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狄庸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楊-維萊姆·狄庸荷蘭語Jan Willem (J. W.) de Jong,1921年2月15日—2000年1月22日),二十世紀荷蘭印度學家、佛學家。

生平簡介

[編輯]

狄庸出生於荷蘭萊頓。他在萊頓接受初、中、高等教育,自1939年至1945年,在萊頓大學學習終生的研究對象--佛教的聖典語言。他重點學習漢語,同時輔修日語和梵文。1940年德軍入侵荷蘭後,他被迫獨自繼續他的研究。隨着戰爭的結束,1945年學校重新開放,他通過了畢業考試。1946年,他前往美國哈佛大學,在那裡繼續他的梵文典籍研究並擔任客座教授。

從1947-1950年,他去巴黎就讀於索邦大學法蘭西公學院,並在那裡開始學習藏文。他在巴黎結識了吉賽爾·巴蓋斯(Gisèle Bacquès)小姐,並於1949年同她結婚。同年,他被授予萊頓大學的博士學位,他的博士論文是有關月稱《名句論》(Prasannapadā)的翻譯 。他也開始學習蒙古語。

他於1950年返回荷蘭後,在1950-1954年間擔任高級研究助理 ,於1954-1956年在萊頓大學的漢學院(Sinologisch Instituut)任研究員。1956年,他成為萊頓大學印度學研究所的第一任藏語和佛教研究的教授。為了促進印度學研究論文的出版,狄庸和萊頓大學的同事奎魄(F. B. J. Kuijper)一起於1957年創辦了《印度-伊朗學報》。1965年,他移居澳大利亞,在堪培拉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印度學教授,直至1986年退休。

學術造詣

[編輯]

狄庸精通的語言有:荷蘭語,法語,英語,德語,漢語,日語,俄語,丹麥語,蒙古語,梵文,巴利文,藏文。他的學術出版物數量超過800種,其中700種是評論。他在藏學研究領域作出了重大貢獻,其中有對米拉日巴生平的研究 Tsangnyong Heruka Rüpägyäncän (Gtsang-smyon he-ru-ka rus-pa'i-rgyan-can) (1490),他編輯並翻譯了敦煌手稿中藏文的「羅摩衍那」故事。此外,他在20世紀40年代就研究中觀哲學,是最早詳細研究此主題的學者之一。[1]

豐富藏書

[編輯]

狄庸在堪培拉去世。在2000年4月,新西蘭基督城坎特伯雷大學在堪培拉從他的家人手中買走了他超過兩萬冊藏書中的約1萬2000冊。

部分作品

[編輯]

1959. 《藏文本米拉日巴的一生》 Mi la ras pa』i rnam thar,『S-Gravenhage: Mouton.

1949. 《明句論的五章》Cinq chapitres de la Prasannapadā.

1974. 《歐美佛學研究簡史》A brief history of Buddhist studies in Europe and America. Supplements published in 1981 and 1991.

1968. 《佛言在中國》Buddha's word in China (George Ernest Morrison lecture in ethnology).

1987. 《拉冒特與無我教義》Lamotte and the doctrine of non-self.

1989. 《西藏的羅摩故事》The story of Rāma in Tibet. Stuttgart: F. Steiner.

1998. 《再一次,他給自己塗油》"Once more, ajyat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Vol. 118, No. 1 (Jan. - Mar., 1998), pp. 69–70

外部連結

[編輯]

http://www.chofukuji.jp/de_Jong/Biography/biography.html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http://www.chofukuji.jp/de_Jong/publication/publication.html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註釋

[編輯]
  1. ^ 存档副本. [2013-1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