瀝青獵龍屬
瀝青獵龍屬 | |
---|---|
科學分類 | |
界: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綱: | 蜥形綱 Sauropsida |
總目: | 恐龍總目 Dinosauria |
目: | 蜥臀目 Saurischia |
亞目: | 獸腳亞目 Theropoda |
演化支: | 鳥獸腳類 Avetheropoda |
下目: | †肉食龍下目 Carnosauria |
總科: | †異特龍超科 Allosauroidea |
屬: | †瀝青獵龍屬 Asfaltovenator Rauhut & Pol, 2019 |
模式種 | |
†公路瀝青獵龍 Asfaltovenator vialidadi Rauhut & Pol, 2019
|
瀝青獵龍(學名:Asfaltovenator,意為「瀝青峽谷組的獵人」)。又譯阿斯法托獵龍,為基幹堅尾龍類恐龍,化石發現於阿根廷丘布特省中侏羅世的瀝青峽谷組,可能屬於異特龍超科。模式種兼唯一種是公路瀝青獵龍(A. vialidadi)。
發現
[編輯]2002年,Leandro Canesa在Cerro Condor以北大約一英里處發現一具獸腳類骨骼。挖掘始於2005年。2007年,這具化石作為一個巨大的石塊被完全移除,上面覆蓋著巴黎的石膏,然後由Mariano Caffa進行制備。由於石頭基質的硬度極高,這一過程耗時5年。2013年至2015年間,研究人員將其與相關獸腳類標本進行對比,並親自調查他們在世界各地收集的標本。[1][2]
2019年,模式種公路瀝青獵龍(Asfaltovenator vialidadi,或譯維氏阿斯法托獵龍)由奧利佛·勞赫(Oliver Walter Mischa Rauhut)和迭戈·保爾(Diego Pol)正式命名。屬名取自化石發現地瀝青峽谷組(Cañadón Asfalto Formation)和拉丁語venator(獵人);種名紀念國家公路局(Dirección Nacional de Vialidad),該部門協助了埃吉迪奧-費魯利奧古生物博物館(Museo Paleontológico "Egidio Feruglio")對標本的挖掘。[1]
正模標本MPEF PV 3440發現於托阿爾階晚期至巴柔階的瀝青峽谷組,是一個具有顱骨的部分骨骼,含大體完整的顱骨、下顎和髖部前半部分,包括十節頸椎、十三節背椎、第一節骶骨和完整的肩帶,但缺少叉骨和一對前肢;其它化石包括恥骨遠端和部分右後肢、股骨遠端和脛腓骨近端。[1]
描述
[編輯]瀝青獵龍是一種相當大的動物,完整頭骨有75到80公分長,總身長估計有7到8米。[1]
描述中提出該物種一些顯著特徵,其中部分為自衍徵。下頜前牙後緣有較大鋸齒,但前緣只有微小鋸齒;後顱骨的枕外骨在枕骨旁突和枕骨大孔之間有明顯的水準嵴;在第三和第四頸椎上,神經棘呈三角形並向後彎曲;第十一和第十二節背椎骨在橫關節突的下側有一個額外指向前面的嵴。[1]
分類學
[編輯]由於其在堅尾龍類中原始和衍生特徵的組合,瀝青獵龍在繫統發育分析中打破了堅尾龍類繫統發育的當前觀點,分析將瀝青獵龍恢復為比皮亞尼茲基龍科更原始的基幹異特龍超科,並將傳統斑龍超科恢復為向異特龍科進化的並系群演化支。[1]瀝青獵龍獨特的特徵組合也可能表明斑龍超科與異特龍超科而非虛骨龍類有着共同祖先。
肉食龍類 |
| |||||||||||||||||||||||||||||||||||||||||||||||||||
Carnosauria |
參考資料
[編輯]- ^ 1.0 1.1 1.2 1.3 1.4 1.5 Rauhut, Oliver W. M.; Pol, Diego. Probable basal allosauroid from the early Middle Jurassic Cañadón Asfalto Formation of Argentina highlights phylogenetic uncertainty in tetanuran theropod dinosaurs. Scientific Reports. 2019-12-11, 9 (1): 18826 [2020-01-22]. ISSN 2045-2322. doi:10.1038/s41598-019-536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14) (英語).
- ^ 存档副本. [2020-0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