurt 德國 圖林根 這個項目一共有三個地點:老猶太教堂、淨身池和「石頭房子」。這三處建築位於中世紀的愛爾福特市中心,均建在一起。猶太教堂是歐洲歷史最悠久、保存最完好的教堂之一。[104]
路德維希二世童話國王的宮殿:新天鵝堡林德霍夫宮海倫基姆湖宮 (i)(iii)(iv)(vi) 2015 德國 巴伐利亞:奧格斯堡加爾米施-帕滕基興特勞恩施泰因
  • 新天鵝堡建於1869-1886年。在路德維希二世修建的眾多豪華建築中,以此城堡最為著名。結合了周圍的阿爾卑斯山和阿爾卑湖等4處湖泊自然景觀,建在山坡上的城堡與四周的天然景觀完美結合在一起,十分有童話故事中的感覺。成為「歐洲被拍攝最多的一個旅遊景點」。
  • 林德霍夫宮建於1869-1879年。這是路德維希二世留存於世的三座宮殿中,唯一在他生前竣工的建築。這座宮殿為洛可可風格,充滿了童話的元素,以希臘神話為題材的繪畫。周圍分布着:意大利園林,法國園林和英國園林。宮殿正前方的花園中央有一個巨型噴泉水池。
  • 赫爾倫基姆澤宮建於1878-1885年。這座宮殿建造在基姆湖中,這是其中一座受到法國凡爾賽宮的設計影響而建設的模仿凡爾賽宮的歐洲宮殿。[105]
(增補)薩克森-安哈爾特薩克森巴伐利亞圖林根路德紀念建築群 (iv)(vi) 2015 St. Augustine's Monastery (Erfurt) 德國 薩克森巴伐利亞 對世界遺產「艾斯萊本和維滕貝格的馬丁·路德紀念建築群」的增補。[106]
羅馬帝國界牆之路 (ii)(iii)(iv) 2015 德國 巴伐利亞普法爾茨 德國古羅馬界牆之路長約 550 公里,從萊茵河畔的賴因布羅爾,到多瑙河畔的雷根斯堡,一路穿越萊茵蘭-普法爾茨州、黑森州、巴登-符騰堡州和巴伐利亞州。[107]

提交申請但未通過的項目

[編輯]
圖片 首次申請年份 遺產類別 名稱 簡介 申請過程
1999 文化遺產 海德堡城堡的歷史城鎮 海德堡城堡位於德國的南部,是現今德國著名的城堡廢墟和海德堡里程碑式建築,城堡廢墟是阿爾卑斯山以北最著名的文藝復興建築。城堡位於80米高的王座山山坡北部,從而能夠俯視舊城區。自17和18世紀遭到損壞後,城堡現已部分重建。 2007年6月29日,在新西蘭基督城舉行的第31屆會議上,德國常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代表團在2005年之後第二次申請將海德堡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目前暫無新提交嘗試。
1999 文化遺產 施韋芩根宮 普法爾茨卡爾·菲利普三世和卡爾·泰奧多爾的夏宮。宮殿以其寬敞而華麗的花園而著稱,並且保存狀態良好。宮殿主要修建於17世紀,內部還有一個劇場。施韋芩根宮還是施韋芩根節的主辦會場。 在2012年6月至7月在聖彼得堡舉行的第36屆會議上,德國常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代表團再次提交申請。目前暫無新提交嘗試。
2005 文化遺產 多伯蘭大教堂 多伯蘭大教堂是一座由磚塊建造的哥特式建築,修建於1368年,是梅克倫堡-前波美拉尼亞州最重要的中世紀建築。在宗派上,多伯蘭大教堂是一座信義宗的教堂。 在1984年東德就將多伯蘭大教堂提出申請列入名錄中。自2005年起德國教育部長會議便積極地提名「多伯蘭大教堂」,要求在2012年列入德國常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代表團提出的提案中。目前暫無新提交嘗試。[108]

曾被列入名單的項目

[編輯]

在這個列表中,代表文化遺產,代表自然遺產,代表雙重遺產。

名稱 圖片 地點 評定準則 登錄年份 注釋
德勒斯登易北河谷 Several Baroque buildings in Dresden old town, reflected in the River Elbe. 德國 薩克森自由州

51°2′24″N 13°49′16″E / 51.04000°N 13.82111°E / 51.04000; 13.82111

(ii)、(iii)、 (iv)、 (v)

2004–2009 德累斯頓易北河谷位於德國德累斯頓,是易北河流域的一部分。流域附近擁有許多古歷史建築。2004年7月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為世界遺產,並於2005年7月授予官方證明,但其在2009年6月25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新建工程破壞了景觀而被除名。[109]

參考資料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人类和自然留给我们的最美景观. 德國國家旅遊局.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29). 
  2. ^ (英文)Aachen Cathedral. UNESCO. [2011-10-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19). 
  3. ^ 世界文化遗产——亚琛大教堂. 宣講家網. [2013-10-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6-28). 
  4. ^ (英文)Speyer Cathedral. UNESCO. [2012-0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11). 
  5. ^ 世界文化遗产——德国施佩耶尔大教堂. 宣講家網. [2013-09-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20). 
  6. ^ (英文)Würzburg Residence with the Court Gardens and Residence Square. UNESCO. [2012-02-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11). 
  7. ^ 世界文化遗产——维尔茨保宫的宫殿、宫廷花园和广场. 宣講家網. [2014-1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06). 
  8. ^ (英文)St Mary's Cathedral and St Michael's Church at Hildesheim. UNESCO. [2012-0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19). 
  9. ^ 世界文化遗产——希尔德斯海姆的圣玛丽大教堂和圣米迦尔教堂. 宣講家網. [2015-0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06). 
  10. ^ (英文)Pilgrimage Church of Wies. UNESCO. [2012-02-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11). 
  11. ^ 世界文化遗产——维斯教堂. 宣講家網. [2014-06-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19). 
  12. ^ (英文)Hanseatic City of Lübeck. UNESCO. [2011-1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11). 
  13. ^ 世界文化遗产——吕贝克的汉西梯克城. 宣講家網. [2015-04-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30). 
  14. ^ (英文)Castles of Augustusburg and Falkenlust at Brühl. UNESCO. [2011-10-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11). 
  15. ^ 世界文化遗产——布吕尔的奥古斯都堡城堡与猎趣园. 宣講家網. [2015-0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06). 
  16. ^ (英文)Cologne Cathedral. UNESCO. [2011-10-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19). 
  17. ^ 世界文化遗产——科隆大教堂. 宣講家網. [2015-0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06). 
  18. ^ (英文)Roman Monuments, Cathedral of St. Peter and Church of Our Lady in Trier. UNESCO. [2012-02-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11). 
  19. ^ 世界文化遗产——特里尔的古罗马古迹、圣伯多禄主教座堂和圣母教堂. 宣講家網. [2015-01-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7-30). 
  20. ^ (英文)Frontiers of the Roman Empire. UNESCO. [2009-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7-23). 
  21. ^ 世界文化遗产——罗马帝国的边界. 宣講家網. [2014-1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30). 
  22. ^ (英文)Abbey and Altenmünster of Lorsch. UNESCO. [2011-10-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11). 
  23. ^ 世界文化遗产——洛尔施隐修院. 宣講家網. [2015-01-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6-27). 
  24. ^ (英文)Palaces and Parks of Potsdam and Berlin. UNESCO. [2012-02-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11). 
  25. ^ 世界文化遗产——波茨坦和柏林的宫殿和庭园. 宣講家網. [2015-0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06). 
  26. ^ (英文)Garden Kingdom of Dessau-Wörlitz. UNESCO. [2011-11-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11). 
  27. ^ 世界文化遗产——德绍-沃尔利茨园林王国. 宣講家網. [2015-0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06). 
  28. ^ (英文)Collegiate Church, Castle, and Old Town of Quedlinburg. UNESCO. [2011-10-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11). 
  29. ^ 奎德林堡的牧师会教堂、城堡和古城. 中國航空旅遊網. [2013-09-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24). 
  30. ^ (英文)Maulbronn Monastery Complex. UNESCO. [2012-02-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11). 
  31. ^ 世界文化遗产——毛尔布龙修院群. 宣講家網. [2015-01-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6-30). 
  32. ^ (英文)Mines of Rammelsberg, Historic Town of Goslar and Upper Harz Water Management System. UNESCO. [2012-02-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19). 
  33. ^ 拉默尔斯贝格矿山、戈斯拉尔、老城和上哈尔茨王室水利工程. 德國國家旅遊局網.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6-16). 
  34. ^ (英文)Town of Bamberg. UNESCO. [2012-02-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11). 
  35. ^ 世界文化遗产——班贝格城. 宣講家網. [2015-0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06). 
  36. ^ (英文)Völklingen Ironworks. UNESCO. [2012-02-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11). 
  37. ^ 世界文化遗产——弗尔克林根钢铁厂. 宣講家網. [2014-12-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30). 
  38. ^ (英文)Messel Pit Fossil Site. UNESCO. [2012-02-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11). 
  39. ^ 世界自然遗产——麦塞尔化石遗址. 宣講家網. [2014-10-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26). 
  40. ^ (英文)Bauhaus and its Sites in Weimar and Dessau. UNESCO. [2011-10-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11). 
  41. ^ 世界文化遗产——魏玛和德绍的包豪斯建筑及其遗址. 宣講家網. [2014-12-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26). 
  42. ^ (英文)Luther Memorials in Eisleben and Wittenberg. UNESCO. [2011-11-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05). 
  43. ^ 世界文化遗产——埃斯莱本和维腾贝格的路德纪念馆建筑群. 宣講家網. [2015-02-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30). 
  44. ^ (英文)Classical Weimar. UNESCO. [39 October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19). 
  45. ^ 世界文化遗产——古典魏玛. 宣講家網. [2015-0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06). 
  46. ^ (英文)Museumsinsel (Museum Island), Berlin. UNESCO. [2012-02-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19). 
  47. ^ 世界文化遗产——柏林的博物馆岛. 宣講家網. [2015-09-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15). 
  48. ^ (英文)Wartburg Castle. UNESCO. [2012-02-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19). 
  49. ^ 世界文化遗产——瓦尔特堡城堡. 宣講家網. [2015-09-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15). 
  50. ^ (英文)Monastic Island of Reichenau. UNESCO. [2012-02-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11). 
  51. ^ 世界文化遗产——修道院之岛赖兴瑙. 宣講家網. [2013-1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30). 
  52. ^ (英文)Zollverein Coal Mine Industrial Complex in Essen. UNESCO. [2012-02-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19). 
  53. ^ 世界文化遗产——埃森的关税同盟煤矿工业区. 宣講家網. [2014-1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06). 
  54. ^ (英文)Upper Middle Rhine Valley. UNESCO. [2012-02-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19). 
  55. ^ 世界文化遗产——莱茵河中上游河谷. 宣講家網. [2015-04-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30). 
  56. ^ (英文)Historic Centres of Stralsund and Wismar. UNESCO. [2011-1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11). 
  57. ^ 世界文化遗产——施特拉尔松德与维斯马历史中心. 宣講家網. [2014-1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06). 
  58. ^ (英文)Town Hall and Roland on the Marketplace of Bremen. UNESCO. [2012-02-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19). 
  59. ^ 世界文化遗产——不来梅市市场的市政厅和罗兰城. 宣講家網. [2015-03-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23). 
  60. ^ (英文)Muskauer Park / Park Mużakowski. UNESCO. [2012-02-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11). 
  61. ^ 世界文化遗产——穆斯考尔公园. 宣講家網. [2015-0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06). 
  62. ^ (英文)Primeval Beech Forests of the Carpathians and the Ancient Beech Forests of Germany. UNESCO. [2012-0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4-04). 
  63. ^ 世界自然遗产——德国古山毛榉林. 宣講家網. [2014-09-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30). 
  64. ^ (英文)Old Town of Regensburg with Stadtamhof. UNESCO. [2012-02-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11). 
  65. ^ 世界文化遗产——德国多瑙河畔“雷根斯堡旧城”. 宣講家網. [2015-0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16). 
  66. ^ (英文)Berlin Modernism Housing Estates. UNESCO. [2012-02-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19). 
  67. ^ 世界文化遗产——柏林现代住宅群落. 宣講家網. [2014-1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06). 
  68. ^ (英文)The Wadden Sea. UNESCO. [2015-10-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11). 
  69. ^ 世界自然遗产——瓦登海. 宣講家網. [2014-1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29). 
  70. ^ (英文)The Architectural Work of Le Corbusier, an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 to the Modern Movement. UNESCO. [2016-07-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11). 
  71. ^ 17件勒·柯布西耶的建筑作品被纳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当中. 建築日記網. [2016-07-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21). 
  72. ^ (英文)Prehistoric Pile dwellings around the Alps. UNESCO. [2012-0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01). 
  73. ^ 世界文化遗产——阿尔卑斯地区史前湖岸木桩建筑. 宣講家網. [2014-04-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11). 
  74. ^ (英文)Fagus Factory in Alfeld. UNESCO. [2011-11-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19). 
  75. ^ 世界文化遗产——德国法古斯工厂. 宣講家網. [2015-03-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16). 
  76. ^ (英文)Margravial Opera House Bayreuth. UNESCO. [2013-08-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05). 
  77. ^ 世界文化遗产——拜罗伊特的侯爵歌剧院. 宣講家網. [2015-04-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15). 
  78. ^ (英文)Bergpark Wilhelmshöhe. UNESCO. [2013-06-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11). 
  79. ^ 威廉高地公园. 你好網. [2013-1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12). 
  80. ^ (英文)Carolingian Westwork and Civitas Corvey. UNESCO. [2014-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11). 
  81. ^ (英文)Speicherstadt and Kontorhaus District with Chilehaus. UNESCO. [2015-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11). 
  82. ^ 汉堡仓库城,从仓库到“世界文化遗产”的涅槃. 搜狐網. [2015-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30). 
  83. ^ (英文)UNESCO. Naumburg Cathedral. [2018-07-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13). 
  84. ^ 德国维京人遗迹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德國之聲. 2018-07-01 [2018-07-04]. 
  85. ^ (英文)UNESCO. Erzgebirge/Krušnohoří Mining Region. [2023-06-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6). 
  86. ^ (英文)UNESCO. Mining Cultural Landscape Erzgebirge/Krušnohoří. [2012-09-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2-22). 
  87. ^ (英文)UNESCO. Caves and Ice Age Art in the Swabian Jura. [2017-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25). 
  88. ^ 冰河时期洞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 仙蹤之旅網. [2014-1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6). 
  89. ^ (英文)UNESCO. Archaeological Border complex of Hedeby and the Danevirke. [2021-1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4). 
  90. ^ (英文)UNESCO. Water Management System of Augsburg. [2023-06-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06). 
  91. ^ (英文)UNESCO. Hydraulic Engineering and Hydropower, Drinking Water and Decorative Fountains in Augsburg. [2015-01-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23). 
  92. ^ The Great Spa Towns of Europe.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1-07-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24). 
  93. ^ Five sites in the Arab and Europe regions inscribed on UNESCO's World Heritage List.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1-07-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24). 
  94. ^ (英文)UNESCO. Great Spas of Europe. [11/08/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19). 
  95. ^ (英文)UNESCO. Darmstadt Artists’ Colony Mathildenhöhe. [2015-01-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23). 
  96. ^ (英文)UNESCO. ShUM cities of Speyer, Worms and Mainz. [2023-06-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22). 
  97. ^ (英文)UNESCO. Jewish-Medieval Heritage of Erfurt. [2023-09-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9-20). 
  98. ^ (英文)Residence Ensemble Schwerin – Cultural Landscape of Romantic Historicism.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3-08-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9-05). 
  99. ^ Tentative Lists. Unesco. [2015-06-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27). 
  100. ^ (英文)UNESCO. Francke Foundation Buildings. [1999-09-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19). 
  101. ^ (英文)UNESCO. Residence Ensemble Schwerin – Cultural Landscape of Romantic Historicism. [2015-01-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21). 
  102. ^ (英文)UNESCO. The Jewish Cemetery of Altona Königstraße. Sephardic Sepulchral Culture of the 17th and 18th century between Europe and the Caribbean. [2015-01-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21). 
  103. ^ (英文)UNESCO. Alpine and pre-alpine meadow and marsh landscapes (historic anthropogenic landscapes in the area of “Werdenfelser Land”, “Ammergau”, “Staffelseegebiet” and “Murnauer Moos”, district Garmisch-Partenkirchen). [2015-01-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21). 
  104. ^ (英文)UNESCO. Old Synagogue and Mikveh in Erfurt – Testimonies of everyday life, religion and town history between change and continuity. [2015-02-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23). 
  105. ^ (英文)UNESCO. Dreams in Stone – the palaces of King Ludwig II of Bavaria: Neuschwanstein, Linderhof and Herrenchiemsee. [2015-01-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22). 
  106. ^ (英文)UNESCO. Luther memorials in Saxony-Anhalt, Saxony, Bavaria and Thuringia. [2015-01-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21). 
  107. ^ (英文)UNESCO. Frontiers of the Roman Empire. [04/02/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22). 
  108. ^ Landtag Mecklenburg-Vorpommern – Plenarprotokoll [Mecklenburg-Vorpommern State Parliament – Plenary Debate Transcript] (PDF) (6/17). Mecklenburg-Vorpommern State Parliament: 69. 2012-05-23 [2017-07-2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7-07-29) (德語). 
  109. ^ 德国德累斯顿易北河谷 被除名的世界遗产. 國家旅遊地理網. [2013-06-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