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穹覽寺

座標40°57′9.58″N 117°44′8.30″E / 40.9526611°N 117.7356389°E / 40.9526611; 117.7356389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穹覽寺
基本資訊
國家Mongolia
位置 中國河北省承德市雙灤區
座標40°57′9.58″N 117°44′8.30″E / 40.9526611°N 117.7356389°E / 40.9526611; 117.7356389
宗教藏傳佛教
宗派格魯派
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穹覽寺
地址西地灤河鎮糧食所
分類古建築
時代清代
認定時間2001年2月7日
地圖
地圖

穹覽寺,位於河北省承德市雙灤區灤河鎮灤河村,是一座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1][1][2]

歷史

[編輯]

穹覽寺位於承德市雙灤區灤河鎮喀喇河屯行宮遺址東南方向約0.5公里處。《欽定熱河志》載, 「穹覽寺,在喀喇河屯行宮東南里許,南向。康熙四十三年聖祖駐蹕喀喇河屯,隨侍人員恭建此寺,以祝萬壽。門額曰:敕建穹覽寺。門內左右為鐘鼓樓,中植碑一,恭鐫聖祖御製碑文;內為正殿,前楹恭懸御書寺額,殿內題額曰:清音貝葉。又御書額曰:性澄覺海。東西為配殿,又內為後殿,御題額曰:天半香林。東西有配殿。寺基為坡陀小阜門,俯灤河如練如帶,隔岸諸山,螺髻湧現,有俯視層霄之□雲。」(「□」為不詳之字)[1]

喀喇河屯行宮建立後,灤河成為清朝在塞外的政治活動中心之一。為「籠絡王公,懷柔遠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康熙帝在喀喇河屯行宮過五十歲生日時,隨侍官員為祝壽而興建了穹覽寺。該寺於1704年在喀喇河屯行宮東南方向的崗阜上建成,建築面積大約3700平方米,採用伽藍七堂布局。康熙帝御賜寺名「穹覽寺」,「穹覽」一名取南朝文學家沈約的詩「驤首覽層穹」,康熙帝還御筆題寫了「敕建穹覽寺」匾額。穹覽寺建於外八廟以前,是承德的早期寺廟之一,也是清朝塞外重要的宗教活動中心。[2]

康熙帝曾為該寺題寫《御製穹覽寺碑記》。當時避暑山莊已開始修建,《御製穹覽寺碑記》是《避暑山莊記》一文的初稿。該碑現藏避暑山莊博物館。《御製穹覽寺碑記》全文如下:[2]

喀喇河屯者,蒙古名色,釋之即烏塔也。乃古興州之所轄,因世久事殊,前朝未及設官分職,《皇輿》等書編察難考。

朕避暑出塞,因土肥水甘,泉清峰秀,故駐蹕於此,未嘗不飲食倍加,精神爽健。所以鳩工此地,建離宮數十間,茅茨土階,不彩不畫,但取其容坐避暑之計也。日理萬機,未嘗少輟,與宮中無異。萬幾偶暇,即窮經史、性理諸書,臨池揮翰。膳後即校射觀德,以示安不忘危之念,此其大略也。

因有離宮,隨侍人員共祝萬壽而建寺,不日即成。又求匾額,以垂永久,朕賜書云:「穹覽」,取沈約:「驤首覽層穹」之意。在行宮之巽位,寺勢雖微,蓮社梵音,鈴鐸經聲,巨細皆備。內有三大士相、仙衣飄揚、瑞園涵影,以空寂為本,慈悲為教,涉引四生,津梁三界。清鍾夜聞,遠近罔弗皈依,月殿朗輝,中外靡不瞻仰。清鍾夜聞,遠近罔費皈依;月殿郎輝,中外靡不瞻仰。況有倚層岸,左帶大河,口外諸藩,來往進貢,皆由經過。三庚無暑,六月生風,地脈宜谷,氣清少病,誠為佳景。前朝以戍邊不暇,何得駐蹕?

今四海為一,八表同風。自京北至萬里,如家人父子,豈有他術哉,以誠而已。今臣下歸福於朕,朕曰「天下皆福,朕之福也,先憂後樂,朕之職也。所願者,年豐歲稔,煙塵永息,餘之念茲在茲之意足矣!無以妄求,佛有所知,自有保護。

康熙四十三年歲次甲申秋八月中秋日

穹覽寺建成後,康熙帝寫下一首詩《穹覽寺偶成》:

寒外鐘聲久不聞,梵音列剎共氤氳。雨花柏樹同僧老,開也瞿曇永法雲。

乾隆帝也寫了一首讚頌穹覽寺的詩:

招提鈴鐸干風吹,罨畫山川入望奇。徒倚試思廿平事,苔封碑紀字康熙。

穹覽寺直到1940年代末一直有僧人管理,最後四位僧人釋大吉、釋大祥、釋大如、釋大意直至1948年才離開該寺。後來這四位僧人圓寂後,葬在灤河對岸灤陽別墅的山腳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該寺佛像被請出,寺院被改作他用。[2]

雙灤區境域原來屬灤平縣,1958年之後劃歸承德市,1985年設立雙灤區。此後,穹覽寺以主殿作為分界點被一分為二:北院歸屬灤平縣西地糧食部門管理,南院歸雙灤區灤河糧食部門管理,作為辦公用房及倉庫使用。南北雙方又將穹覽寺院落對外出租。本來按照《承德市總體規劃(2008—2020)》規定,穹覽寺「以門殿中心為基點,向東19米,向西17米,向南40米,向北70米」作為保護範圍。但直到2009年,該保護範圍尚未得到落實。2009年時,北院正被出租為鋁合金加工廠,並有人居住;南院則被出租為廢品收購點,也有人居住,各種廢品堆積如山。承德民間文保人士得知穹覽寺變成廢品收購站後,在承德的網上論壇中披露了該消息,引起中共承德市委書記楊汭的重視,楊汭批示文保部門對穹覽寺做好保護。文保部門遂會同灤平消防大隊到現場查看,下發了隱患整改通知書,並當即責令廢品收購站將院內廢品分批處理,將廢品收購站遷出穹覽寺。灤平文保所在2009年春節前對穹覽寺進行調查,並制訂了修複方案,上報河北省文物局等待批覆。[1]

穹覽寺的寺廟音樂是康熙帝在穹覽寺建成後指定多位皇家樂師為穹覽寺譜寫。康熙帝在《御製穹覽寺碑記》中寫道:「蓮社梵音,鈴鐸驚聲」。1986年,英國皇家音樂學院一行人來到灤河鎮搜集皇家寺廟音樂,灤河鎮當時已近八十歲的老人倪永全早年曾在穹覽寺和寺內僧人共同演奏寺廟音樂,並且留有穹覽寺原有的十多首樂譜,但樂譜是工尺譜,英國人不能看懂,便請灤河鎮1960年代自大連音樂學院函授畢業的陳振剛將工尺譜譯為簡譜。英國皇家音樂學院又請倪永全及其弟弟郭小明(承德鋼鐵廠的音樂愛好者)一起到承德市文化局,在文化館演奏並錄音,英國人將十多首樂曲全部錄音之後,將錄音帶以及穹覽寺的工尺譜、陳振剛譯的簡譜全部帶走。後來倪永全、陳振剛去世後,無人再能演奏這種寺廟音樂。[2]

過去穹覽寺坐落在雙灤區、灤平縣境內,但因雙灤區當時沒有文保所,灤平縣文保所便向河北省文物局申報穹覽寺為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1]2001年2月7日,穹覽寺被公布為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類型為古建築,歷史年代為清代。[2]

2006年秋,穹覽寺局部塌落,有倒塌的危險,灤平縣文管所向上級申請緊急維修資金,並且資助搶險維修資金10萬元人民幣,於2007年5月對穹覽寺部分建築進行了維修。原來穹覽寺屬於雙灤區灤平縣共同管轄,西地滿族鄉歸屬雙灤區之後,穹覽寺的保護與管理權也已全部劃歸雙灤區,實行統一管理。2010年夏季起,雙灤區文化旅遊局對穹覽寺進行了搶救性修復,到2010年底,鐘樓及主殿的抱廈已經修復完工。此次穹覽寺需要修復的地方很多,但因寺內尚有人員居住,涉及拆遷、遷戶口、安置等問題,而且河北省文物局下撥的修復款項尚未完全到位,所以2010年底,修復工程暫停。[1]

建築

[編輯]

穹覽寺占地面積約9畝。[1]為漢式寺廟傳統布局,坐北朝南,沿中軸線自南向北原來依次是照壁、門殿、主殿、後殿。現存主殿、鐘樓、後殿、石碑等等。各殿的戧檐用磚砌築。[2]

  • 照壁:門殿前方正南40米處原來有一座長約20米的紅色照壁,門殿和照壁之間是一寬闊的廣場,過去在該廣場上舉辦宗教活動。原有的照壁已在文化大革命時期被毀。[2][1]
  • 門殿:門殿等級較高,飾吻獸大式布瓦,前面正中央為劵門,磚雕拱劵上刻有卷草紋,劵門上方鑲嵌着石制橫匾一塊,刻有康熙帝御筆「敕建穹覽寺」五個大字,該石匾現存承德避暑山莊博物館。原有的門殿已無存。[2]
  • 主殿:位於門殿正北。面闊三間,進深兩間,硬山灰瓦頂,前面帶有卷棚抱廈,正脊前後兩面浮雕大勢蓮花長紋飾,前檐下方懸有康熙帝御筆「穹覽寺」匾額,殿內題額「清音貝葉」,乾隆帝御書匾額「性澄覺海」,現存灤平縣博物館。主殿內供奉着獅、象、犼三大士(觀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像,現已無存。[2]
    • 鐘樓、鼓樓:位於門殿與主殿之間的東、西兩側。鼓樓已毀,西側的鐘樓現存,平面為方形,重檐歇山布瓦頂,下層是四面砌石牆,面西的辟門安有板門二扇,上層四柱之間置有板壁。[2]
    • 東、西配房:位於主殿前的東、西兩側。均為三間。東為小和尚居室,西為廚房。原建築現已無存。配房前面是鐘樓、鼓樓。
    • 御製穹覽寺碑:鐘樓右側內置一通石碑,高2米,寬1米,刻有《御製穹覽寺碑記》。該碑現存避暑山莊博物館。[2]
  • 後殿:位於主殿正北。面寬三間共12米,進深兩間共9米,前出廊,硬山布瓦頂,懸有御書「天半香林」木製匾額。殿內原來供奉三世佛,現已無存。[2]
    • 東、西配房:後殿兩側原來分別有東西配房。各為三間。原建築現已無存。[2]
  • 花園:該寺東北角原來有假山、花園。[2]

參考文獻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