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阿德里安·斯蒂芬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阿德里安·斯蒂芬
出生1883年10月27日 編輯維基數據
倫敦 編輯維基數據
逝世1948年5月3日 編輯維基數據 (64歲)
倫敦 編輯維基數據
母校
職業作家、精神分析學家 編輯維基數據
配偶Karin Stephen 編輯維基數據
兒女Judith Henderson、Ann Stephen 編輯維基數據
家族瓦妮莎·貝爾索比·斯蒂芬弗吉尼亞·吳爾夫 編輯維基數據
阿德里安·斯蒂芬夫婦

阿德里安·斯蒂芬(英語:Adrian Leslie Stephen,1883年10月27日—1948年5月3日)是一位英國作家、精神分析學家,布盧姆茨伯里派成員,瓦妮莎·貝爾索比·斯蒂芬弗吉尼亞·伍爾夫的弟弟。他和妻子卡琳·斯蒂芬(Karin Stephen)對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作品產生了興趣,成為英國第一批精神分析學家。

生平

[編輯]

斯蒂芬出生於1883年,是萊斯利·斯蒂芬茱莉亞·斯蒂芬四個孩子中最小的一個; 1904年,他們的父親去世,四個兄弟姐妹搬到布魯姆斯伯里,他們在那裡的房子成為布盧姆茨伯里派的核心。由於他母親的第一次婚姻,導致他還有喬治·達克沃斯傑拉爾德·達克沃斯兩個同母異父哥哥。他就讀於威斯敏斯特公學[1]

他的浪漫戀情中,有一段是與藝術家鄧肯·格蘭特(Duncan Grant)的同性戀情,鄧肯·格蘭特因此結識斯蒂芬的姐姐瓦妮莎·貝爾(Vanessa Bell),兩人最終發生了一段(相當不尋常的)戀情[2]。阿德里安就讀於劍橋大學三一學院,獲得法律和歷史學位。

1914年,斯蒂芬與卡琳·科斯特洛(Karin Costelloe)結婚[3],當時她是劍橋大學紐納姆學院的哲學研究生和亨利·柏格森專家。這對夫婦有兩個女兒,安·斯蒂芬(Ann)和朱迪絲·斯蒂芬(Judith Stephen)[1]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1916年實行徵兵制後,斯蒂芬與布盧姆茨伯里派的許多其他成員一樣,成為一名良心拒服兵役者,與科斯特洛一起在埃塞克斯郡的一個農場工作,度過了戰爭的剩餘時間。[4]戰爭初期,他活躍於民主監督聯合會(Union of Democratic Control),後來,他成為了全國反對徵兵委員會(National Council Against Conscription)的名譽司庫(Honorary Treasurer)。

戰爭接近尾聲時,阿德里安、卡琳、詹姆斯·斯特拉奇(James Strachey)和阿利克斯·斯特拉奇(Alix Strachey)都對精神分析產生了興趣。斯蒂芬夫婦應歐內斯特·瓊斯的要求接受醫學訓練,兩人最初師從詹姆斯·格洛弗(James Glover),在20世紀20年代末獲得了資格[1],阿德里安完成訓練是在埃拉·弗里曼·夏普(Ella Freeman Sharpe)那裡[4]

1936年,斯蒂芬決定詳細敘述無畏艦騙局,他在四分之一世紀前參與了這場騙局,完成的一篇報道由霍加斯出版社出版。他也在三十年代深入參與了反法西斯活動。[5]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斯蒂芬被納粹的暴行和反猶太主義激怒,他放棄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的和平主義立場,於1939年自願成為軍隊精神分析學家,當時年已57歲。1942-44年,在爭議性討論(Controversial Discussions)期間,他積極推動英國精神分析學會的改革,成為該學會的科學秘書(1945–47),並於1946年接替詹姆斯·施特拉奇(James Strachey)擔任《國際精神分析雜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analysis)的編輯[4]。他於1948年去世。

著作

[編輯]
  • 《無畏艦騙局》( The 'Dreadnought' Hoax,1936年)

參考

[編輯]
  1. ^ 1.0 1.1 1.2 Dawley 2018.
  2. ^ H Lee, Virginia Woolf (London 1996) p. 244
  3. ^ H Lee, Virginia Woolf (London 1996) p. 383
  4. ^ 4.0 4.1 4.2 P King, The Freud-Klein Controversies (2005)
  5. ^ H Lee, Virginia Woolf (London 1996) p. 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