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繁簡體轉換請求/2013年10月
本頁是以往討論的存檔。請勿編輯本頁。若您想發起新討論或重啟現有討論,請在當前討論頁進行。 |
繁簡轉換增加:繁體:任職;簡體:供職
繁簡轉換增加:繁體:子癎;簡體:子癇
請增加繁體:子癎;簡體:子癇,原因是:簡體的「子癇」無法正確定位到「子癎」,目前是依靠重定向。。—Garfield(留言) 2013年10月7日 (一) 04:09 (UTC)
繁簡轉換增加:繁體:莊;簡體:莊;
請增加繁體:莊;簡體:莊;,原因是:這個轉換以前好像有,今天發現沒了。莊在台灣大部分情況寫為莊,雖為莊的異體字,但是與台/臺的情況不同,很少使用,然未知香港與澳門使用情況如何。。—Towatw(留言) 2013年10月8日 (二) 08:46 (UTC)
- (~)補充香港以「莊」為正字;只有人名和姓氏會出現「莊」Groverlynn(留言) 2013年10月23日 (三) 09:21 (UTC)
繁簡轉換增加:香港繁體:裏面 臺灣正體:裡面 大陸簡體:裡面
請增加香港繁體:裏面 臺灣正體:裡面 大陸簡體:裡面,原因是:香港的裏字與台灣不同。。—Block1997(留言) 2013年10月8日 (二) 14:36 (UTC)
- 凡是臺灣的「裡」字,香港都用「裏」字。
繁簡轉換增加:侭、盡轉換為繁體「儘」。
請增加侭、尽-在爲「儘管」(儘管)之義時,都可轉換為「儘」,原因是:現在維基可以轉換尽管爲儘管,卻不能轉換-侭管爲儘管。—包子。(留言) 2013年10月13日 (日) 13:20 (UTC)
繁簡轉換增加:
請增加。—222.161.201.144(留言) 2013年10月13日 (日) 18:52 (UTC) '斜體文字--222.161.201.144(留言) 2013年10月13日 (日) 18:52 (UTC)猜三個數字。金六福。
繁簡轉換增加:簡體:剋;繁體:剋尅
請增加簡體:剋;繁體:剋尅,原因是:2013年公布的《通用規範漢字表》已將「剋」恢復為規範漢字,且「剋」與「克」音義都不同,還將它轉化為「克」不當。—60.172.42.66(留言) 2013年10月19日 (六) 02:32 (UTC)
繁簡轉換增加:把全文簡體化
請增加把全文簡體化。—117.13.238.91(留言) 2013年10月19日 (六) 22:23 (UTC)
繁簡轉換增加:zh-hans 北侖 => zh-hant 北崙
請增加zh-hans 北侖 => zh-hant 北崙,原因是:北仑被誤轉為北侖。—Groverlynn(留言) 2013年10月23日 (三) 09:17 (UTC)
繁簡轉換增加:台灣:溫;香港:溫;簡體:溫
請增加台灣:溫;香港:溫;簡體:溫,原因是:香港標準中「昷」部的上部方框內是一橫。。—Groverlynn(留言) 2013年10月23日 (三) 09:54 (UTC)
繁簡轉換增加:台灣:媼;香港:媼;簡體:媼
請增加台灣:媼;香港:媼;簡體:媼,原因是:香港標準中「昷」部的上部方框內是一橫。。—Groverlynn(留言) 2013年10月23日 (三) 09:54 (UTC)
繁簡轉換增加:台灣:蒕;香港:蒀;簡體:蒀
請增加台灣:蒕;香港:蒀;簡體:蒀,原因是:香港標準中「昷」部的上部方框內是一橫。。—Groverlynn(留言) 2013年10月23日 (三) 09:54 (UTC)
繁簡轉換增加:台灣:膃;香港:膃;簡體:膃
請增加台灣:膃;香港:膃;簡體:膃,原因是:香港標準中「昷」部的上部方框內是一橫。。—Groverlynn(留言) 2013年10月23日 (三) 09:54 (UTC)
繁簡轉換增加:台灣:熅;香港:熅;簡體:熅
請增加台灣:熅;香港:熅;簡體:熅,原因是:香港標準中「昷」部的上部方框內是一橫。。—Groverlynn(留言) 2013年10月23日 (三) 09:54 (UTC)
繁簡轉換增加:台灣:轀;香港:輼;簡體:轀
請增加台灣:轀;香港:輼;簡體:轀,原因是:香港標準中「昷」部的上部方框內是一橫。。—Groverlynn(留言) 2013年10月23日 (三) 09:54 (UTC)
繁簡轉換增加:台灣:榲;香港:榲;簡體:榲
請增加台灣:榲;香港:榲;簡體:榲,原因是:香港標準中「昷」部的上部方框內是一橫。。—Groverlynn(留言) 2013年10月23日 (三) 09:54 (UTC)
繁簡轉換增加:台灣:氳;香港:氳;簡體:氳
請增加台灣:氳;香港:氳;簡體:氳,原因是:香港標準中「昷」部的上部方框內是一橫。。—Groverlynn(留言) 2013年10月23日 (三) 09:54 (UTC)
繁簡轉換增加:台灣:膃;香港:膃;簡體:膃
請增加台灣:膃;香港:膃;簡體:膃,原因是:香港標準中「昷」部的上部方框內是一橫。。—Groverlynn(留言) 2013年10月23日 (三) 09:54 (UTC)
繁簡轉換增加:台灣:熅;香港:熅;簡體:熅
請增加台灣:熅;香港:熅;簡體:熅,原因是:香港標準中「昷」部的上部方框內是一橫。。—Groverlynn(留言) 2013年10月23日 (三) 09:54 (UTC)
繁簡轉換增加:台灣:縕;香港:緼;簡體:縕
請增加台灣:縕;香港:緼;簡體:縕,原因是:香港標準中「昷」部的上部方框內是一橫。。—Groverlynn(留言) 2013年10月23日 (三) 09:54 (UTC)
繁簡轉換增加:台灣:鰮;香港:鰛;簡體:鰮
請增加台灣:鰮;香港:鰛;簡體:鰮,原因是:香港標準中「昷」部的上部方框內是一橫。。—Groverlynn(留言) 2013年10月23日 (三) 09:54 (UTC)
繁簡轉換增加:台灣:醞;香港:醖;簡體:醖
請增加台灣:醞;香港:醖;簡體:醖,原因是:香港標準中「昷」部的上部方框內是一橫。。—Groverlynn(留言) 2013年10月23日 (三) 09:54 (UTC)
繁簡轉換增加:台灣:搵;香港:搵;簡體:搵
請增加台灣:搵;香港:搵;簡體:搵,原因是:香港標準中「昷」部的上部方框內是一橫。。—Groverlynn(留言) 2013年10月23日 (三) 09:54 (UTC)
繁簡轉換增加:台灣:慍;香港:慍;簡體:慍
請增加台灣:慍;香港:慍;簡體:慍,原因是:香港標準中「昷」部的上部方框內是一橫。。—Groverlynn(留言) 2013年10月23日 (三) 09:54 (UTC)
繁簡轉換增加:台灣:兌;香港:兌;簡體:兌
請增加台灣:兌;香港:兌;簡體:兌,原因是:香港標準,「兌」字上部為兩點。。—Groverlynn(留言) 2013年10月23日 (三) 10:00 (UTC)
繁簡轉換增加:台灣:閱;香港:閲;簡體:閱
請增加台灣:閱;香港:閲;簡體:閱,原因是:香港標準,「兌」字上部為兩點。—Groverlynn(留言) 2013年10月23日 (三) 10:03 (UTC)
繁簡轉換增加:台灣:悅;香港:悅;簡體:悅
請增加台灣:悅;香港:悅;簡體:悅,原因是:香港標準,「兌」字上部為兩點。。—Groverlynn(留言) 2013年10月23日 (三) 10:00 (UTC)
繁簡轉換增加:台灣:稅;香港:稅;簡體:稅
請增加台灣:稅;香港:稅;簡體:稅,原因是:香港標準,「兌」字上部為兩點。。—Groverlynn(留言) 2013年10月23日 (三) 10:00 (UTC)
繁簡轉換增加:台灣:脫;香港:脫;簡體:脫
請增加台灣:脫;香港:脫;簡體:脫,原因是:香港標準,「兌」字上部為兩點。。—Groverlynn(留言) 2013年10月23日 (三) 10:00 (UTC)
繁簡轉換增加:台灣:蛻;香港:蛻;簡體:蛻
請增加台灣:蛻;香港:蛻;簡體:蛻,原因是:香港標準,「兌」字上部為兩點。。—Groverlynn(留言) 2013年10月23日 (三) 10:00 (UTC)
繁簡轉換增加:台灣:說;香港:説;簡體:說
請增加台灣:說;香港:説;簡體:說,原因是:香港標準,「兌」字上部為兩點。。—Groverlynn(留言) 2013年10月23日 (三) 10:00 (UTC)
繁簡轉換增加:台灣:銳;香港:鋭;簡體:銳
請增加台灣:銳;香港:鋭;簡體:銳,原因是:香港標準,「兌」字上部為兩點。。—Groverlynn(留言) 2013年10月23日 (三) 10:00 (UTC)
繁簡轉換增加:台灣:涗;香港:涚;簡體:涚
請增加台灣:涗;香港:涚;簡體:涚,原因是:香港標準,「兌」字上部為兩點。。—Groverlynn(留言) 2013年10月23日 (三) 10:00 (UTC)
繁簡轉換增加:台灣:挩;香港:挩;簡體:挩
請增加台灣:挩;香港:挩;簡體:挩,原因是:香港標準,「兌」字上部為兩點。。—Groverlynn(留言) 2013年10月23日 (三) 10:00 (UTC)
繁簡轉換增加:台灣:敓;香港:敚;簡體:敚
請增加台灣:敓;香港:敚;簡體:敚,原因是:香港標準,「兌」字上部為兩點。。—Groverlynn(留言) 2013年10月23日 (三) 10:00 (UTC)
繁簡轉換增加:台灣:嘆;香港:歎;簡體:嘆
請增加台灣:嘆;香港:歎;簡體:嘆,原因是:香港繁體與台灣正體所採用的正字不同。—Groverlynn(留言) 2013年10月23日 (三) 10:36 (UTC)
繁簡轉換增加:台灣:囪;香港:囪;簡體:囪
請增加台灣:囪;香港:囪;簡體:囪,原因是:香港繁體與台灣正體所採用的正字不同。—Groverlynn(留言) 2013年10月23日 (三) 10:36 (UTC)
繁簡轉換增加:台灣:臥;香港:臥;簡體:臥
請增加台灣:臥;香港:臥;簡體:臥,原因是:香港繁體與台灣正體所採用的正字不同。—Groverlynn(留言) 2013年10月23日 (三) 10:36 (UTC)
繁簡轉換增加:台灣:戶;香港:戶;簡體:戶
請增加台灣:戶;香港:戶;簡體:戶,原因是:香港繁體與台灣正體所採用的正字不同。—Groverlynn(留言) 2013年10月23日 (三) 10:36 (UTC)
繁簡轉換增加:台灣:冑/胄;香港:胄;簡體:胄
請增加台灣:冑/胄;香港:胄;簡體:胄,原因是:香港繁體合併了「甲冑」的「冑」與「貴胄」的「胄」,統一使用肉部的「胄」,與簡體相同。台灣則區分。。—Groverlynn(留言) 2013年10月23日 (三) 10:36 (UTC)
繁簡轉換增加:台灣:祕;香港:秘;簡體:秘
請增加台灣:祕;香港:秘;簡體:秘,原因是:香港繁體與台灣正體所採用的正字不同。—Groverlynn(留言) 2013年10月23日 (三) 10:36 (UTC)
- 香港新版常用字字形表已改以「祕」字為正。
繁簡轉換增加:台灣:妝;香港:粧;簡體:妝
請增加台灣:妝;香港:粧;簡體:妝,原因是:香港繁體與台灣正體所採用的正字不同。—Groverlynn(留言) 2013年10月23日 (三) 10:36 (UTC)
繁簡轉換增加:台灣:臺/台;香港:台;簡體:台
請增加台灣:臺/台;香港:台;簡體:台,原因是:香港繁體將「臺」與「台」均合併為「台」。。—Groverlynn(留言) 2013年10月23日 (三) 10:36 (UTC)
繁簡轉換增加:台灣:檯;香港:枱;簡體:台
請增加台灣:檯;香港:枱;簡體:台,原因是:香港繁體將「臺」與「台」均合併為「台」。「枱」為類推字。。—Groverlynn(留言) 2013年10月23日 (三) 10:36 (UTC)
繁簡轉換增加:台灣:床;香港:牀;簡體:床
請增加台灣:床;香港:牀;簡體:床,原因是:香港繁體與台灣正體所採用的正字不同。—Groverlynn(留言) 2013年10月23日 (三) 10:36 (UTC)
繁簡轉換增加:台灣:汙;香港:污;簡體:污
請增加台灣:汙;香港:污;簡體:污,原因是:香港繁體與台灣正體所採用的正字不同。—Groverlynn(留言) 2013年10月23日 (三) 10:36 (UTC)
繁簡轉換增加:台灣:群;香港:羣;簡體:群
請增加台灣:群;香港:羣;簡體:群,原因是:香港繁體與台灣正體所採用的正字不同。—Groverlynn(留言) 2013年10月23日 (三) 10:36 (UTC)
繁簡轉換增加:台灣:峰;香港:峯;簡體:峰
請增加台灣:峰;香港:峯;簡體:峰,原因是:香港繁體與台灣正體所採用的正字不同。—Groverlynn(留言) 2013年10月23日 (三) 10:36 (UTC)
繁簡轉換增加:台灣:麵;香港:麪;簡體:面
請增加台灣:麵;香港:麪;簡體:面,原因是:香港繁體與台灣正體所採用的正字不同。—Groverlynn(留言) 2013年10月23日 (三) 10:36 (UTC)
繁簡轉換增加:台灣:著;香港:着;簡體:着
請增加台灣:著;香港:着;簡體:着,原因是:香港區分「著」與「着」兩字的用法;同簡體。—Groverlynn(留言) 2013年10月23日 (三) 10:36 (UTC)
繁簡轉換增加:台灣:曬;香港:曬;簡體:曬
請增加台灣:曬;香港:曬;簡體:曬,原因是:香港繁體與台灣正體所採用的正字不同(僅作動詞時使用。用作廣東話虛詞時,如「唔該曬」時,用「曬」)。—Groverlynn(留言) 2013年10月23日 (三) 10:36 (UTC)
繁簡轉換增加:台灣:衛;香港:衞;簡體:衛
請增加台灣:衛;香港:衞;簡體:衛,原因是:香港繁體與台灣正體所採用的正字不同(香港字中間下部為幣,台灣字中間下部為𡕒)。—Groverlynn(留言) 2013年10月23日 (三) 10:36 (UTC)
繁簡轉換增加:台灣:週/周;香港:周;簡體:周
請增加台灣:週/周;香港:周;簡體:周,原因是:香港合併「週」與「周」兩字,均作「周」。—Groverlynn(留言) 2013年10月23日 (三) 10:36 (UTC)
繁簡轉換增加:台灣:毀;香港:毀;簡體:毀
請增加台灣:毀;香港:毀;簡體:毀,原因是:香港繁體與台灣正體所採用的正字不同(香港字左下為工,與簡體同;台灣字為土)。—Groverlynn(留言) 2013年10月23日 (三) 10:36 (UTC)
繁簡轉換增加:台灣:羈;香港:覊;簡體:羈
請增加台灣:羈;香港:覊;簡體:羈,原因是:香港繁體與台灣正體所採用的正字不同(香港字上部類似西,台灣字上部類似四)。—Groverlynn(留言) 2013年10月23日 (三) 10:36 (UTC)
羈;香港:羈;簡體:羈,原因是:根據香港常用字表及小學學習字詞表,香港正字都是羈。—Block1997(留言) 2013年12月8日 (日) 2:25 (UTC)
繁簡轉換增加:台灣:飆;香港:飈;簡體:飆
請增加台灣:飆;香港:飈;簡體:飆,原因是:香港繁體與台灣正體所採用的正字不同。—Groverlynn(留言) 2013年10月23日 (三) 10:36 (UTC)
繁簡轉換增加:台灣:鉤;香港:鈎;簡體:鈎
請增加台灣:鉤;香港:鈎;簡體:鈎,原因是:香港繁體與台灣正體所採用的正字不同。—Groverlynn(留言) 2013年10月23日 (三) 10:36 (UTC)
繁簡轉換增加:台灣:敘;香港:敍;簡體:敘
請增加台灣:敘;香港:敍;簡體:敘,原因是:香港繁體與台灣正體所採用的正字不同。—Groverlynn(留言) 2013年10月23日 (三) 10:36 (UTC)
繁簡轉換增加:台灣:覈;香港:核;簡體:核
請增加台灣:覈;香港:核;簡體:核,原因是:香港合併「覈」與「核」兩字,均作「核」。—Groverlynn(留言) 2013年10月23日 (三) 10:36 (UTC)
繁簡轉換增加:台灣:菸;香港:煙;簡體:煙
請增加台灣:菸;香港:煙;簡體:煙,原因是:香港不使用「菸」字,均作「煙」,如「香煙」。—Groverlynn(留言) 2013年10月23日 (三) 10:36 (UTC)
繁簡轉換增加:台灣:釐;香港:厘;簡體:厘
請增加台灣:釐;香港:厘;簡體:厘,原因是:香港繁體與台灣正體所採用的正字不同。—Groverlynn(留言) 2013年10月23日 (三) 10:36 (UTC)
繁簡轉換增加:台灣:梁;香港:樑/梁;簡體:梁
請增加台灣:梁;香港:樑/梁;簡體:梁,原因是:香港區分「梁」與「樑」兩字。作「橫樑」解時,用「樑」。—Groverlynn(留言) 2013年10月23日 (三) 10:36 (UTC)
繁簡轉換增加:台灣:鋪;香港:鋪/舖;簡體:鋪
請增加台灣:鋪;香港:鋪/舖;簡體:鋪,原因是:香港區分「鋪」與「舖」兩字。作「店舖」解時,用「舖」。—Groverlynn(留言) 2013年10月23日 (三) 10:36 (UTC)
繁簡轉換增加:台灣:兇/凶;香港:兇;簡體:凶
請增加台灣:兇/凶;香港:兇;簡體:凶,原因是:香港合併「兇」與「凶」兩字,均作「兇」。—Groverlynn(留言) 2013年10月23日 (三) 10:36 (UTC)
- 「兇」和「凶」香港都使用,依香港小學學習字詞表,「凶多吉少」這個意思用「凶」,「兇手,兇猛,兇徒,兇惡」用「兇」。反而臺灣把兩字合併作「凶」字。
繁簡轉換增加:
請增加。—58.241.44.208(留言) 2013年10月23日 (三) 23:32 (UTC)
繁簡轉換增加:杰
請增加杰,原因是:請修復杰被過度轉換成傑;錯誤案例:例如台灣男演員張振寰演出之角色,正確應為余英杰。。—Belovedmars(留言) 2013年10月29日 (二) 09:12 (UTC)
繁簡轉換增加:實作 -- 實現
請增加實作 -- 實現,原因是:不同的語法習慣。—Yangmuxinag(留言) 2013年11月1日 (五) 04:01 (UTC)