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蝙蝠女俠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蝙蝠女俠
蝙蝠女俠
蝙蝠女俠重生合訂本第一輯封面由Steve Epting繪製
作品資訊
首次登場凱西·凱恩:
偵探漫畫》#233 (1956年7月)

凱特·凱恩:
以個人身分:52》#7 (2006年8月)
以蝙蝠女俠身分:《52》#11 (2006年9月)
創作者凱西·凱恩:
Edmond Hamilton
Sheldon Moldoff

凱特·凱恩及蝙蝠女俠:
傑夫·強斯
Grant Morrison
Greg Rucka
Mark Waid
Keith Giffen
故事資訊
真名凱瑟琳·「凱西」·韋布-凱恩
凱瑟琳·麗貝卡·「凱特」·凱恩
所屬團隊蝙蝠家族
凱西·凱恩:
Spyral
凱特·凱恩:
Batman Incorporated
D.E.O.
能力強大的武術家
技藝精湛的偵探
熟練使用高科技武器與道具

蝙蝠女俠(英語:Batwoman)是出現在美國的DC漫畫出版的漫畫書中虛構的超級英雄角色。她是一個繼承了大量家族財產的女富豪,在受到超級英雄蝙蝠俠的影響後,以她的財富和能力化身為一個蒙面義警出沒在哥譚市。蝙蝠女俠共有兩代,分別為凱西·凱恩和凱特·凱恩。

蝙蝠女俠是由編劇愛德蒙·漢密爾頓和畫師謝爾頓·莫道夫在編輯傑克·希夫的指導下創作的蝙蝠俠關聯人物。蝙蝠女俠初次出現在1956年的《偵探漫畫》第233期,她作為蝙蝠俠的愛人被引入以反駁指控蝙蝠俠的同性戀的爭議(1954)。當朱利葉斯·施瓦茲在1964年成為蝙蝠系漫畫的編輯,他刪除了大量他認為過時的角色,包括蝙蝠女俠、蝙蝠女孩、蝙蝠小子和蝙蝠犬。1985年的無限地球危機重啟後蝙蝠女俠歷史被抹除。

經過長時間的中斷後,蝙蝠女俠於2006年在《52》第七期中被再次引入DC漫畫。重啟後以凱特·凱恩的身份在蝙蝠俠不在的情況下在哥譚市活動(2005年)。二代蝙蝠女俠被設定為是猶太血統和女同性戀以更好的吸引現代讀者。蝙蝠女俠的性取向描述了引人矚目的超級英雄同性戀故事,吸引了媒體廣泛的關注,但也引起了不小的爭議。

從2009年到2010年,取代了蝙蝠俠成為《偵探漫畫》從854期到863期的主角。她隨後在新52重啟後擁有同名《蝙蝠女俠》漫畫書月刊。DC重生後凱特·凱恩活躍在《偵探漫畫》並成為蝙蝠俠組建的小隊一員,2017年重新開始擁有自己的連載。[1]

需注意的是,蝙蝠女俠(英語:Batwoman)與蝙蝠女孩(英語:Batgirl不是同一個角色。

出版歷史

[編輯]

凱西·凱恩(1956至1979年,2011年至今)

[編輯]

凱西·凱恩主要出現在漫畫書的白銀時代。在1950年代早期,蝙蝠女俠是第一個「蝙蝠家族」的角色。超人家族系列已經證明超級英雄家族策略非常成功,編輯傑克希夫建議蝙蝠俠創造者鮑勃·凱恩,希望他創建一個蝙蝠家族新成員。最好是一個女性,以反駁指控對蝙蝠俠的同性戀指控。[2]凱西·凱恩首次出現在偵探漫畫# 233(1956年7月)。[3]在初次登場時,蝙蝠女俠作為蝙蝠俠打擊犯罪的女競爭者引入:

「只有一個蝙蝠俠!已經說過很多次,一直以來都是,從來沒有任何人可與蝙蝠俠平分秋色,無論是作為法律的捍衛者,還是高超的格鬥家,或是科學家,更別提他對偽裝和偵探技巧的掌握!但是現在,在一個又一個難解的意外中,蝙蝠俠發現他在與一位神秘而迷人的女孩競爭……蝙蝠女俠 !」

她像蝙蝠俠一樣是一個喬裝的犯罪鬥士,但她並不是蝙蝠俠簡單的複製品。例如,她的武器偽裝成常見的女性用品,如口紅、化妝包、珠寶手鐲、發網。在1960年代早期蝙蝠女俠經常出現在《蝙蝠俠》和《偵探漫畫》的故事中。儘管粉絲的來信表明蝙蝠女俠已經成為受讀者歡迎的角色,但編輯朱利葉斯·施瓦茨認為女性角色,以及其他蝙蝠系角色不合適他所規劃的蝙蝠俠的新方向。[4]在1964年的偵探漫畫中,蝙蝠女俠這個角色被移除。新的角色蝙蝠女孩芭芭拉·戈登,不僅取代蝙蝠女俠的地位,受歡迎程度也超過原來的女性角色。而且事實證明,蝙蝠女孩也更適合新的時代,以及DC漫畫公司開始採用的現實主義手法。與蝙蝠女俠不同的是,芭芭拉擁有類似蝙蝠俠的多功能腰帶和其他各種裝備,她還是一位技藝高超的武術家,她的平民身份還擁有博士學位。[5]儘管讀者要求重新啟用蝙蝠女俠,但DC的編輯人員最初拒絕將這個角色從退休狀態中帶出來,因為當初她是專門為蝙蝠俠的戀愛故事而創作的。

……最初蝙蝠女俠和蝙蝠女似乎是因為蝙蝠俠和羅賓的生活需要一些浪漫因素才引入的。但由於時代的變化和一些深謀遠慮的編輯,這些被束縛的女性角色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獨立的犯罪鬥士,這與之前一直被蝙蝠俠拯救的蝙蝠女俠相去甚遠。

然而,隨着1975年《蝙蝠家族》系列漫畫的推出,讀者們持續要求蝙蝠女俠出現在新的故事中。一位讀者表示:

我完全搞不懂你為什麼在前兩期故事中忽略了蝙蝠女俠……我能理解你不願意回到高譚市每個人都有蝙蝠俠身份的時代,但是你不能那麼輕易地把蝙蝠女俠忽視掉……我期望她能在一個新的故事中出現,也許從退休中歸來給「活力雙雄」(蝙蝠女孩和羅賓)提供幫助。

蝙蝠女俠在《蝙蝠家族》第10期(1979)的故事「蝙蝠女孩的特邀英雄」當她從退休中歸來協助蝙蝠女孩打敗殺人蛾和騎士。[6]然而,在第485期的偵探漫畫(1979年8月- 9月)中,蝙蝠女俠被刺客聯盟殺死(由銅虎協助)。編輯丹尼斯·奧尼爾之後接受採訪時表示,「我們已經有了蝙蝠女孩,不需要蝙蝠女俠。」此事標誌着地球-1凱西·凱恩的最終結局。一個地球-2版本的凱西·凱恩出現在《英勇與無畏》第182期(1982年1月)中。這個凱西·凱恩在這個世界蝙蝠俠與貓女結婚後退出了打擊犯罪的生活。她從退休中歸來幫助一個成年的羅賓和地球-1的蝙蝠俠打敗雨果·斯特蘭奇。

凱西·凱恩版本的蝙蝠女俠被現代作家格蘭特·莫里森在他所主持的蝙蝠俠系列故事中以閃回的方式帶回了蝙蝠俠的現代故事中,主要出現在《蝙蝠俠群英會》第4期(2011年8月)中。這一期刊揭示了現代DC漫畫宇宙故事中初代蝙蝠女俠的起源;她是布魯斯的姑姑。在她喪偶後,她和布魯斯並肩作戰,並一度成為戀人,直到她被殺。在那段時間裡,她不情願地作為間諜組織旋中諜的一員工作,該組織僱傭她來揭露蝙蝠俠的身份。她的生父被揭露是納粹科學家奧托·內茨(德達勒斯博士)。2013年,莫里森在《蝙蝠俠群英會》的最後一期中揭露,凱西還活着並作為旋中諜的刺客。凱西隨後在《格雷森》(2014-2016)中短暫露面,被稱為零號特工。在格雷森第8期中,在迪克·格雷森和間諜頭目米諾斯之間的一場衝突中,凱西出現了並殺米諾斯。

凱特·凱恩(2006年至今)

[編輯]

大事件《無限危機》(2005)是1985年《無限地球危機》的續集,它改變了DC漫畫的連續性。隨後,所有DC漫畫出版線向後跳過一年,一個新的大型連載《52》追溯了無限危機之後三巨頭隱退的一年。編輯聲稱要重新啟用蝙蝠女俠時,畫師亞歷克斯·羅斯從他7年前為芭芭拉·戈登設計的修改後的蝙蝠女孩服裝中獲得靈感起草了初稿。羅斯和漫畫編劇保羅·迪尼最初計劃用重新起用蝙蝠女孩芭芭拉·戈登,並修改制服用紅色代替原本的黃色。然而,由於戈登是為數不多的DC漫畫中殘疾的超級英雄之一,DC的編輯人員最後決定重新啟用蝙蝠女俠。一次在接受採訪時,羅斯說:「他們讓我換了面具和頭髮,讓它看起來更像蝙蝠女俠,而不是蝙蝠女孩……我向他們指出,面具讓她看起來有點像女獵手——但也沒有別的選擇。我最初設計的面具,是給蝙蝠女孩的,是一個全封閉的面具,所以他們確實需要一些不同的東西。」[7]

不同於白銀時代的凱茜·凱恩那樣被蝙蝠俠所吸引,新版的凱恩是女同性戀。[8]她的性取向是在2006年春天這個角色被曝光的同時宣布的。[9]此事出現在電視新聞媒體上,如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今日美國》等普通新聞雜誌,以及《Out》等同性戀文化雜誌。[10]現代版的蝙蝠女俠凱瑟琳·「凱特」·凱恩第一次出現在《52》(2006年)的第7期中,在這部漫畫中,凱恩與前哥譚市警探蕾妮·蒙托亞有過羅曼史(她後來在最初的問者死後接手了他的面具)。[11]在接受《精靈娛樂》雜誌採訪時,當被問及蝙蝠女俠的編輯為何決定讓她成為一個同性戀角色時,DC漫畫公司的高級副總裁兼執行編輯丹·迪迪奧說:「它來自於我們為了擴大DC世界開展的討論,着眼於多樣性的層次。我們想要一個更能反映當今社會,甚至是今天的粉絲群體的角色。我們讓她成為同性戀的原因之一是,當你有了蝙蝠俠家族——一系列沒有超能力、居住在同一個圈子、同一個城市的角色——你真的想要一些不同。對我來說,確保每個角色都獨一無二是非常重要的。」[12]

蝙蝠女俠的性取向最初得到的評價褒貶不一,從讚揚到憤怒不一而足。[13]一位評論家說:「蝙蝠女俠將成為DC有史以來最引人注目的同性戀超級英雄。」雖然包括GLAAD在內的一些LGBT組織稱讚DC漫畫公司試圖讓他們的角色多樣化,但也有一些人指出,蝙蝠女俠並不是第一個出現在漫畫書中的男同性戀或女同性戀角色,也不是蝙蝠俠系列中唯一的女同性戀角色。[14]

作為一個社會名流,凱瑟琳·凱恩和布魯斯·韋恩熟識,也是一個叫馬洛里的醫生的朋友。她被描繪成有着瓷白色的皮膚,有幾個紋身,在平時喜愛穿着朋克-精神搖滾-哥特式的服裝風格。[15]這個角色也是猶太人,曾在《52》中芮妮·蒙托亞一起慶祝光明節。在《偵探漫畫》第854期中揭露她的父親是一位前上校,還表明了她是貝特·「火鳥」凱恩的表親。年輕的凱特還有一個繼母,名叫凱瑟琳·凱恩,這使得凱瑟琳成為了貝蒂的阿姨。[16]在2008年的紐約漫畫展上,DC宣布蝙蝠女俠會出現在詹姆斯·羅賓遜編劇的新漫畫《正義聯盟》中。同年,在《偵探漫畫》第854期開始,蝙蝠女俠短暫地成為主角。2009年紐約漫畫展上,DC漫畫公司宣布她將成為DC漫畫公司最受人矚目的同性戀超級英雄。[17][18]《偵探漫畫》第854期引入一個新反派,愛麗絲,同時也是蝙蝠女俠的孿生妹妹,伊麗莎白·凱恩。

從2010年開始,這個角色開始出現在同名的《蝙蝠女俠》中。在2010年發行了第零期之後,該系列於2011年DC全線刊物重啟後,推出了《蝙蝠女俠》第一期。作家J·H·威廉姆斯三世和W·哈登·布萊克曼選擇在凱特的家庭(包括伊麗莎白、貝特和其他親戚在內的凱特家族)和她與「蝙蝠俠家族」的聯繫比較鬆散的基礎上,擴大凱特的配角陣容。其中第十七期是一個里程碑,凱特向她的女友瑪吉·索亞求婚。[19]

2013年9月,聯合編劇J.H.威廉姆斯和W·哈登·布萊克曼宣布,由於與DC就故事情節發生創作分歧,他們將在12月之後離開《蝙蝠女俠》。他們說,DC不允許拓展殺手克羅克的背景故事,留他們最初的結局,或者展示凱特和麥琪結婚的場景。[20][21][22]在此之前,2013年2月,《蝙蝠女俠》第17期宣布凱特和麥琪的求婚。[23]DC漫畫公司聲稱蝙蝠女俠不能結婚,因為「英雄不應該有幸福的個人生活」。[24]

2014年12月,DC宣布該系列將在今年3月在第40期和其他12個系列一起被取消。[25]

在2016年,DC宣布DC宇宙:重生後蝙蝠女俠將作為主角之一加入《偵探漫畫》,《偵探漫畫》將繼續沿用閃點前的刊號從#934開始連載。[26]

角色傳記

[編輯]

凱西·凱恩

[編輯]

在無限地球危機前的故事中,凱西•凱恩是一名繼承了家族遺產高譚市女富豪,還是前馬戲團演員,決定利用自己的技能和資源,成為一名身着制服的犯罪鬥士。這部分是出於利他主義,部分是為了吸引蝙蝠俠的關注。在漫畫的白銀時代,蝙蝠女俠偶爾會在1956年至1964年出版的《蝙蝠俠》中客串。因為擔心她的安險蝙蝠俠希望凱恩從中退出,但她仍然是他的盟友,即使她暫時成為了新的貓女。1961年,蝙蝠女俠的侄女貝蒂·凱恩也作為蝙蝠女孩加入了進來。[27]凱西和貝蒂分別對蝙蝠俠和羅賓產生了興趣。羅賓似乎回應了蝙蝠女的愛,而蝙蝠俠則保持冷淡。然而,在1964年,DC取消蝙蝠女俠、蝙蝠女、蝙蝠犬和蝙蝠小子。蝙蝠俠系列刊物在編輯朱利葉斯·施瓦茨的指導下進行了修改,去掉了20世紀50年代引入的許多科幻元素。然而,蝙蝠女俠繼續出現在未來幾年的蝙蝠俠與超人故事《世界最佳拍檔》中。這個角色後來在20世紀70年代末再次出現,在蝙蝠俠家族和自由戰士系列漫畫中客串,經常和芭芭拉·戈登一起打擊犯罪,芭芭拉·戈登後來成了新的蝙蝠女孩。[28]在一個將蝙蝠女俠描繪成一名退休的犯罪鬥士的故事中,她成為了一個馬戲團的老闆,直到刺客聯盟和被洗腦的銅虎將她殺死。[29]

在這段時間裡,DC開始大量使用多重宇宙敘事模式,設定DC最早的故事(來自漫畫書的黃金時代)發生在地球- 2的平行世界。DC在《英勇與無畏》中的一個名為「地球2的插曲」的故事中,講述了老年的蝙蝠女俠的故事。後來,DC在1985年的《無限地球》中的的結局改變了DC漫畫宇宙的連續性,繼而改變了蝙蝠女俠和蝙蝠女的角色歷史。在新的連續性中,凱西·凱恩確實存在,但她扮演的蝙蝠女俠的歷史已經被抹去。[30]蝙蝠女也從來沒有出現過,但是一個叫火鳥的超級女英雄出現了,她有令人覺得熟悉的服裝和名字,叫做「貝蒂·凱恩」。

儘管凱西·凱恩作為蝙蝠女俠的歷史和貝蒂·凱恩的蝙蝠女的歷史都被抹去了,但在危機後的出版物中也提到了這兩位角色。在艾倫·摩爾的《蝙蝠俠:致命玩笑》中,蝙蝠俠盯着一張照片,照片上的蝙蝠女、蝙蝠女俠、蝙蝠犬和蝙蝠小子角色在當時並不存在。[31]在《氪星》第一期,這是王國故事線的一部分,一個蝙蝠女俠鬼魂在氪星餐廳出沒。蝙蝠俠短暫地認出她是「凱西」,但很快否認認識她。雖然凱西失去了自己的蝙蝠女俠身份,她也在一些危機後的出版物中被提及。根據DC漫畫百科全書:DC漫畫(2004)的權威指南,凱西被描述為一個富有的前馬戲團女演員,繼承了她父親的財產,後來結識了布魯斯韋恩,成為了一個哥譚市的社會名流。她最終成為了蝙蝠俠的打擊犯罪的盟友,雖然她從未使用過蝙蝠女俠這個名稱。DC百科全書的詞條解釋說,她買下了一個馬戲團,被刺客聯盟的成員謀殺;然而,銅虎並不是殺她的兇手。她的謀殺案再次在《自殺小隊》第38期中被提起。在《野獸男孩》迷你系列中,火鳥試圖用「從凱西阿姨那裡借來的錢」來為野獸男孩保釋。在《少年泰坦》39期中火鳥進一步提到中的「凱西阿姨在哥譚」。

在2005年無限危機之後,凱特•凱恩成為了新的蝙蝠女俠,這讓DC公司得以重新審視凱茜•凱恩在無限地球危機後所扮演的角色;蝙蝠俠作家格蘭特·莫里森明確表示,他將以蝙蝠俠的整個出版歷史作為自己的背景故事。[32]在第824期《偵探漫畫》中,企鵝人把凱特·凱恩稱為新的蝙蝠女俠,這是自1985年以來第一次暗示有更早的蝙蝠女俠。之後,凱茜出現在《蝙蝠俠》第682期的一個閃回故事中,在一個展示蝙蝠俠和原來的蝙蝠女俠接吻的回憶中,羅賓也展示了他對她和蝙蝠女的不信任。在這個故事中,凱西被稱為「凱蒂」凱恩。在《蝙蝠俠》第686期中,蝙蝠俠的管家提到布魯斯·韋恩曾經和凱茜有過一段羅曼史。

格蘭特·莫里森2011年決定在《蝙蝠俠群英會》中完全重構凱茜·凱恩。凱茜·凱恩原名凱瑟琳·韋伯,在嫁給一個名叫內森·凱恩的百萬富翁之前,她一直是一名有抱負的獨立電影導演。內森·凱恩是羅德里克和伊麗莎白·凱恩的兒子,是布魯斯·韋恩的母親瑪莎·韋恩 (凱恩)的弟弟。內森和凱茜彼此相愛,他給凱西買了個馬戲團來買生日禮物。內森早逝後,凱西被一位名叫33號特工的年輕人接觸,他將她招募入一個名為旋中諜的隱蔽間諜組織。她的第一個任務是追蹤蝙蝠俠並發掘他的真實身份。為了引起蝙蝠俠的注意,她穿上了類似蝙蝠俠的服裝,在試圖接近蝙蝠俠的時候,她開始了自己的犯罪鬥士職業生涯。她的計劃成功了但兩人相愛了,儘管凱茜是韋恩的姑姑。結果,她拒絕向她在旋中諜的上級透露他的身份。後來,凱茜遇到了納粹頭目德達勒斯(奧托·內茨飾)的頭目,他聲稱自己是自己的親生父親,並威脅說,除非她繼續執行自己的使命,否則向蝙蝠俠揭露她的身份。傷心欲絕的她中斷了與布魯斯的關係,以便把他從德達洛斯的計劃中拯救出來。之後,蝙蝠俠和南美的義務警員埃爾·高喬被天蠍告知,埃爾·高喬是導致凱西被謀殺的罪魁禍首,因為他在成為超級英雄之前就是33號特工。蝙蝠俠跟高喬說,凱茜是被刺客聯盟殺死的,天蠍是在撒謊,但高喬認為天蠍的指控不全是假的,蝙蝠俠不明白。[33]在後續的《蝙蝠俠群英會:利維坦突擊隊》,一些在偽裝成聖哈德里安在英格蘭的女子精修學校的刺客訓練基地訓練的學生,穿着了改動過的凱茜的蝙蝠女俠服裝——最初的面具被骷髏取代。之後發現,這些女人是旋中諜特工,專門追捕「利維坦阿爾古爾」的成員,而該組織正與蝙蝠俠展開戰爭。[34]在《蝙蝠俠群英會》的最後一期中,凱西再次出現,她在蝙蝠洞中射殺了塔利亞阿爾古爾。她承認自己是聖哈德良的女校長,並要求蝙蝠俠不要去找她,她感謝蝙蝠俠把塔利亞帶進了她的陷阱,並向間諜總部報告,又有一名國際罪犯被殺。[35]

新52之後,迪克·格雷森偽造了自己的死亡,去為旋中諜l效力時,他在陰謀詭計的米諾斯的領導下工作。在迪克·格雷森和間諜頭目米諾斯之間的一場衝突中,凱西出現了並殺米諾斯,凱恩目前成為了零號特工;她是旋中諜的真正頭目。當迪克試圖離開這個組織時,他發現他做不到,因為他的大腦里植入了「許普諾斯」,讓他可以催眠別人,偽裝自己的外表,但同時也允許間諜監視他。凱茜的臉被「許普諾斯」所掩蓋,她追蹤迪克去了哥譚市,告訴他可以花一天的時間跟朋友說再見,但他不能離開旋中諜。他去了哥譚市,告訴羅賓、紅羅賓、紅頭罩和蝙蝠女孩他還活着,並通過密碼與他們交流。在迪克的要求下,他們侵入了旋中諜的「許普諾斯」,這樣在下次見面時,迪克就能看到零號特工的真面目。迪克的「許普諾斯」揭示了零號特工的身份,但那個名字不是凱西;她用了另一個名字盧卡·內茨,即凱茜的本名。[36]後來透露,她的全名是卡特里娜·「盧卡」·內茲,她和她的姐姐(伊麗莎白·涅茨)處於敵對關係。[37]

凱特·凱恩

[編輯]

起源和早期生涯

[編輯]

凱特·凱恩在《52》第7期初出場(雖然她多次被稱為凱茜)。在這本刊物中沒有為凱特·凱恩描述起源;她的背景故事後來通過敘述和閃回的方式呈現在《偵探漫畫》中。在童年時期,凱瑟琳·麗貝卡·「凱特」·凱恩和她的姐姐伊麗莎白·「貝絲」·凱恩是一對同卵雙胞胎,非常親密。12歲生日那天,他們作為軍人的父親不能回家,於是凱特和貝絲被他們的母親加布麗爾·「加比」·凱恩帶到了一家昂貴的餐廳去吃他們最喜歡的巧克力和華夫餅。在去餐廳的路上,一群持槍歹徒襲擊了這家人,殺害了他們的保鏢並將他們劫持為人質。在得知家人被綁架後,凱特的父親上校雅各布·「傑克」·凱恩領導了一項營救任務,以營救他被綁架的家人。[38]多年後,傑克與凱瑟琳·漢密爾頓·凱恩再婚。凱特就讀於西點軍校美國軍事學院,在那裡她獲得了優異的成績,並在班上名列前茅。然而,她在校期間被指控與另一名學生有同性戀關係,凱特的指揮官要求她否認這一指控。凱特告訴軍官她拒絕撒謊,她承認自己是同性戀,並被迫離開學校。當她將此事直接告訴父親時,她父親支持她,並肯定她捍衛了自己的榮譽和正直。然後她搬回了哥譚市,在那裡她上了大學,追求一種狂野的社會生活方式,包括各種聚會和紋身。凱特最終因超速被當時只是一名年輕的交通警察芮妮·蒙托亞攔下。兩人約會了好幾個月,當她告訴在芮妮自己從西點退學後,芮妮表達了對凱特缺乏生活目標的擔憂之後,凱特斥責芮妮對同事和家人隱瞞自己的性取向,在一場爭吵之後分手了。在試圖給蕾妮打電話並為她的行為道歉時,凱特被一個想要她的錢包和手機的搶劫犯襲擊了。受益於她所受到的軍事訓練,凱特在蝙蝠俠到來之前就輕鬆擊敗了罪犯。當蝙蝠俠離開現場時,她被蝙蝠信號燈所吸引。[39]

在蝙蝠俠的遭遇後凱特受到了啟發,凱特開始使用從父親的軍事基地偷來的軍用防彈衣和武器打擊犯罪。在被父親發現後,凱特接受了他的幫助,並開始接受父親軍中好友在全球進行的為期兩年的緊張訓練。回到哥譚後,凱特發現父親為她設計了一套蝙蝠裝,以及一套基於蝙蝠俠已知的裝備開發的實驗性武器並藏於凱恩家中的地堡中。第一個提到現代蝙蝠女俠的是《偵探漫畫》第824期里的企鵝人,他建議蝙蝠俠參加他的俱樂部開張活動時帶個伴,問:「你為什麼不帶那個新的蝙蝠女俠呢?」[40]之後在《52》第7期正式引入了蝙蝠女俠。凱恩與前高譚市警探芮妮·蒙托亞的關係密切,她是高譚市最富有的家族之一的繼承人。在她的第三次出場中,在《52》第11期名為「蝙蝠女俠開戰」的故事中,凱恩協助蒙托亞和她的搭檔問者調查一個圍繞着凱恩家族擁有的一個倉庫的神秘事件。[41]之後當蒙托亞和問者被耳語者阿黛爾的變形僕從攻擊,凱恩化身蝙蝠女俠救了他們。[42]

在《52 》第28期(2006)中,蒙托亞得知《罪之書》(罪惡邪教的神聖文本)中包含了一個預言,預言了「凱恩雙名之女」被殘忍地謀殺,她和問題回到了哥譚市,並在第30期與蝙蝠女俠聯合,以避免罪惡邪教的計劃。[43][44]蝙蝠女俠之後出現在由格雷格·盧卡寫的2006年DC的無限假日特刊中。[45]在聖誕前夜蝙蝠女俠與夜翼繼續回到哥譚市調查案件,夜翼給了她一個「正式的」蝙蝠鏢。她還和蕾妮一起慶祝光明節,兩人在聖誕節前接吻。這個故事補充了凱恩的一些背景設定,包括她是猶太人。在《52》(2007年)第48期中,當罪惡邪教意識到蝙蝠女俠的形象符合《罪之書》中的「凱恩雙名之女」的形象時,他們洗劫了凱恩的公寓,並綁架了她意圖犧牲她。[46]蒙托亞來得太遲,無法阻止這一儀式,發現凱特被綁在了祭壇上堵住嘴,先知布魯諾曼海姆在她的心臟里插了一把刀。在隨後的對峙中,被解救的蝙蝠女俠從自己的胸口拔出刀來刺殺了曼海姆,然後癱倒在蕾妮的懷裡。她在芮妮及時幫她止血後活了下來,並藏在她的頂層公寓裡療傷,蕾妮成了新的問者後在她的公寓裡點亮了蝙蝠燈,並問她"你準備好了嗎"

2007至2009年:最終危機倒計時

[編輯]

蝙蝠女俠隨後出現在52期的《最終危機倒計時》系列中,此系列是DC次年夏季大事件的序曲。蝙蝠女俠出現在倒計時第39期(2007),跟着問者遭遇騙徒和魔笛之後,從企鵝的冰山酒吧尾隨了出來。[47]蝙蝠女俠與問者一起出現在短連載《犯罪聖經:五個血的教訓》(2007)中。[48]在格蘭特莫里森的《最終危機》第三期(2008)的最後一頁,她和神奇女俠、貓女和巨化女一起被反生命方程式控制。她的服裝與已死的瘋怒哈麗特類似。在《最終危機:啟示錄》第三期中,蝙蝠女俠被反生命方程式感染後攻擊了問者。

2009至2010年:偵探漫畫

[編輯]

在最終危機和披風爭奪戰後,布魯斯·韋恩去世了,由迪克·格雷森接替蝙蝠俠的職責。在這之後,凱特從第854期到第863期成為《偵探漫畫》的主角。在第一個故事線「悲歌」中,蝙蝠女俠正在調查的一個新的犯罪宗教領袖來到哥譚。[49]她遇到了蝙蝠俠(這裡編輯故意讓人猜不透到底是迪克·格雷森還是布魯斯·韋恩),與她討論了她的發現。凱特對這次犯罪的宗教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她甚至糾正了蝙蝠俠,說哥譚市有13個而不是12個邪教教堂。蝙蝠俠向她承認了這個事實,並建議剪短她的頭髮的長度(但同一頁上的畫面上顯示,其實她用長的紅色假髮隱藏了她真實的短髮)。[50]

她的個人生活也被提及,包括她與作為前上校的父親的關係;作為蝙蝠女俠的盟友,她稱呼他為「長官」。她的深夜義警活動也影響了她的戀愛關係。她的遲到和晚上不在家被她的女朋友認為她與其他女人有聯繫。女友斷絕了與凱特的關係,因為她認為凱特還沒有準備好要一段認真的關係。過去的創傷也仍然困擾着她。她後來找到了犯罪宗教的新領袖:一個精心打扮的女人,名叫愛麗絲。在接下來的衝突中,蝙蝠女俠發現到愛麗絲只會引用劉易斯·卡羅爾的話,她認為自己就是愛麗絲·利朵。愛麗絲否認與瘋帽匠有關係。[51]

在參加哥譚市警察局舉辦的派對時,凱特遇見了警探麥琪·索耶,並與她的表妹貝特·凱恩(又名《少年泰坦》中的火鳥)眉來眼去。凱特顯然沒有意識到她的表姐的義務警員活動,無意中傷害了她的感情。在和麥琪跳舞的時候,凱特發現愛麗絲綁架了她的父親,並計劃通過在被劫持的飛機上傳播一種致命的空氣化學物質來摧毀高譚市,從而在曼海姆失敗的地方取得了成功。[52]蝙蝠女俠登上飛機,打敗了愛麗絲的手下,最終阻止了她的陰謀,並在這個過程中營救了她的父親。然而,愛麗絲不小心從飛機上摔了下來,結果被蝙蝠女俠抓住了。愛麗絲說蝙蝠女俠長着「我們父親的眼睛」,這讓她震驚不已,顯然她是凱特的妹妹貝思(據父親所言她多年前就被殺了)。當蝙蝠女被這個發現驚呆的時候,愛麗絲用刀刺傷了她的手腕。蝙蝠女俠被迫鬆開她的手,讓愛麗絲從飛機上跌落河中。[53]

在這一發現之後,凱特把自己鎖在了犯罪實驗室里,試圖理清剛剛發生的事情,而警方徒勞地試圖打撈愛麗絲的屍體。在穿插在大部分刊物的閃回故事中,講述她的童年時代,她的雙胞胎妹妹貝絲和他們的母親被綁架了。凱特的父親帶隊解救了她,但她的母親都在他到來的時候被殺害了但在現場沒法現她妹妹的蹤跡,之後一年雅各布都在試圖尋找貝絲的消息但一無所獲只能宣告小女兒已死。[54]

蝙蝠女俠之後開始追捕一個瘋狂的連環殺手,被稱為「切割者」,為了給他的女友製造一張年輕的臉,他一直在綁架年輕女性,並割下她們的部分臉皮。他最終綁架了貝特·凱恩,但凱特跟蹤兇手並襲擊了他。在戰鬥中,蝙蝠女俠提及了貝特之前說過自己的網球生涯時貝特發現了凱特是蝙蝠女俠的事實。[55]

之後蝙蝠女俠出現在一個新的正義聯盟短連載《正義的吶喊》中。當美國正義聯盟在布魯斯·韋恩的死和與暗影聯盟的對峙後分裂時,綠燈俠哈爾·喬丹帶領一群超級英雄去了哥譚市,以追捕名叫普羅米修斯的反派。凱特在遇到泥面人後,就在屋頂上跟蹤那些英雄。[56]蝙蝠女俠後來聯繫了JLA瞭望塔的兩個成員,告訴他們她遇到了超級大反派德洛麗絲·溫特斯,後者在她即將被拘留之際神秘地病倒並去世。英雄們要求凱特把屍體交給他們,但她拒絕了,告訴他們,由於哥譚市發生了一連串的犯罪起義,她太忙了。隨後,火風暴被派去從凱特那裡取回屍體並帶回給團隊,他們發現德洛麗絲是被意念控制裝置迫使來戰鬥的。[57]在的一篇文章中,編劇詹姆斯·羅賓遜透露,蝙蝠女俠最初的是計劃成為他的新正義聯盟成員的一部分,但在《正義的吶喊》被縮短為短連載之後,這一項計劃宣告取消。[58]這就解釋了為什麼蝙蝠女俠會出現在第一期的封面上,以及為什麼當這本書開始出版的時候,有人透露說她是團隊的一員。[59]

之後,凱特出現《蝙蝠俠和羅賓》的連載中。蝙蝠女俠被信徒們被綁架希望她能再次被處死。她被關在棺材裡,被帶到地下最後一個拉撒路池,以便儀式開始。迪克·格雷森和英國超級英雄騎士和鄉紳的及時干預拯救了她。在得知格雷森打算把布魯斯·韋恩的屍體放進池裡讓他復活後,凱特強烈抗議,但他只是無視她。[60]在凱特的警告下,布魯斯(在現實中是由暗黑德創造的一個瘋狂的克隆人)從拉撒路池中出來攻擊英雄。隨着戰鬥的進行,綁架凱特的邪教分子在礦井周圍引爆了炸藥,造成了大規模的塌陷。格雷森發現了被活埋的凱特並試圖幫助她,她的脊椎和雙腿嚴重受傷。[61]凱特被安置在坑內治癒,之後她和其他人一起回到高譚。在返回她家之前,格雷森和凱特調情,告訴她他喜歡紅頭髮的義警(指他以前的戀人芭芭拉·戈登和星火),顯然不知道凱特的性取向。[62]

2010至2015年:新52

[編輯]

2010年,DC宣布,蝙蝠女俠將由作家J·H·威廉姆斯三世和W·哈登·布萊克曼共同撰寫這一系列作品,畫師為艾米·里德·哈德利。[63]2010年11月24日,第零期發布,《蝙蝠女俠》第一期原定於2011年2月發布,後來推遲到了春季;之後在3月初,DC宣布,在2011年秋季,《蝙蝠女俠》第一期將會作為重新啟動的DC宇宙的一部分發布。2013年9月,聯合編劇J.H.威廉姆斯和W·哈登·布萊克曼宣布,他們將在12月之後離開《蝙蝠女俠》。他們說他們離開的原因有很多,比如DC不允許拓展殺手克羅克的背景故事,保留他們最初的結局,或者展示凱特和麥琪結婚的場景。[20][21][22]在此之前,2013年2月,《蝙蝠女俠》第17期宣布凱特和麥琪的求婚。

在新52中,蝙蝠女俠參加了由神奇女俠打造的一支由女性組成的英雄團隊,目的是擊退由伊沃教授策劃的外星人對華盛頓特區的入侵。戰鬥結束後,凱特問神奇女俠是否願意陪凱特和其他人去酒吧慶祝一下,但神奇女俠婉言謝絕了他們的邀請,去參加她的老朋友凡妮莎·卡帕特利斯的大學畢業典禮。

在《蝙蝠俠群英會》中,蝙蝠女俠在追捕一個名叫約翰尼·瓦倫丁的歹徒時出現,他因與三名海軍陸戰隊員謀殺案有關而被通緝。她跟蹤他去了當地的一個馬戲團,就是她的前任凱西·凱恩曾經擁有的那個馬戲團。在一個鬧鬼的房子裡追逐瓦朗蒂娜時,蝙蝠女俠遭到了凱西鬼魂的襲擊。蝙蝠女俠掙扎着,最終打敗了「幽靈」,這個「幽靈」只不過是一個金髮女刺客,戴着假髮,模仿着凱西的服裝。凱特意識到她認出了兇手,並要求父親進行面部識別掃描。當凱特製服了襲擊她的人時,她的父親透露瓦倫丁和一個在南美活動的大反派有關,並告訴凱特她需要下去看看發生了什麼。

標題 包含期刊 出版日期 出版編號
蝙蝠女俠:輓歌 偵探漫畫# 854-860 2010年7月 978 - 1401231460
蝙蝠女俠 偵探漫畫# 854-863 2017年6月 978 - 1401274139
蝙蝠女俠卷1:水文學 蝙蝠女俠 #1-5 #0 2012年6月 978 - 1781163610
蝙蝠女俠卷2:淹沒世界 蝙蝠女俠 #6-11 2013年1月 978 - 1401237905
蝙蝠女俠卷3:世界最佳搭檔 蝙蝠女俠 #0(卷2),#12-17 2013年9月 978 - 1401242466
蝙蝠女俠卷4:稠密之血 蝙蝠女俠 #18-24 2014年11月 978 - 1401242466
蝙蝠女俠卷4:陷阱 蝙蝠女俠 #25-34,年刊#1 2014年11月 978 - 1401250829
蝙蝠女俠卷6:未解之謎 秘密起源#3,蝙蝠女俠#35-40,年刊#2,蝙蝠女俠未來末日#1
2015年6月
978 - 1401254681 

2016年至今:DC宇宙重生

[編輯]

在《偵探漫畫》中,蝙蝠俠招募了蝙蝠女俠為年輕英雄們組織一個「訓練營」,包括紅羅賓、孤兒、攪局者和泥面人。[64]在第一個故事性中描述了蝙蝠俠帶領着蝙蝠家族與一個軍方模仿蝙蝠俠的團隊作戰的故事。接下來是蝙蝠俠聯動故事怪物大軍之夜。[65]在943至947期中一群因蝙蝠俠「附帶損害」而誕生的反派自稱為受害者辛迪加,試圖結束蝙蝠俠的義警生涯。[66][67]948和949的故事為蝙蝠女俠起源。這兩刊也讓蝙蝠女俠擁有了自己的連載。[68][69]

2017年2月發行《蝙蝠女俠:重生》並將於2017年3月的《蝙蝠女俠》中繼續連載。[70]

其他媒體

[編輯]

電視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Polo, Susana. DC Comics Cancels 13 Series (Including Batwoman) Just as Convergence Event Ramps Up… Coincidence?. [13 November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2). 
  2. ^ Daniels, Les. Batman: The Complete History. Chronicle Books. 2004. ISBN 0-8118-4232-0. 
  3. ^ Hamilton, Edmond, The Batwoman, Detective Comics #233 (DC Comics), 1956 [2018-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08) 
  4. ^ Grandinetti, Fred. Remembering Kathy Kane: The First Batwoman. Newsarama. [2007-09-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7-10). 
  5. ^ Arant, Wendi; Benefiel, Candace. The Image and Role of the Librarian. Haworth Press. 2002: 77–78. ISBN 0-7890-2099-8. 
  6. ^ The Batman Family (1975) #10 – Comic Book DB. Comicbookdb.com. [28 December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29). 
  7. ^ Johnson, Dave. Alex Ross: Giving Batwoman Her Look. Newsarama. June 1, 2006 [2007-09-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5-17). 
  8. ^ Robinson, Bryan. Holy Lipstick Lesbian! Meet the New Batwoman. ABC News. 1 June 2006 [10 January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20). 
  9. ^ Sherrin, Michael. Batwoman Comes Out!. Out. 2006 [2007-09-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05). 
  10. ^ Moos, Jeanne. Batwoman comes out of the cave. CNN. May 31, 2006 [2007-09-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2-29). 
  11. ^ Johns, Geoff, Grant Morrison, Greg Rucka, et al. (編劇). 《52》, 第7期 (2006). DC Comics.
  12. ^ Morse, Ben. Dan DiDio Talks Batwoman. Wizard Universe. May 31, 2006 [2007-1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1-21). 
  13. ^ Batwoman Comes Out as a Lesbian. Access Hollywood. May 31, 2006 [2007-1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6-15). 
  14. ^ Helberg, Michele. Batwoman's Lesbian Identity is No Secret to Comic Book Fans. AfterEllen. July 24, 2006 [2008-0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24). 
  15. ^ batwoman+designs.jpg (image). 3.bp.blogspot.com. [2010-12-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16. ^ Detective Comics #855
  17. ^ Batwoman takes over 'Detective'. ICv2. February 9, 2009 [2009-0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4-22). 
  18. ^ Flood, Alison. DC readies lesbian Batwoman for take-off. The Guardian (London). 11 February 2009 [11 February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24). 
  19. ^ Sunu, Steve. The Bat Signal: Williams focuses on the family in Batwoman. Comic Book Resources. 13 March 2013 [2018-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20. ^ 20.0 20.1 Sieczkowski, Cavan. Authors Quit, Claim DC Comics Won't Allow Batwoman's Lesbian Wedding. Huffington Post. 2013-09-05 [2018-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5-10). 
  21. ^ 21.0 21.1 Rob Bricken. DC forbids Batwoman's gay marriage, creative team leaves [Updated!]. io9. [28 December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2-10). 
  22. ^ 22.0 22.1 存档副本. [2018-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13). 
  23. ^ Sieczkowski, Cavan. LOOK: Batwoman Makes Comic Book History. Huffington Post. 2013-02-20 [2018-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12). 
  24. ^ Battersby, Matilda. Batwoman can't have lesbian wedding 'because heroes shouldn't have happy personal lives'. The Independent (London). 2013-09-09 [2018-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24). 
  25. ^ 存档副本. [2018-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19). 
  26. ^ 存档副本. [2018-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09). 
  27. ^ Batman (1940) #139 – Comic Book DB. Comicbookdb.com. [28 December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21). 
  28. ^ The Brave and The Bold #182, "Interlude on Earth-2"
  29. ^ Detective Comics (1937) #485 – Comic Book DB. Comicbookdb.com. [29 December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2-03). 
  30. ^ Wolfman, Marv. Crisis on Infinite Earths. DC Comics. 1985. ISBN 1-56389-750-4. 
  31. ^ Moore, Alan. Batman: The Killing Joke. DC Comics. 1988. ISBN 978-0-930289-45-4. 
  32. ^ Morrison Interview with IGN http://au.comics.ign.com/articles/876/876418p1.html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33. ^ Batman Inc. #4 (March 2011)
  34. ^ Batman Incorporated vol. 2 #12 (2013)
  35. ^ Batman Incorporated #13 (September 2013)
  36. ^ Grayson #12 (2015)
  37. ^ Grayson #14 (2016)
  38. ^ Detective Comics #858
  39. ^ Detective Comics #859
  40. ^ Detective Comics #824, DC Comics, 2006 
  41. ^ Johns, Geoff; Grant Morrison; Greg Rucka; Mark Waid, Batwoman Begins, 52 #11 (DC Comics), 2006 [2018-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1-21) 
  42. ^ Wallace, Dan. Batwoman. Dougall, Alastair (編). The DC Comics Encyclopedia. London: Dorling Kindersley. 2008: 45. ISBN 0-7566-4119-5. 
  43. ^ Johns, Geoff; Grant Morrison; Greg Rucka; Mark Waid, Beyond the Black Stump, 52 #28 (DC Comics), 2006 [2018-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1-21) 
  44. ^ 52 (2006) #30 – Comic Book DB. Comicbookdb.com. [28 December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02). 
  45. ^ Rucka, Greg. DCU: Infinite Holiday Special. DC Comics. 2006 [2018-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12-03). 
  46. ^ Johns, Geoff; Grant Morrison; Greg Rucka; Mark Waid, Asked and Answered, 52 #48 (DC Comics), 2006 [2018-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1-21) 
  47. ^ Dini, Paul, Sean McKeever (編劇). 《Countdown》, 第39期 (2007). DC Comics.
  48. ^ Crime Bible: The Five Lessons of Blood (2007) #3 – Comic Book DB. Comicbookdb.com. [28 December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29). 
  49. ^ Siuntres, John. Word Balloon: The Greg Rucka Debrief. Newsarama. 2009 [2007-06-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5-17). 
  50. ^ Detective Comics (1937) #854 – Comic Book DB. Comicbookdb.com. [28 December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29). 
  51. ^ Rucka, Greg, Elegy Part Two: Misterioso, Detective Comics #855 (DC Comics), September 2009 [2018-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0-18) 
  52. ^ Rucka, Greg, Elegy Part Three: Affetuoso, Detective Comics #856 (DC Comics), October 2009 [2018-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0-18) 
  53. ^ Rucka, Greg, Elegy Part Four: Rubato!, Detective Comics #857 (DC Comics), November 2009 [2018-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0-18) 
  54. ^ Rucka, Greg, Go 1, Detective Comics #858 (DC Comics), December 2009 [2018-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21) 
  55. ^ Detective Comics #861–863
  56. ^ Justice League: Cry For Justice #4
  57. ^ Justice League: Cry For Justice #5
  58. ^ Justice League: Cry For Justice #6
  59. ^ Magazine cover picture (JPG). 2.bp.blogspot.com. [28 December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60. ^ Batman and Robin #7 (January 2010)
  61. ^ Batman and Robin #8 (February 2010)
  62. ^ Batman and Robin #9
  63. ^ Wonder Woman #600
  64. ^ Detective Comics #934
  65. ^ 存档副本. [2018-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1). 
  66. ^ 存档副本. [2018-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2). 
  67. ^ 存档副本. [2018-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2). 
  68. ^ 存档副本. [2018-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6). 
  69. ^ 存档副本. [2018-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6). 
  70. ^ BATWOMAN: REBIRTH #1. DC. 2016-11-21 [2018-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20) (英語). 

參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