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王剛中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王剛中(?—?),字時亨,南宋大臣,饒州樂平(江西省樂平市)人。

王剛中博覽強記。紹興十五年(1145年),中進士第二名。任某州推官,改任左宣義郎。按先例當召試,秦檜惱怒他不來見自己,授為洪州教授。秦檜死後,被宋高宗召見,擢升為秘書省校書郎,升遷為著作佐郎。

宋孝宗當時為普安郡王,王剛中兼王府教授,每次侍講,極力陳述古今治亂之故,君子小人忠佞之辨。升遷為中書舍人,上言:「禦敵是今日先務,敵強則犯邊,敵弱則請盟。現在不要考慮敵人之強弱,必先自治,選擇將帥,尋找戰士,充實邊儲,整備器械,國勢富強,將帥優良士兵英勇,敵人請盟我們就做漢文帝,敵人犯邊我們就做唐太宗。」宋高宗聽從其言。當時西蜀選帥,皇帝說:「無以逾王剛中矣。」以龍圖閣待制知成都府、制置四川。皇帝在便殿,臨行時派遣賜給金帶、象笏。進為敷文閣直學士。

吳璘官至大帥,其屬下姚仲、王彥等也建節一方。守帥如果用文治則流於柔弱,號令不行;以武力相競陷於暴虐,而下情不通。只有王剛中以法律己,示人以禮,不作高傲,駕馭屬官恩威並行,羽檄紛至,從容裁決,都抓住關鍵。

敵人騎兵越過大散關,人情洶洶。王剛中跨着馬,夜馳二百里,到吳璘帳中,責備他:「大將與國家共同安危,臨敵怎得高枕安臥?」吳璘大驚。又以蠟丸密信送給張正彥讓他馳援。西軍聚集,金兵敗走。想要奏捷,王剛中兼程馳還,對屬官李燾說:「將帥之功,我有什麼功勞。」李燾嘆道:「親身督戰,功成不居,超過其他人很遠了。」然後選擇將士,把眾人所推之人推舉入朝,以備統帥之選。又上奏蜀地名士和幕府之賢能,以備部使、州官之佐。眼色下巴所指,內外都響應。淘汰遣散的使臣困乏不能謀生,王剛中以他們少壯之年冒鋒刃作戰,不可在年老之後斥棄,都招到帥府,有善於射箭的人恢復官祿品秩,以禁軍闕額給他糧食,病廢不能做事的,則給以義倉之米。

成都萬歲池寬十里,能灌溉三鄉只田,年久淤塞,王剛中集中三鄉民夫一起疏通,堆土為堤防,上面種上,立石柱標記,州人指着說:「這是王公的甘棠。」府學的禮殿,是東漢興平年間所建,後又建新學,世事多變,一天天坍塌,他委託九縣修復如初。修葺諸葛武侯祠、張文定公廟,夷平黃巢墓,為百姓表彰善惡。有女巫蓄蛇作妖,殺蛇,女巫黥面。

宋孝宗受禪,王剛中以東宮僚屬進左朝奉大夫,召他赴闕,他以足病請祠,提舉太平興國宮。回到番陽,營建園圃種植竹子,號稱竹塢。

金國侵犯淮河,有旨催促王剛中入見,陳說戰守之策。任命為禮部尚書、直學士院兼給事中,為鹵簿使,任命為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進同知院事。王剛中說:「戰守是實事,和議是虛名,不可以虛名妨礙實事。」又上奏四事:開屯田、省浮費、選將帥、汰冗兵。在政府做官時,得病去世,時年六十三歲,贈資政殿大學士、光祿大夫,諡恭簡

建炎年間,宋高宗命令階州成州岷州鳳州四州為壯丁刺字讓他們當兵,大家以此為憂。王剛中上書五害廢除,命令下達,百姓歡呼,聲震山谷。王剛中離開成都,蜀地父老攔路道別,有人追着送了數百里。他從布衣至公卿,沒有其他嗜好,辦公回家只以讀書著文為樂。作品有《易說》、《春秋通義》、《仙源聖紀》、《經史辨》、《漢唐史要覽》、《天人修應錄》、《東溪集》、《應齋筆錄》,一共百餘卷。

延伸閱讀

[編輯]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宋史·卷386》,出自脫脫宋史

參考文獻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