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JNO1/沙盒
本草稿尚未提交審核
提交前,請先查閱維基百科不是什麼,以免犯下常見錯誤。 要讓草稿被接受,需要至少滿足以下要求:
我們強烈不鼓勵您創建與您自己、您所在的組織、其對手或其產品相關的條目。如果您仍要這麼做,請申報利益衝突。 注意:若您提交之後,本模板出現在頁面最下方,表示您已成功提交。
如何改善您的草稿
|
甘肅歷史系列條目 | |||||||||||
---|---|---|---|---|---|---|---|---|---|---|---|
史前時代 | 舊石器時代 | ||||||||||
新石器時代 | |||||||||||
夏 | 古羌人 義渠 西戎 月氏 | ||||||||||
商 | 古羌人 義渠 西戎 月氏 羌方 密須 | ||||||||||
周 | 古羌人 義渠 西戎 月氏 | ||||||||||
春秋 戰國 |
西戎 秦國隴西郡 北地郡 | ||||||||||
秦 | 隴西郡 | ||||||||||
漢 | 涼州刺史部 | ||||||||||
三國 | 涼州 | ||||||||||
晉 | 前秦 前涼 後涼 西涼 北涼 西秦 | ||||||||||
南北朝 | 北魏 西魏 北周 | ||||||||||
隋 | 蘭州總管府 | ||||||||||
唐 | 關內道 隴右道 山南道 | ||||||||||
五代 | 定難軍 歸義軍 | ||||||||||
西夏 | |||||||||||
元 | 甘肅等處行中書省 宣政院轄地 | ||||||||||
明 | 陝西等處承宣布政使司沙州衛 吐魯番汗國 | ||||||||||
清 | 甘肅省 | ||||||||||
中華民國 | 甘肅省 | ||||||||||
中華人民 共和國 |
甘肅省 | ||||||||||
甘肅地區歷史悠久,歷史上曾是多個民族的交匯點,眾多的古代民族先後活動和定都於此[1]。《禹貢》將當時有來往的地區劃分為九州,其中今天甘肅省境大部位於雍、涼二州,因此舊稱「雍涼之地」。絲綢之路也在這裡留下了眾多名勝古蹟和燦爛文化,敦煌莫高窟、天水麥積山、張掖大佛寺、永靖炳靈寺、夏河拉卜楞寺等著名歷史古蹟都與甘肅歷史相關。
史前時代
[編輯]甘肅地區的人類活動可以追溯到16多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在白石崖溶洞內發現距今約16萬年前的古人類下齶骨化石,經考證是丹尼索瓦人,當時有丹尼索瓦人活動於此[2][3]。1976年發現的「平涼人」頭蓋骨化石,顯示出該地區3萬至4萬年前的晚期智人存在。大約在公元前6000年,甘肅東南部發現由關中地擴張而來的大地灣文化標誌着農耕文化的初步發展,至公元前3000年,由仰韶文化分化出的馬家窯文化則展現豐富了甘肅的史前文化遺產[4][5]。
先秦時代
[編輯]- 先秦華夏人將分布在西方的族群統稱為「戎」[6],可能與羌人[7]或華夏人[8]有親緣關係,主要有義渠、大荔、冀、綿諸、烏氏、邽、胊衍等諸戎,當時甘肅的東南部屬於秦國,中西部則屬於西戎諸國,其中,義渠與大荔是「西戎」中最為強大的兩個邦國[9][10]。
- 義渠起源不詳。按照《竹書紀年》記載,義渠在商代末年可能已存在[11]。
- 公元前688年,秦國攻滅位於現甘肅東南的天水一帶的邽戎和冀戎,並在其故地設置了邽縣[12]。
- 公元前461年(周貞王八年),秦國攻滅大荔戎[13]。公元前623年,秦軍攻入西戎諸國,令綿諸等十多個西戎小國向秦國稱臣,史稱「秦穆公霸西戎」。公元前444年,秦國攻入義渠國,俘虜了其國王[14]。公元前395年,秦國攻滅綿諸。
- 公元前314年,秦國在中原戰場取勝後,調集重兵攻打義渠國,攻佔了義渠國的郁郅(今甘肅慶陽)等25城[15]。
- 公元前272年(周赧王四十三年、秦昭王三十七年),秦宣太后誘殺義渠國王,在其主導下秦國攻滅義渠國,義渠國故地劃分入新設立的隴西郡、北地郡以及上郡三個郡[16][17],將西北邊界推至今內蒙古、寧夏一線。河西走廊則歸屬月氏。
- 義渠國滅亡後,部分義渠人融入了秦國。
秦漢時代
[編輯]- 秦朝在今甘肅地設有隴西郡。隴西郡境內有西起臨洮、東北至陝北的秦長城。
-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漢武帝派霍去病率軍攻入匈奴領地河西走廊,大敗匈奴軍,取得河西之戰的勝利,匈奴被迫退出河西地區,漢王朝在此地先後設敦煌、酒泉、張掖、武威四郡,隸屬涼州[18]。由於張騫通西域,河西走廊成為「絲綢之路」的必經要道,以及許多新的城鎮興起[19],當地及其以西的各族群被漢人統稱為「戎」[20],漢武帝也將黃河以東的五郡統歸涼州刺史部管轄。
- 十六國時代有五個國家(前涼、後涼、西涼、北涼、西秦)在今甘肅境內建都。
兩晉南北朝時代
[編輯]隋唐五代時代
[編輯]- 隋文帝時,蘭州總管府管轄該地,也是蘭州名稱的最初來源。
- 唐代因為李家屬於隴右世家,又因為向西擴張的需要,重視通向西域的交通要道甘肅一帶的作用,將其分置關內道、隴右道和山南道,共轄22州,其中在河西走廊最大的是甘州(現在張掖一帶)和肅州(現在酒泉一帶)。
- 中晚唐至五代十國時期,甘肅政權頻繁更迭,為歸義軍節度使、河西節度使、甘州回鶻所領。
宋金夏
[編輯]元朝
[編輯]明朝
[編輯]清朝
[編輯]- 清康熙二年,分陝西省西部為鞏昌省,五年改稱甘肅省。甘肅省(含寧夏、西寧市)屬於內地十八省。乾隆年代蘭州起為陝甘總督府駐地。
- 1862年(同治元年),陝西甘肅一帶爆發了大規模的回民反清起事,至1873年才結束。1862年的甘肅人口有1547.6萬,同治回變期間發生大規模的種族屠殺,加上戰死及同期發生的飢荒、瘟疫和自然災害,造成省內大量人口死亡,到1874年的甘肅人口只有466.6萬。[21]另有人估計當時甘肅境內有九成的漢民、滿民及三分二回民逃亡或被屠殺。[22] 戰後百萬漢民移民到新疆或西藏。
近現代
[編輯]1912年3月15日陝甘總督改為甘肅都督。11月29日,北洋政府蒙藏事務局呈「擬將阿拉善旗改歸甘肅都督統轄以一事權請批示遵行文」。1913年1月20日北洋政府任命甘肅省的蘭山、鞏秦階、隴東、寧夏、西寧、甘涼6道觀察使。4月30日,國務院批覆蘭山道、隴南道、朔方道、隴東道、海東道、河西道、邊關道。
1914年6月2日,北京政府大總統公布《各省所屬道區域表》,其中甘肅省7道名稱確定為:蘭山道不變,隴南道改渭川道,隴東道改涇原道,朔方道改寧夏道,海東道改西寧道,河西道改甘涼道,邊關道改安肅道。
1928年9月5日青海建省。10月20日寧夏建省。
1935年3月1日,甘肅省政府會議決議:先設平涼、固原兩區行政督察專員。1936年4月20日,國民政府簡任甘肅省第1~7區行政督察專員。
當代
[編輯]1963年西北各省最後劃定省界。
參考文獻
[編輯]- ^ 甘肃古代民族. 甘肅經濟信息網.
- ^ 考古证实:甘肃白石崖溶洞是青藏高原目前已知最早考古遗址神秘的西伯利亚古人类曾在此繁衍生息;丹尼索瓦人16万年前曾现身夏河. 蘭州大學新聞網. 2019.
- ^ 白石崖溶洞遗址:丹尼索瓦人化石和DNA,在这里找到了. 絲綢之路世界遺產. 2021-4-4.
- ^ 马家窑文化蕴含丰富史前信息. [2018-07-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07).
- ^ 马家窑文化. 故宮博物院.
- ^ 林劍鳴. 秦史稿.
所謂西戎乃是泛指秦國西方散布於廣大地區的許多戎族
- ^ 郭沫若. 中国史稿.
所謂西戎,主要指活動在陝甘青藏的一些分散的羌人部落或方國
- ^ 趙越雲; 樊志民. 農業類型的演變與戎狄族群的興起. 華南農業大學學報. 2016, 15 (3).
「不可否認的是,以旱作農業類型對應華夏族群、以游牧農業類型對應西戎族群、以非典型游牧類型對應北狄族群的分析框架,反僅僅適用於本文所論述的晚商西周春秋時期。」、「從農業類型的視角來看,在新石器時代早期至晚商以前,旱作農業類型在古代中國的北方地區逐漸形成並進一步發展與演進,在如此之長的時代裡北方地區似乎只存在單一的文化面貌,因而在晚商以前或許並不存在所謂的戎狄族群。」、「從新石器時代晚期至晚商以前這一時段內,北方地區內部存在着極為頻繁的文化交流,因此,嚴格的族群界限尚未形成。換言之,整個北方地區在晚商以前並不存在嚴格意義上的族群差異,作為歷史時期活躍於北方地區、區別於華夏族群的戎狄族群尚未真正產生,甚至從某種程度上來講,這一時期的北方地區僅僅存在華夏族群,並無所謂的戎狄族群。」、「從非典型游牧農業類型依託於旱作農業類型而產生的史實來看,晚商以前北方地區皆為華夏族群的活動地域,所謂「戎狄」族群應當是下一歷史階段里從華夏族群中分裂出去的一部分,因此,華夏與戎狄在血緣上本亦同源」
- ^ 后汉书·西羌传.
(周敬王時)義渠、大荔最強,築城數十,皆自稱王
- ^ 甘肃古代民族. 甘肅經濟信息網.
- ^ 竹书纪年.
(商)武乙三十年,周師伐義渠,及獲其君以歸。
- ^ 史记·秦本纪.
(秦武公)十年,伐邽、冀戎,初縣之。十一年,初縣杜、鄭。滅小虢。
- ^ 史记·秦本纪.
十六年,塹河旁。以兵二萬伐大荔,取其王城。
- ^ 史记·秦本纪.
(秦厲公)三十三年,伐義渠,虜其王。
- ^ 史记·秦本纪.
九年,司馬錯伐蜀,滅之。伐取趙中都、西陽。十年,韓太子蒼來質。伐取韓石章。伐敗趙將泥。伐取義渠二十五城。
- ^ 后汉书·西羌传.
至赧王四十三年,宣太后夸殺義渠王於甘泉宮,因起兵滅之,始置隴西、北地、上郡焉。
- ^ 史记·匈奴列传.
秦昭王時,義渠戎王與宣太后亂,有二子。宣太后詐而殺義渠戎王於甘泉,遂起兵伐殘義渠。於是秦有隴西、北地、上郡,築長城以拒胡。
- ^ 董耀会:河西四郡设置及汉长城修建的漫漫长路. 鳳凰網.
- ^ 河西四郡建置與絲綢之路繁榮. 香港商報.
- ^ 礼记·王制.
中國戎夷,五方之民,皆有其性也,不可推移。東方曰夷,被發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蠻,雕題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被發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中國、夷、蠻、戎、狄,皆有安居、和味、宜服、利用、備器。五方之民,言語不通,嗜欲不同。
- ^ 黃正林。同治回民事變後黃河上游區域的人口與社會經濟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史學月刊》2008年第10期。
- ^ 李恩涵。同治年間陝甘回民事變中的主要戰役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七期,第9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