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2022年南西·裴洛西訪問台灣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優良條目落選2022年南西·裴洛西訪問台灣曾獲提名優良條目評選,惟因其尚未符合標準而落選。下方條目里程碑的連結中可了解落選的詳細原因及改善建議。條目照建議改善之後可再次提名評選。
條目里程碑
日期事項結果
2022年8月14日優良條目評選落選
2023年1月11日優良條目評選落選
新聞動態本條目曾於2022年8月3日登上維基百科首頁的「新聞動態」欄位。
當前狀態:優良條目落選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國際關係專題 (獲評未評級低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國際關係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國際關係(含外交)相關主題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未評級未評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尚未接受評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低重要度
政治專題 (獲評未知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政治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政治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未評級未評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尚未接受評級。
 未知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尚未接受評級。
台灣專題 (獲評中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台灣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台灣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未評級未評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尚未接受評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中重要度
美國專題 (獲評未評級低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美國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美國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未評級未評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尚未接受評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低重要度
中國專題 (獲評未評級中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中國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中國領域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未評級未評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尚未接受評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中重要度


比重和瑣碎問題

[編輯]

捂臉國際反應中國大陸已經變成編年體了。--𝔽𝕌ℕ𝕐𝕀𝕀💌 2022年8月1日 (一) 16:26 (UTC)[回覆]

主要是4月當時也傳聞訪台,然後大陸也回應來着。同一件事不同時期的回應還是有百科價值的。--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1日 (一) 16:30 (UTC)[回覆]
另外這件事情其實可能某種意義上回應比訪問本身還重要。--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1日 (一) 16:31 (UTC)[回覆]
那這還是回歸到最初的問題,WP:BREAKING常常造成評論大於事件本身,不適合收錄在維基百科。--𝔽𝕌ℕ𝕐𝕀𝕀💌 2022年8月1日 (一) 16:42 (UTC)[回覆]
如果最後沒訪問台灣呢?不代表這些初期的有關訪問台灣的評論就沒有百科價值。如果最終訪問台灣的話那這些初期的評論也顯然有百科價值。我同意不是所有評論都應該寫進來以及需要控制比重,但是現在寫進來的顯然都是最受關注的和具有百科價值的內容。--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1日 (一) 16:45 (UTC)[回覆]
@Funyii單論事件本身的話,這個根本就不應該獨立條目,訪問就那麼點事寫不了多少。俄文維基這個條目就叫2022年台海危機。根本沒人關心裴洛西的訪問本身,幾乎所有人關心的都是台灣和大陸的當局之間的關係。如果你真的覺得比重不合適的話,那我建議你把條目移動回原來的名字,就沒有比重問題了。這個條目事實上就不可能以裴洛西出訪本身為主體,因為事件本身根本沒有關注度。--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1日 (一) 19:03 (UTC)[回覆]

關於是否保留背景部分

[編輯]

當前的內容總體上我還是支持保留的,因為其實這個條目是在描述「台海危機」。--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1日 (一) 21:32 (UTC)[回覆]

請某亂刪者不要自欺欺人!美國眾議院議長設立233年以來早已出訪數百上千次,能現在創設各語版第一個眾院議長出訪條目當然是因為臺美關係,而非星馬韓日亞洲與美關係!重點不在泛泛的亞洲,而是民主臺灣,維基百科現存條目已自證這點!一旦裴洛西專機落地,條目名稱其實就能去掉暫時掩人耳目的「亞洲」了。「背景與前例」的內容與此次訪問密切相關,亂刪只是剩個搞不清狀況的無頭蒼蠅!就算有人看了不爽,但這些都是史實,唯有從臺美觀點瞭解美國國會對臺灣的支持與裴洛西和臺灣的關係等脈絡才會知道裴洛西一定搭軍機訪問臺灣,會見總統、副總統等老友。近期見過裴洛西議長並有適當身分資格提出邀訪之意的代表性人物可解釋說明她堅持來訪,尤其她4月康復後先去烏克蘭時,藍營大肆宣傳說她就不來了,明顯誤讀。她的於相似情況下的言論是判斷其行動的最佳基準。亂刪大量、可靠、可查證來源支撐的內容明顯違反維基規範,再有亂刪,回退員自可依規定回退並予警告提報。--WildCursive留言2022年8月1日 (一) 21:55 (UTC)[回覆]

討論的最大前提是:這個條目當前名叫出訪亞洲,所以主枝就應該寫星洲之行如何如何,大馬之行如何如何,太多的參考資料無疑喧賓奪主,簡述和{{See also}}即可,引導分流至合適條目,否則應該分拆條目,以免如同槍擊事件一樣頭重腳輕,觀感不佳。 --零醇留言2022年8月1日 (一) 22:10 (UTC)[回覆]
美國總統、副總統、國務卿、國防部長等行政首長訪問星馬日韓亞洲早已數百上千次,有人在任何語版創建過專門條目嗎?顯然沒。遑論立法部門。所以寫眾院議長訪星馬寫太多其實是who cares的雞肋。若無涉及臺灣的部分,這條目根本自始就不可能存在。更何況,再等個24小時就能換題目了。維基有大量選舉條目,在開票前一樣會有非當次選舉的大篇幅「背景」,沒什麼好大驚小怪的。--WildCursive留言2022年8月1日 (一) 22:22 (UTC)[回覆]

草稿

[編輯]

這是本人的一些草稿。--🐹通遼汗國駐維基百科臨時代辦討論·貢獻·成就2022年8月2日 (二) 05:05 (UTC)[回覆]

請不要以「與訪亞無關」為理由隨意刪除內容

[編輯]

根本沒人關心某人訪亞,都在關心中美以及海鮮兩岸關係。且本條目題目尚未確定。--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2日 (二) 07:51 (UTC)[回覆]

我認為該把訪亞、訪台分別獨立寫成條目,現行內容比重十分不合理。--S099001留言2022年8月2日 (二) 08:43 (UTC)[回覆]
請看前述討論,條目標題尚未確定。--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2日 (二) 09:08 (UTC)[回覆]

請勿隨意在中華民國,台灣等稱呼之間來回修改

[編輯]

請務必閱讀格式手冊相關內容,並參考相關慣例。--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2日 (二) 12:24 (UTC)[回覆]

@Yinyue200:才一個條目怎麼就成「慣例」了?-- 2022年8月2日 (二) 14:12 (UTC)[回覆]
@Sean0115懶得找更多例子罷了,你可以試試能不能找到反例。--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2日 (二) 14:13 (UTC)[回覆]
就是政治法律用中華民國,地理文化用台灣。不爽可以改國名或者改島名。--The Puki desu留言2022年8月3日 (三) 14:21 (UTC)[回覆]
其實中國大陸和台灣關於領地問題仍然存在爭議,又是否有必要在台灣前面加上」中華民國"呢?說台灣大家都知道就是台灣,沒有必要加上中華民國。--Aden.1030留言2022年8月3日 (三) 16:52 (UTC)[回覆]
就是因為存在爭議才要在台灣面前加上中華民國吧,更何況兩岸人民關係條例還規定大陸地區是中華民國的法定領土,雖然通常大家說大陸都沒有疑慮,那是因為大陸的主權歸屬並不存在爭議,但相反台灣爭議頗大,宜在台灣前加上中華民國區分為好,免得有人過度解讀。--Alvinwww留言2022年8月8日 (一) 07:42 (UTC)[回覆]
個人認為,標註才會過度解讀、損失中立性。--YFdyh000留言2022年8月8日 (一) 23:00 (UTC)[回覆]
台灣目前沒有獨立,只稱台灣的話純指地理環境,這篇不是在介紹台灣文化環境,只稱台灣的話尚無法區分客觀上實際管轄的政體是誰--Alvinwww留言2022年8月9日 (二) 03:34 (UTC)[回覆]
MOS:兩岸,「可以作為中華民國的代稱」、「以台灣代替『台灣地區』」等內容似乎適用。「基於對台澎金馬主權歸屬保持沉默的立場」未禁用「中華民國(台灣)」等表述,但我的理解中僅寫「台灣」爭議性較小,標題處強調政體似乎徒增爭議。外部來源似乎少有稱拜訪中華民國,如此能否(更準確地)說拜訪了中華民國台灣地區中華民國台灣省,乃至簡化(我相信這不成),因為一種觀點是現存在中華民國大陸地區。「客觀上」講是訪問了「台灣當局」,但該表述不會被社群接受。如果為了「平級」和緩解糾紛而作當前的「中華民國(台灣)」標註,暫且表示接受。--YFdyh000留言2022年8月9日 (二) 05:27 (UTC)[回覆]
  • 該段落僅小部分屬政府概念, 指明特定機關職銜即可. 此次訪問是美國發動的, 而美國早就不承認中華民國, 官方文件已無ROC, 只認臺灣, 此行只見只聞美國政府軍方提Taiwan, 國際媒體全稱Taiwan, 將臺灣並列很合理, 才符合美國此行的認知。--WildCursive留言2022年8月8日 (一) 07:06 (UTC)[回覆]

提議:是否暫時保護一下該條目

[編輯]

因為該事情正在進行,各種消息來源混雜,可能導致主觀大於客觀。--此條未正確簽名的留言由greenhandzdl討論貢獻)加入。

關於是否提及中華愛國同心會收到過中共投資

[編輯]

個人認為除非有來源同時提及收錢和此次事件,否則涉嫌原創總結,有不中立的暗示之嫌。--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2日 (二) 16:26 (UTC)[回覆]

成員向檢方承認收取中國黨政機構資金的中華愛國同心會[1]
  1. ^ 愛國同心會秘書長張秀葉供出:中國給經費 吸收中配發展組織. 自由時報. 2022-07-06 [2022-07-07]. 
  2. 去中國收錢或由中國轉錢匯款而在臺灣辦事本來就是個介於概括和特定之間的指令,先前必然有過要何時發動、對誰示威、針對什麼、去哪擾亂的一般性明示、暗示、默契。這由其過去數年的幾類固定行為模式已可得知,多數臺灣人都不陌生。是否額外於這幾天就此突發臺美喜事再另發指示,我們雖不確知,可依2022年司法文件可知該團體及成員已收取中國黨政機構錢財並接受教唆為中國行符合其利益之事是犯嫌向檢察機關坦承之事實,贓款/犯罪所得尚未被沒收,而後有時間接近的發動聚集交差之行為。依中共歷史上及目前的組織慣性與特務行為,其實完全不需要專門發新指令,黨有無吭氣,那群老人及中國移民都早已心領神會,更何況北京確已公開表態。養過狗的都知道:用狗糧訓練幾天後,使個眼神,牠就跑去叼盤了!
    不加澄清註明反而是不中立地暗示臺灣的反美情緒,屬錯誤放大。在內容提及此經認證事實很合理,正是為了避免誤導,因為那不是真實的臺灣民意,是被外力加工挑唆動員的。--WildCursive留言2022年8月2日 (二) 17:20 (UTC)[回覆]
    我覺得如果想不暗示台灣反美情緒的話,應該通過增加台灣民眾的支持活動的描述來完成,而不是進行原創總結。--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2日 (二) 17:56 (UTC)[回覆]
    此言差矣。下次你維引用來源的時候也別強調「受美國資助的自由亞洲電台」、「中國官方喉舌環球時報」了,都是原創總結。--MilkyDefer 2022年8月3日 (三) 00:08 (UTC)[回覆]
    如果所引來源沒這樣說,確實是原創總結,讀者會自己去看條目判斷,無需編者定義。--YFdyh000留言2022年8月3日 (三) 00:11 (UTC)[回覆]
    原創總結+1。有條目內鏈足夠了,讀者會自己看和判斷。
    「避免誤導」似是編者用不中立的立場使內容「中立化」、合理化;有時即便有來源,也是來源依此行事作不中立觀點宣傳,然後編者可能再依自己的觀點作出或正或反的「矯正」——結果不一定不好,但動機很容易不中立。如條目中常冠以「xx黨媒《……》稱」,所引來源可能並無這種體現或關聯性,或者相關來源均欠中立。
    如果是「xx黨資助的xxxx稱」,乃至「接受過xx黨資助的/與xxx關係密切的xxx……」,但引用的單個來源沒有這樣說,而是綜合自多個報道、觀點乃至傳聞,不知道User:Wildcursive怎麼看,我想這理應是原創總結並涉嫌不中立。--YFdyh000留言2022年8月3日 (三) 00:10 (UTC)[回覆]
    引用中央社的時候需要註明是國家通訊社嗎?提及美聯儲的時候需要註明這是私有的嗎?--The Puki desu留言2022年8月3日 (三) 14:26 (UTC)[回覆]

    需要整理條目

    [編輯]

    雖然現在條目名是出訪台灣,但是,條目也有很多整個亞洲行各站的內容,分散條目焦點。--MilkyDefer 2022年8月2日 (二) 16:45 (UTC)[回覆]

    個人認為亞洲行各站應該保留,屬於背景內容。不過敘述方式可以調整。--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2日 (二) 16:58 (UTC)[回覆]
    信息框也是出訪亞洲,非常不理想。Fung_Tze-Long留言2022年8月3日 (三) 01:59 (UTC)[回覆]
    不認為信息框是出訪亞洲有問題,如果把信息框改成出訪台灣那傳達的信息就太少了。--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3日 (三) 02:32 (UTC)[回覆]
    我建議改回原名,即便條目內容着重在「出訪台灣」及影響,但條目主體應是「亞洲行」。是否拆分可再議。--YFdyh000留言2022年8月3日 (三) 02:41 (UTC)[回覆]
    或者,將亞洲行相關內容拆到單獨條目。--YFdyh000留言2022年8月3日 (三) 02:42 (UTC)[回覆]
    主事件是訪問亞洲,但最受關注的核心是台灣行程,所以標題應該體現主事件,但同時在導語和行文中體現受關注的核心。套餐也不是淨主菜,還有前菜後甜點嘛。——Sakamotosan路過圍觀 | 避免做作,免敬 2022年8月3日 (三) 02:41 (UTC)[回覆]
    改回訪亞必有人說比重問題然後來刪內文。--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3日 (三) 02:57 (UTC)[回覆]
    比重只是主觀看法。我前面已經描述,套餐不只是主菜(訪台),還有前菜和飯後甜品(其他日程),但不應該拿「主菜」稱呼代替為「套餐」。——Sakamotosan路過圍觀 | 避免做作,免敬 2022年8月3日 (三) 07:32 (UTC)[回覆]
    (-)反對改回訪亞,各位可以看看討論頁最上面的討論,事實就是改回訪亞之後意見會更大,這很難避免,我覺得現在的敘述方式我個人基本能接受,雖然不甚完美,但這個條目本身就很難調整完美。全是訪台的內容但是訪亞也不能不提。--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3日 (三) 03:15 (UTC)[回覆]
    不考慮條目名長度的話,在下認為或許只能將條目名改為「2022年美國眾議院代表團出訪亞洲 時隔多年再度訪台」,才能容許條目當前的內文比重。
    不過這樣就違反方針,像新聞標題了。
    所以
    (-)反對維持現狀,(-)反對改回訪亞
    (!)意見 更好的方法我覺得應該是,將亞洲行另立新條目,並將目前行程部分改為「先導行程」「行程其他出訪地」進行簡短敘述,然後導向主條目。--Tim815465452留言2022年8月3日 (三) 06:35 (UTC)[回覆]
    (+)支持亞洲行拆分,如果亞洲行關住度不足再提刪。
    ( π )題外話提醒一下不要添加過多非中美台三方表態,以政治媒體層級優先,輿論和報導請先過濾新聞不要直接複製貼上,別等等比重又要出問題,反應又要拆分。--𝔽𝕌ℕ𝕐𝕀𝕀💌 2022年8月3日 (三) 07:07 (UTC)[回覆]
    對於各種條目的添加表態,我的觀點是添加無錯(列明來源+別抄錄太多),但綜述更佳、應是目標。--YFdyh000留言2022年8月3日 (三) 07:24 (UTC)[回覆]
    (&)建議:關於各界反應章節,應以散文敘述方式為佳,需盡量避免流水帳記述方式。(Template:Prose)--IrycatewiTalk 2022年8月3日 (三) 22:49 (UTC)[回覆]
    (✓)已改善 說話說的不多我都給刪了,合併到其他裡面了。至於說話多的我沒動。--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3日 (三) 23:05 (UTC)[回覆]

    軍事演習

    [編輯]

    嘛,我相信大家都看到了,96年和這次兩次演習區域範圍的對比,要不wiki自己做一個?(已有的能算進入公共領域嗎?那張圖倒是自由時報就有)--我是火星の石榴留言2022年8月3日 (三) 07:14 (UTC)[回覆]

    建議為解放軍的軍事演習單獨建一個條目。--Txkk留言2022年8月3日 (三) 09:02 (UTC)[回覆]
    這次?篇幅上有必要?——Sakamotosan路過圍觀 | 避免做作,免敬 2022年8月3日 (三) 09:39 (UTC)[回覆]
    (+)傾向支持:個人認為拆出去比較好,放在這條目總覺得怪怪的-- 2022年8月3日 (三) 10:05 (UTC)[回覆]
    我不認為,一來篇幅,二來這些軍事行動與這次事件存在關聯性。——Sakamotosan路過圍觀 | 避免做作,免敬 2022年8月4日 (四) 02:41 (UTC)[回覆]
    不太贊同,篇幅上沒必要,和此前軍事行動不一定有區分度。--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3日 (三) 12:12 (UTC)[回覆]
    我建議慎重,容易構成原創總結。希望拆分的,建議先在沙盒中寫寫看,可以考慮WP:AFC流程。--YFdyh000留言2022年8月3日 (三) 20:31 (UTC)[回覆]

    有必要特別說明「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紀念日次日」 嗎?

    [編輯]

    個人理解應該刪除--居上位而不驕,居下位而不憂※(請留言) 2022年8月3日 (三) 10:55 (UTC)[回覆]

    同意。--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3日 (三) 14:42 (UTC)[回覆]
    巧合--我是火星の石榴留言2022年8月4日 (四) 08:47 (UTC)[回覆]

    為什麼要特別使用中國的最後警告這一條目

    [編輯]

    有什麼關係?--The Puki desu留言2022年8月3日 (三) 14:23 (UTC)[回覆]

    台媒多以此作為諷刺話術,明顯帶有傾向性,而且與條目並無很多聯繫,我主張不多次鏈入此條目。--PexEric留言2022年8月4日 (四) 03:53 (UTC)[回覆]
    目前已被去除。建議寫為警告。對讀者來說,鏈上倒是有用的。--YFdyh000留言2022年8月4日 (四) 05:02 (UTC)[回覆]

    關於是否添加各地藝人章節

    [編輯]

    個人認為有足夠媒體報道,屬於有關注度的內容,如有異議認為不能單開章節可以調整到其它章節做內文。--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3日 (三) 14:39 (UTC)[回覆]

    (-)反對同前述。自從某個時期開始,開始收錄藝人或非政治媒體相關反應,小到連社交平台帳號誰誰誰說,越來越多瑣碎偏離主題的內容,然後又又又要因比重拆分反應。拜託請視重要程度再添加,簡直是列表陋習。
    反正我已經3rr,言盡於此。--𝔽𝕌ℕ𝕐𝕀𝕀💌 2022年8月3日 (三) 14:47 (UTC)[回覆]
    如果這些不重要自然沒有媒體報道。有足夠媒體報道的內容為何不能收錄。而且條目中現在非政治媒體內容相當多,也都有關注度。如果真要刪建議把整個輿論章節都刪了,都是非政治媒體反應。這可能嗎?裡面很多內容都是廣為報道的內容,拒絕收錄涉嫌審查內容。--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3日 (三) 14:53 (UTC)[回覆]
    另外最後一次添加是編輯衝突了,不好意思。--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3日 (三) 14:54 (UTC)[回覆]
    條目已很長。相關內容如果沒有長期影響力,比如幾年後再被人提起、研究,請考慮一兩句話綜述,並最好引用綜述性報道。如果執意加入,建議將「群眾表態」寫在單獨條目中、暫且擱置其拆分/合併議題。--YFdyh000留言2022年8月3日 (三) 20:35 (UTC)[回覆]
    (-)反對瑣碎內容,不建議加入(條目已經很長了)。--2001:B400:E25E:298F:F67B:7EE7:3643:A590留言2022年8月8日 (一) 03:46 (UTC)[回覆]

    關於Infobox event的「參與者」一欄

    [編輯]

    Infobox event介紹的「event」不是裴洛西於總統府受贈勳章,而是訪台的全過程,與本條目內容一致。所以訪台事件的「參與者」並不只是合照中出現的人,而是全過程的參與者。

    顯然,這是難以列出的,應該刪除「參與者」一欄,改為在文件信息中介紹合照人物。--PexEric留言2022年8月4日 (四) 03:51 (UTC)[回覆]

    @PexEric:只列主要人物應該沒問題吧-- 2022年8月4日 (四) 04:02 (UTC)[回覆]
    沒有限定合照出現的人啊,但是列出主要接待人物沒什麼問題吧,為何要刪除?--Disney2967留言2022年8月4日 (四) 04:06 (UTC)[回覆]
    應該保留。--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4日 (四) 04:16 (UTC)[回覆]
    同上,不是照片的一部分,無需局限於照片上鏡人物。--YFdyh000留言2022年8月4日 (四) 04:41 (UTC)[回覆]

    軍事行動分拆成新條目?

    [編輯]

    中美台三方會有持續一段的軍事行動,如在本條目持續記述,將會令本條目主題「訪問台灣」的比重失衡。晚一點分拆條目的話,歷史記錄就難追溯了。分拆成新條目,就能加一個歷史背景段落,追溯三方在該海域軍演的歷史,也可調用軍事相關infobox和導航模板。-- love.wh 大河浪浪寬 2022年8月4日 (四) 07:54 (UTC)[回覆]

    (+)支持已拆,先暫訂標題"2022台海軍事行動",有異議再改。--𝔽𝕌ℕ𝕐𝕀𝕀💌 2022年8月4日 (四) 08:08 (UTC)[回覆]

    關於「各界反應」一節

    [編輯]

    我有點不太懂,為什麼上面德國英國自己有一節,下面菲律賓立陶宛等國卻要擠在一節裡面?-- 2022年8月4日 (四) 10:45 (UTC)[回覆]

    因為上面有人說要整理條目。--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5日 (五) 09:08 (UTC)[回覆]

    關於爭議章節涉及原創總結

    [編輯]

    @Bagida520"第1次""第2次"的敘述總結已經是原創研究,請查證"曾兩次在受訪國家遭遇被該國輿論視為是「外交失禮」的情況"。還提醒閣下不要拿WP:EP當藉口。--𝔽𝕌ℕ𝕐𝕀𝕀💌 2022年8月5日 (五) 03:36 (UTC)[回覆]

    • 所以糾纏了怎麼久就只是因為兩句引文!?可以拜託先看完來源和描述,然後用點常識性思考好嗎?否則條目內本次訪問雖不及20小時,但引起的外交風波和軍事行動遠超戰後歷次外國政要訪台在佩洛西離開台灣前後,台海兩岸在台灣周邊進行軍事行動此事件也使得中國大陸對於台灣展開多項貿易制裁等等引文都應在閣下「敘述總結已經是原創研究」的範圍內。Bagida520留言2022年8月5日 (五) 04:43 (UTC)[回覆]
      請第三方編者提出建議吧。現在看來閣下只是執著添加你自己的觀點。你所謂「敘述總結已經是原創研究」那段明明是多家媒體所做的分析。而且你添加的這段明明可以併入訪問,卻故意要提出來總結。
      而且你總結的「外交失禮」台灣部份我認為已經是批判性斷言。--𝔽𝕌ℕ𝕐𝕀𝕀💌 2022年8月5日 (五) 04:51 (UTC)[回覆]
    你所謂的「原創研究」和批判性斷言也只是閣下自己偏激的個人觀點。「在受訪國家遭遇被該國輿論視為是外交失禮的情況」是依據來源提供的事實內容描述,當中並無涉及原創研究。還有對於你執著的「台灣部份」是不是外交失禮,從來源中的描述後續反應已經是的基於事實來形容,而韓國方面就是以「失禮」(무례)來形容尹錫悅應對佩洛西的來訪。為了避免無謂的辯論,同意請第三方編者提出建議。Bagida520留言2022年8月5日 (五) 08:09 (UTC)[回覆]
    其實我覺得這個「爭議」僅是行程中的爭議。拿來做整個事件的爭議是不是不太合適。我不反對相關內容的加入,但是形式上有沒有更好的辦法?--Yinyue200留言

    2022年8月5日 (五) 09:01 (UTC)

    更一個形式是開二級標題,將包括台灣外交部的澄清聲明、社會對口譯員的觀點、後續反應也一併加入。韓國方面也以相同方式處理。Bagida520留言2022年8月6日 (六) 03:17 (UTC)[回覆]

    我覺得這個章節可以解散。「行程」的章節已經提及台灣口譯和南韓官員接機的橋段,換句話說,「被批評的事實」已被收錄在訪問的經過。額外作為一章節的呈現,一方面多餘,另一方面有「刻意凸顯」的意味。這裡要做的就是,用中性、扼要的措詞,清楚地描述談論的標的、相關討論(批評/緩頰/辯護/聲援之類的)。算不算是「外交失禮」的最終定奪在於讀者。Seanetienne留言2022年8月5日 (五) 14:55 (UTC)[回覆]

    所以現在連「行程」的相關章節都刪除了又怎麼看。當事件從未發生過?Bagida520留言2022年8月6日 (六) 03:17 (UTC)[回覆]
    我認為@S099001說的很有道理,台灣口譯員部分不具長期關注性。台媒小題大作不適合放入。--𝔽𝕌ℕ𝕐𝕀𝕀💌 2022年8月6日 (六) 03:33 (UTC)[回覆]
    噢,所以台灣的現任外交官前外交官隨從會專門回應所謂台媒的小題大作,還有關注性是你決定的嗎?那其它所謂的逸聞、軼事是否不具備關注性所以也不得寫入?Bagida520留言2022年8月6日 (六) 04:57 (UTC)[回覆]
    我只是提出另一個編者的意見並認同,不用這麼激動。--𝔽𝕌ℕ𝕐𝕀𝕀💌 2022年8月6日 (六) 05:05 (UTC)[回覆]
    同上,且是敘述總結已經是原創研究。—Outlookxp留言2022年8月6日 (六) 03:05 (UTC)[回覆]
    內容沒有原創研究,也沒有敘述總結。Bagida520留言2022年8月6日 (六) 03:20 (UTC)[回覆]
    行程部分的相關內容我重新加入了。我認為相關事實是必須要在條目中進行陳述的,無論以什麼樣的形式。但是我覺得作為一級章節可能不太合適。--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6日 (六) 03:25 (UTC)[回覆]
    我在上面已經提出一個建議,在爭議一欄再分別開個台灣和韓國方面的二級章節。事實上兩件事在編寫方面我已經簡化了很多內容,主要是反應方面,因為要編寫不同人的反應很麻煩。Bagida520留言2022年8月6日 (六) 04:57 (UTC)[回覆]

    開頭句建議

    [編輯]

    格式手冊或許有開頭句的特定規定,但這樣的處理覺得不盡然適切。根據在英文維基的觀察,如果標題已經包含充分的定義,第一句就直接敘述,不再做標題定義;需要做定義的,應該是在標題是「專有名詞」的時候;例如:Orlando nightclub shooting(奧蘭多夜店槍擊案;沒定義);Partygate(派對門事件;有定義)。這裡的標題「2022年南西·裴洛西訪問台灣」已經包含充分的資訊(人事時地),所以應該不需要再定義,不需要冗贅的「Pelosi訪問台灣,是指Pelosi訪問台灣的行程或事件」。我曾經修改過,但編輯被「抵銷」。另外,第一句最好保持描述性,因此須避免評議的用字遣詞。「竄訪」的說法要保留的話,應該可以移到「報導及輿論」的段落,作為中共官方對此出訪的註解。Seanetienne留言2022年8月5日 (五) 14:40 (UTC)[回覆]

    這個建議先提議改一下格式手冊,很多條目都是標題有充分定義但是非要這個定義句,改格式手冊大家都能受益。另外整個大陸幾乎都在用「竄訪」的說法,占比實在太大了,保留對讀者有益,也沒人會因為看到個「竄訪」就覺得這個訪問真就是邪惡的。--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5日 (五) 14:42 (UTC)[回覆]
    Wikipedia:格式手冊#條目定義句已是慣例、維基人習慣,就像部分維基人秉持WP:不是詞條有必要,簡單的提議無法改變這點。WP:BEGIN等序言章節的具體規範,倒是沒有得出共識。--YFdyh000留言2022年8月6日 (六) 07:42 (UTC)[回覆]

    我參考吳廷琰訪問澳大利亞典範條目改寫了開頭句,如果典範條目都不需要遵守這樣的「慣例」,本條目沒有一定要遵循的理由。--S099001留言2022年8月12日 (五) 03:44 (UTC)[回覆]

    Wikipedia:頁面存廢討論/記錄/2022/08/08#南西·裴洛西亞洲行。--IrycatewiTalk 2022年8月10日 (三) 07:38 (UTC)[回覆]

    我那個軍事模板裡面美國指揮官一欄中,好像寫錯了。誰能幫忙改一下?Assifbus留言2022年7月31日 (日) 01:39 (UTC)[回覆]


    未通過的新條目推薦討論

    在候選頁的投票結果

    優良條目評選

    [編輯]
    2022年南西·裴洛西訪問台灣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分類:政治,提名人:Sieats macedonia留言2022年8月9日 (二) 02:21 (UTC)[回覆]
    投票期:2022年8月9日 (二) 02:21 (UTC)至2022年8月16日 (二) 02:21 (UTC)
    下次可提名時間:2022年9月15日 (四) 02:22 (UTC)起
    請記得為當選條目撰寫簡介頁面,如此當選條目才有可能出現在首頁。

    • 評選 無效:條目符合即時不合標準準則第一條(與優良條目標準5「穩定」有較大差距)和/或第四條。另提名人做出了類似於撤回提名的發言。最後退一萬步講,這也是個雪球不通過。無效的評選沒有30日的冷靜期。 --MilkyDefer 2022年8月14日 (日) 06:44 (UTC)[回覆]

    「國會挺臺與關係先例」一節

    [編輯]

    個人認為本條目並非中華民國(或台灣)與美國關係史,並沒有列出「美國國會挺台」還有過多「關係先例」的必要,只需要使用{{main}}或{{see also}}即可。何況,美國做出的某些舉動,視為「美國國會挺台」,是否為原創研究?又「關係」二字,定義不明。

    個人先前曾經對該段落做過兩次修改:第一次只留下眾議院議長以上等級訪華,還有裴洛西訪華的先例(也就是只有1997金瑞契,還有裴洛西九二一地震那一次),以及相關美國國內法台灣旅行法、台灣關係法,不知為何被回退了。第二次僅留下國會議員訪台和兩部美國國內法。User:Wildcursive您回退了個人第二次的編輯,為避免可能的編輯戰,想邀請您一同參與此處討論,並希望您能提供回退該次編輯的理由(似乎沒有在編輯摘要或討論頁看到)。--S099001留言2022年8月14日 (日) 15:27 (UTC)[回覆]

    @S099001 這段背景僅摘要例示美國國會強烈支持臺灣的關鍵事件,其中1995與1996正是中國先前對臺射6枚+4枚飛彈及美國護衛臺灣之例,也納入眾議院議長級政要訪臺、台旅法通過後搭美國政府/軍方專機訪臺的政要團中較引臺灣全國與國際注目者、裴洛西與臺灣之較重要聯繫互動,這些都有助於瞭解臺美間長期的外交培養準備而美國國會與裴洛西議長不是突然憑空而來的、及她訪臺所代表的支持之意。若有人看了不爽,那恰恰反映了中國人對民主國家間互動的忌妒、羨慕、羞恥,所以中國共產獨裁黨及黨衛軍要惱羞成怒趁機亂射飛彈﹗這些平常前例正是告訴中國別藉故大驚小怪﹗
    有些人對美臺關係或許瞭解不多,不等於這些事對本條目不重要。美臺關係與關係史尚有許許多多層面與重要細節,如現/在任國會領袖、部長、州長訪臺、平均一年數次的安全會議、美臺兩國在彼此領土上外館使節發揮的功能、軍事、經貿、財金、司法、科技、學術、文化合作等,這些皆可編於相關條目。但本段內容是專為本條目範圍而編,非轉貼或移自其他條目,自然無法僅以main或see also替換,可補充,而非取代。這段是完全符合維基可靠、可查證、有助瞭解條目來龍去脈與前因後果的有益內容,尤其過了數十年依然是重要的歷史事件,是連貫,也是參照,會有人要google這些獨一無二的資訊。
    倒是下方一堆沒啥意義的東西,如獨裁中共國及其附庸政權沒營養的陳腔濫調之長篇累牘垃圾,佔了本條目多少百分比?太不成比例了吧?別說27年,不到3個月就又成了沒人care的笑話。臺灣人民當然更該發聲。--WildCursive留言2022年8月21日 (日) 15:40 (UTC)[回覆]
    1. 因為維基百科不是宣傳工具,個人認為「這些平常前例正是告訴中國別藉故大驚小怪」、「臺灣人民當然更該發聲」不宜當成討論本節內容適當與否的理由。2. 如果本段旨在「例示美國國會強烈支持臺灣的關鍵事件」,是否能找到第三方參考來源,佐證列出的多項事實,被廣泛認為是「美國國會強烈支持臺灣」?個人認同寫入「國會對臺支持」的話,可能有助「瞭解條目來龍去脈與前因後果」,但是「國會對臺支持」結論應該在內文寫出,且寫出時避免原創研究、原創總結的可能,如此才能被說服將這些所謂的「關鍵事件」寫入條目中為適當。現在這章節的內容之多,都快要可以寫出「美國國會與臺灣關係史」的新條目了。3. 眾議院長訪臺,當然為矚目事件,也具有明顯的歷史價值,但是如何判定「台旅法通過後搭美國政府/軍方專機訪臺的政要團中較引臺灣全國與國際注目者、裴洛西與臺灣之較重要聯繫互動」?似乎在條目內文中沒有明確說明。4. 仍然希望能在該章節加入{{See also|臺灣與美國關係史#戰後時期|中華民國與美國關係史#兩國斷交後的雙邊關係(1979年—至今)}},提供連結予讀者參考。--S099001留言2022年8月21日 (日) 23:39 (UTC)[回覆]
    單純就比例而言,我覺得現在內容的數量可以接受。唯此處引述的內容最好有可靠來源明確拿來分析過此次訪台,以避免原創研究問題。see also的話說實話內容太多太雜了,對讀者很不利。--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22日 (一) 03:09 (UTC)[回覆]
    我編維基已十多年,多數相關條目都經手過,如我般立場非常明確者所在多有。幾乎每個維基條目都算宣傳,所以重點不在編者心意,而在編法是否符合維基規範。已先加入see also,餘再增補。--WildCursive留言2022年8月22日 (一) 14:57 (UTC)[回覆]

    關於「大陸民眾反應」相關內容是否中立

    [編輯]

    如題,個人認為在大陸民眾反應中,民眾表達失望的內容明顯多於民眾表達理解的內容,而為了佐證,編輯者更是大量引用了同一來源(自由亞洲)的報道內文。而對於民眾表達理解內容僅使用一句話帶過,未免有春秋筆法之嫌。個人認為可以對大陸民眾的諸多不理智行為與失望言論進行刪節,使得內容更為中立並不再繁瑣。希望能夠得到各位的意見,感謝。--Fight for future留言2022年8月15日 (一) 15:07 (UTC)[回覆]

    關於大陸民眾失控反應,我已有簡述過不理智行為之前更瑣碎,而且這不只自由亞洲報導,可以再添加替換來源。對於中立性,如果有媒體報導民眾認同表態,可以再補述。因為外媒大多把焦點放在大陸民眾過激,而事實上大陸輿論也是如此。
    繁瑣問題上我認為二舅言論和海南可以考慮拿掉,其他看起來還好。--𝔽𝕌ℕ𝕐𝕀𝕀 𓃠 2022年8月15日 (一) 15:26 (UTC)[回覆]
    反對刪節:外媒大多把焦點放在大陸民眾過激,而事實上大陸輿論也是如此。如果你想表達民眾的理解自己找來源加不就行了。--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15日 (一) 18:02 (UTC)[回覆]
    唯一那一句提到民眾理解的CNN來源還是我加的,想加民眾理解就找更多來源唄。--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15日 (一) 18:03 (UTC)[回覆]

    關於中國大陸「媒體反應」章節

    [編輯]

    @Funyii 人民日報等中國大陸官媒的反應一直是各國學者所關注和研究的內容,顯有百科價值[1],知網上就有數千篇研究人民日報的內容。退一步說,就算是宣傳語調也應該保留。何況條目中內容幾乎全以中央社、自由亞洲電台、美國之音等「反華」媒體的口徑撰寫,即使是不中立那也是偏向美國和台灣,不可能偏向中共。刪除相關內容顯然屬於網絡審查。認為是宣傳語調那建議先聯繫中央社、自由亞洲電台、美國之音等媒體刪除相關內容。還是說你覺得這些媒體都被中共滲透了?--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17日 (三) 16:02 (UTC)[回覆]

    @Yinyue200閣下你還是沒搞懂什麼是宣傳性報導,這一節根本出自中共宣傳系統,由上層外交部發言,由下渠道包含傳媒、網媒、評論員、廣告,內容傾向社論,攻擊性詞彙和誇大褒貶是其特點[2],如果不反對收錄這種文章,這邊收錄對蔡政府的那邊收錄對中共的,最後就會變成政治罵戰,請問這種政治利益衝突有甚麼意義呢?有甚麼百科價值??? 新華社六大指控[3]就是很好的例子,過度宣傳語調,你去翻翻中央社、自由亞洲電台、美國之音有這種誇大性文章嗎? 新華社的文章在沒有潤詞之前Special:Diff/73221335,一些編者引用新華社來源,特意摘取偏激詞彙,再跟你說審查保障不准刪,他們難道沒有立場嗎?這就是閣下所謂的中立嗎?
    更遑論可讀性,閣下只有蒐集正反新聞來達到中立而已,不做新聞過濾導致條目陳雜冗長,也不做清理,堅持用審查方針來捍衛自己的編輯,請問我沒整理前報導那節有讀者看得懂嗎?請問中共外交部發言這麼長,詳細內容讀者會自行依來源搜索,為何反對簡述?請問比重問題提了多少次了???
    ( π )題外話中共認知作戰滲透維基百科已經是事實了[4]。閣下如果覺得反華媒體比例過多,可以找親共學者分析補述,而不是引用宣傳性社論,(-)強烈反對引用宣傳文章,尤其是極權政府。--𝔽𝕌ℕ𝕐𝕀𝕀 𓃠 2022年8月19日 (五) 15:59 (UTC)[回覆]
    你還是沒解釋為什麼「中央社、自由亞洲電台、美國之音」要轉載這種宣傳性報道,如果他們轉載,那說明這些宣傳性文章的宣傳口徑也是境外關注的有價值內容。比重問題:我的觀點仍然是,對於這個條目而言,反應本來就是條目核心內容,本來就是條目的重點內容,就應該占相當比例。--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19日 (五) 16:03 (UTC)[回覆]
    另外關於引用宣傳文章我再強調幾點:如果宣傳性報道是中共自己自娛自樂那你要求刪除我不反對,問題是台灣美國或者第三方這邊引用了這種宣傳性報道,那說明就不是自娛自樂,而是事件發展的一部分。你覺得沒價值就讓中央社別轉載這種文章。就可讀性而言,適當的整理我並不反對。--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19日 (五) 16:16 (UTC)[回覆]
    媒體轉載≠有百科價值,媒體轉載是其對資訊透明的義務,但百科應該要過濾宣傳語調和尊重共識。WP:RSP新華社屬於半可靠,其發表的政治類新聞需要審慎對待,尤其是涉及到與中國大陸相關的負面新聞更要謹慎。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正面新聞或中性新聞,只要不是出於誇大或扭曲(變成正面新聞),新華社可以作為可靠來源。--𝔽𝕌ℕ𝕐𝕀𝕀 𓃠 2022年8月19日 (五) 16:30 (UTC)[回覆]
    媒體轉載≠有百科價值,但是媒體轉載的內容更可能有百科價值。另外媒體反應中的內容都是觀點性內容,引用過程中已經注意觀點歸屬,且未下斷言,RSP的作用不大,看RSP的話那大紀元的內容都能做觀點。新華社作為大陸的最重要的國家級通訊社,內容又被中央社等轉載,其發表的內容顯然有關注度。--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19日 (五) 16:33 (UTC)[回覆]
    儘管它是觀點性內容,我認為中共的宣傳性社論有強烈誤導性(尤其那些誇張的語調),前述也強調會變成政治口水戰,應該要考量文章的目的性再收錄,同大紀元、中央社社論我也反對收錄偏激的反共論點。--𝔽𝕌ℕ𝕐𝕀𝕀 𓃠 2022年8月19日 (五) 17:08 (UTC)[回覆]
    台海問題上中共說話都這麼說,我覺得應該不會有人因為誰說話說的狠就覺得誰說的對吧。這次台海問題上台灣遠不如大陸在輿論上反應的激烈,現在就這麼點內容,我覺得最後口水戰的概率不大。無論如何,媒體反應這一節肯定是要保留的,大陸媒體從一開始的低調到後面的瘋狂輸出,顯然是引起了許多人的注意的,具體用詞可以再討論斟酌。--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19日 (五) 17:19 (UTC)[回覆]
    有人來分析大陸的宣傳內容了[5]--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19日 (五) 17:41 (UTC)[回覆]

    關於拆分

    [編輯]

    我提議將反應和影響拆分為新條目--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22日 (一) 03:27 (UTC)[回覆]

    @WildcursiveS099001YFdyh000FunyiiXiaoxuangJoe young yu--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22日 (一) 07:33 (UTC)[回覆]
    原則上支持將「影響」、「各方表態」、「報導及輿論」三個章節內容拆分建立新條目,可以訂定類似「2022年裴洛西訪問臺灣的影響」、「各國對裴洛西訪問臺灣的表態」這樣的名稱,原條目並應精簡後留下一些摘要格式的內容。提供現在各章節長度以參考。--S099001留言2022年8月22日 (一) 09:26 (UTC)[回覆]
    是否有可能精簡內容,而不是將章節分拆條目?--2001:B400:E2AC:6EE0:7B5B:8999:CD8D:F61C留言2022年8月22日 (一) 09:31 (UTC)[回覆]
    200多k,難道要精簡超過一半的內容?這種重大事件條目長點正常。--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22日 (一) 10:43 (UTC)[回覆]

    是該分拆,但美臺兩國與兩國關係是條目主角與主體,美臺兩國的相關內容皆理應保留於主條目,將臺灣國會議長的歡迎、臺灣人民的支持、臺灣全國民調所顯示的正面態度、美國國會議員與州長等各國政要接力持續訪臺等直接相關內容濫予切離本條目實屬不可思議地荒謬,純屬擾亂記錄、閱讀及理解。本人(-)反對那種偷懶且莫名的亂拆。

    條目現已被塞進太多中國的對臺政策等,許多內容根本與美國國會議長此行無關或即使裴洛西議長未訪臺一樣會存在或發生,皆已屬喧賓奪主的「蹭」。應將中國的部分留存要點後集中另立一條目,如同中國軍演已拆出去自成條目,有興趣者可在那兒盡情發揮,「各自完整」最符合閱讀與查索之需。中國「文攻」一條目、「武嚇」一條目,拆分為1+2個條目的篇幅應屬可接受的剛好。

    建議待整件事全貌更清晰,8月過去後再執行分割。如何拆分與新條目名稱等要討論等待至少幾天是維基規矩與禮節,而且涉及註釋對接,不該草率。 --WildCursive留言2022年8月22日 (一) 11:06 (UTC)[回覆]

    我建議是仍將全部「影響」、「各方表態」、「報導及輿論」三個章節內容移動,這樣也是通常的慣例,也符合一般邏輯,然後在主條目中將「台灣國會議長的歡迎、台灣人民的支持、台灣全國民調所顯示的正面態度」等內容做綜述總結性摘錄。--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22日 (一) 13:42 (UTC)[回覆]
    「影響」有直接關係,拆出去會分散核心內容,拆表態及輿論即可,留下台灣民間反應簡述。另同WildCursive就算是反應中國也比重過高。本來個人傾向精簡,但不可避免還是走到這一步了。--𝔽𝕌ℕ𝕐𝕀𝕀 𓃠 2022年8月22日 (一) 14:04 (UTC)[回覆]
    @Funyii 影響有的我感覺還是太瑣碎了,我建議還是拆走,留在主條目的摘要寫多點就行。--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22日 (一) 14:13 (UTC)[回覆]
    中國比重高確實是因為中國反應大。輿論上遠遠比台灣反應大。這個沒辦法。--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22日 (一) 14:14 (UTC)[回覆]
    台灣反應也很多,只是目前是綜述。中國部份是因為外交講稿冗長又沒人整理,我之前掛清理模板你又覺得不行有收錄價值。這麼一大段,讀者應該很難閱讀,在我看來是非常糟糕的陳述。--𝔽𝕌ℕ𝕐𝕀𝕀 𓃠 2022年8月22日 (一) 14:43 (UTC)[回覆]
    英維都沒咋收錄台灣的反應。--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22日 (一) 15:27 (UTC)[回覆]
    英維是英維,中維是中維,不懂你想表達甚麼。台媒非執政黨的表態,口水都能淹死人。但我反對全部收錄,同中國大陸,立場上摘要主流表態即可。--𝔽𝕌ℕ𝕐𝕀𝕀 𓃠 2022年8月22日 (一) 16:04 (UTC)[回覆]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表態主要也不是我往裡面添加的。輿論確實是我加的多。這樣,大陸的表態我先拿出主條目,做個簡單摘要。--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22日 (一) 16:25 (UTC)[回覆]
    你改也行。--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22日 (一) 16:26 (UTC)[回覆]
    既然大家對拆分沒意見那我就先動手開始拆分了,我認為事件基本上也沒什麼新進展了,現在條目太大,編輯較為困難。反正都是拆,早拆也早形成共識。--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22日 (一) 14:24 (UTC)[回覆]
    @Wildcursive各國訪台內容本來就是要保留到條目中的,當前版本就有,沒有違背你的意見。另外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反應同樣是條目核心內容,參見英文維基,當然目前條目內容確實多了些。有不滿意的地方可以再修改。--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22日 (一) 15:08 (UTC)[回覆]
    @FunyiiWildcursive 現在表態和輿論我都拆出去了,也留了台灣輿論的簡述。美台和大陸的內容暫時先留在主條目,稍後看看怎麼處理。--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22日 (一) 16:04 (UTC)[回覆]
    我覺得影響還是統一放在主條目吧,太亂了。美中台表態其實不用全搬來這,這裡做摘要說明立場即可。--𝔽𝕌ℕ𝕐𝕀𝕀 𓃠 2022年8月22日 (一) 16:07 (UTC)[回覆]
    主要是影響的好多事情其實怎麼說呢,感覺放到主條目不太合適。其他我不反對。--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22日 (一) 16:15 (UTC)[回覆]
    搬了比較有直接影響的,先這樣吧--𝔽𝕌ℕ𝕐𝕀𝕀 𓃠 2022年8月22日 (一) 16:38 (UTC)[回覆]
    我覺得可以。祝編安--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22日 (一) 16:41 (UTC)[回覆]
    @Funyii這個機場恐嚇的事情值得放到主條目嗎,我覺得他沒什麼後續長期影響,關注度也一般。--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22日 (一) 17:07 (UTC)[回覆]
    在台灣鬧蠻大的,算是直接有實質性的威脅佩洛西抵台。這個不看長期影響的話,網路攻擊和桃機恐嚇也算是直接相關事件。--𝔽𝕌ℕ𝕐𝕀𝕀 𓃠 2022年8月22日 (一) 17:13 (UTC)[回覆]
    這個有後續報道嗎?我能理解輿論上的感覺,網絡攻擊之類的在大陸也傳的很多,但是我覺得這種更像是「事件」而不是影響,不太有長期分析的價值,因此我給移過去了,如果你不同意再移回來也行,我就不動了。--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22日 (一) 17:17 (UTC)[回覆]
    真要說反應和影響裡面有價值的內容不少,我覺得主條目還是保留經濟、政治性為主的內容好一些吧。--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22日 (一) 17:19 (UTC)[回覆]
    主條目地點是在台灣,當地的直接關連事件我覺得不能以關注度判斷,我是以他國事務和非實質性影響來做分別。訪台條目忽略台灣發生的事也太奇怪了。--𝔽𝕌ℕ𝕐𝕀𝕀 𓃠 2022年8月22日 (一) 17:22 (UTC)[回覆]

    第一當事國是臺灣,第二當事國是美國,之後才是插花的中國,裴洛西亦訪問的日本也是直接受影響國。把許多發生在條目事件發生國臺灣的反應大切出去顯然影響閱讀與理解,對裴此行而做的臺灣全國民調當然都直接且重要,不該由不瞭解的中國人自篩單列。

    2020立委選舉,台灣基進得1席,政黨總得票3.16%排第五;新黨則再次掛零,得票僅1.04%。台灣團結聯盟現有直轄市及縣市議員5席,新黨只有1席。留著新黨卻刪除台灣基進與台聯等顯然是不瞭解臺灣或刻意放大最邊緣外省老人小黨。

    陳腔濫調、沒幾個臺灣人在乎的所謂白皮書與裴洛西訪臺根本無關,無論該白皮書有一次或一百次,都不干美國議長訪臺什麼事,那不過是小學畢業獨裁者習近平妄想當皇帝與劉結一想升官本來就會在十月中共專制黨大會前弄出的宣傳。胡耀邦與趙紫陽在八十年代對香港說過的多少話,後來全成了屁﹗若裴洛西未訪臺,那東西一樣會在二十大前的八月左右這段時間被搞出來,兩者無因果關係。[來源請求]

    看看那所謂的白皮書,開頭第三句話就是「中共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堅強領導下」,通篇就是意在捧習,這種跪舔八股文,劉結一等黨官自然要在10月獨裁黨二十大分封分贓前的一陣子就生出來。就算裴洛西議長在美國11月選後才訪臺,那種自吹文一樣準時在八月左右丟出來,否則如何討官做?

    正如臺灣總統府副秘書長黃重諺表示「其實裴洛西只是一個藉口」。就算裴洛西議長未訪臺,獨裁中國照樣會在這段期間文攻武嚇。中國外交部或國臺辦有說因裴洛西訪臺所以弄出那白皮書嗎?若無法證明該白皮書是因裴訪臺而出現,那就看不出何必納入、凸顯與裴訪臺無關的東西。別以為臺灣人民不懂中國就無邏輯地硬塞與裴洛西議長訪臺非直接相關的中國宣傳﹗已留帶到涉及臺美關係的一段即可,毋須莫名其妙地獨立成一節,其他的回到它該在的條目,各自發展。

    中國說港澳無外交權,那這兩個傀儡政權憑什麼對民主國家臺灣說三道四啊?可既然它被規定說的東西確關裴議長訪臺,留充雞肋可也。但毫無自主權的花瓶團體談臺灣與中國關係,那就不屬於這兩條目範圍,純屬「亂蹭」臺美關係條目。總之,與臺美關係不相干、只是故意藉版替中國做宣傳的東西都沒必要留著,該或移或刪。

    --WildCursive留言2022年8月23日 (二) 12:37 (UTC)[回覆]

    關於大量刪除可靠來源內容

    [編輯]

    在此討論放入與刪除的必要性--葉又嘉留言2022年8月23日 (二) 15:53 (UTC)[回覆]

    我的意見如我掛的模板所說。另外強烈反對所謂的「台灣社群」決定論。有種就搞簡繁分家啊--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23日 (二) 15:56 (UTC)[回覆]
    新黨的相關內容刪除我不反對,只用一句統派團體舉行反對活動概述即可。唯支持方應摘取主要團體(民進黨國民黨等表態或其他非單純表態的實質性行動),民調截取一個或概述性描述。--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23日 (二) 15:58 (UTC)[回覆]
    其他部分的不影響事件發展的台灣方面單純表態不應當保留。--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23日 (二) 15:59 (UTC)[回覆]

    這是臺灣主題與臺美關係條目,對主體臺灣有重要性與代表性的本該留存主條目,範圍可經一段時間討論。有個中國人在討論頁貼出想拆分僅僅7小時就擅自亂拆,在他動手前明明已有意見反對草率濫拆、認為應待情勢與內容不再有大更動的八月過後再處理,卻在未獲應以臺灣維基人為主的社群完整共識前就急急忙忙以一己之見,企圖造成既成事實,這明顯是太超過了!這是發生在臺灣的事,卻由不在臺灣、不瞭解臺灣的中國人單獨來決定何者重要、誰能發聲是很可笑的!篇幅龐大、所涉編者不少的情況更該慎重,維基上的重要討論通常皆需經過至少一週,此人根本故意違反維基規範與禮儀,是造成這段混亂的源頭。還因害怕或眼紅等政治因素故意刪除確實在臺灣領土上用來歡迎長年支持圖博的裴洛西之Tibet國旗雪山獅子旗
    --WildCursive留言2022年8月23日 (二) 17:51 (UTC)[回覆]

    真是太可笑了,雪山獅子旗的內容本來最初就是我加入的。看來是害怕或眼紅等政治因素讓我加入的相關內容?真可笑。關於既成事實這點,提前拆分並不會造成任何既成事實的結果,維基百科人人可編輯,並且我當前拆分後的結果也保留了您此前要求的內容,甚至只寫了台灣對佩洛西的支持,沒有提統派團體。統派團體的表態是台灣人Funyii加入的。--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23日 (二) 19:10 (UTC)[回覆]
    說明一下,統派團體的表態只是抗議的一部分,中立上應保留支持和抗議行動。目前主條目台灣表態比重過高,未避面爭執,前述我就提出只放台灣民間有實際行動的反應如何?--𝔽𝕌ℕ𝕐𝕀𝕀 𓃠 2022年8月24日 (三) 10:05 (UTC)[回覆]

    根據模板要求補充中立性和利益衝突依據,相關問題解決前不要移除模板

    [編輯]

    WildCursive在共享資源上傳的圖片寫道[6][7],其上傳圖片一事獲台灣團結聯盟、台灣基進許可,可合理懷疑存在利益衝突。

    關於中立性,台海類條目台灣反應大幅超過大陸方面反應,顯著違背中立性要求。--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23日 (二) 16:28 (UTC)[回覆]

    我編維基十多年,依規範找來或要來捐贈上傳給維基的圖片可不少呢!--WildCursive留言2022年8月23日 (二) 17:03 (UTC)[回覆]
    捐贈版權當然沒問題,但基於您的編輯傾向:在台灣反應部分優先加入台灣團結聯盟、台灣基進相關內容,而不是民進黨,國民黨等主流政黨的內容。又根據捐贈證明您與台灣團結聯盟、台灣基進等存在私下接觸。懷疑利益衝突顯然是合理的。我也沒在這個問題上下定論。--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23日 (二) 17:08 (UTC)[回覆]
    我很早就編入部分執政黨民主進步黨的內容,後來陸續有其他臺灣人加入其他政黨資訊。在有中國人用中國黨媒誇大根本在臺灣國會毫無席次的老外省黨與拿中國共產黨資金在臺鬧事而早已如過街老鼠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移民暴力邊緣團體後,我才去找照片平衡,可惜沒有民進黨與時力的。圖片是事後的可遇不可求,不是你想就會有;有些圖片,就算有,人家也未必願意釋出、或釋出好的。已如上述,台灣團結聯盟現在就是有新黨的五倍席次、台灣基進就是有新黨三倍多的得票率,加入才不致被中國黨媒惡意誤導。這完全合情合理合法啊!當然,這是缺乏真普選與真議會的貴國所無法理解的。
    臺灣主題與臺美關係條目以臺灣與美國等自由民主國家為主是天經地義、理所當然!習近平跟彭麗媛結婚,柯玲玲諸宸乃至江澤民或李克強亂入什麼呢?!如果貴國有思想自由言論自由新聞自由資訊自由學術自由公民自由政治自由集會自由結社自由,如你所說的,法輪功六四天安門大屠殺銅鑼灣書店股東及員工失蹤事件等條目確實該由你們中國人或他們香港人自己編,省得各國自由人花時間啊!我的立場向來明晰且符合維基規範,資深維基人大多知道。--WildCursive留言2022年8月23日 (二) 18:24 (UTC)[回覆]
    我的要求也不高,以英維為參照編寫本條目中各方反應內容即可,本條目的各方反應比重應當接近英維的各方反應比重。我認同您說的此條目是台美關係條目,但您真的能說這個條目與台海關係無關嗎?主條目中幾乎沒有大陸的反應你不覺得很可笑嗎?如果有關,那麼主條目適當的中共發言是合適的,這和中共好壞自由不自由沒關係。
    至於單獨的反應與影響條目,如您之前所說「如同中國軍演已拆出去自成條目,有興趣者可在那兒盡情發揮」。「中共的文攻」確實是受關注的內容,也應當以某種方式收錄。白皮書作為一種特殊的表達立場的形式,單獨章節並不過分。--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23日 (二) 18:59 (UTC)[回覆]
    以對方所處環境作爲反駁的根據屬於訴諸人身,對頁面的改進並無好處。以下內容或有助於二位的討論:WP:條目所有權#所有權的行為示例WP:不要人身攻擊#例子WP:共識#共識的級別WP:共識#共識可以修改訴諸人身#訴諸負面特質的謬誤Wikipedia:假定善意反駁金字塔
    另外,想問一下@Yinyue200提出以英文維基百科為參照的原因是什麼?en:2022_visit_by_Nancy_Pelosi_to_Taiwan#Reactions內並沒有台方觀點,感覺也不是很合適。—— 月_櫻_雪 (留言) 2022年8月23日 (二) 19:40 (UTC)[回覆]
    原因是英文維基百科的內容受兩岸政治影響較小,主條目中的台方觀點我認為與大陸比重相似即可。當前主條目中的台灣反應內容過多,我認為應當綜述相關內容,其餘移出主條目。--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23日 (二) 19:42 (UTC)[回覆]
    臺灣與美國等各自由民主國家政府與團體人士的各種發言內容或活動都是活生生的且性質原素差異性甚大。英文版只是看有無臺灣人願花時加去加而已。中國的東西基本上就是賴皮地以死板陳腔濫調佔版面,充斥著臺灣人也能背得出來與戳破的各種謊言與謬論,難怪打老婆的趙立堅已送精神病院,其實一段話即可總結。
    該白皮書根本不是因裴議長訪臺而發,已如前述,請不要一再裝傻或故意搞錯重點跳針﹗
    A → X, A → Y
    Y 比 X 晚8天發生
    ≠ X → Y
    A → X, B → Y
    Y 比 X 晚8天發生
    ≠ X → Y
    相近時期發生不等於有因果關係或必然相關,這是基本邏輯。
    看看那所謂的白皮書,開頭第三句話就是「中共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堅強領導下」,通篇就是意在捧習,這種跪舔八股文,劉結一等黨官自然要在10月獨裁黨二十大分封分贓前的一陣子就生出來。就算裴洛西議長在美國11月選後才訪臺,那種自吹文一樣準時在八月左右丟出來,否則如何討官做?
    --WildCursive留言2022年8月24日 (三) 00:41 (UTC)[回覆]
    現在討論主條目,你說這些幹嘛?白皮書是什麼性質應該由可靠來源定義,不是我們在這裡原創研究。--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24日 (三) 06:35 (UTC)[回覆]
    捂臉WildCursive閣下請尊重兩岸編者,發表長篇大論的政見觀點無益於討論。--𝔽𝕌ℕ𝕐𝕀𝕀 𓃠 2022年8月24日 (三) 09:44 (UTC)[回覆]

    「2022年南西·裴洛西訪問台灣」的條目是否應完全按照台灣社群意見來進行編輯,大陸社群無權參與?

    [編輯]

    個人認為部分人主張的台灣社群對台海關係類條目的決定權顯著屬於地域中心觀點。在此徵求社群對此條目和「避免地域中心」方針適用的意見。大陸方反應是否在此類條目中天然重要性不如台灣方面反應?大陸人編輯此類條目是否天然低於台灣人一等?--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23日 (二) 16:16 (UTC)[回覆]

    感覺明顯WP:OWN。--Anghualee留言2022年8月23日 (二) 16:51 (UTC)[回覆]
    摘錄一部分相關人士說法:

    這是發生在臺灣的事, 由不在臺灣不瞭解臺灣的中國人來決定何者重要誰能發聲是很可笑的! 你一個中國人未獲臺灣社群共識就急急忙忙以一己之見亂拆臺灣主題條目實在太超過!

    ——Wildcursive

    避免地域中心,條目收錄何種內容不取決於台灣人民的想法。

    ——Yinyue200
    葉又嘉對上面那句話的回復

    是取決的

    ——葉又嘉
    --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23日 (二) 17:00 (UTC)[回覆]
    另外個人認為當前條目的比重顯著不合理,主條目全篇都是台灣方面反應,幾乎完全沒有寫重要涉及方大陸方面的反應,顯著地域中心,現徵求社群意見看看如何處理。另外ping最近的條目編輯者@WildcursiveS099001YFdyh000FunyiiXiaoxuangJoe young yu葉又嘉:--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23日 (二) 17:02 (UTC)[回覆]
    ping時不重新簽名是ping不到的。--YFdyh000留言2022年8月23日 (二) 20:16 (UTC)[回覆]
    重新ping一下@WildcursiveS099001YFdyh000FunyiiXiaoxuangJoe young yu葉又嘉:--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23日 (二) 20:21 (UTC)[回覆]
    你從哪複製來的,我怎麼找不到「避免地域中心,條目收錄何種內容不取決於台灣人民的想法。」和「是取決的」這兩句話???--SunAfterRain 2022年8月24日 (三) 02:36 (UTC)[回覆]
    編輯摘要。—— 月_櫻_雪 (留言) 2022年8月24日 (三) 05:07 (UTC)[回覆]
    不就是WP:OWN?——Sakamotosan路過圍觀 | 避免做作,免敬 2022年8月24日 (三) 00:42 (UTC)[回覆]
    沒人說你不能編,別曲解狀況討拍。你的問題是在臺灣主題與臺美關係條目硬塞與裴洛西議長訪臺非直接相關的大篇幅中國宣傳,卻假分拆之名排除對主體臺灣有重要性與代表性的內容,基本上就是喧賓奪主地在「亂蹭」臺美關係條目。
    丟出拆分之議僅僅7小時就擅自亂拆,在你動手前明明已有意見反對草率濫拆、認為應待情勢與內容不再有大更動的八月過後再處理。維基上的重要討論通常皆需經過至少一週,靜置一週的程序也是兼聽則明,尤其你不可能比一批臺灣維基人瞭解發生在臺灣的人物、團體、事件、情緒、輕重等,卻在未獲完整意見共識前就急不可耐地自行決定去留,根本故意違反維基規範與禮儀,企圖以造成既成事實,擾亂記錄、閱讀及理解,抹殺臺灣人對自身條目的關切。你正是造成這段混亂的源頭。詳述已如討論頁。--WildCursive留言2022年8月24日 (三) 01:59 (UTC)[回覆]
    我的拆分版本是按您在拆分方案中提到的要求,只在主條目保留了了台灣民調結果。兩岸表態內容我就全部拆走了。台灣統派團體的內容不是我加入的。--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24日 (三) 06:38 (UTC)[回覆]
    我對你貼文的第一反應是初步提了四點,但那只是例示,畢竟內容不少,我沒細看前沒必要全列,因為理論上尚需討論至少一週。--WildCursive留言2022年8月24日 (三) 11:19 (UTC)[回覆]
    我拆的的確比較急,這點有我的原因,但是對於這種事情WP:7DAYS並未明文適用。--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24日 (三) 12:32 (UTC)[回覆]
    「台灣發生的事只能由台灣人編」這些觀點是明顯的WP:OWN。但我認為這種條目放更多台灣和美國方面的反應是可取的,畢竟事件條目應該關注主要涉事方。--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2年8月24日 (三) 02:08 (UTC)[回覆]
    本來是拆分。我只留了台灣民調和中國大陸的一句話,其他我都拆走了。後來WildCursive嫌台灣內容太少,又把幾乎所有內容搬來了。我覺得這樣明顯不合適。--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24日 (三) 06:43 (UTC)[回覆]

    已回退至編輯戰之前,目前看來Wildcursive有明顯政治傾向和利益衝突。但拆分的確有點草率,既然拆分不可避免,可究拆分分類來做討論。提出幾個觀點:

    我主要反對的是「加入台灣過多表態內容」。美中台表態摘要是覺得還是需要簡單寫一下的。您的其它意見我原則上不反對。--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24日 (三) 11:12 (UTC)[回覆]
    • 條目名稱已界定、敘明臺灣與美國才是主體,雙方當事國的政府、政黨、名人、團體等的宣示與反應或事件及全國民調等都直接關於裴洛西訪臺這主題,主要就是臺美關係,部分兼涉及中國或日本。
    • 把明明由美國發動而發生在臺灣的雙邊言行事件切出去根本不合理,自己對自己的反應要割裂出去是很奇怪的邏輯﹗為何要因中國而跑到另一條目看臺灣的反應?﹗臺美雙方的內容均留於主條目是最自然的,或至少重要且具代表性的部分皆應留存。
    • 我看不出英維有什麼地位來主導這發生在臺灣的事,尤其兩個版本的引用來源相當不同。具有本次訪問最多第一手資料的是臺灣與在臺灣的國際媒體、其次是美國與在美國的媒體。我不屬於任何內文的團體,尋找可上傳捐贈給維基的圖片和利益衝突根本無關。
    • 中國在此條目之地位完全不能與臺美相提並論,這是標題決定的,而非編者或政治等其他。把中國的大多數反應切出去正可讓兩頁的篇幅剛好,如同中國軍演已拆出去自成條目,留要點連結即可,各自發揮才是長久上策。
    --WildCursive留言2022年8月24日 (三) 11:19 (UTC)[回覆]
    不認同「台灣與美國才是主體」結論和理由。所以韓國部署薩德反導彈系統事件條目中,韓、美才是主體,中國等聲音和事件完全不重要、蹭熱度,應該刪減掉,並且條目主體應着重闡述韓美觀點和事件?俄烏衝突中,中美等觀點和事件,也不重要?--YFdyh000留言2022年8月24日 (三) 11:55 (UTC)[回覆]
    也許理解存在差異,WildCursive是否將該條目理解為「訪問台灣之沿革和影響」,所以意圖限制「爭議」篇幅。而事實上,很多人要寫的是訪問台灣之事件及相關影響。--YFdyh000留言2022年8月24日 (三) 12:15 (UTC)[回覆]
    @YFdyh000:臺灣與美國是美國議長裴洛西訪問臺灣主體,是事件本身與條目名稱「2022年南西·裴洛西訪問台灣」所定義的。在未拆分時,大家可在同一條目看到所有資訊。你說的「韓國部署薩德反導彈系統事件」條目中,所有資訊俱在,也自然依韓、美、中之主次排列,所以其實不存在問題,依維基規範編入即可。可若拆分,那就有所不同了。
    臺灣與美國是自由民主國家,政府、政黨、團體與各界人士的各種發言內容或活動都是活生生的且性質元素差異性甚大。譬如臺灣立法院長、行政院長、總統府副秘書長、主要政黨、名人等關於裴洛西訪問之歡迎或談話、三項因此行而做的全國民調都被擅自拆分者刪離主條目,合理嗎?那不是「影響」,而是事件本身與在地各界對事件之評估。
    中國的說詞則基本上就是同一口徑的陳腔濫調。影響固然相關,但毫無理由把許多在臺灣發生的事件本身與評價割出去,只為了給中國留空間,或刻意搞全移的假平等,那是本末倒置、喧賓奪主。臺灣的重要內容沒理由讓位。
    好比你家有六個人,有七個房間,來了四個外人想住,全塞進去算勉強可以。但若因太擠而有三個外人要去住旅館,所以你家也有三個人得去住旅館才公平嗎?當然不是。因為那是你家,你家六個人本來就有權利留在自家,既有空間,沒道理有房不能住,硬把主客切成一樣是很荒謬的。同樣的,若寫臺美篇幅剛剛好,沒理由因為加了中國的東西,結果反而刻意要把上述重要內容割出去。
    所謂白皮書,我已留涉及美國之內容,其他多數均與臺美關係毫不相干,更遑論自成一節,那多出來的部分明顯就是藉版替中國做宣傳,我已特地移到該條目,沒理由再搬回來。無自主權的花瓶團體鸚鵡學舌講臺灣與中國關係,毫無存留維基之營養可言,就不屬於美國議長裴洛西訪問臺灣條目之範圍。這皆已於討論頁詳述。不涉及美國或日本等裴洛西行程或受軍演影響的,該移兩岸關係條目的就移過去,不是所有東西都要全丟來這臺美關係條目。我談的不是0與100,是理解裴洛西訪臺本身的內容都該留在主頁面「2022年南西·裴洛西訪問台灣」,不相干與無證據相關的就或刪或移。中國軍演已自成條目,再另立一條中國的,誰曰不宜?
    --WildCursive留言2022年8月24日 (三) 14:39 (UTC)[回覆]
    如此,可能要討論條目定義,到底要寫訪台事件,還是訪台爭議。如果最終將訪台爭議全部拆分到單獨條目,也不一定不行。但需注意,條目起初着重寫的是訪台相關爭議,而不是訪問台灣行程,定義的改變宜得到共識。--YFdyh000留言2022年8月24日 (三) 14:57 (UTC)[回覆]
    歸根究底這不只涉及台美關係,也涉及兩岸關係,整體論述本就是美中台三方爭議。何來假平等一說? 表態佔了大量篇幅是事實,也平衡拆分出去了。台灣部分份也優先保留在地反應,台灣政治立場在訪台過程中也已經很鮮明,不影響閱讀邏輯,再加上臺灣立法院長、行政院長、總統府副秘書長、主要政黨、名人等歡迎表態根本多餘,讀者一看就能明白的立場,何須再撰入增加條目負擔。--𝔽𝕌ℕ𝕐𝕀𝕀 𓃠 2022年8月24日 (三) 15:28 (UTC)[回覆]
    主條目中只應該放台灣政府官方和四大政黨的反應以及中國政府官方的反應,加一大堆政客的口水根本沒必要,另外聲稱其他地域的編者無權參與是明顯的擾亂行為。--🎋🍣 2022年8月25日 (四) 01:49 (UTC)[回覆]
    • 立法院長游錫堃是與裴洛西同為國會議長的對口, 他在4月的發言是暗示此行有譜, 他後來也與裴視訊會面…
    • 蘇貞昌7月的發言是在迷霧中代表臺灣政府表態, 而非退縮, 他後來也在臺北賓館與裴午宴…
    • 在總統府見裴的副秘書長可接觸軍政情報, 他8月的透露是有所本的…
    • 在民選國會與市縣議會有席次各主要政黨代表民意發聲, 或有代表見裴或在機場與旅館外歡迎, 他們的言論差異顯示立場方向與強度之差別…
    • 曹興誠對裴此行的評論與捐款30億新台幣來加強國防應該是至少三十年來首見…
    • 三項臺灣全國民調是對裴議長此行的大數據,代表集體態度...

    這些發生在裴落西訪臺前中後的臺灣在地聲音不是罐頭訊息, 而皆屬融於事件本身的重要註解! 這些特殊身分與時間的資訊,完全不屬爭議之範疇… 既屬有來源有意義且符合維基規範的資訊, 維持在事件主頁是完全有理有據的… 從同心圓的角度說, 這是分屬圓心與最內圈的, 與外圍明顯不同! 屬於事件本身而扣緊條目主題的內圈當然與外圈漣漪不同! --WildCursive留言2022年8月25日 (四) 01:57 (UTC)[回覆]

    要是不涉及大陸當局,事情哪裡會演變成這麼嚴重。所以只注重臺灣及美國方面顯然是不正確的。——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2年8月25日 (四) 03:20 (UTC)[回覆]
    比較當前版本舊版本1舊版本2舊版本3舊版本4這幾個舊版本,我認為當前版本比較適合閱讀及掌握重點。--CaryCheng留言2022年8月25日 (四) 04:41 (UTC)[回覆]
    (-)強烈反對,該版本中中國大陸方面的反應只有一句「有許多網民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沒有展示出預期的強硬舉動而感到不滿與失望」明顯違反常理。--——🦝Procyon rolandae Luo, 2022 「我々は堅く同志小林の血路に沿って前進し握手するのだ」留言貢獻 2022年8月25日 (四) 16:43 (UTC)[回覆]
    上述所有拆分後的版本中中國大陸的反應都只有這一句。--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25日 (四) 17:36 (UTC)[回覆]
    那所有版本都還蠻糟糕的欸⋯⋯ ——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2年8月26日 (五) 13:19 (UTC)[回覆]
    至少也該把外交部和國防部一類政府機構的反應放進去吧……--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2年8月26日 (五) 15:45 (UTC)[回覆]
    首段裡面有,摘抄一下就可以。這個應該沒啥爭議,就是沒人去做而已。--Yinyue200留言2022年8月26日 (五) 19:27 (UTC)[回覆]
    你這樣跟把軟體更新紀錄全部擺上來的維基用戶有什麼差別,哪個軟體更新紀錄不是軟體本身的重要註解了?同時維基百科不應該提供突發新聞訊息,詳盡的細節和記述應是維基新聞的工作,在百科上應可免則免。"《自由時報電子報》指出,她原本預計於2022年4月10日《臺灣關係法》立法43周年之日訪臺。"類似於這樣的瑣碎訊息在條目中經常出現,建議能刪則刪。然後維基百科哪來同心圓的說法了?請正確引用方針或指引,不要使用原創研究的概念進行維基百科編輯,更何況此種原創研究明顯根據自身立場定義內圈外圈,儼然就是替自身政治立場宣傳,完全觸犯WP:NOTAD。--Anghualee留言2022年8月27日 (六) 04:13 (UTC)[回覆]
    「同心圓理論」和內團體與外團體理論很像,條目現有內容有「內團體偏私」和「外團體同質化」的嫌疑。--CatOnMars留言2022年8月28日 (日) 07:22 (UTC)[回覆]
    此處友情提醒@Wildcursive葉又嘉:,雖然該事件發生在台灣,但是該事件牽涉到陸、台、美三地的多個政治組織。因此,如果台灣方面的反應很詳盡,那麼大陸方面也不應草草帶過。此外,大陸社群在該條目編纂中不是參與太多,而是參與太少,導致大陸政府的聲明和意見不能及時列入條目(話說讓大陸社群不參與是不是構成了對大陸用戶的歧視,違反了非歧視方針?)。我認為最好按照如下的表格,充分反應大陸和台灣兩地的政府意見。
    大陸和台灣相關政治機構
    大陸 台灣
    中國共產黨 中國共產黨 民主進步黨 民主進步黨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主黨派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台灣民眾黨 台灣民眾黨
    台灣基進 台灣基進
     時代力量
    其他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中華民國行政院
    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 大陸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中華民國外交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
    中央軍事委員會
    中華民國國防部
    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為主) 中華民國國軍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
    中華民國立法院

    以上只是本人意見,請各位用戶能夠再深思熟慮。另外,不要進行人身攻擊。——Joe young yu留言2022年9月2日 (五) 17:46 (UTC)[回覆]

    民主黨派 顯現不能對應國民黨的,他們不可能成為執政黨--葉又嘉留言2022年9月2日 (五) 18:36 (UTC)[回覆]
    我覺得應該看當下狀態而不是看未來潛力。當然國民黨在台灣的影響力顯然比民主黨派在大陸的影響力強得多。所以我支持拿國民黨和民進黨一起對應中共。--Yinyue200留言2022年9月2日 (五) 18:40 (UTC)[回覆]
    • 在臺灣民選中央政府具行政權/執政權的就是民主進步黨,是目前唯一有資格對應在中國之共產黨的執政黨。中國國民黨現在在臺灣就是個在野黨,對裴洛西議長訪臺毫無貢獻或影響,也確定走向越來越沒市場的末日。
    • 其他在臺灣最近一次國會或地方行政/立法獲得席次的有中國國民黨、台灣民眾黨、時代力量、台灣基進、台灣團結聯盟、新黨,代表自由民主制國家民選出的不同聲音。其他都是一般團體。
    • 所謂人大只是橡皮圖章,完全比不上立法院,政協更純屬統戰花瓶。完全同意葉又嘉的定性,所謂的民主黨派,不過是一小撮既不民主、亦非黨派的附庸雞肋團體,他們的錢哪來的?不就是中國共產黨從被奴役的韭菜們那兒詐/榨來的?人事誰安排的?不就是中國共產黨組織部與統戰部?其本質就是齣欺騙愚弄的爛戲!年年月月日日都如鸚鵡學舌般重覆著同樣可笑的陳腔濫調。它們的自主性、代表性、生命力、實質影響、歷史價值等都比不上第十四世達賴喇嘛與圖博流亡政府支持者天主教與基督新教地下教會天安門母親法輪功維權律師等自力自發的組織團體。雖然中國共產黨犯下了各種運動、文化大革命六四天安門大屠殺銅鑼灣書店股東及員工失蹤事件、摧毀香港僅存的自由民主法治、製造隱瞞散布病毒等大罪,可那些根本缺乏自主權的被動擺設還真比不上臺灣等自由民主國家的在野黨,別高攀了!
    • 用錯誤標題企圖帶歪主題是沒什麼意義的。從發生時地與事件本身來區隔條目內容主次是理所當然。既已分割,若再企圖亂搭硬塞,美國政界等的反應還有許多遺漏,毫無疑問與主題更直接相關,裴議長訪問國與受影響國日本也都該大幅增補入主條目。
    --WildCursive留言2022年9月11日 (日) 23:03 (UTC)[回覆]

    優良條目評選 (第二次)

    [編輯]
    2022年南西·裴洛西訪問台灣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分類:臺灣歷史事件,提名人:Sinsyuan~Talk 2023年1月4日 (三) 05:17 (UTC)[回覆]
    投票期:2023年1月4日 (三) 05:17 (UTC)至2023年1月11日 (三) 05:17 (UTC)
    下次可提名時間:2023年2月10日 (五) 05:18 (UTC)起
    請記得為當選條目撰寫簡介頁面,如此當選條目才有可能出現在首頁。
    不符合優良條目標準背景與先例都是些什麽東拉西扯的屁話。--🎋🍣 2023年1月7日 (六) 00:28 (UTC)[回覆]
    不符合優良條目標準背景與先例一節堆砌內容過多,請刪減。相關事件及影響中關於此後對台灣的外交訪問內容也過多。以及雖然我能理解相關軍事行動的內容已獨立拆分成條,但僅留一句話還是過少——加州德魯伊培訓中心駐維基百科大使Let's go Aggies! 2023年1月7日 (六) 01:03 (UTC)[回覆]
    不符合優良條目標準,原因同上。--Walker114514留言2023年1月7日 (六) 09:15 (UTC)[回覆]

    落選優良條目:2票 符合優良條目標準,4票 不符合優良條目標準,不符合標準。CBNWGBB留言2023年1月11日 (三) 10:14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