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最終幻想VII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最終幻想VII
  • ファイナルファンタジーVII
  • Final Fantasy VII
PlayStation日版遊戲封面
類型角色扮演
平台PlayStationMicrosoft WindowsPlayStation 4任天堂SwitchiOSAndroid
開發商史克威爾
發行商PlayStation
Microsoft Windows
Eidos Interactive
史克威爾艾尼克斯(數位、Steam)
總監北瀨佳范
製作人坂口博信
編劇野島一成、北瀨佳范
程式成田賢
美術直良有佑野村哲也
音樂植松伸夫
系列最終幻想系列
模式單人
發行日
1997年1月31日
PlayStation
  • 日本:1997年1月31日
  • 北美:1997年9月7日
  • PAL:1997年11月14日
  • 北美:2009年6月2日(PSN)
  • PAL:2009年6月4日(PSN)
國際版
  • 日本:1997年10月2日
  • 日本:2009年4月10日(PSN)
Microsoft Windows
  • 北美:1998年5月31日[1]
  • 歐洲:1998年6月25日[1]
  • 全球:2012年8月14日(數字)
  • 全球:2013年7月4日(Steam)
國際版
  • 日本:2013年5月16日(數字)
iOS
  • 全球:2015年8月19日[2]
PlayStation 4
  • 全球:2015年12月5日[3]
Android
  • 全球:2016年7月7日
任天堂Switch
  • 全球:2019年3月26日

最終幻想VII(日語:ファイナルファンタジーVII,英語:Final Fantasy VII,香港和台灣舊譯「太空戰士」,由於媒體雜誌都用此名報導,因此亦有玩家通稱此作為「太七」)史克威爾(現史克威爾艾尼克斯)於1997年在索尼PlayStation平台發行的電子角色扮演遊戲,為最終幻想系列第七部本傳,本作亦有多個平台的移植版本。遊戲是系列首款使用3D運算的作品,其使用即時運算角色和預先渲染的背景。主人公克勞德·史特萊夫最初以僱傭兵身份加入生態恐怖主義組織「雪崩」,企圖以武力阻止持有能源專利的特大企業「神羅」為汲取資源而耗盡星球生命。隨着情節推進,克勞德和夥伴被捲入另一場更加具威脅性的衝突,起而對抗世上著名的英雄——賽菲羅斯

《最終幻想VII》在1994年展開製作。最初計劃發行於超級任天堂平台,後改至任天堂64。但任天堂64的卡帶媒介未能提供作品3D化所需之儲存容量,故史克威爾決定轉戰使用CD-ROM的PlayStation平台發行本作。《最終幻想VII》由北瀨佳范擔任總監,野島一成和北瀨佳范編劇,坂口博信為製作人,音樂由長期為系列譜曲的植松伸夫創作。而因應作品3D化的需要,天野喜孝的畫風相對較難執行,故天野長期擔任的角色設計一職由野村哲也接任。史克威爾對本作的製作費用則達到4000萬美金,另有4000萬美金行銷費用[4]

《最終幻想VII》在商業上獲得巨大成功,於首發的PlayStation平台上全球累計銷量就突破1000萬套[5][6],是《最終幻想系列》中最暢銷的作品,在全球玩家間具高知名度。PS版推出後1998年在Microsoft Windows上發行PC版,2009年在PlayStation Network上發行,2012年通過官方網站下載、2013年通過Steam發行支持當前系統的新PC版,由該PC版移植而來的PlayStation 4版與iOS版則於2015年發行,Android版本在2016年發行,任天堂Switch版本於2019年發行。

一般認為,本作對日式角色扮演遊戲(JRPG)在日本境外的普及頗有貢獻,為同類型遊戲在歐美市場拓展了大量受眾。因作品受到歡迎,史克威爾艾尼克斯以「最終幻想VII補完計劃」為題,在不同平台製作了一系列前後傳,其中包含一部後傳電影《最終幻想VII 降臨之子》,由野村哲也導演、野島一成編劇、北瀨佳范製作,其中片段於2004年在第61屆威尼斯電影節首映。

2015年E3索尼展前發布會上史克威爾艾尼克斯發表將開發本作的重製版,預計在PlayStation 4平台發行。2020年4月10日,《最終幻想VII 重製版》首作在PlayStation 4平台發售,內容為原版遊戲中魔晄都市米德加的部分,並以此為基礎做了大量擴充。整個重製計劃將分拆為數部作品進行發售。重製版遊戲的總監、製作人、編劇、音樂等均為原班人馬。

遊戲玩法

[編輯]

如同最終幻想系列前作,《最終幻想VII》主要有三個主界面,即世界地圖、場景地圖和戰鬥畫面。世界地圖為3D模型,以俯視視角顯示遊戲的架空世界,玩家通過穿行世界地圖到達各個地點[7]。如同系列傳統,玩家可通過多種方式,如步行、騎陸行鳥、駕駛飛空艇或航海探索世界地圖。此外遊戲還使用了新交通工具——巴吉汽車英語Buggy (automobile)[7]

在場景地圖中,玩家直接操作角色移動,描繪城鎮、森林等場所之背景為3D預渲染製成的2D圖像,並呈真實比例[8]。玩家最初只能在城市「米德加」中活動,隨着遊戲推進可以在整個世界遊覽[7]。雖然遊戲情節多通過玩家操縱來發展,但也使用了許多預製的3D動畫為過場[9]

戰鬥系統

[編輯]

戰鬥畫面背景為3D即時運算的場景,如建築內部或是曠野,玩家給角色下指令和敵人作戰[10]。雖然地圖上的角色造型為超級變形(Q版),但戰鬥畫面中的角色使用更寫實的正常比例[9]。和系列一貫使用的2D子圖形不同,《最終幻想VII》是系列首款純粹由3D建模(多邊形渲染)人物造型的遊戲。本作使用系列傳統的即時戰鬥(ATB)系統,該系統首創自《最終幻想IV》。和前作四名玩家角色同時參戰不同,《最終幻想VII》每戰至多僅允許三名角色參加[11]

《最終幻想VII》的技能系統圍繞着魔晶石使用而建立,魔晶石是一種由星球生命能源濃縮而成的魔法珠,能嵌入裝備上的專用槽位,玩家可由此定製隊伍能用的魔法、召喚術和特殊能力,而大多魔法系的模式會降低所裝備角色的體能值。此外還有一類魔晶石能與其他魔晶石組合,一定程度上強化其效果或是帶來其他能力[12]。本作中的召喚術通過裝備魔晶石習得,發動召喚攻擊時會顯示精美動畫。《最終幻想VI》的必殺一擊在《最終幻想VII》中改為「極限技」。各玩家角色都有一個自己的計量條,隨着戰鬥中受到傷害而逐漸累積,當計量條充滿後,角色就可以發動極限技。極限技多是能打出更高傷害的特殊攻擊,但也有在戰鬥中治癒隊伍的技巧[9]。和魔晶石不同,每名角色各有一套固定的極限技,他們依照力量分為四個等級(除了只有兩個等級角色凱特·西)[13]

概要

[編輯]

設定

[編輯]

較之於系列前五作,《最終幻想VI》的設定中出現了相當先進的技術,《最終幻想VII》在這方面同《最終幻想VI》類似。總體而言,遊戲的技術與社會近似於工業時代後工業時代科學幻想背景[14]。《最終幻想VII》的世界在遊戲中被稱作「星球」,但其追溯名為「蓋亞」,由三塊主要大陸構成。東大陸坐落有工業大都市米德加,神羅電力公司——經營這個星球的事實性世界政府——的首都及總部所在地。東大陸的其他地點有珠諾(神羅主要軍事基地)、兀鷹堡壘(一個堡壘,有個巨大禿鷹住在魔晄爐上)、陸行鳥牧場以及卡姆(靈感源自中世紀歐洲的小鎮)。

西大陸有金碟遊樂園(位於科雷爾監獄下方的遊樂園)、太陽海岸(海濱度假勝地)、貢加加(一個有毀滅魔晄爐殘骸的的小鎮)、尼福爾海姆(在尼福爾山下而建的鎮子)、火箭村(神羅發射太空火箭失敗的地點),以及星殞峽谷。星殞峽谷的聚落強調應當與自然和諧相處,並專心致力於星球的福祉[15]。聚落設有一個天文台,是信奉「星命學」者的研究設施,星命學提倡尊重自然的生活方式,教育人們星球有自己的生命與能量[15]

五臺是汲取前現代日本和中國靈感的村子,位於西部大陸的大島上。世界最北端是一塊被大面積冰封的大陸,有化石村(挖掘場地)、冰雪旅館(滑雪度假勝地)、神秘的「古代種之都」,以及遊戲高潮發生地大空洞。一些水下地點只能乘潛水艇到達,比如沉沒的神羅運輸機。

角色

[編輯]
一位扮演克勞德·史特萊夫的Cosplayer。

《最終幻想VII》有9名主要玩家角色。克勞德·史特萊夫是不善交際的僱傭兵,他自稱原神羅戰士部隊的1st級戰士[16]巴雷特·華勒斯是反神羅組織雪崩的首領;蒂法·洛克哈特是武術家,也是雪崩的成員,她還是克勞德同鄉的兒時夥伴;愛麗絲·蓋恩斯巴勒是賣花女,也是世上唯一留存的古代種,她自小就被神羅特務機構塔克斯追討[17]赤紅XIII是具高度智慧的野獸,遭神羅科學家捕獲作為實驗品;凱特·西是騎在莫古利玩偶上的機器貓算命師[18]希德·海溫德是飛行員,夢想成為進入外太空的第一人,但未能實現[19]尤菲·如月是年輕的忍者且擅長偷盜;文森特·瓦倫泰是原神羅塔克斯組織的一員,在遊戲開始的30年前被神羅當作實驗體改造[20]賽菲羅斯是主角一行所面對的強敵,他原是具有英雄傳說的神羅戰士,幾年前被認為死亡但又再次現世[21]

情節

[編輯]

遊戲以克勞德·史特萊夫被生態恐怖主義組織「雪崩」雇為傭兵,破壞「神羅公司」統治的城市「米德加」周圍的魔晄爐開始。

「雪崩」首領巴雷特·華勒斯認為,魔晄在爐中反應會消耗星球的生命,因此神羅的魔晄爐會殺死星球。克勞德孩童時的夥伴蒂法也加入了組織。雖然雪崩第一個任務成功了,但在隨後破壞第二個魔晄爐時中了埋伏,克勞德掉落到米德加貧民窟。他見到了在隨雪崩完成首個任務後,曾遇見的賣花女愛麗絲[22]。抓捕愛麗絲的塔克斯的出現,促使克勞德答應充當她的保鏢,並從塔克斯的手中保衛了她[23]。同時神羅得知雪崩藏身之處是第柒區貧民窟,並通過炸落第柒區貧民窟上方的圓盤來毀滅人口[24]。此時塔克斯抓住了愛麗絲,並透漏她是可以聆聽星球聲音的瀕滅古代種「賽特拉」的最後一人[25]。神羅總裁和寶條博士確信,愛麗絲是找到神秘「應許之地」的關鍵,他們認為那裡有着豐富的魔晄資源[26]。餘下的雪崩成員——克勞德、巴雷特和蒂法——為營救愛麗絲潛入神羅,途中他們遇到標有「傑諾瓦」的樣本。隊伍救出了愛麗絲,同時被寶條用作實驗的老虎般智慧生物赤紅XIII加入隊伍,但他們在逃出神羅時被塔克斯抓獲並拘留。翌日早上,他們發現牢房被打開,連同神羅總裁在內的大多數人都被殺死:罪犯似乎是薩菲羅斯,一名大家以為在幾年前死去的傳奇戰士。一行還發現傑諾瓦標本失蹤了,並推測這也是薩菲羅斯所為[27]

在總裁的兒子路法斯·神羅宣布接手公司時,一行離開了米德加,到外面世界去追尋薩菲羅斯。途中加入隊伍的有,由有良知的神羅部長里維背後控制的貓型機器人凱特·西[28];來自五臺的年輕忍者尤菲·如月;原塔克斯文森特·瓦倫泰;以及不停抽煙的飛行員希德·海溫德。一行在賽特拉神殿遇到了薩菲羅斯,他揭示了他的計劃:如果星球遭到巨大破壞,由魔晄能量形成的生命之流就會聚集在那裡嘗試治癒傷口,若用傳說的黑魔晶石發動「隕石」魔法,給星球造成巨大傷害,他就能與那裡的大量魔晄能量融合,重生成為神[29]。一行擊退薩菲羅斯獲得了黑魔晶石,但薩菲羅斯又控制克勞德將黑魔晶石交給了他。在隊伍休整時,愛麗絲動身獨自阻止薩菲羅斯,跟隨他來到了忘卻之都。隊伍之後前往,看到愛麗絲正在對着星球祈禱援助。就在一行剛找到愛麗絲時,她被薩菲羅斯殺死。克勞德和他的夥伴們追蹤薩菲羅斯來到了大空洞。在旅行中他們得知,傑諾瓦是一種星際生物,在約2,000年墜落到星球,並想完全將星球占據[30]。星球出於自我保護,創造了叫做兵器的巨大怪物。賽特拉以幾乎全滅的代價將傑諾瓦擊敗,並將其遺骸封印[31]。在幾十年前,傑諾瓦遺骸被神羅研究員賈斯特博士挖出。他誤以為傑諾瓦是賽特拉,並在寶條的協助下試圖複製傑諾瓦。雖然賈斯特放棄了這個計劃,但寶條成功的用其助手露克蕾西亞未出生的孩子完成了實驗:這個嬰兒就是薩菲羅斯[32]。大約在五年前,克勞德因神羅的任務回到自己和蒂法的家鄉尼福爾海姆,薩菲羅斯發現寶條失敗的試驗計劃,並了解了他自身的來歷。他誤解了傑諾瓦並以為自己是賽特拉,他發狂並將尼福爾海姆毀滅,作為對正常人類的復仇。克勞德和蒂法在大屠殺中遇到了薩菲羅斯,克勞德將薩菲羅斯扔下魔晄爐之後薩菲羅斯失蹤,人們推定他已死亡,直到如今再度出現。

當隊伍到達大空洞尋找殺害愛麗絲的薩菲羅斯時,他們得知薩菲羅斯是寶條用動物和人類創造的眾多傑諾瓦複製體之一。當遇到薩菲羅斯時,他已用殺死或吸收傑諾瓦複製體發動了傑諾瓦細胞「融合」。他操控克勞德幫他發動隕石,並稱克勞德也是薩菲羅斯的複製體之一,他展示了一幅幻象,在尼福爾海姆事件中,克勞德的位置是一名黑髮神羅戰士[33],告訴克勞德他的記憶是虛假的。薩菲羅斯召喚的隕石讓星球的兵器甦醒,緊接着的地震中,克勞德和同伴分離並掉入生命之流。團隊其他成員和與隨他們到達大空洞的塔克斯逃到了飛船海溫德號上,隊員在那裡被捕。因隕石接近地球,兵器開始攻擊人類,以圖讓魔晄能量儘可能回歸生命之流,來幫助星球。神羅將重點放在從兵器手中保護人類,並試圖直接阻止隕石,這最終耗費了大量神羅人員的生命[34]。蒂法和巴雷特等人被判處死刑,但最終逃脫[35]。他們在一個熱帶度假村的醫院發現了神智不清的克勞德,他在大空洞事件後被衝到這裡。蒂法留下來幫助克勞德康復,其他隊員繼續和神羅的作戰。兵器的攻擊毀滅了島嶼,克勞德和蒂法雙雙掉入生命之流。在這裡,蒂法幫助克勞德重建記憶,並了解了他過去的真相。

克勞德並沒有成為神羅戰士,而薩菲羅斯幻象中的神羅戰士是愛麗絲的初戀,克勞德的朋友札克斯·菲爾。兩人都在尼福爾海姆事件現場,克勞德刺給薩菲羅斯致命傷口,薩菲羅斯因為傑諾瓦細胞才得以存活;札克斯和克勞德則身受重傷,隨後被寶條帶走用作神羅戰士強化和傑諾瓦實驗。札克斯試圖帶着克勞德逃跑,但被神羅士兵殺死。克勞德帶着札克斯的劍艱難的到達了米德加,他將渴望成為神羅戰士的願望與札克斯的記憶和故事結合,又因傑諾瓦細胞的幫助,創造了虛假人格[30]。在認識並接受他的過去後,克勞德得以恢復。在克勞德與蒂法從生命之流回歸後,隊伍重整旗鼓,並得知愛麗絲在她最後的時刻,試圖用白魔晶石發動魔法「神聖」,這唯一能同隕石抗衡的方法。她雖然成功召喚了魔法,卻一直被薩菲羅斯阻止發動。隊伍決定先阻止狂暴的兵器。同時隊伍還遭遇寶條,得知他是薩菲羅斯的父親[32],身為科學家的他試圖通過供給魔晄能量幫助他的兒子。雖然他通過給自己植入的傑諾瓦細胞變身,但依然在戰鬥中落敗。之後一行人展開了與薩菲羅斯的最終決戰,在一系列戰鬥後,薩菲羅斯被克勞德擊敗。因神聖從火山口發動,隊伍逃了出去。神聖試圖在米德加下方阻止隕石,但因為隕石已經太近,神聖無法獨自應對。就在隕石正要衝擊時,生命之流從星球流出,幫助神聖摧毀了隕石[36]。500年後,赤紅XIII與兩隻幼崽俯瞰米德加廢墟,那裡已經被綠色覆蓋,顯示星球已經恢復。

開發

[編輯]
《最終幻想》系列創作人坂口博信

《最終幻想VII》的企劃會議在1994年《最終幻想VI》發行後就召開了。當時遊戲打算作為超級任天堂的另一個2D項目[37]。系列創作人坂口博信最初計劃以1999年的紐約為情節設定,因此由坂口編寫的原《最終幻想VII》腳本和最終成品完全不同。野村哲也回憶稱坂口「想要做類似偵探小說的東西」。故事第一部分和「熱血」角色「偵探喬」有關,他在追尋在米德加製造爆炸的主角,而爆炸當時已經發展為故事[38]。最終劇本由野島一成北瀨佳范依照坂口和野村的故事編寫[39]加藤正人後來加入項目並編寫了三個遊戲場景[40]

但是,一些工作人員同時還參與《時空之輪》,當此項目重要到需要北瀨等設計師的協助時,《最終幻想VII》的開發中斷。一些最初給《最終幻想VII》創意最終在《時空之輪》中實現。還有一些創意,如紐約城設定和魔女伊迪雅,被後來的項目《寄生前夜》和《最終幻想VIII》採用[41]

開發在1995年下半年重新開始[42],需要約120位藝術家和程序師工作,並使用了PowerAnimatorSoftimage 3D軟件[43]。史克威爾的開發組成員受訪時透露,本作的製作費約4000萬美元,另外還投入約4000萬美元的行銷費用[4]。北瀨擔心,若不趕上其他遊戲已應用3D圖形的步伐,系列就可能落後[44],在完成使用硅谷圖形Onyx工作站製作的小型實驗性技術演示《最終幻想SGI》後,《最終幻想VII》製作開始。該演示以基於多邊形的3D渲染表現《最終幻想VI》角色的實時戰鬥[45]。開發團隊將演示的設計機制整合入《最終幻想VII》。但容納動作數據庫需要大容量儲存媒體,唯CD-ROM介質方能滿足項目需求[42]。史克威爾在本作前的最終幻想作品皆發行於任天堂平台,但任天堂堅持即將上市的任天堂64主機會繼續使用卡帶儲存遊戲。兩方對此無法有共識,最終導致史克威爾放棄與任天堂的合作關係。1996年1月12日史克威爾宣布,《最終幻想VII》將登錄索尼PlayStation平台[46]

設計

[編輯]

自最早在FC遊戲機創作《最終幻想》以來,坂口將遊戲系統放在比故事更優先的地位,如何實現3D隨之成為團隊開發遊戲的焦點[47]。隨着專注於更真實的呈現,畫面從2D圖形轉為疊加在預渲染背景上的3D環境。相比之前在SFC平台的開發,雖然坐擁更大的容量和進步的電腦繪圖技術,可讓團隊實現40分鐘的全動態影像(FMV),但困難與革新相伴,團隊還需保障遊戲圖形品質不比FMV場景差太多。北瀨描述稱,讓遊戲場景儘可能精細是「一項艱巨的任務」[42]。長期為系列設計角色的天野喜孝因在法國和美國開辦藝術工坊和展覽,故在遊戲參與上受到限制。因此野村哲也被任命為項目的角色設計師,而天野協助設計遊戲世界地圖[9]

在開發期間,野村幾個的設計最初概念做了變動。比如,為和薩菲羅斯長順的銀髮形成對照,克勞德最初設計為黑髮大背頭而非刺蝟頭。但野村擔心這種男性可能難獲愛好者歡迎,故將克勞德的設計改為尖刺造型的金髮。文森特則從研究員、偵探再到化學家,最終定案為有着悲慘過去的前特務。野村表示,希德·海溫德的戰鬥方式和龍騎士職業相似,這是因為其姓氏和之前兩部最終幻想遊戲中的龍騎士相同,即《最終幻想II》的理查德·海溫德和《最終幻想IV》的凱因·海溫德[9]

音樂

[編輯]
2009年電子遊戲音樂會上演奏遊戲音樂《單翼天使》

《最終幻想VII》的音樂由植松伸夫譜曲。植松沒有為遊戲錄製音樂和音效,而是選擇通過PlayStation內置音效芯片,製作PlayStation格式音頻序列(類似MIDI[9]。《最終幻想VII》是系列首款使用數字化聲音的遊戲:特別是被稱為植松最終幻想系列中最具代表性音樂作品的《片翼天使》[48]。植松曾言,該原聲有「現實主義」之感,因此他不能用「過分、瘋狂的音樂」[49]

發行

[編輯]

在1996年8月上旬,日本PlayStation遊戲《Tobal No. 1》中同捆了名為「史克威爾預告片」的演示光盤。光盤收錄《最終幻想VII》的早期試玩演示,另及《武士道之刃》和《沙加開拓者》等待發行遊戲的預告片。玩家可通過演示遊玩米德加的第一部分。然而其中和最終版本有明顯差異——玩家最初隊伍中有愛麗絲,召喚能力也尚未實現[50]

遊戲在北美發售前開展了三個月的大規模營銷活動,包括在主要電視網上播放三個30秒廣告,一分鐘的戲劇表演,與百事合作的節日促銷,在《滾石》、《Details》、《Spin》、《花花公子》,以及漫威DC漫畫出版漫畫的印刷廣告[51]。遊戲北美版的遊戲性和情節有所增加,如魔晶石交換更方便,場景地圖上用箭頭凸顯出口[8],以及一段新增的過場,這促使遊戲在日本以《最終幻想VII國際版》名義再版[52]。2012年12月18日,該版本再版收錄於日本合輯《最終幻想25週年紀念終極包》[53]

《最終幻想VII》在1998年移植到Windows系統個人電腦上。此再版圖形更加流暢,美版修正了翻譯和拼寫錯誤,以及有關遊戲系統的小問題。但PC版本另有其bug,如特定顯卡芯片組以硬件模式渲染時一些FMV時有顯示錯誤[54]。PC版發行後,愛好者為其製作了數百個遊戲模組。最著名的社區是Qhimm.com論壇,其中有大量模組,如遊戲補丁(改善對新Windows系統和顯卡的兼容性)、PS-PC存檔轉換器、遊戲存檔編輯器、遊戲修改器、角色模型、世界地圖、過場、音樂以及戰鬥背景等[55]

除了PlayStation和PC版外,遊戲還發行於PlayStation Network,日版於2009年4月10日發行,北美版於2009年6月2日發行,歐洲和澳洲版於2009年6月4日發行。日本版使用的是《國際版》[56]。PlayStation Network版發售頭兩周下載量超過10萬次,成為PlayStation Network上最暢銷的PlayStation遊戲[57]

在最初的PC版推出14年後,2012年6月4日史克威爾艾尼克斯宣布將會重新發行PC版遊戲,主要是為了讓遊戲能對應早已改朝換代的Windows系統,該版本緊接着在8月14日發行。遊戲有36個新解鎖成就,「雲存檔」以及「角色加速器」功能。新版由DotEmu開發,並為對應當前的Windows系統做了調整[58];遊戲由史克威爾艾尼克斯商店獨家發行。遊戲可以在高清分辨率(1920×1080)下運行,但圖形沒有改善[59]。該版本主要旨在將經典遊戲移植為可下載遊戲,能在當代的Windows系統(XP/Vista/7)和DirectX 9.0c上運行[60]

2013年7月4日,遊戲通過Steam發行Windows的下載版[61]。2014年12月7日,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行的「PlayStation Experience 2014」上,史克威爾艾尼克斯宣布將原版《最終幻想VII》以提升分辨率的復刻方式推出,平台為PlayStation 4;該原汁原味的復刻版於2015年推出。[62]在2018年9月14日播出的任天堂直面會上,史克威爾艾尼克斯宣布原版遊戲的高清復刻版將會在任天堂Switch上於2019年推出,這是本作自當年取消在任天堂64上開發後,首次登陸任天堂的遊戲平台。[63]

原聲音樂

[編輯]

遊戲原聲音樂為4 CD專輯[64]。另外發行的還有單碟專輯《最終幻想VII融合曲目》,專輯選錄了一些原聲音樂,外加還有三首編曲[65]。2003年發行的《鋼琴選輯 最終幻想VII》收錄了專輯數首曲目的鋼琴編曲[66]。遊戲數首曲目在後來的史克威爾的產品中重混,如《最終幻想IX》、《最終幻想VII 降臨之子[67]、《核心危機 -最終幻想VII-》和《王國之心[68]。2012年,原聲音樂《Aerith's Theme》打入經典調頻名人堂的第16名[69]

評價

[編輯]

最初評價與銷量

[編輯]
評價
匯總得分
匯總媒體得分
GameRankings(PS) 92.4%[70]
(PC) 86.3%[71]
(iOS) 79%[72]
Metacritic(PS) 92/100[73]
(iOS) 77/100[74]
評論得分
媒體得分
1UP.comA+[75]
AllGamePS: 5/5顆星[76]
PC: 4.5/5顆星[77]
電腦遊戲世界PC: 4/5顆星[93]
電腦與電子遊戲PS: 5/5顆星[78]
PC: 9/10[79]
Edge9/10[80]
電子遊戲月刊38/40[81]
Game InformerPS: 9.75/10[87]
GameFan英語GameFan300+/300[85][86]
GameProPS: 5/5顆星[83]
PC: 4.5/5顆星[84]
GameSpotPS: 9.5/10[8]
PC: 8.0/10[88]
IGNPS: 9.5/10[11]
PC: 8.2/10[89]
美國PlayStation官方雜誌5/5顆星[90]
PC Gamer美國PC: 90%[92]
PlayStation雜誌英語PlayStation:_The_Official_Magazine5/5顆星[91]
Fami通38/40[82]
電腦遊戲雜誌英語Computer Games MagazinePC: 4/5顆星[94]
RPGamer8/10[95]
10/10[96]

《最終幻想VII》在評論和商業上都獲得成功,並創下數項銷量紀錄。1997年初本作在日本發售前三天即售出200萬套[9],同年9月預計於北美上市,但在遊戲的流行下眾多北美零售商無視了官方定下的發售日,提前販賣遊戲以回應市場的需求[97]。遊戲首周在北美售出33萬套[98],並在三周內突破50萬銷量[99]。北美市場自開賣起銷售勢頭保持了數月,索尼宣布遊戲在12月初銷量突破100萬份[100],Monness, Crespi, Hardt & Co.的業務分析師愛德華·威廉姆斯對此發表意見稱,「索尼重新定義了角色扮演遊戲領域,並通過推出《最終幻想VII》擴大了以往的玩家群」[100]。遊戲到2005年12月25日時在全球售出980萬套[101],成為《最終幻想》系列中最暢銷的遊戲[102]。《最終幻想VII》被視為「讓PlayStation主機大賣的遊戲」,並推動日式RPG類型的遊戲在日本外獲得市場[103][104][105][106]。本作的PS版至今累計售出約1050萬份[5][6],而1998年的舊PC版(對應Windows 9x的英文版)也賣出了超過100萬份[4]。2012年發售了對應現行Windows的新PC版,此版本在Steam平台上亦有超過120萬份的銷量[107]。截至2023年9月,本作的全球累計銷量(未含remake版)已超過了1440萬份[108]

遊戲一經發售便獲得媒體的廣泛好評。《GameFan》稱作品「很有可能是史上最偉大的遊戲」,此評價也印在遊戲CD盒後的顯要之處[109]GameSpot稱,「從未有(遊戲)能將技術、遊戲性和敘事像《最終幻想VII》那樣結合」,評論表示尤為青睞遊戲的圖形、音頻和故事[8]IGN的傑·波爾強調遊戲圖形「將目前PlayStation上所見的一切都甩到數光年之外」,並認為戰鬥系統是其最強項[11]RPGamer稱讚遊戲原聲多樣且數量可觀,稱「植松非常好的完成了他的作品」,「這也許是他目前最好的作品」[110]

評論亦對遊戲Windows移植版表示稱讚,但對其低品質預渲染畫面和音頻,其幀速率及安裝問題表示批評[92][93][111]。《電腦遊戲雜誌》稱,「最近沒有遊戲像《最終幻想VII》般會在多台電腦上出現運行問題」[94]。《電腦遊戲世界》抱怨稱,「音樂譜曲雖然悅耳,但會因聲卡問題而被糟蹋」[93],《次世代》認為遊戲預渲染背景明顯不如PlayStation版那樣令人印象深刻[111]。但《次世代》認為其高分辨率戰鬥畫面「絕對令人嘆為觀止」[111],《電腦遊戲雜誌》則稱遊戲「展現了裝有3D卡PC的威力」[94]。雖然遊戲有技術缺陷,三本雜誌都表示稱讚[93][94][111],《PC Gamer》總結稱,雖然「史克威爾只是做了讓PlayStation遊戲運行到Windows上所必須做的事情」,但「《最終幻想VII》仍然是PC上的成功者」[92]

《最終幻想VII》也獲得一些消極評價。史克威爾宣布遊戲為索尼PS獨佔而非在任天堂平台推出,且不依循《最終幻想SGI》此試作版進行開發,收到一些玩家的不滿[45][46]。《美國官方PlayStation雜誌》和GameSpot對遊戲高度非線性流程表示異議[8][90]。雜誌認為英文版遊戲翻譯「有些模糊」,且認為召喚動畫「重複」[90]。RPGamer稱遊戲翻譯「充滿筆誤和其他錯誤,這讓本就非常令人困惑的劇情更加模糊不清」[112]。《GamePro》還認為遊戲中日語到英語的翻譯缺點明顯[54],IGN認為同時只能使用三名角色是「遊戲唯一欠缺之處」[11]

榮譽與獎勵

[編輯]

《最終幻想VII》獲得1997年數項年度遊戲獎。遊戲獲得日本1997年度電腦娛樂供應商協會大獎及其劇本和音效部門獎[113]文化廳媒體藝術祭數字藝術(互動)部門優秀獎[114]。遊戲獲得互動藝術科學學會的首次年度互動成就獎,包括「年度遊戲機冒險遊戲」和「年度遊戲機角色扮演遊戲」兩類,另及「年度互動作品」「藝術/圖形傑出成就」「互動設計傑出成就」三項提名[115]。遊戲獲得了Origins Award的「1997年最佳電腦角色扮演遊戲」[116]。遊戲還獲得《電子遊戲月刊》的「讀者推薦年度全平台遊戲」「讀者推薦年度PlayStation遊戲」和「讀者推薦年度角色扮演遊戲」[117]。 2018年入選世界電子遊戲名人堂[118]

遊戲自1997年來,登上眾多雜誌的史上最佳遊戲榜單,如《電子遊戲月刊》2001年「史上最佳100遊戲」的第91名[119],以及《Retro Gamer》2004年「史上最佳100遊戲」的第4位[120]。2005年,遊戲入選IGN「史上最佳100遊戲」第88位[121],以及PALGN「史上最偉大的100個遊戲」的第3位[122]。《最終幻想VII》還入選GameSpot 2006年「史上最偉大遊戲」[123],《Empire》2006年「史上100個最偉大遊戲」的第2名[124],《Stuff》2008年「100個最偉大遊戲」的第3名[125],以及《Game Informer》2009年「史上最佳200遊戲」的第15名(較上張史上最佳遊戲榜單下降5名[126][127]。《最終幻想VII》登上GameSpot 2001年史上最具影響力遊戲榜單的首位,而2002年位列第2[128][129];遊戲還登上GamePro 2007年史上最具影響力遊戲榜單的第14位,同時在2009年史上最具創新性遊戲榜單中位列相同名次[130][131]。《時代》2012年將遊戲列為「史上100大電子遊戲」之一[132]

遊戲還登上其他最佳遊戲榜單。2007年,《電擊PlayStation》頒發給PlayStation原版「最佳故事」「最佳RPG」「總體最佳遊戲」回顧獎[133]。GamePro 2008年稱遊戲為史上最佳RPG作品[134],並將遊戲選入2010年的「30個最佳PSN遊戲」文章[135]GamesRadar 2012年將遊戲列為史上第六大令人悲傷遊戲[136]。另外GameSpy曾將遊戲列入2003年榜單最被高估遊戲的第7位(2011年Destructoid提出異議稱「為什麼《最終幻想VII》沒有被高估」[137][138]

《最終幻想VII》經常登上史上最佳遊戲讀者票選的首位或接近首位。遊戲獲得IGN 2000年「世紀讀者推薦遊戲」票選的首位[139],並登上日本雜誌《Fami通》2006年「史上最喜愛100大遊戲」的第二位(以及《Fami通》2011年史上最催淚投票的第9名)[140][141]。遊戲贏得GameFAQs用戶2004年和2005年的「史上最佳遊戲」投票[142][143],同時獲得2009年的第2名[144]。遊戲贏得《電擊》雜誌2008年史上最佳遊戲[145],並獲得史上最催淚遊戲的第9名[146]

影響

[編輯]

除了官方的PlayStation和PC版,以及PlayStation Network版外,中國深圳南晶科技還製作了無官方授權的FC版遊戲[147]。該FC版將《最終幻想VII》的圖像改回全2D,並移除了一些支線任務[147]

遊戲的普及和開放性質讓總監北瀨和編劇野島將《最終幻想VII》和《最終幻想X-2》的劇情建立起了聯繫。《最終幻想X-2》的角色神羅提出抽取星球斯派拉中生命能源的設想。野島稱,神羅及其提議是故意參照神羅公司,他將《最終幻想X-2》的事件設想為與《最終幻想VII》有關的前傳[148]。《最終幻想VII》使用的full motion video和電腦繪圖使坂口得以開始製作第一部最終幻想電影《最終幻想:靈魂深處[149]。遊戲還為最終幻想系列引入充滿現代先進技術的設定,之後的《最終幻想VIII》和《靈魂深處》繼續使用了這類主題[150][151]。自《最終幻想VII國際版》發行後,史克威爾在日本的再版遊戲就經常增加新功能。之後以國際版再版的作品有《最終幻想X》(以「國際版」名義)[152]、《最終幻想X-2》(以「國際版+最終任務」名義)[153]、《王國之心》(以「最終混合版」名義)[154]、《王國之心II》(以「最終混合版」名義)[155],以及《最終幻想XII》(以「國際版 黃道十二宮職業系統」名義)[156]等。

《最終幻想VII》的一些角色還在史克威爾艾尼克斯的其他作品中客串,其中以和迪斯尼跨界合作的王國之心系列最為知名,另外角色也曾在其他公司的作品中,如格鬥遊戲《神佑擂台》登場。此外,格鬥遊戲《最終幻想 紛爭》使用了克勞德和薩菲羅斯等《最終幻想VII》角色,玩家可以操控他們與最終幻想系列其他角色對戰,續作《最終幻想 紛爭012》還加入了角色蒂法。遊戲中愛麗絲的死亡常被選為電子遊戲中最具象徵性的瞬間之一[123][157][158],而薩菲羅斯也屢屢進入遊戲史上最受歡迎的反派排行榜[159][160]

相關媒體與商品

[編輯]

「最終幻想VII補完計劃」是以《最終幻想VII》世界觀為基礎,所衍生的遊戲、長篇動畫、短篇小說等一系列作品的正式名稱。系列幾部作品橫跨多種平台,皆為對遊戲原作的情節補充[161]。補完計劃的首部作品是手機遊戲危機之前 -最終幻想VII-》,《危機之前》是原作的前傳,講述了塔克斯在原作情節6年前的活動,其中有他們與雪崩的首次遭遇[162]計算機成像(CGI)電影《最終幻想VII 降臨之子》設定於原作情節兩年後,是系列最早公布的作品,但為第二個發行。電影特別版DVD同捆了原創動畫錄影帶最終命令 -最終幻想VII-》,動畫詳述了賽菲羅斯帶給尼福爾海姆的毀滅[163]。《地獄犬的輓歌 -最終幻想VII-》及搭配的手機遊戲《地獄犬的輓歌 失落之章 -最終幻想VII-》是第三人稱射擊遊戲[164],設定於《最終幻想VII》三年後,或者說《降臨之子》一年後。《地獄犬》以文森特·瓦倫泰為主角,且較《最終幻想VII》更為詳細的敘述了他的背景。補完計劃中最後發售的作品是PlayStation Portable遊戲《核心危機 -最終幻想VII-》,這款動作角色扮演遊戲圍繞着札克斯的過去[165]。補完計劃另有野島一成編寫的七篇短篇小說輯《通向微笑之路》,小說描繪了《最終幻想VII》結束後到《降臨之子》的開始前的兩年中的故事。小說最初只發行了三篇:《巴雷特篇》、《蒂法篇》和《丹澤爾篇》;但隨着《降臨之子 完全版》的發行,另編寫了《那那奇篇》、《尤菲篇》、《神羅篇》和《生命之流-白與黑》四篇故事。

一些作品未以補完計劃標籤發行。短篇小說《漫遊星球的少女》,講述了愛麗絲被薩菲羅斯殺死後,原作遊戲後半的時間中,她在生命之流的旅程[166]。《最終幻想VII 滑雪》是移植《最終幻想VII》滑雪小遊戲的手機遊戲[167],其收錄的滑道和原遊戲不同[168]V Cast兼容手機可以下載此遊戲,遊戲最早於2005年在日本和北美發行[169]。《最終幻想VII G-Bike》是2014年秋季推出的智能手機競速遊戲[170]

重製

[編輯]

隨着「最終幻想VII補完計劃」的公布與製作,有推測稱《最終幻想VII》將在PlayStation 3平台上重製E3 2005展會上,使用PlayStation 3圖形功能重製的《最終幻想VII》開場動畫誘使傳言四起[171],但史克威爾艾尼克斯稱其僅是為了作技術的演示。

在2015年E3索尼展前發布會上史克威爾艾尼克斯正式公布《最終幻想VII》將完全重製於PlayStation 4平台。總監野村哲也指出重製版將會對劇情和戰鬥系統進行更改[172]

2019年5月10日,索尼發佈重製版的最新宣傳預告片,預告6月份將釋出更多細節。[173]

2020年4月10日,重製版第一部正式發售。

2024年2月29日,重製版第二部「重生」發售。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Yamaha Corporation licenses its XG Soft Synthesizer to Square Soft. Yamaha Corporation. 1998-04-21 [2010-05-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2-02). 
  2. ^ Kamen, Matt. Final Fantasy VII iOS is finally here. Wired UK. 2015-08-19 [2015-08-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13). 
  3. ^ D'Orazio, Dante. Final Fantasy VII port is now on PS4. The Verge. 2015-12-05 [2015-1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8). 
  4. ^ 4.0 4.1 4.2 Leone, Matt. Final Fantasy 7: An oral history. Polygon. 2017-01-09 [2018-02-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1-09). 
  5. ^ 5.0 5.1 Final Fantasy VII(PlayStation) on VGChartz. [2017-02-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1). 
  6. ^ 6.0 6.1 Final Fantasy VII International (PlayStation) on VGChartz. [2017-02-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6). 
  7. ^ 7.0 7.1 7.2 Final Fantasy VII North American instruction manual. 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 1997: 15, 44–46. SCUS-94163. 
  8. ^ 8.0 8.1 8.2 8.3 8.4 Austin, Steve. Final Fantasy VII for PlayStation Review. GameSpot. CBS Interactive. 1997-09-27 [2008-07-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7-25). 
  9. ^ 9.0 9.1 9.2 9.3 9.4 9.5 9.6 McLaughlin, Rus. IGN Presents: The History of Final Fantasy VII. IGN. News Corporation. 2008-04-30 [2008-09-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9-17). 
  10. ^ Square Electronic Arts (編). Final Fantasy VII North American instruction manual. Square Electronic Arts. 1997: 20–25. SCUS-94163. 
  11. ^ 11.0 11.1 11.2 11.3 Boor, Jay. Final Fantasy VII Review. IGN. News Corporation. 1997-09-03 [2008-07-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5-16). 
  12. ^ Square Electronic Arts (編). Final Fantasy VII North American instruction manual. Square Electronic Arts. 1997: 35. SCUS-94163. 
  13. ^ White, Finn. Guides: Final Fantasy VII – Characters. IGN. NewStorys Corporation. [2008-09-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23). 
  14. ^ Official U.S. PlayStation Magazine August 2001; issue 47. Ziff Davis. 2001: 16. 
  15. ^ 15.0 15.1 Studio BentStuff (編). Final Fantasy VII Ultimania Ω. Square Enix. 2005: 217. ISBN 4-7575-1520-0 (日語). 
  16. ^ Square Co. Final Fantasy VII. PlayStation. SCE America. 1997-09-07. Aerith: What rank were you? / Cloud: Rank? / Aerith: You know, in SOLDIER. / Cloud: Oh, I was... First Class. 
  17. ^ Studio BentStuff (編). Final Fantasy VII Ultimania Ω. Square Enix. 2005: 30. ISBN 4-7575-1520-0 (日語). 
  18. ^ Square Electronic Arts (編). Final Fantasy VII North American instruction manual. Square Electronic Arts. 1997: 11. SCUS-94163. 
  19. ^ Square Co. Final Fantasy VII. PlayStation. SCE America. 1997-09-07. Shera: He pushed the Emergency Engine Shut Down switch, aborting the mission, to save my life. After that, the Space Program was cut back and the launch was canceled. 
  20. ^ Studio BentStuff (編). Final Fantasy VII Ultimania Ω. Square Enix. 2005: 46. ISBN 4-7575-1520-0 (日語). 
  21. ^ Square Electronic Arts (編). Final Fantasy VII North American instruction manual. Square Electronic Arts. 1997: 10. SCUS-94163. 
  22. ^ Square Co. Final Fantasy VII. PlayStation. SCE America. 1997-09-07. Aerith: You okay? This is a church in the Sector 5 slums. [You] suddenly fell on top of me. You really gave me quite a scare. / Cloud: ......I came crashing down? / Aerith: The roof and the flower bed must have broken your fall. You're lucky. 
  23. ^ Square Co. Final Fantasy VII. PlayStation. SCE America. 1997-09-07. Aerith: Say, Cloud. Have you ever been a bodyguard? You DO do everything, right? / Cloud: Yeah, that's right. / Aerith: Then, get me out of here. 
  24. ^ Square Co. Final Fantasy VII. PlayStation. SCE America. 1997-09-07. Don Corneo: Shinra's trying to crush a small rebel group called AVALANCHE, and want to infiltrate their hideout. And they're really going to crush them...literally. By breaking the support holding up the plate above them. / Tifa: Break the support!? / Don Corneo: You know what's going to happen? The plate'll go PING and everything's gonna go BAMMM!! I heard their hideout's in the Sector 7 Slums... 
  25. ^ Square Co. Final Fantasy VII. PlayStation. SCE America. 1997-09-07. Cloud: Why is Shinra after Aerith? / Elmyra: Aerith is an Ancient Cetra. The sole survivor. 
  26. ^ Square Co. Final Fantasy VII. PlayStation. SCE America. 1997-09-07. President Shinra: She's the last surviving Ancient... Don't you know? They called themselves the Cetra, and lived thousands of years ago. Now they are just a forgotten page in history. / Red XIII: Cetra... That girl, is she a survivor of the Cetra? / President Shinra: Cetra, or the Ancients will show us the way to the 'Promised Land.' I'm expecting a lot out of her. / Red XIII: The Promised Land? Isn't that just a legend? / President Shinra: Even so, it's just too appealing to not to pursue. It's been said the Promised Land is very fertile. ...If the land is fertile... / Barret: Then there's gotta be Mako! / President Shinra: Exactly. That is why our money-sucking Mako Reactor is a necessity. The abundant Mako will just come out on its own. 
  27. ^ Square Co. Final Fantasy VII. PlayStation. SCE America. 1997-09-07. Cloud: ...Did it get away? Jenova...? / Red XIII: Jenova Specimen... Looks like it went to the upper floor using that elevator for the specimens. 
  28. ^ Studio BentStuff (編). Final Fantasy VII Ultimania Ω. Square Enix. 2005: 57. ISBN 4-7575-1520-0 (日語). 
  29. ^ Square Co. Final Fantasy VII. PlayStation. SCE America. 1997-09-07. Aerith: How do you intend to become one with the Planet? / Sephiroth: It's simple. Once the Planet is hurt, it gathers Spirit Energy to heal the injury. The amount of energy gathered depends on the size of the injury. ...What would happen if there was an injury that threatened the very life of the Planet? Think how much energy would be gathered! Ha ha ha! And at the center of that injury, will be me. All that boundless energy will be mine. By merging with all the energy of the Planet, I will become a new life form, a new existence. Melding with the Planet... I will cease to exist as I am now. Only to be reborn as a "god" to rule over every soul. / Aerith: An injury powerful enough to destroy the Planet? Injure... the Planet? / Sephiroth: Behold that mural. The Ultimate Destructive Magic... Meteor. 
  30. ^ 30.0 30.1 Studio BentStuff (編). Final Fantasy VII Ultimania Ω. Square Enix. 2005: 210–215. ISBN 4-7575-1520-0 (日語). 
  31. ^ Square Co. Final Fantasy VII. PlayStation. SCE America. 1997-09-07. Ifalna: A small number of the surviving Cetra defeated Jenova, and confined it. 
  32. ^ 32.0 32.1 Studio BentStuff (編). Final Fantasy VII Ultimania Ω. Square Enix. 2005: 198. ISBN 4-7575-1520-0 (日語). 
  33. ^ Square Co. Final Fantasy VII. PlayStation. SCE America. 1997-09-07. Cloud: Sephiroth! I know you're listening! I know what you want to say! That I wasn't in Nibelheim five years ago. That's it, isn't it? / Sephiroth: I see you finally understand. / Cloud: But, I want to ask you one thing. Why... why are you doing this? / Sephiroth: Ha, ha, ha...... I want to take you back to your real self. The one who gave me the Black Materia that day... Who would have ever thought a failed experiment would prove so useful? Hojo would die if he knew. / Cloud: Hojo!? What does he have to do with me!? / Sephiroth: Five years ago you were... ...constructed by Hojo, piece by piece, right after Nibelheim was burnt. A puppet made up of vibrant Jenova cells, her knowledge, and the power of Mako. 
  34. ^ Studio BentStuff (編). Final Fantasy VII Ultimania Ω. Square Enix. 2005: 58. ISBN 4-7575-1520-0 (日語). 
  35. ^ Square Co. Final Fantasy VII. PlayStation. SCE America. 1997-09-07. Barret: Execution!? What're ya gonna get by executin' us? / Rufus: You are to be executed for causing this situation. People are ignorant. They'll feel better as long as someone is punished. / Barret: I take back what little praise I had for this damn jackass! / Rufus: Well, enjoy your last moments together. 
  36. ^ Studio BentStuff (編). Final Fantasy VII Ultimania Ω. Square Enix. 2005: 591. ISBN 4-7575-1520-0 (日語). 
  37. ^ Yoshinori Kitase interview. Level (Reset Media). May 2008, (25) (瑞典語). 
  38. ^ IGN Staff. FFVII Not Being Remade – Nomura. IGN. News Corporation. 2007-06-04 [2008-04-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5-12). 
  39. ^ Square. Final Fantasy VII. PlayStation. Square. 1997-01-31. staff credits (日語). 
  40. ^ Yasunori Mitsuda. My Friends: Masato Kato. Our Millennial Fair. Procyon Studio. November 1999 [2010-12-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1-27). 
  41. ^ Bjarneby, Tobias. De missanpassade. Level (Reset Media). April 2006, (1): 38–46 (瑞典語). 
  42. ^ 42.0 42.1 42.2 The Making Of: Final Fantasy VII. Edge (Future Publishing). May 2003, (123): 108–113 [2014-06-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5-09). 
  43. ^ Vestal, Andrew. The History of Final Fantasy. GameSpot. CBS Interactive. [2008-07-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3-05-04). 
  44. ^ Electronic Gaming Monthly October 2005; issue 196. Ziff Davis. 2005: 104. 
  45. ^ 45.0 45.1 Final Fantasy SGI Demo. RPGamer. [2008-07-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9-30). 
  46. ^ 46.0 46.1 Sutherland, Kenny. Elusions: Final Fantasy 64. Lost Levels. [2008-07-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13). 
  47. ^ Iwata Asks - Yoshio Sakamoto & Hironobu Sakaguchi. Iwata Asks. Nintendo. [2011-08-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8-16). 
  48. ^ Mielke, James. A Day in the Life of Final Fantasy's Nobuo Uematsu. 1UP.com. 2008-02-15 [2008-08-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7-16). 
  49. ^ Nobuo Uematsu Interview. RPGamer. 2000-07-08 [2008-08-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9-30). 
  50. ^ Square. Square's Preview Extra. PlayStation. Square. 1996-08-06 (日語). 
  51. ^ PlayStation's Final Fantasy VII Marketing Blitz Continues. Find Articles;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Business Wire. August 1997 [2008-07-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7-19). 
  52. ^ Final Fantasy VII - International Version. RPGamer. [2008-09-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23). 
  53. ^ Gantayat, Anoop. Full Final Fantasy 25th Anniversary Ultimate Box Game List. Andriasang. 2012-08-31 [2012-09-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19). 
  54. ^ 54.0 54.1 Olafson, Peter. Review: Final Fantasy VII. GamePro. 2000-11-24 [2008-07-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0-23). 
  55. ^ Qhimm.com Forum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Qhimm.com, Dec 27th, 2012
  56. ^ ファイナルファンタジーVII 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 Sony. Sony. [2010-08-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23) (日語). 
  57. ^ Burt, Andy. Final Fantasy VII downloaded 100,000 times in two weeks. GamePro. 2009-06-23 [2010-09-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6-28). 
  58. ^ DotEmu's facebook post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inal Fantasy VII PC remasterization. [2014-06-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02). 
  59. ^ Final Fantasy VII PC Re-Release Impressions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5-06-19., TruePCGaming.com, Aug 14th, 2012
  60. ^ FINAL FANTASY VII (PC DOWNLOAD). Square Enix Online Store North America. [2012-12-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09). 
  61. ^ 存档副本. [2014-06-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5). 
  62. ^ Final Fantasy 7 is coming to PlayStation 4 next year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Polygon.Dec 06, 2014.[Dec 07, 2014].
  63. ^ FINAL FANTASY GAMES COMING TO NINTENDO SWITCH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IGN.2018-09-13.[2018-09-14].
  64. ^ Schweitzer, Ben; Gann, Patrick. Final Fantasy VII OST. RPGFan. [2008-07-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0-14). 
  65. ^ SQUARE ENIX MUSIC. Square Enix North America. [2008-07-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11-09). 
  66. ^ Gann, Patrick. Piano Collections Final Fantasy VII. RPGFan. [2008-07-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16). 
  67. ^ Castro, Juan. Final Fantasy VII Advent Children. IGN. 2005-10-06 [2008-07-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0-12). 
  68. ^ Gann, Patrick. Kingdom Hearts -Final Mix- Additional Tracks. RPGFan. [2008-07-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23). 
  69. ^ Classic FM - Hall of Fame - Position 16. [2014-06-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4-29). 
  70. ^ Final Fantasy VII for PlayStation. GameRankings. [2010-1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06). 
  71. ^ Final Fantasy VII for PC. GameRankings. [2010-1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06). 
  72. ^ 存档副本. [2015-1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09). 
  73. ^ Final Fantasy VII for PlayStation Reviews. Metacritic. [2013-07-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06). 
  74. ^ 存档副本. [2015-1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02). 
  75. ^ 1UP Staff. Final Fantasy VII Review. 1UP.com. 2000-01-01 [2008-07-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06). 
  76. ^ Final Fantasy VII (Greatest Hits). Allgame. Rovi Corporation. [2012-09-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1-02). 
  77. ^ Final Fantasy VII (PC). Allgame. Rovi Corporation. [2012-09-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14). 
  78. ^ Computer and Video Games - Issue 192 (1997-11)(EMAP Images)(GB). archive.org. 
  79. ^ Final Fantasy VII: The game that made RPGs cool, Computer and Video Games
  80. ^ SquareSoft. Edge Reviews Database. [2008-09-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13). 
  81. ^ Electronic Gaming Monthly, 1998 Video Game Buyer's Guide, p. 72
  82. ^ Final Fantasy - famitsu Scores Archive. Famitsu Scores Archive. [2008-07-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7-14). 
  83. ^ Slo Mo (編). Official U.S. PlayStation Magazine (109). IDG Communications Media: 46–47. October 1997. 
  84. ^ Olafson, Peter. Final Fantasy VII Review. [2012-09-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2-22). 
  85. ^ GameFan, volume 5, issue 9 (September 1997), pages 26 & 67-70
  86. ^ Nomali, Nicola. Parish, Jeremy , 編. Final Fantasy VII: The Voice of the Planet. GameSpite Quarterly. 2009-03-30, (13) [2012-0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20). 
  87. ^ Game Informer, issue 53 (September 1997), pages 10-11
  88. ^ Dulin, Ron. Final Fantasy VII (PC). GameSpot. CBS Interactive. 1998-07-07 [2010-03-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23). 
  89. ^ Final Fantasy VII review (PC). IGN. News Corporation. 1998-06-24 [2010-03-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2-02-21). 
  90. ^ 90.0 90.1 90.2 Kennedy, Sam; Steinman, Gary (編). Official U.S. PlayStation Magazine August 2001; issue 47. Ziff Davis. 2001: 98. 
  91. ^ Frost, Stephen (編). PlayStation: The Official Magazine (1). Imagine Media: 18. 1997-09. 
  92. ^ 92.0 92.1 92.2 Wolf, Michael. Final Fantasy VII. PC Gamer US. September 1998 [2010-04-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0-02-29). 
  93. ^ 93.0 93.1 93.2 93.3 Nguyen, Thierry. Final Fantasy VII. Computer Gaming World. 1998-09-25 [2010-04-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0-10-01). 
  94. ^ 94.0 94.1 94.2 94.3 Bauman, Steve. The console's greatest RPG has a difficult PC birth. Computer Games Magazine. 1998-07-27 [2010-04-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2-02-25). 
  95. ^ Castomel. Final Fantasy VII—Review. RPGamer. [2008-06-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6). 
  96. ^ Final Fantasy VII - Review. rpgamer.com.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7). 
  97. ^ Retailers Nationwide Break Official Release Date of PlayStation's "Final Fantasy VII" Videogame. Find Articles;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Business Wire. September 1997 [2008-07-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7-08). 
  98. ^ PlayStation's "Final Fantasy VII" Breaks Industry Records in Debut Weekend. Find Articles;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Business Wire. September 1997 [2008-07-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7-08). 
  99. ^ PlayStation's Final Fantasy VII Has Sold More Than Half a Million Copies to Date. Find Articles;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Business Wire. September 1997 [2008-07-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7-08). 
  100. ^ 100.0 100.1 Final Fantasy VII For PlayStation Hits Million-Unit Mark; Latest Sell-Through Numbers Make Square's Final Fantasy VII Worldwide Best Seller. Find Articles;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Business Wire. 1997-12-04 [2008-10-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2-17). 
  101. ^ Crisis Core -Final Fantasy VII-. Square Enix. 2006 [2008-07-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8-01). 
  102. ^ McCarthy, Dave. Crisis Core: Final Fantasy VII UK Interview. IGN. 2008-04-28 [2008-1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7-14). 
  103. ^ Final Fantasy Retrospective Part V (GameTrailers.com feature). GameTrailers. 2007-08-13 [2008-07-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4-15). 
  104. ^ Final Fantasy VII Advent Children. Find Articles;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1UP.com. October 2003 [2006-08-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8-19). 
  105. ^ Kraus, Alex. 'Dirge of Cerberus' defies expectations, for better and worse. USA Today. 2006-08-29 [2008-07-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06). 
  106. ^ GameSpot Editorial Team. The Greatest Games of All Time. GameSpot. [2008-07-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19). 
  107. ^ How Have the Final Fantasy Games Sold on Steam?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Game Design Gazette
  108. ^ 存档副本. [2024-0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1-24). 
  109. ^ GameFan Magazine; Volume 5 Issue 9. September 1997. 
  110. ^ Castomel. Final Fantasy VII—Review. RPGamer. [2008-07-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6). 
  111. ^ 111.0 111.1 111.2 111.3 Final Fantasy VII. Next Generation Magazine. 1998-06-24 [2010-04-14]. (原始內容存檔於1998-12-05). 
  112. ^ Long, Andrew. Final Fantasy VII—Review. RPGamer. [2008-07-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6). 
  113. ^ 「CESA大賞'97」受賞作品一覧. CESA. [2014-06-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1) (日語). 
  114. ^ 優秀賞 - ファイナルファンタジーVII | 受賞作品 | デジタルアート(インタラクティブ)部門 | 第1回 1997年 | 文化庁メディア芸術祭 歴代受賞作品. The Agency for Cultural Affairs. [2014-06-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3) (日語). 
  115. ^ 1998 1st Interactive Achievement Awards. Academy of Interactive Arts & Sciences. 1998 [2011-12-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3-15). 
  116. ^ Origins Awards winners. Origins Awards, RPGnet. 1998-07-06 [2011-12-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13). 
  117. ^ Readers' Choice Awards. Electronic Gaming Monthly. March 1998, (104): 100 [2012-02-08]. 
  118. ^ 2018 World Video Game Hall of Fame Inductees Revealed. www.museumofplay.org. [2018-06-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2) (英語). 
  119. ^ EGM staff. Electronic Gaming Monthly's 100 Best Games of All Time. 2001 [2011-0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3-06-20). 
  120. ^ Retro Gamer issue 9, page 61
  121. ^ IGN's Top 100 Games of All Time. IGN. 2005 [2010-04-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2-09). 
  122. ^ Chris Leigh, The Greatest 100 Games Ever: 5-1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4-06-17., PALGN, November 14, 2005
  123. ^ 123.0 123.1 Gouskos, Carrie. Lucky Seven. GameSpot. [2008-09-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3-07). 
  124. ^ 2: Final Fantasy VII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Empire, accessed 2011-02-25
  125. ^ Stuff, September 2008, page 125
  126. ^ Cork, Jeff. Game Informer's Top 100 Games of All Time (Circa Issue 100). Game Informer. 2009-11-16 [2013-1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2-13). 
  127. ^ The Game Informer staff. The Top 200 Games of All Time. Game Informer. December 2009, (200): 44–79. ISSN 1067-6392. OCLC 27315596. 
  128. ^ 15 Most Influential Games of All Time, GameSpot, 2001
  129. ^ 15 Most Influential Games of All Time, GameSpot, 2003
  130. ^ Boba Fatt and the GamePros. Feature: The 52 Most Important Video Games of All Time (page 4 of 8). GamePro. [2007-04-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9-13). 
  131. ^ GamePro Staff, GamePro, 20 Games That Changed Gaming Forever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C World, Jun 24, 2009
  132. ^ All-TIME 100 Video Games. Time (Time Inc.). 2012-11-15 [2012-11-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15). 
  133. ^ Gantayat, Anoop. Nomura Talks FFXIII. IGN. 2007-11-22 [2008-07-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1-23). 
  134. ^ GamePro Staff. The 26 Best RPGs of All Time. GamePro. 2008-11-05 [2011-0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1-30). 
  135. ^ Noble, McKinley. The 30 Best PSN Games. GamePro. 2010-05-18 [2010-09-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9-24). 
  136. ^ Hollander Cooper, The Top 7… Saddest video games that will make you cr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GamesRadar, March 12, 2012
  137. ^ Jim Sterling, Final Fantasy VII is not overrated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Destructoid, 07.03.2011
  138. ^ GameSpy Staff. Top 25 Most Overrated Games. GameSpy. [2008-07-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6). 
  139. ^ Reader's Choice Game of the Century. IGN. 2000-01-12 [2011-12-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4-09). 
  140. ^ Edge Staff. Japan Votes on All Time Top 100. Edge. 2006-03-03 [2008-07-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7-23). 
  141. ^ Romano, Sal. Famitsu's top 20 list of tear-inducing games. 2011-12-29 [2012-02-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3-06). 
  142. ^ Spring 2004: Best. Game. Ever.. GameFAQs. [2008-07-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2-09). 
  143. ^ Fall 2005: 10-Year Anniversary Contest—The 10 Best Games Ever. GameFAQs. [2008-07-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3-16). 
  144. ^ Spring 2009: Best. Game. Ever.. GameFAQs. [2009-06-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6-10). 
  145. ^ Ashcraft, Brian. Dengeki Readers Say Fav 2007 Game, Fav of All Time. Kotaku. 2008-03-06 [2008-03-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3-28). 
  146. ^ 【アンケート結果発表】感動して泣いてしまったゲームはありますか?. ASCII Media Works. 2008-10-15 [2012-05-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4-19) (日語). 
  147. ^ 147.0 147.1 Orland, Kyle. Final Fantasy VII ported to the Famicom. Finally!. Joystiq. 2008-02-22 [2008-02-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1-28). 
  148. ^ Studio BentStuff (編). Final Fantasy X Ultimania Ω. DigiCube/Square Enix. 2001: 191. ISBN 4-88787-021-3 (日語). 
  149. ^ Kennedy, Sam & Steinman, Gary (編). Official U.S. PlayStation Magazine August 2001; issue 47. Ziff Davis. 2001: 90. 
  150. ^ Behind The Game The Creators. Square Enix North America. [2008-07-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4-16). 
  151. ^ Oliver, Glen. Review of Final Fantasy: The Spirits Within. IGN. 2001-07-11 [2008-07-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9-26). 
  152. ^ Witham, Joseph. Final Fantasy X International Europe Bound. RPGamer. [2008-07-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1-04). 
  153. ^ Dunham, Jeremy. Final Fantasy X-2 Developer Interview. IGN. News Corporation. 2003-11-24 [2008-07-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3-12-26). 
  154. ^ IGN Staff. Kingdom Hearts Final Mix Images. IGN. News Corporation. 2002-11-21 [2008-07-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23). 
  155. ^ 『キングダム ハーツII ファイナル ミックス』に新要素が!!. Famitsu. Enterbrain. 2007-03-24 [2008-07-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22) (日語). 
  156. ^ Square Enix Party Press Conference Announcement. Square Enix. 2007-05-14 [2007-07-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5-17). 
  157. ^ Kuo, Li C. Readers' Choice Top 10 Most Cinematic Moments in Gaming. GameSpy. 2007-06-25 [2007-1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0-15). 
  158. ^ #1 - Aerith's Death. Top 100 Video Game Moments. IGN. December 2011 [2012-0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08). 
  159. ^ Electronic Gaming Monthly October 2005. Ziff Davis. 2005: 72–73. 
  160. ^ Spring 2005: Got Villains?. GameFAQs. CBS Interactive. [2008-07-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23). 
  161. ^ Gantayat, Anoop. New Final Fantasy VII For PSP. IGN. News Corporation. 2004-10-27 [2008-09-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23). 
  162. ^ Gantayat, Anoop. Before Crisis FF7 Details. IGN. 2004-05-27 [2008-1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23). 
  163. ^ Watanabe, Yukari (編). Final Fantasy VII Advent Children - Reunion Files -. SoftBank. 2006: 95. ISBN 4-7973-3498-3 (日語). 
  164. ^ Dunham, Jeremy. Dirge of Cerberus: Final Fantasy VII Review. IGN. News Corporation. 2006-08-11 [2008-1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25). 
  165. ^ IGN Staff. Crisis Core FFVII Update. IGN. News Corporation. 2006-05-17 [2008-1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07). 
  166. ^ Studio BentStuff (編). Final Fantasy VII Ultimania Ω. Square Enix. 2005: 572. ISBN 4-7575-1520-0 (日語). 
  167. ^ Buchanan, Levi. Final Fantasy VII Snowboarding. IGN. News Corporation accessdate=July 16, 2008. 2005-03-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2-10). 
  168. ^ Palley, Steve. Final Fantasy VII Snowboarding Review. GameSpot. CBS Interactive. 2005-04-05 [2008-09-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23). 
  169. ^ Square Enix Brings Final Fantasy VII Snowboarding and Musashi Mobile Samurai 3D Titles to V CAST from Verizon Wireless. Square Enix. 2005-03-14 [2008-09-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9-30). 
  170. ^ 【先出し週刊ファミ通】『ファイナルファンタジーVII Gバイク』でスマホにクラウドが! SQEX北瀬氏・間氏×CC2松山洋氏のインタビューは必見! さらに次号も『FF』新作をスクープ!?(2014年6月12日発売号). Enterbrain. 2014-06-11 [2014-06-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6-18) (日語). 
  171. ^ Allen, Jason. E3 2005: Eyes-on the Final Fantasy VII Tech Demo. IGN. 2005-05-16 [2008-07-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23). 
  172. ^ Final Fantasy VII remake will be more realistic - Siliconera. Siliconera. [2015-09-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18). 
  173. ^ Final Fantasy VII Remake - Teaser Trailer PS4. [2019-05-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8).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