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衛康伯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衛康伯
諡號
政權衛國
父親衞康叔

衞康伯(?—?),《史記索隱》所引的譙周古史考》作衞牟伯,《史記索隱》所引《世本》記載其名。衞康伯為周文王之孫,因此又稱王孫牟[1]郭沫若陳夢家唐蘭馬承源楊寬都認為西周青銅器銘文中出現的「伯懋父」就是衞康伯髦,楊寬認為是「懋」與「牟」音同而通用[2]孫詒讓《逸周書斠補》認為《逸周書·作雒解》的中旄父就是王孫牟父,即康伯髦[3]。劉起釪認為康伯髦在金文中又稱毛父文王孫[4]。他是衞康叔封之子,衞考伯之父。

衞康伯與齊國第二代君主齊丁公晉國第二代君主晉侯燮以及周公旦之子魯公伯禽共事周康王。周康王分四位諸侯以珍寶之器。而同事周康王的楚君熊繹卻沒分到。春秋時代的公元前530年,楚靈王仍忿然提起此事[5]

伯懋父見於多件西周時代青銅器的銘文,如召卣(漢語拼音 yǒu)、召尊、呂壺、師旅鼎、御正衞簋、小臣宅簋等。台灣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小臣𧫻簋,《殷周金文集成》編號「八·四二三八」。其銘文記錄了伯懋父統帥殷八師征討反叛的東夷[6]

根據小臣(左言右逨)簋以及其他金文記載,結合《逸周書·作雒解》的「俾康叔宇於殷,俾中旄父宇於東」,劉起釪指出伯懋父是周公東征部隊康叔封部分的重要將領。東征勝利後,父親康叔封於衛,伯懋父封於緊鄰衛的鄘,實際受封於鄘的小東部份,鄘的大東部份封給周公旦之子伯禽。在康叔封前往周王朝擔任司寇之後,衛和小東都封給伯懋父,合併成為後世的衛國[4]

註釋

[編輯]
  1. ^ 左傳·昭公十二年》:「昔我先王熊繹與呂伋、王孫牟、燮父、禽父並事康王」。見楊伯峻:《春秋左傳注》,中華書局1990年,第1339頁。
  2. ^ 「伯懋即康叔之子康伯髦,亦稱王孫牟。懋、髦、牟,聲同通用。」楊寬:《楊寬古史論文選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7月版,第155頁。
  3. ^ 轉引自顧頡剛、劉起釪:《尚書校釋譯論》,中華書局2005年版,第1369頁。
  4. ^ 4.0 4.1 顧頡剛、劉起釪:《尚書校釋譯論》,中華書局2005年版,第1369頁。
  5. ^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中華書局1990年,第1339頁。
  6. ^ 陳秉新、李立芳:《出土夷族史料輯考》,安徽大學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第147頁。
前任:
衞康叔
衞國君主 繼任:
衞考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