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斯大林主義
系列條目 |
斯大林主義 |
---|
新斯大林主義(俄語:Неосталинизм)指懷念斯大林時代的人士提倡正面看待約瑟夫·斯大林在歷史中的角色、在某些方面部分復辟斯大林的政策。這種思想很大程度上與新蘇維埃主義及懷念蘇聯時代的情懷交叉重疊,相關定義在近年來陸續出現。
定義
[編輯]1948年,美國托洛茨基主義者哈爾·卓普用「新斯大林主義」一詞形容蘇聯政策的新發展,將這種轉變定義為保守趨勢,認為其開始與1930年代中期的人民陣線時期關係密切。他表示:「新斯大林主義的意識形態理論家只是法西斯主義和斯大林主義現象提前射出的卷鬚,他們把這種現象勾勒為新野蠻主義的社會及政治形式[1]。」
1960年代,美國中央情報局區別看待斯大林主義和新斯大林主義,認為「蘇聯領導人還未退回到斯大林統治時期的兩個極端(即一人獨裁和群眾清洗運動)。出於這個原因,他們的政策應該被列為『新斯大林主義』,而非『斯大林主義』」[2]。
歷史學家卡特琳娜·克拉克(Katerina Clark)發現1960年代蘇聯文學世界有一股親斯大林、反赫魯曉夫的潮流,「新斯大林主義」作家的作品反覆提到「斯大林時代和斯大林本人」,稱之為「團結的時代、強力的統治和國家的榮耀」[3]。1975年,歷史學家羅伊·梅德韋傑夫將新斯大林主義定義為平反斯大林、認同斯大林及相關的政治制度、懷念俄羅斯歷史的斯大林時代、恢復斯大林政策、回到斯大林時期對政府的大清洗,同時避免採取過於極端的手段[4]。
1999年,政治地理學家丹尼斯·J·B·肖(Denis J. B. Shaw)認為蘇聯在1985年過渡到資本主義社會前奉行新斯大林主義。他認為新斯大林主義是奉行計劃經濟、軍事工業複合體極為發達的政治體制[5]
2003年,哲學家弗雷德里克·科普斯頓將新斯大林主義形容為「強調俄羅斯和俄羅斯歷史的斯拉夫主義」,認為「所謂的新斯大林主義不單展現控制、占領、壓迫、騎兵(征服)的欲望,還希望俄羅斯在使用西方科學技術的同時避免被西方的『墮落』態度污染,走自己的道路[6]。」
2006年,前蘇共中央總書記米哈伊爾·戈爾巴喬夫認為「新斯大林主義」泛指沒有大規模政治迫害但迫害政治反對派、全面控制國內一切政治活動的溫和斯大林主義國家[7]。
歷史學家亨利·賴希曼(Henry Reichman)在專著《再看斯大林主義》(Reconsidering Stalinism)中提到斯大林主義一詞用法的不斷發展,表示「學術界在這個地方用『斯大林主義』形容經濟、政治或社會體制,在那個地方用來形容一種政治實踐或信仰體系」。他提到歷史學家斯蒂芬·科恩(Stephen Cohen)的著作將後斯大林時代的蘇聯歷史重新定義為「反斯大林主義改革派和新斯大林主義保守派持續不斷的拉鋸戰」,但覺得這種描述沒有「全面地」概括斯大林主義,一些主要特徵就沒有被提到[8]。
新斯大林主義國家
[編輯]歷史學家和政治學家將尼古拉·齊奧塞斯庫統治的羅馬尼亞定義為新斯大林主義國家[9]。阿爾巴尼亞領導人恩維爾·霍查自認新斯大林主義者,覺得自己的意識形態霍查主義有斯大林主義的一些成分[10]。斯大林去世後,霍查大肆批評斯大林繼任者尼基塔·赫魯曉夫是改革派,最終會迫使阿爾巴尼亞撤出華沙條約組織。人民派統治下的阿富汗也被認為是新斯大林主義國家,相關政策震懾了這個國家,引爆了蘇阿戰爭[11]。西方媒體也將朝鮮定義為新斯大林主義國家[12],認為1970年代官方認定的意識形態主體思想是改良版的馬克思列寧主義,儘管1992年的憲法修訂案徹底刪除對馬列主義的描述,2009年的修訂增加共產主義的描述[13]。
部分社會主義組織(包括托洛茨基主義的爭取工人自由聯盟)認為當代中國是新斯大林主義國家[14],中美關係政治學家裴敏欣認為習近平上台後以吸取蘇聯垮台教訓的名義加速集權、加強一黨專政的路線為「新斯大林主義」[15]。到20世紀末21世紀初,土庫曼斯坦薩帕爾穆拉特·阿塔耶維奇·尼亞佐夫的非共產主義政權也時不時被稱為新斯大林主義國家[16][17],個人崇拜現象受到特別關注[18]。1989年到2016年烏茲別克斯坦伊斯蘭·卡里莫夫的非共產主義獨裁政權也被視為新斯大林主義[19][20]。
在蘇聯的發展
[編輯]1956年2月,蘇聯最高領導人尼基塔·赫魯曉夫在蘇共二十大發表報告,公開批評斯大林的個人崇拜及大清洗時期發生的犯罪行為。這場長達四個小時的講話《關於個人崇拜及其後果》徹底批評了斯大林政權。歷史學家羅伯特·V·丹尼爾斯(Robert V. Daniels)認為「斯大林本人退出舞台後,新斯大林主義在蘇聯盛行了四分之一個世紀」[21]。托派將斯大林的政策理解為偏離馬列主義的道路後,喬治·諾瓦克認為赫魯曉夫的政策受「新斯大林主義路線」的引導,原則是「在內部階級勢力例證(非外部蘇維埃例證)的影響下,社會主義力量能戰勝一切反對派,即便是在帝國主義者的中心」[22],可以參照「赫魯曉夫在蘇共二十大上的創新讓斯大林的修正主義做法成為官方學說,新綱領摒棄了列寧主義對帝國主義的看法及相應的革命階級鬥爭政策」[23]。1950年代後期,美國對歐洲的廣播形容「老斯大林主義者」和「新斯大林主義者赫魯曉夫」有一場政治角力[24][25][26]。
1964年10月,赫魯曉夫被列昂尼德·勃列日涅夫奪權,掌權到1982年11月去世。勃列日涅夫治下,斯大林的爭議被淡化。安德烈斯·萊亞佩(Andres Laiapea)認為「大量異見人士被流放」與這種政策有關[27],儘管「復辟斯大林主義與勃列日涅夫建立個人崇拜齊頭並進」[27]。政治社會學家維克托·扎斯拉夫斯基認為勃列日涅夫時代是「新斯大林主義妥協的時期」,因為與斯大林有關的政治氣氛中的部分元素在沒有個人崇拜的情況下得以保留[28]。亞歷山大·杜布切克認為勃列日涅夫政權的到來代表着新斯大林主義的到來,1968年對捷克斯洛伐克採取的措施最終兼併了蘇聯、波蘭、匈牙利及其他國家的新斯大林主義力量[29]。勃列日涅夫認為中國的政治路線是「新斯大林主義」[30]。美國政治學家塞維林·比亞勒認為勃列日涅夫死後蘇聯政策轉向新斯大林主義[31]。
1985年3月,米哈伊爾·戈爾巴喬夫掌權,開始推崇開放政策,允許民眾自由討論蘇聯體制。不到六年,蘇聯解體。儘管如此,戈爾巴喬夫還是在2000年承認「現代的俄羅斯也有同樣的問題,很難放下從斯大林主義和新斯大林主義繼承下來的遺產,一樣是車輪上的齒輪,一樣由當權者替他們做出所有決定」[32]。部分西方媒體將戈爾巴喬夫的國內政策視作新斯大林主義[33][34][35]。
後蘇聯時代俄羅斯
[編輯]2016年,政治學家托馬斯·夏洛克(Thomas Sherlock)認為俄羅斯在某種程度上撤回了新斯大林主義政策。他表示:「克里姆林宮不願發展施行推崇沙文主義、超國家主義及去斯大林化的社會歷史敘事。儘管相關議題得到現任精英及社會人士的部分支持,但仍處於次要地位。相反,政權如今不斷支持用批判的態度評價蘇聯時期,包括新斯大林主義。為了實現領導層眼中重新接觸西方社會等重要目標,批評蘇聯過去的聲音新出現。為此,克里姆林宮最近批准了批評蘇聯歷史的新版歷史教科書,啟動一項紀念蘇聯政治迫害遇難者的項目[36]。」
輿論觀點
[編輯]根據2008年的一項調查,過半數俄羅斯民眾對斯大林持正面看法,部分人支持重建1991年蘇聯解體後被俄羅斯領導人及抗議民眾毀壞的斯大林紀念碑[37][38]。列瓦達中心一項調查顯示過去20年來斯大林在俄國民眾心目的人氣激增三倍,且在弗拉基米爾·普京掌權以來迅速飆升[39]。
2019年4月,列瓦達中心民意調查顯示七成俄羅斯民眾贊成斯大林的歷史角色,創下歷史以來新高,51%的受訪者對斯大林持正面看法[40]。
安德魯·奧斯本注意到斯大林的雕像「開始重新出現」,紀念他的博物館在伏爾加格勒(前稱斯大林格勒)開放。美聯社的斯蒂夫·蓋特曼(Steve Gutterman)引述莫斯科俄羅斯歷史研究所副所長弗拉基米爾·拉夫羅夫的話,表示近年來俄羅斯大約有10座斯大林雕像被重建或落成[41]。2013年12月,普京稱斯大林不比17世紀英格蘭軍事獨裁者奧利弗·克倫威爾「狡猾」[42]。
學校教育
[編輯]2007年6月,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組織高中歷史老師召開會議,推廣名為《現代俄羅斯歷史(1945–2006)歷史教師用書》(A Modern History of Russia: 1945–2006: A Manual for History Teachers)的書冊,當中內容被人權組織紀念負責人伊琳娜·弗萊格(Irina Flige)形容把斯大林描繪成「做事理性」的成功領導者,雖然殘暴,認為有關說法將斯大林的恐怖行為合法化為「發展工具」[43][44]。會上,普京表示新手冊「有助於培養年輕人的國家自豪感」,認為斯大林發動的大清洗與美國在廣島和長崎原子彈比起來不值一提。在紀念斯大林受害者的活動上,普京表示俄羅斯人在銘記過去悲慘歷史的同時,應該着眼於國家最好的方面[45]。
俄羅斯政府允許教師和學校自行從受批准教科書清單中選擇歷史教材,當中包括48本小說歷史教材和24本高中歷史教材,由不同作者編寫[46][47]。
2009年9月,俄羅斯教育部宣布將蘇聯禁書《古拉格群島》列為高中生必讀書目。這本由歷史學家亞歷山大·索爾仁尼琴撰寫的著作詳細記錄了蘇聯的古拉格勞改營制度。在此之前,當局將索爾仁尼琴的短篇小說《Matryonin dvor》和長篇小說《伊凡·傑尼索維奇的一天》列為必讀書目,兩部作品記載了一位勞改犯的一天[48][49]。
歷史研究
[編輯]2009年,有報道指俄羅斯政府計劃中否認蘇聯在二戰期間戰勝法西斯主義、對東歐的解放發揮作用的行為和表述列為刑事罪行[50]。2009年5月,總統德米特里·梅德韋傑夫稱二戰時期的蘇聯是「我們的國家」,並設立歷史真相委員會,專門打擊克里姆林宮所謂的「篡改俄羅斯歷史」行為[50][51][52]。
2009年7月3日,在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年度議會會議上,俄羅斯代表團離場抗議立陶宛及斯洛文尼亞代表團起草的一項將二戰以來的蘇聯等同於納粹德國的議案。該議案呼籲每年8月23日《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紀念日當天紀念斯大林主義和納粹主義受害者[53]。俄羅斯國家杜馬外交關係委員會主席康斯坦丁·科薩喬夫認為決議「意圖改寫二戰歷史」。俄羅斯代表團團長亞歷山大·科茲洛夫斯基(Alexander Kozlovsky)認為動議是「帶有侮辱性的反俄攻擊」,覺得「將納粹主義與斯大林主義放在同一層面的人忘記斯大林時期的蘇聯對歐洲反法西斯戰爭的犧牲最大,貢獻也最大」[54][55]。385名議會代表中,只有8人投票反對[56]。
庫爾斯克車站銘牌風波
[編輯]2009年8月底,莫斯科地鐵庫爾斯克車站重新掛上蘇聯國歌片段的鍍金標語牌,放在八座社會主義現實主義雕塑下方。其中一塊銘牌寫着「斯大林教導我們應忠於人民,並激勵着我們去建立功勳」,1950年代去斯大林化時期被摘下。另一塊銘牌寫着「為了祖國!為了斯大林!」。相關銘牌在地鐵公司負責人德米特里·加耶夫下令恢復,他表示此舉意在恢復車站的歷史風貌:「我對這個報道的態度很簡單,這些銘牌自庫爾斯克車站落成之初就存在,應該留在這裡[57]。」
人權組織紀念負責人阿爾塞尼·羅金斯基(Arseny Roginsky)認為銘牌被摘是眼下去斯大林化運動的成果,批評當局把斯大林的名字當成威權主義大國的象徵,以此震懾全世界。其他人權組織及斯大林迫害運動的倖存者致信莫斯科市長尤里·米哈伊洛維奇·盧日科夫,要求拿下相關裝飾品[39][57]。
國際文化交流總統特別代表米哈伊爾·什維德科伊回應相關爭議時表示:「依我看來,爭論這些銘文是否應該存在於莫斯科地鐵不是在質疑莫斯科市長的能力,也不是在質疑莫斯科地鐵負責人的能力。就算沒有這個決定,原本已經政治化且矛盾激烈的社會也會破裂。我覺得這些關於斯大林的話能否出現在庫爾斯克車站大廳的問題應由城裡的公民討論[57]。」他認為斯大林對蘇聯乃至俄羅斯人民的所作所為不值得尊重,不會以中立的態度看待,更不用說讚揚了。然而,他認為大眾「需要記住你們的屠夫」,沒有這些記憶,這些屠夫「就會再次出現在我們當中」。他認為問題在於社會必須記住「斯大林是暴君」,所以應該把銘牌當成對「斯大林性格的某種態度」來閱讀,這樣才是正確的含義[57]。他又表示,如果庫爾斯克車站大堂是建築與文化的紀念碑,這些銘牌就應該留下,因為「摘下銘牌是破壞行為」[57]。
觀點
[編輯]俄羅斯科學院歐洲研究院獨聯體研究中心主任德米特里·弗曼認為俄羅斯政府的新斯大林主義「不是意識形態上的斯大林主義」,斯大林主義是「為了掌權而掌權,不是為了世界革命掌權」[58]。
2005年,俄羅斯聯邦共產黨主席根納季·久加諾夫表示俄羅斯「應該再一次表彰斯大林」,因為斯大林「建設社會主義國家、從納粹大劫難中拯救人類文明有功」[59]。他認為斯大林「不需要平反」,並提議將伏爾加格勒的名字改回斯大林格勒[60]。2010年,久加諾夫表示:「在今天,斯大林時代的偉大成就不言而喻,就連最憎恨他的人也這樣認為。我們解放了全世界[61]!」
2008年,德米特里·普契科夫批評當局復興反斯大林政治宣傳潮流,分散大眾對熱點問題的關注。在2008年12月採訪中,普契科夫提出疑問:「電視界掀起了又一波『揭露斯大林主義恐怖面目的浪潮』,這究竟是為了應付即將到來的危機,還是精神狀況惡化的又一個結果?(主持人)德米特里·尤里耶維奇,你怎麼看?」普契科夫隨後回答道:「這波浪潮之所以出現,是為了分散大眾對眼下問題的關注。你沒考慮你們的養老金問題,沒考慮教育問題,斯大林主義的恐怖面目到底有什麼值得關注的[62]。」
俄羅斯作家謝爾蓋·卡拉-穆爾扎認為妖魔化俄羅斯的趨勢不止出現在波蘭、烏克蘭和捷克,還出現在俄羅斯本身。他認為這是一門好生意,以前妖魔化蘇聯也是好生意:「既然我們的國家同樣擁有(波蘭那樣)享盡國家利益的專家、哲學家和歷史學家(對我們來說多到危險且致命),我們為什麼要像波蘭人(攻擊我們)那樣攻擊波蘭人[63]?」
參見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Draper, Hal. Hal Draper: The Neo-Stalinist Type (1948). www.marxists.org. [16 February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4).
- ^ NEO-STALINISM: WRITING HISTORY AND MAKING POLICY – CIA document. www.faqs.org. [2022-03-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4).
- ^ Clark, Katerina. The Soviet Novel: History as Ritual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00, ISBN 0-253-33703-8, ISBN 978-0-253-33703-0, page 236
- ^ Ferdinand Joseph Maria Feldbrugge, "Samizdat and political dissent in the Soviet Unio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Brill, 1975, pg. 30
- ^ 丹尼斯依下列標準確認新斯大林主義的「政治地理」特徵:
- 核心-外圍結構發達,經濟發展及生活水平差異顯著。該現象是「漸進主義」發展趨勢的產物,即把相當多的資源分配給先前投資收益最多的地區
- 體制本身存在的對重工業的保守態度及偏見(確保)發展「煙囪」產業的傳統工業地區繼續發揮重要作用,比如烏克蘭東部的頓涅茨克-第聶伯地區及烏拉爾山脈地區
- 採用粗放型(資源需求型)發展模式而非密集型(資源節約型)發展模式,導致核心地區出現資源浪費、環境惡化現象,逐漸依賴外圍地區的資源,面臨着以最節約(且往往最為短視)的方式發展密集型產業的壓力
- 政府分部門管理經濟,出現「狹隘的本位主義」,導致一系列部級「帝國」缺乏內在聯繫,規模經濟範圍縮小,過度交通受到鼓勵,使得城市和地區的經濟過度專業化,尤其是外圍地區
- 農業、交通、消費者福利等服務部門相對被忽視
- 福利機制在定居地結構上出現固化,總體而言就是擁有主要政府及政治職能的定居地福利最好,規模也最大,條件(惡化中)的規模會變小
- 區域經濟發展極大程度上受「軍工複合體」影響,個別城市、城市群乃至周邊地帶在內的整個地區的發展與軍事機器的需求息息相關
- 經濟層面長期自給自足的趨勢引發大陸內向型發展模式,與全球經濟隔絕,直到1960年代才改變自給自足的趨勢,鼓勵陸地邊界區、海岸和港口地區進一步發展經濟。參見Shaw, Denis J.B. Russia in the Modern World: A New Geography. Wiley-Blackwell, 1999. ISBN 0-631-18134-2, ISBN 978-0-631-18134-7. Pp. 81–84.
- ^ Copleston, Frederick, S.J. A History of Philosophy: Russian Philosophy. Continuum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 2003. ISBN 0-8264-6904-3, ISBN 978-0-8264-6904-5. P. 403.
- ^ Osborn, Andrew. Outrage at revision of Stalin's legacy. The New Zealand Herald. The Independent. 21 February 2006 [28 October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13).
Russia today is reminiscent of the Brezhnev era which led to neo-Stalinism - Stalinism without political reprisals but with persecution and total control.
- ^ Reichman, Henry. "Reconsidering 'Stalinism'. Theory and Society Volume 17, Number 1. Springer Netherlands. January 1988. Pp. 57–89.
- ^ Stalinism und Neo-Stalinism in Romania. In: Southeastern Europe in the 19. und 20. century. Foreign ways– own ways (= Berliner Jahrbuch für osteuropäische Geschichte. Bd. 2). Akademie-Verlag, Berlin 1994, ISBN 3-05-002590-5, S. 87–102.
- ^ Library of Congress Country Studies. [2022-06-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08).
- ^ Obituary: Babrak Karmal. Independent.co.uk. 6 December 1996 [16 February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24).
- ^ Working, Russel. "An Open Door to North Korea". Business Week, June 4, 2001.. [2022-03-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05).
- ^ By Sŭng-hŭm Kil, Soong Hoom Kil, Chung-in Moon. Understanding Korean Politics: An Introduction. SUNY Press, 2001. ISBN 0-7914-4889-4, ISBN 978-0-7914-4889-2, p. 275.
- ^ Workers' Liberty #58 – Where is neo-Stalinist China going? October 1999.. archive.workersliberty.org. [2022-03-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7-07).
- ^ 裴敏欣:习近平新斯大林主义可能加速终结中共一党专制. 美國之音. 2020-12-05 [2022-03-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03).
- ^ Radio Free Europ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Czech Republic, 2005
- ^ Freedom Hous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United States, 2006
- ^ The Independen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United Kingdom, 2006
- ^ Juergensmeyer, Mark. The Oxford Handbook of Global Religion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 2006. ISBN 0-19-513798-1, ISBN 978-0-19-513798-9. P. 460.
- ^ Thornton, William H. New world empire: civil Islam, Terrorism, and the Making of Neoglobalism. Rowman & Littlefield, 2005. ISBN 0-7425-2941-X, ISBN 978-0-7425-2941-0. P. 134.
- ^ Daniels, Robert Vincent. The Rise and Fall of Communism in Russia.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7 ISBN 0-300-10649-1, ISBN 978-0-300-10649-7 P. 339.
- ^ Novack, George. International Socialist Review, New York, Volume 22, No. 3, Fall 1961. Pp. 107–114.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Marxists Internet Archive. 2005.
- ^ From Lenin to Khrushchev. Marxists.org. [2022-03-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4).
- ^ "Khrushchev's Neo-Stalinism".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17 July 2011. Records of Radio Free Europe/Radio Liberty Research Institute (RFE/RL RI): Box-Folder-Report 55-1-222. The Open Society. Retrieved 11 May 2009.
- ^ "The Specter of Suslov".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17 July 2011. Records of Radio Free Europe/Radio Liberty Research Institute (RFE/RL RI): Box-Folder-Report 55-1-296. The Open Society. Retrieved 11 May 2009.
- ^ "Khrushchev and the Presidium (VIII)".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Records of Radio Free Europe/Radio Liberty Research Institute (RFE/RL RI): Box-Folder-Report 56-3-307. The Open Society. Retrieved 11 May 2009.
- ^ 27.0 27.1 Laiapea, Andres. "Putin's Neo-Stalinism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American Chronicle. 26 February 2007. Retrieved 11 May 2009.
- ^ Sakwa, Richard. Soviet Politics in Perspective. Routledge, 1998. ISBN 0-415-07153-4, ISBN 978-0-415-07153-6, P. 66.
- ^ Alexander Dubcek Recollections of the Crisis: Events Surrounding the Cierna nad Tisou Negotiations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14 March 2007.
- ^ Simonov, Vladimir. "Who are Russia's Enemie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Russian News and Information Agency Novosti. 21 June 2005. EN.RIAN.ru. Retrieved 11 May 2009.
- ^ Eberstadt, Nick. The Poverty of Communism. Transaction Publishers, 1990. ISBN 0-88738-817-5, ISBN 978-0-88738-817-0. P. 85.
- ^ Mikhail Gorbachev Interview – page 3 / 3 – Academy of Achievement. [16 February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11 November 2016).
- ^ Tsypkin, Mikhail. "Moscow's Gorbachev: A New Leader in the Old Mold"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Backgrounder #451 – 29 August 1985. The Heritage Foundation.
- ^ Åslund, Anders. How Russia Became a Market Economy.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 1995, ISBN 0-8157-0425-9, ISBN 978-0-8157-0425-6. P. 29.
- ^ Pilon, Juliana Geran. "The Crisis of Marxist Ideology in Eastern Europ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National Review. 7 April 1989. ArticleArchies. Retrieved 9 August 2009.
- ^ Thomas Sherlock, "Russian politics and the Soviet past: Reassessing Stalin and Stalinism under Vladimir Putin" Communist and Post-Communist Studies 30#1 (2016) pp 1–15 (2016)
- ^ Mikhail Pozdnyaev, Novye Izvestia. "The Glamorous Tyrant: The Cult of Stalin Experiences a Rebirth".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11 May 2008.
- ^ "Сегодня исполняется 55 лет со дня смерти Сталина"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39.0 39.1 Osborn, Andrew. Josef Stalin 'returns' to Moscow metro. Telegraph. 2009-09-05 [2022-03-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8).
- ^ Stalin's Approval Rating Among Russians Hits Record High – Poll. The Moscow Times. 16 April 2019 [31 January 2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7 January 2022) (英語).
- ^ "Re-Stalinization of Moscow subway sparks debate"[失效連結]. WaPo. 27 October 2009.
- ^ "Putin Says Stalin No Worse Than 'Cunning' Oliver Cromwell"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Stalin's new status in Russia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By Richard Galpin, BBC News, Moscow
- ^ "Activists Denounce Stalin in Station" 28 August 2009 By Kristina Mikulova Moscow Times
- ^ Stalin Back in Vogue as Putin Endorses History-Book Nostalgia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by Henry Meyer, Bloomberg.com, 29 November 2007
- ^ History textbook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Russian Ministry of Education. (in Russian)
- ^ List of admitted school text-books, 2007 (in Russian)
- ^ 'Gulag' book, once banned, is now required reading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Associated Press Retrieved on 10 September 2009
- ^ The Gulag Archipelago was included to the school program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Izvestia, 9 September.
- ^ 50.0 50.1 Wendle, John. Russia Moves to Ban Criticism of WWII Win. Time. 2009-05-08 [2009-06-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5-11). 參數
|magazine=
與模板{{cite news}}
不匹配(建議改用{{cite magazine}}
或|newspaper=
) (幫助) - ^ Russia panel to 'protect history'. BBC. 2009-05-19 [2009-08-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5-23).
- ^ Osborn, Andrew. Medvedev Creates History Commission. Wall Street Journal. 2009-05-21 [2022-03-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6-23).
- ^ OSCE resolution equating Stalinism with Nazism enrages Russia. Deutsche Welle. 2009-07-09 [2022-03-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08).
- ^ OSCE Equates Stalinism to Nazism. The Moscow Times. 2009-07-06 [2022-03-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7-09).
- ^ Russia scolds OSCE for equating Hitler and Stalin. Boston.com. 2009-07-04 [2022-03-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7-06).
- ^ Resolution on Stalin riles Russia. BBC News. 2009-07-03 [2022-03-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22).
- ^ 57.0 57.1 57.2 57.3 57.4 Human rights defenders called Luzhkov to remove from the Metro the notes about Stalin. Kommersant. 2009-09-08.
- ^ Zakharovich, Yuri. Can the U.S.-Russian Alliance Last?. Time Magazine. 2001-12-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5-29).
- ^ What Gulag? Russia's government shamefully refuses to face up to the horrors of communism. Opinion Journal. The Washington Post. 2005-05-08 [2022-03-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5-11-20).
- ^ Fiery Counterrevolutionaries. Kommersant. 2005-04-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1-03).
- ^ Liberals rap Kremlin as Stalin is worshipped. Reuters. 2010-03-05 [2022-03-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03).
- ^ Puchkov, Dmitry. Short questions and answers. Oper.ru. 2008-07-12 [2022-03-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03).
- ^ Kara-Murza, Sergey. The satanization of the modern Russia is ongoing, same way as it happened with the Soviet Union. km.ru. 2009-09-24 [2022-03-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9-26) (俄語).
延伸閱讀
[編輯]- Khapaeva, Dina. "Triumphant memory of the perpetrators: Putin's politics of re-Stalinization." Communist & Post-Communist Studies (March 2016), pp 61–73. celebrations of Stalin's memory in Russia today. 在線閱讀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Khapaeva, Dina. "Historical memory in post-Soviet Gothic society." Social Research (2009): 359–394. 在線閱讀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Sherlock, Thomas. "Russian politics and the Soviet past: Reassessing Stalin and Stalinism under Vladimir Putin." Communist and Post-Communist Studies 49.1 (2016): 45–59. 在線閱讀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Torbakov, Igor. "History, Memory and National Identity: Understanding the politics of history and memory wars in post-Soviet lands." Demokratizatsiya 19.3 (2011): 209+ 在線閱讀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Tumarkin, Maria M. "The Long Life of Stalinism: Reflections on the Aftermath of Totalitarianism and Social Memory." Journal of social history 44.4 (2011): 1047–1061.
外部連結
[編輯]- 斯大林肖像出現在烏克蘭叛亂地區中心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英國《衛報》援引美聯社報道,2015年10月19日
- 俄羅斯的歷史課堂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斯大林歸來,《時代雜誌》,1970年
- 莫斯科:斯大林2.0時代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環球郵報網視頻報道
- 復興斯大林——克里姆林宮新政的的意識形態基石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世界社會主義網站,2000年
- 俄羅斯歷史學家譴責再斯大林化,歐亞每日觀察,2005年
- 俄羅斯:懷念蘇聯的苗頭瘋長,維克多·亞斯曼(Victor Yasmann),自由歐洲電台/自由電台,2006年12月21日
- 修改斯大林歷史影響引發的憤怒情緒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安德魯·奧斯本(Andrew Osborn),2006年2月21日
- 俄羅斯:戈爾巴喬夫談民主體制和權威主義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自由歐洲電台/自由電台,2006年3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