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聖保祿醫院 (香港)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聖保祿醫院
St. Paul's Hospital
沙爾德聖保祿女修會英語Sisters of Charity of St. Paul
聖保祿醫院A座及B座大樓
基本資訊
地址 香港香港島灣仔區銅鑼灣東院道8號
組織結構
醫保系統私家醫院
醫院類型私家醫院
綜合醫院
醫院網絡香港私家醫院聯會
醫療服務
急診室
床位數368張
歷史
建立時間1898年1月1日,​126年前​(1898-01-01
聯繫方式
網站www.stpaul.org.hk 編輯維基數據鏈接
地圖
地圖
聖保祿醫院新翼大樓大堂

聖保祿醫院(英語:St. Paul's Hospital)是香港一間私營天主教醫院,位於香港島大坑東院道銅鑼灣道交界,於1898年開始營運,由法國沙爾德聖保祿女修會管理,而九龍聖德肋撒醫院都是由該來自法國的女修會創立及管理,所以聖保祿醫院亦有「法國醫院」或「香港法國醫院」之俗稱。本院與另一所位於九龍聖德肋撒醫院,或俗稱「九龍法國醫院」的是姊妹醫院。[1]

歷史

[編輯]

聖保祿醫院的營運者法國沙爾德聖保祿女修會,早於1848年9月12日該女修會抵達香港進行慈善工作,總部名為「聖童之家」,設於灣仔。1894年上環太平山街一帶發生瘟疫,修會收容了不少病人,促使修會設立一所醫院。1898年1月1日,醫院於灣仔正式開幕,並附設了一所藥房。1908年1月6日,醫院遷至跑馬地,名為「加爾瓦略山會院」,由當時的香港總督盧吉主持開幕典禮。1916年,醫院再搬到銅鑼灣現址,並正式命名為聖保祿醫院。

1976年樓高6層的新翼啟用,2009年底樓高20層的A座大樓落成。其後,新翼大樓拆卸重建為B座大樓,於2017年4月下旬啟用,並備有全球第二套FIBEE智能分配系統的日立升降機(第一套安裝於廣州周大福金融中心);C座大樓於2017年拆卸及改建為花園一直伸延至聖保祿修院

設施

[編輯]

聖保祿醫院設有400多張病床,以及30多個部門。

交通

[編輯]
交通路線列表
港鐵
銅鑼灣道
銅鑼灣 (摩頓台) 巴士總站
糖街
紅色小巴
  • 灣仔至筲箕灣線(24小時服務)[2]
  • 銅鑼灣至荃灣麗城花園線 (下午至通宵服務)[3]
摩頓臺
高士威道
伊榮街
告士打道

醫療事故

[編輯]

2014年5月21日, 一名兩歲男童因無故大汗淋漓,今年三月廿六日到聖保祿醫院求醫,一名姓陳的兒科醫生為其檢查,於聖保祿醫院照過胸肺X光及抽血,報告註明心臟發大,卻無人通知病人覆診,一個星期後,家長主動查詢仍無結果。四月廿五日,媽媽發現男童的腳腫近一倍,立即到東區醫院急症室求醫,醫生指情況嚴重需立即轉至深切治療部。家人到聖保祿醫院取回X光片及報告,東區醫院醫生赫然發現當日的X光片已顯示早已心臟發大,報告亦清楚註明。家屬向醫務委員會及聖保祿醫院投訴。衞生署調查後,於七月七日回覆家人,X光報告上有主診醫生看過後簽名作實,卻無日期;醫院無記錄醫生指示護士要求男童覆診。署方最後結論是,並無發現證據顯示院方違反《醫院、護養院及留產院註冊條例》以及《私家醫院、護養院及留產院實務守則》,許父若不滿聖保祿醫院醫生的服務,要另行向醫務委員會投訴醫生。[4][5]

2020年10月7日, 一名98歲女病人於住院期間,護士誤將處方予另一名病人的藥物給她服用,事後涉案病人轉往深切治療部接受治療,三星期多後去世。[6]

2020年, 1名28歲男病人在院內接受腹腔鏡手術,其後發現有手術工具遺留在體內。[7]

2021年2月4日, 聖保祿醫院一名53歲男病人今年2月被接受錯誤劑量的強心或升壓藥物。[8]

2022年6月, 一名97歲翁在病房跌倒後,翌日死亡,被納入「導致病人永久喪失功能或死亡的其他嚴重事件」。衛生署指,該個案已交死因裁判官跟進。[9]

2023年6月15日, 衞生署表示,在6月15日收到醫院呈報一宗醫療風險警示事件,涉及一名接受腹腔鏡手術的26歲男病人,有一件手術用品的部分被遺留在體內。[10]

2024年3月,一位84歲女病人被注射錯誤劑量的藥物,該病人由於壞疽入院,本應注射低劑量的鴉片類止痛藥,由於主治醫生字跡潦草,醫院職員誤讀為一般劑量。醫院在發現劑量錯誤後已為病人注射中和藥物,但患者因病情未能改善於今年3月已離世。[11]

參考資料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