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蟑螂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蟑螂
家居常見蟑螂:A:德國姬蠊Blattella germanica
B:美洲蜚蠊Periplaneta americana
C:澳洲蜚蠊Australian cockroach
D和E:雌性和雄性的東方蜚蠊Blatta orientalis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綱: 昆蟲綱 Insecta
(未分級) 雙髁類 Dicondylia
亞綱: 有翅亞綱 Pterygota
演化支 伴翅類 Metapterygota
下綱: 新翅下綱 Neoptera
群: 多新翅群 Polyneoptera
總目: 網翅總目 Dictyoptera
目: 蜚蠊目 Blattodea
異名
  • Parallelophoridae
  • Sinogrammitidae

蟑螂是有著數億年演化歷史的雜食性昆蟲。過往泛指所有屬於「蜚蠊目」(Blattodea)的昆蟲,目前已發現大約有4100多種,與人類的食性重疊,而只有部份蟑螂才會進入到人類的家居,牠們被稱為「家棲蟑螂」,牠們繁殖力強,在人類家居棲身及覓食的同時,因家棲蟑螂長期生活在被人類污染的環境中,導致牠們身上會攜帶一些細菌,因此蟑螂被普遍認為是害蟲。雖然蟑螂不受歡迎,但在自然食物鏈中蟑螂是分解淨化者,而在歷史上有過東亞東南亞等地居民食用蟑螂的紀錄,在中國也有用「土鱉」做中藥的記錄。

以現代的生物分類學,蟑螂約有4000種,其中約有數十種被認為是害蟲。除了其中大約有數十種會入侵人類家居,又有數種作為人類寵物飼養及寵物糧食外,絕大部份品種只能在野外山澗樹林或昆蟲博物館中見到。家居最常見的蟑螂,大的有美洲蟑螂Periplaneta americana)、澳洲蟑螂Periplaneta australasiae)及短翅的斑蠊Neostylopyga rhombifolia);小的有體長約15 mm的德國蟑螂Blattella germanica)、日本姬蠊Blattella bisignata)及亞洲姬蠊Blattella asahinai),熱帶地區的蟑螂一般比較巨大。家居蟑螂普遍夜行及畏光,野外蟑螂因品種而異,趨光性有正亦有負。

命名

[編輯]

「蟑螂」有很多名稱,例如油蟲,正式名稱為蜚蠊,而根據不同種,又有老蟑大蠊小蠊光蠊蔗蠊紅棗等名稱或種名。閩南語稱之為「虼蚻」(ka-tsua̍h),粵語稱之為「曱甴」(粵拼gaat6 zaat6-2[1])。具體見下:

漢語系 蟑螂 讀音
古漢語 蜚翠
湖北 灶螞子 zàomā·zi
湘語四川話 偷油婆
贛語 蚻([來源請求])、巴子 tshat(蚻)
吳語 tshoh khah
古越語 虼蚱、虼蠽、膠蚻、蟉蠽
現代閩南語 虼蚻[2] ka-tsua̍h
閩東語福州話 膠蚻 gă-săk
粵語 曱甴(亦誤作甴曱及甲由) [3][4][5] gaat6 zaat6-2
客家四縣腔 黃蚻[6] vongˇ cad
客家海陸腔 蜞蚻[7] ki cadˋ
粵語戲稱 小強、阿強

下屬分類

[編輯]

本目包括以下科:

科的地位未定的屬:

生物學和醫學

[編輯]
一個含有蟑螂的波羅的海琥珀,至少有4千萬至5千萬年的歷史

蟑螂是雜食性的,擁有科學家所稱之「不特化」的口器。這使得牠們能夠生存在人類四周,很容易就能在廚餘垃圾中找到食物。潑掉的食物垃圾以及下水道里的污物都能夠吸引蟑螂,而牠們甚至能夠取食書上的粘合劑乃至郵票上的糨糊。牠們雖然不叮咬人類,但醫學昆蟲學家曾發現過牠們以人類的指甲睫毛頭髮皮膚、手腳上的老繭甚至睡着的人臉上的食物殘渣為食。

致病源

[編輯]

蟑螂穿梭於人類、食物和垃圾之間意味着它們可能會傳播多種疾病的病原體,包括:麻風分枝桿菌傷寒桿菌痢疾內變形蟲鼠疫桿菌鈎蟲腸病毒肝炎病毒葡萄球菌大腸桿菌沙門氏菌以及鏈球菌。當它們進食的時候,經常會從嗉囊里反芻出一點食物,留下少量上一餐吃的東西,好吃下更多新鮮的食物。它們在移動和進食的時候還會排便,從體後掉下的褐色的微小排泄物和辣椒末一樣大,這都使得蟑螂能夠輕易傳播疾病。1960年代,UCLA的研究者發現在南加州的卡梅麗塔斯國民住宅社區使用統一藥殺蟑螂後,幾乎消滅了這個社區原本盛行的甲型肝炎

家居的蟑螂的身體上帶有大量的過敏原,約50%哮喘病患者對蟑螂過敏。

就像很多其他昆蟲一樣,蟑螂的中樞神經不在頭部,牠的生命力十分頑強,蟑螂就算被去除頭部後也可以活動至一星期長的時間才死去。[9]

天敵

[編輯]

蟑螂的天敵壁虎蜘蛛(最常見的為白額高腳蛛)、蠍子蜈蚣蚰蜒螞蟻蟾蜍蜥蜴、等。對其種群數量起控制作用的天敵是膜翅目的蜂類,包括捕食性天敵長背泥蜂科(Ampulicidae,最知名的為扁頭泥蜂),以及寄生性天敵旗腹姬蜂科(Evaniidae)、跳小蜂科(Encyrtidae)、旋小蜂科(Eupelmidae)、姬小蜂科(Eulophidae)等等。[10]另外,家貓螽斯猴子老鼠也偶爾會捕食蟑螂。蟑螂除了上述的天敵,討厭蟑螂、把其大量殺滅的人類亦可算是蟑螂的另類天敵。

角色

[編輯]

某些蟑螂在生態上屬於「清除者」的角色,亦有一些是其他動物的食物來源。某些品種的澳洲泰國日本美國都被認為是高蛋白食品;而中華真地鱉是沿用已久的中藥,主治月經閉止、乳汁不通、筋骨折傷、瘀血痛腫等病症[11]

美國德州大學生物學教授指出,大多數種類的蟑螂靠腐敗的有機物維生,這些物質裡含有大量元素,蟑螂食用這些有機物後,會透過糞便把含有機物排放到土壤中,再由植物利用。假如蟑螂滅絕,將對地球的氮循環造成嚴重破壞。 [12]

生態

[編輯]

生活週期

[編輯]

蟑螂是繁殖力很強的昆蟲,一對德國蟑螂一年可繁殖成為十萬隻後代。平常其卵在卵莢內需要15天才能孵化出來,剛剛孵化的蟑螂是乳白色(某些種類蟑螂剛孵化出來時的幼蟲則是透明或半透明的)的無翅若蟲。若蟲取食不久,因昆蟲外骨骼的動物,要長大就必須要脫皮,一齡若蟲大概1至2星期後再行第二次脫皮,等到第3次或者4次脫皮以後,就可以看見翅芽,但要達到性成熟之成蟲階段,平均德國蟑螂都要經過6-7次脫皮。而美國蟑螂則要脫皮10-12次才行。蟑螂的生長、脫皮次數和氣候因素、食物的獲得,有著密切的關係,一般德國蟑螂可在2-3個月內完成生活週期,是屬於不完全變態或稱漸進變態的昆蟲。

存活力

[編輯]

昆蟲學家發現12種蟑螂可以靠漿糊活一個星期,美國蟑螂光喝水可以活一個月,若什麼都沒有可以活三個星期[13]

另外,蟑螂亦可以閉氣達45分鐘。亦可以減慢心跳,降低新陳代謝以延長生命。[來源請求]

雖然蟑螂比起其他脊椎動物有較高的抗輻射性,輻射致命劑量比人類高出6至15倍不等,然而果蠅的抗輻射性比蟑螂更加高。[14]蟑螂的較高抗輻射性相信是與細胞週期有關。輻射在細胞分裂的時候會造成較大的傷害。蟑螂只會在蛻皮的時候進行細胞分裂,而一個星期之內最多只蛻皮一次。蛻皮大概需要48小時完成。期間若有輻射侵襲,蟑螂的細胞將會受到影響。但並非所有蟑螂皆於同一時間蛻皮,即是說可能有部分蟑螂不受輻射影響。即使蟑螂在蛻皮的時候遭受輻射塵的侵襲,生存率仍然比人類高出很多。

科學家利用肢解的蟑螂身體及頭部進行過很多實驗,以探討一些嚴肅的議題。例如,蟑螂頭部有控制成熟的腺體,少了頭的身體就不再受到此類激素的影響,這個發現有助於昆蟲變態與繁殖現象的研究;而少了身體的頭部,則說明昆蟲的神經元如何發揮功能。蟑螂是一種變溫動物,也就是俗稱的冷血動物,因此不必耗費能量來維持體溫,需要的食物量比人類少很多。美國馬薩諸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生理及生化學家康凱爾(Joseph G. Kunkel)說,牠們吃一餐就能存活數週,「只要沒有天敵出現,牠們可以一直待在同一個地方不移動。」 [15]

機械擬態

[編輯]

蟑螂是一種群體性的動物,現時有機械蟑螂可以影響蟑螂體的活動。

神經學家Greg Gage與共同創辦人Tim Marzullo一同成立Backyard Brains開發團隊,致力於研究如何藉由無線電子訊號,刺激蟑螂觸鬚上的神經元,以控制蟑螂的行動。在TED大會發表的演說,他說:「大家都誤解蟑螂了,在神經學的領域裡,蟑螂對小孩而言可是個活生生的教學教材。」透過遠端遙控蟑螂來教導小孩神經學的原理。[16]《ROBOCON 國際中文版》2013年3月號,報導臺灣大學機械所林沛群的仿生機器人實驗室(BioRoLa),主要參考日常生活中的生物「蟑螂」。[17][18]

抗藥性

[編輯]

在人類用化學藥物殺滅之前,植物早就會分泌毒素殺滅害蟲了。有大約5000萬年進化史的蟑螂,進化出擁有較強的抗藥性能力。

德國小蠊相比於其他類型的蟑螂,它每個卵囊可產生更多的卵、孵化到性成熟的間隔也最短,於是種群數量上升得也最快,突變的類型多,抗藥性形成更快[19];雌性一直攜帶卵夾,有利於卵在卵囊內安全進行胚胎發育[19];比很多種類的蟑螂體型更小,可以到達小夾縫中[20];即使雌蟲死掉或卵囊提前掉下,在高濕的情況下,卵囊也可存活幾小時以上,並正常孵化出若蟲。要是有水的話,成蟲能在無食物的情況下大約活1個月,但是小若蟲在內就會死去。[19]因此,德國小蠊是對人類危害最大、抗藥性最強的蟑螂物種[19]

一般來說不可能將蟑螂一次性殺滅,只能將其危害程度降低。[19]

中國各地長期使用具有廣譜殺蟲性的擬除蟲菊酯類殺蟲劑,不少德國小蠊對該類藥已經產生了抗性,所以應該慎用此種殺蟲劑。[21]

抗藥性措施

[編輯]
  • 輪換使用殺蟲劑[22]
  • 按照規定的濃度和劑量施用[22]。如果超標,可能會加快抗藥性的產生[22]
  • 複方配製:不但延緩抗藥性,還彌補一些藥物的缺點[22]
  • 為了防止有抗藥性的蟑螂擴散,應該在施藥地區周圍投放毒餌、粉劑等藥物,形成一道防護圈。[21]
  • 使用生物手段防治:人工合成性激素[23]、昆蟲生長調節劑等[24][25]也可使用天敵防治蟑螂:馬蜂可將卵產入蜚蠊的卵囊中,然後蜂幼蟲吃掉卵囊內含物。然而,由於生物防治的作用速度慢,防治效果差,因此,對城市蜚蠊一般不宜採用[25]
  • 使用物理手段防治:使用誘捕器或電子產品防治,但並沒有發現,證明後者在治理中的有效擊倒和殺死作用[25]
  • 環境防治:清理室內外蟑螂取食和棲息的場所,保持衛生,不給蟑螂留下食物和水源。製作、存放食物的器具,不用時應該用塑料袋包好,或者放在冰箱內保存。[25]堵住、修補室內外蟑螂易躲藏的裂縫和缺口。這在裝修時尤其應該注意。[25]

用途

[編輯]

唐本草》上記載「螢鐮,味辛辣而臭,漢中入食之,言下氣」。中越邊境的少數民族會使用蟑螂來治療小病以及創傷。(此指的蟑螂與現代常見的蟑螂不同,此為中國原生種蟑螂-中華真地鱉)白族會將蟑螂搗成泥,敷在疥瘡上。用於治療創傷及潰瘍的康復新液主要有效成分就是美洲大蠊提取物。其提取物可能還可以用來治療艾滋病[26][27][28][29][30]

包括南美橙斑蠊在內的數種蟑螂可以用作食蟲動物的飼料,而少數的蟑螂(例如馬達加斯加蟑螂)會被作為寵物飼養。[31]

在中國的某些地方,蟑螂被當作食用昆蟲[32]

參考文獻

[編輯]
  1. ^ 曱甴. Cantodict. [2015-07-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06). 
  2. ^ 虼蚻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教育部,中華民國
  3. ^ 《商務新字典》田部,第438頁,甴〈gé,ㄍㄜˊ,粵音gat9(駕壓切)〉;曱〈zhà,ㄓㄚˋ,粵音dzat9(扎低入)〉商務印書館 1992年,2002年2月版(ISBN 978-962-070-140-5
  4. ^ 《朗文中文新詞典》田部,第712頁,甴〈普:gé(格),粵:gat9(駕壓切9)〉;曱〈普:zhà(詐),粵:dzat9(紮9)〉,培生教育出版亞洲有限公司, 2008年7月,ISBN 962-005-332-X
  5. ^ 《篇海類編》甴,士甲切,音扎。曱,兮甲切,音押。[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字彙補》曱,烏謔切,音押。[2]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由於《篇海類編》原文是先寫"甴"後寫"曱",疑《商務新字典》等因而誤以為「甴曱」為正寫,亦影響了部份不查古籍的人把「曱甴」這詞冠履倒易。另外亦有人因為電腦字元編碼問題而將其打成形近的「甲由」。(如未安裝香港增補字符集BIG5中不能顯示此兩字)
  6. ^ 黃蚻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教育部,中華民國
  7. ^ 蜞蚻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教育部,中華民國
  8. ^ Petr Kočárek (2019) Alienopterella stigmatica gen. et sp. nov.: the second known species and specimen of Alienoptera extends knowledge about this Cretaceous order (Insecta: Polyneoptera), Journal of Systematic Palaeontology, 17:6, 491-499, DOI: 10.1080/14772019.2018.1440440
  9. ^ A cockroach can live for nine days without its head.. 溫哥華科學館. [2012-09-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9-01) (英語). 
  10. ^ 劉麗娟,《蜚蠊綜合防治研究概況》,中國媒介生物學及控制雜誌,2010年2月第21卷第1期,85頁。
  11. ^ 《香港昆蟲圖鑑》,饒戈, 2006年,ISBN 988-971-739-5;《香港蝽類昆蟲圖鑑》,饒戈、葉朝霞,香港昆蟲學會,2012年,ISBN 978-988-177-977-9
  12. ^ 蟑螂若絕種,影響地球氮循環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編譯:俞智敏,自由時報 ,2012-6-25
  13. ^ 《昆蟲的多樣性—以蟑螂為例》,周延鑫url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台中科博館,生命科學系,國立成功大學
  14. ^ Cockroaches and radiation. [2007-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9-30). 
  15. ^ 蔡宙(Charles Q. Choi). 沒有頭的蟑螂還活得下來嗎?. 第70期號. 科學人雜誌中文版. 2007年12月 [2013-1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16. ^ Doris Lo. 先別打蟑螂,牠可是最好的神經學教材!把牠抓來做「蟑螂機器人」吧(認真). TechOrange雜誌. 2013年10月22日 [2013年10月22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年9月15日). 
  17. ^ 臺灣大學BioRoLa實驗室六足仿生機器人現身!. PanSci 泛科學. 2013-03-04 [2017-03-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0) (繁體中文). 
  18. ^ 存档副本. [2014-1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12). 
  19. ^ 19.0 19.1 19.2 19.3 19.4 孫耘芹; 李梅; 何鳳琴; 齊欣. 五种蜚蠊的生物学特性和综合治理. 昆蟲知識. 2004, 41 (3): 216–222. doi:10.3969/j.issn.0452-8255.2004.03.006. 
  20. ^ Steve Jacobs, Sr. Extension Associate. German Cockroaches - Fact Sheet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enn State.
  21. ^ 21.0 21.1 張孟群.德國小蠊擴散情況及防制對策[J].中華衛生殺蟲藥械,2006,12(1):66-68.DOI:10.3969/j.issn.1671-2781.2006.01.024.
  22. ^ 22.0 22.1 22.2 22.3 沈培誼. 我国室内蟑螂种类分布和防制技术概况. 浙江預防醫學. 2002, 14 (1): 63–64. doi:10.3969/j.issn.1007-0931.2002.01.046 (簡體中文). 
  23. ^ Williams J Bell,Jeffery Fromm,Tlemas R Tobin,et al.New sex weapon for American Cockroach control.Pest control,1986,54(11)∶40.
  24. ^ 8 Helen J Mosson,Johanna E Short,Rudolf Schenker,et al.Effect of IGR lufenuron on cockroaches.Pesticide Science,1995,45(3)∶237.
  25. ^ 25.0 25.1 25.2 25.3 25.4 曾曉破,柯海萍,胡建波等.北京市區德國小蠊對4種殺蟲劑的抗性測定[J].中國媒介生物學及控制雜誌,1998,9(5):344-346.DOI:10.3969/j.issn.1003-4692.1998.05.010.
  26. ^ Cockroach farms multiplying in China. [2014-09-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2). 
  27. ^ Scientists Say Cockroach Chemicals May Cure AIDS. [2014-09-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2-01). 
  28. ^ Chen, Stephen. A giant indoor farm in China is breeding 6 billion cockroaches a year. Here's why.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2018-04-19 [2018-04-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24). 
  29. ^ Li, Sheng; Zhu, Shiming; Jia, Qiangqiang; Yuan, Dongwei; Ren, Chonghua; Li, Kang; Liu, Suning; Cui, Yingying; Zhao, Haigang; Cao, Yanghui; Fang, Gangqi; Li, Daqi; Zhao, Xiaoming; Zhang, Jianzhen; Yue, Qiaoyun; Fan, Yongliang; Yu, Xiaoqiang; Feng, Qili; Zhan, Shuai. The genomic and functional landscapes of developmental plasticity in the American cockroach.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8, 9 (1): 1008. Bibcode:2018NatCo...9.1008L. ISSN 2041-1723. PMC 5861062可免費查閱. PMID 29559629. doi:10.1038/s41467-018-03281-1. 
  30. ^ 呂娜.美洲大蠊化學成分及其製劑康復新液的質量控制研究[D].北京協和醫學院,2017.
  31. ^ Mulder, Phil. "Madagascar Hissing Cockroaches: Information and Care." Oklahoma 4-H Youth Development. Oklahoma State University, n.d. Web. 31 Oct. 2013.
  32. ^ This Chinese cockroach farm houses a billion roaches, kept contained by a moat filled with hungry fish - ABC News. amp.abc.net.au. [2023-03-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13). 

延伸閱讀

[編輯]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禽蟲典·蜚蠊部》,出自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